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目的:观察活血散风、调和肝脾针刺法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刺组和药物组,每组60例。针刺组给予活血散风、调和肝脾针刺降压法治疗,药物组给予降压药物治疗。2组均在治疗前、治疗后、随访1个月及3个月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观察血压平均值、血压变异性、昼夜血压负荷值及平滑指数的变化,比较2组血压达标率。结果:治疗后、随访1个月及3个月,针刺组24 h血压平均值、血压变异性、昼夜血压负荷值及平滑指数均优于治疗前及同期药物组(P<0.05)。治疗后,药物组24 h血压平均值、血压变异性、昼夜血压负荷值及平滑指数均优于治疗前(P<0.05);随访1个月及3个月,药物组24 h动态血压检测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治疗后及随访1个月、3个月,血压达标率分别为59.65%、38.60%和31.58%,优于药物组的41.07%、10.71%、5.36%(P<0.05)。结论:活血散风、调和肝脾针刺法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有良好的降压效果,且降压效果平稳。  相似文献   

2.
《辽宁中医杂志》2016,(1):218-220
总结近3年来国内外针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研究文献,分别从临床、基础研究方面进行分析,重点介绍针刺临床疗效的特点。资料研究显示,针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有确切疗效,尤其是即刻效应,长期进行针刺治疗,可有长期稳定血压的作用,相对于药物治疗,针刺治疗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且能有效控制血压的晨峰现象,能有效改善血压昼夜节律。但在高血压的远期疗效、控制率、稳定率方面,并没有与西药进行确切比较,而且设计、操作质量较低,难以客观评价。因此,今后需开展大样本量、多中心、随机对照的循证医学研究以及基础实验研究,为针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临床运用提供更多的可靠参考证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比较活血散风针法与活血散风针法辅以百会、四神聪深刺、长留针对高血压病伴失眠患者血压和睡眠时间的影响差异.[方法]将64例原发性高血压病合并失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2例.两组在服用原有降压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采取活血散风针法,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辅以百会、四神聪深针刺、长留针治疗(沿皮...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活血散风针刺法对高血压前期(prehypertencion, PHT)患者血压的影响。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PHT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及针刺组各30例,两组长期采用生活方式干预,针刺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活血散风针刺法干预6周(30次)。观察针刺干预对PHT患者血压改善情况及干预6周、随访1年时PHT患者血压达标率、发展为高血压病的比例。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针刺组干预6周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降低,血压达标率为56.7%(17/30),显著高于对照组[10%(3/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 2〖KG-*3〗=14.70, P <0.01)。随访1年,针刺组血压达标率为36.7%(11/30),显著高于对照组[13.3%(4/30)],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 χ 2=4.36, P <0.05)。 结论 活血散风针刺法对PHT患者血压具有调控作用,并呈现逐步平稳下降趋势,并且可提高PHT患者血压达标率、降低PHT患者发展为高血压病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从降压疗效、血压节律、停减药率、稳定性、对心脑肾的保护作用等方面阐述石学敏院士依据"气海失司、营运失调"病机,且以气海理论为依据创立的针刺治疗高血压病的"活血散风、疏肝健脾"的针刺方法,指出该方法已成为"石氏"中风单元不可分隔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评价"风池+颈夹脊"配合"活血散风、调和肝脾"针刺法调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清晨血压的优势性。方法:将90例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药物组(30例,脱落3例)、针刺1组(30例,脱落2例)、针刺2组(30例,脱落1例)。药物组予单纯口服拜新同治疗,每日早7:00口服30 mg,连续6周;针刺1组在药物组治疗基础上予"活血散风、调和肝脾"针刺法,穴取人迎、合谷、太冲、曲池、足三里,针刺2组在针刺1组治疗的基础上配用"风池+颈夹脊",行针时间为每日清晨8:00~10:00,每日1次,每周5次,共6周。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4、6周后各时点的清晨血压水平、达标率和症状评分,随访3个月、6个月的清晨血压水平。结果:与治疗前比较,3组治疗2、4、6周后,血压均明显下降(P0.05,P0.01);治疗2周后,3组患者清晨血压及清晨血压达标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4、6周后,针刺2组清晨血压低于针刺1组,且针刺1组和针刺2组均低于药物组(均P0.05);随访3、6个月,3组清晨血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治疗2、4、6周后,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均P0.05),针刺1组和针刺2组症状积分明显低于药物组(均P0.05),针刺1组和针刺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池穴+颈夹脊"配合"活血散风、调和肝脾"针刺法为主的综合疗法对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清晨血压具有明显效果,可改善患者头痛、眩晕、耳鸣等高血压相关症状,效果优于"活血散风、调和肝脾"针刺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活血散风、疏肝健脾"针刺法调控脑梗死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清晨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脑梗死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两组均予"醒脑开窍"针刺法、口服拜新同,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行规范手法量学标准的"活血散风、疏肝健脾"针刺法,穴取双侧人迎、曲池、合谷、足三里、太冲,每天1次,每周5次,共观察6周(30次)。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清晨血压情况及清晨血压达标率。结果:(1)两组在治疗后清晨血压都有下降,治疗前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15次后观察组降低清晨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效果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30次后观察组降低清晨SBP、DBP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2)治疗30次后观察组清晨血压达标率高于对照组[82.4%(28/34)vs 58.8%(20/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具有规范手法量学标准的"活血散风、疏肝健脾"针刺法可有效调控脑梗死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清晨血压。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活血散风"针刺法对痰瘀互结型高血压伴脑卒中患者血脂四项(TC、TG、HDL-C、LDL-C),清晨血压的疗效,并探讨作用机制。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2组均以"醒脑开窍"针刺法为基础治疗,对照组予口服1类降压药,观察组予"活血散风"针刺法治疗,1次/d,6次/周,共治疗5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TC、TG、HDL-C、LDL-C、清晨血压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TC、TG、HDL-C、LDL-C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 <0.05),观察组TC、TG、LDL-C疗效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HDL-C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2组治疗后、治疗后6个月SBP、DBP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P <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与治疗后6个月SBP、DBP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活血散风"针刺法能有效改善高血压伴脑卒中患者血脂和清晨血压,调节血脂能有效稳定血压,对长期调控血压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张鹏 《山西中医》2014,30(10):32-33
目的:观察以24h动态血压监测评价"活血散风、平肝降逆"针刺方法治疗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120例中度高血压患者,予"活血散风、平肝降逆"针法治疗2个疗程,分别在治疗前后予24 h动态血压监测24 h日间、夜间平均舒张压、收缩压及血压负荷。结果:显效101例,有效11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93.33%(95%CI=88.87%~97.79%)。治疗后患者24 h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及血压负荷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活血散风、平肝降逆"针法具有良好的降压效果。  相似文献   

10.
<正>石学敏院士根据气海理论创立的"活血散风、调和肝脾"针刺降压法,明确规范手法量学标准和量效关系,在选穴配伍方面既注重经穴的特异性,又兼顾穴位生理解剖特点,具有良好的临床降压效果[1],是针灸降压的有效组方,临床应用疗效确切。现附1例病案,报道如下。某,女,55岁,于2012年12月10日就诊。高血压病近10年,血压最高达180/100 mmHg,现服安博诺150 mg/12.5 mg,Qd,拜新同30 mg,Qd。血压控制在(140~150)/(85~95)mmHg。24 h动态血压监测示  相似文献   

11.
针灸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近3年来针灸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中操作规范、疗效确切的临床研究进行概述,主要有毫针刺、灸法、耳尖放血、头针、电针及综合疗法。研究发现针灸疗法疗效确切、独具优势,但缺乏高质量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远期疗效随访少、中医症候分型不一、主穴不明、选穴较多等仍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中医禁食疗法的安全性,分析其对血压的影响。方法:禁食期间每日早上由专人负责测量并记录受试者血压,部位固定。结果:对血压正常受试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影响不大(P0.05);可以使临界高血压降至正常;对初诊高血压患者,单纯中医禁食可以使其血压得到较好控制;对于已经确诊高血压的受试者,通过中医禁食可以达到撤减药物的目的。结论:中医禁食疗法不会影响正常血压,安全性良好;对高血压患者具有较高的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13.
《山东中医杂志》2016,(8):694-696
目的 :基于治未病思想,开展针刺干预高血压预防复发性脑卒中的临床研究,观察患者血压达标率及远期预后等。方法:中风恢复期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应用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针刺降血压穴位治疗,对照组应用单纯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分别在入院48 h内对患者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入院时和随访3个月时对患者进行巴塞尔(Barthel)指数评分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1治疗后两组在降压疗效上,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在3个月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3个月后比较降压药停减情况,两种方法均能使部分正在服用降压药的患者停药或减药,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两种方法均可以降低血压,但治疗组在降压疗效上优于对照组。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针刺降压治疗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血压水平,改善患者神经功能预后。  相似文献   

14.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needling Renying as the main acupoint to treat hypertension.The author expounded that needling Renying can effectively control hypertension from the following four aspects: decreasing the blood pressure instantly, controlling the morning blood pressure, co-effect of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blood pressure reduction drugs and the long-term therapeutic effect The author also pointed out that several aspects still needs to be improved, including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improvement of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completion of experiment data, avocations of reducing of drugs combined with acupuncture and intensive study on mechanism.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针药并用联合基础降压药治疗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病患者93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在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基础上加用针刺联合自拟养阴平肝汤治疗,对照组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血压及中医证候疗效的变化情况.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血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  相似文献   

16.
《山东中医杂志》2016,(9):802-806
目的 :对比针刺与卡托普利治疗痰湿壅盛型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疗效的差异。方法 :将符合标准的6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和针刺组。西药组予口服卡托普利片。针刺组取穴阴陵泉(双侧)、足三里(双侧)、中脘、丰隆(双侧)、太白(双侧)、太渊(双侧)、水道(双侧)、气海。结果:两组血压随治疗时间的延长均明显下降(P0.01),治疗第21天针刺组降低收缩压和舒张压效果均明显优于西药组(P0.05),且在治疗第28天针刺组降低舒张压效果有优于西药组的趋势;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随治疗时间的延长而下降(P0.01),在治疗后的每一记录时点上针刺组在改善中医证候积分方面均明显优于西药组(P0.05);针刺组发生不良反应例数少于西药组。结论:针刺治疗痰湿壅盛型原发性高血压疗效确切,降压更平稳,改善临床症状疗效更佳,不良反应更少。  相似文献   

17.
孔莉 《天津中医药》2015,32(8):459-461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合并失眠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常规口服西药降压,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针刺治疗,对照组口服佐匹克隆胶囊。治疗28 d后,以24 h动态血压监测指标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OI)作为疗效评价标准。[结果]两种疗法在降压及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方面均取得一定疗效,其中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可以有效改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及睡眠状况。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耳尖放血的即时降压效果。方法对60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耳尖放血配合针刺留针方法,对照组单纯用耳尖放血方法,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变化,并比较两组治疗后的降压效果。结果观察组收缩压下降(18.17±4.80)mmHg,舒张压下降(10.67±2.99)mmHg;对照组收缩压下降(11.50±3.66)mmHg,舒张压下降(6.97±2.92)mmHg;两组收缩压和舒张压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降压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耳尖放血及耳尖放血配合针刺均有即时降压效果,而以耳尖放血配合针刺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9.
孔莉  宋晓丽 《天津中医药》2014,31(8):456-458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伴焦虑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60例,55例完成试验,口服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观察组60例,53例完成试验,在口服非洛地平缓释片的基础上加人迎穴为主的针刺治疗。以24 h动态血压、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焦虑自评量表(SAS)作为观察指标,治疗60 d后统计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在降压及缓解焦虑状态方面均获得一定疗效,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在获得显著降压效应的同时,能有效改善患者焦虑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