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慢性胃病临床可见胃脘胀满疼痛、纳差食少、恶心呕吐、嗳气呃逆、泛酸烧心等症状,属中医"胃脘痛"、"嘈杂"等范畴,相当于西医胃食管反流病、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等疾病。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唐旭东教授认为,慢性胃病是一个长期反复发作的慢性疾病,其证多为脾胃虚寒、气阴两虚,或脾胃湿热、虚中夹实、寒热错杂等;"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顺",慢性胃病的治法以恢复脾胃通降功能为大纲,兼辨脏腑、气血、寒热、虚实"小八纲"理论为指导把握病机,进行施治。兹介  相似文献   

2.
胃食管反流病是临床上常见多发疾病,与"肝脾胃"等脏腑相关,临床上多从脏腑角度论治本病。本文从虚实角度分析探讨胃食管反流病的中医辨证治疗规律,指出虽然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与诸多因素有关,但不外乎虚实两端,虚以脾虚为主,实则以肝气犯胃多见。以虚实辨证为纲系统阐述了胃食管反流病的病因病机、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及中医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3.
功能性胃肠病(FGIDs)症状重叠现象在临床上非常普遍,增加了临床诊治的难度。调中复衡理论是在继承脾胃学说和通降论学术思想的基础上,结合长期临床实践所构建的脾胃病治疗理论。基于调中复衡理论,认为脾胃功能失调、气机升降失衡是FGIDs症状重叠现象发生的核心病机,其治疗目标是恢复气机升降平衡及脏腑功能平衡的"两平衡"状态,辨治则以"八纲通胃法"作为具体方法,即以脏腑为纲、多脏腑同调为主,以气血为纲、调气复通降为要,以虚实为纲、补虚泻实为法,以寒热为纲、平调寒热为常。以调中复衡理论为指导,纲目分明,执简驭繁,可为临床诊治FGIDs症状重叠厘清思路。  相似文献   

4.
介绍朱生樑教授辨治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经验。认为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辨证难点在于涉及多个脏腑,病程中又易形成内生之邪,相似证候、性质不同的病机常复合存在。提出立足主要矛盾、明辨脏腑自身及相似脏腑病机变化的特点、厘清虚实权重的辨证思路,在脏腑辨证结合气血津液辨证的基础上立法处方。并附验案2则。  相似文献   

5.
胃食管反流病病机与厥阴病阴阳之气不相顺接、寒热虚实错杂的特点相契合,厥阴肝经、心包经病变是贯穿本病的病理基础。辨证分型:肝胃不和、胃气上逆型,肝热脾寒、寒热错杂型,肝郁痰凝、热扰胃逆型,肝胃血瘀、胃失和降型。从伤寒六经之厥阴辨治胃食管反流病,在厥阴肝经、心包经的基础上,临证辨治注重土木同调、寒温兼施、祛痰逐瘀等法的贯穿结合,以复厥阴风木之升降斡旋和封藏之本,助脾胃生化之健运,条阴阳之顺序交接,达到阴平阳秘,使气机顺畅,脾胃之气升降相宜。  相似文献   

6.
沈舒文教授在传统八纲辨证及历代医论基础上,结合多年临床实践,对食管癌提出"三维六纲"的辨证方法,将寒热、虚实、滞逆六纲贯穿于病因、病性、病势3个维度,临证以纳食进谷、存胃气为大法,治以化痰行气、解毒化瘀等,尤重以润为降,每获良效。本文结合典型病例介绍沈教授基于"三维六纲"辨治食管癌经验,以期为中医相关治疗提供辨治思路。  相似文献   

7.
叶天士辨治胃痛有辛通、辛甘、理营、理气、通瘀、辛润苦滑、通胃制木及泄降八法,以气血阴阳为纲,以寒热虚实痰瘀湿火为目,验诸叶氏胃痛门各案,多无爽忒,确有良效。  相似文献   

8.
总结姚乃礼治疗脾胃病的经验。脾胃虚弱是脾胃病的发病之本,治疗时强调以补益脾胃为本。脾胃病多与情绪相关,擅用和法调和肝脾,治疗脾胃病。脾胃居中焦,治中焦如衡,纠正阴阳、虚实、寒热、燥湿等偏盛偏衰。符合络病的发病特点则从络病论治,如萎缩性胃炎及癌前病变、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病毒性肝炎及肝炎后肝硬化。重视舌脉在辨证中的作用,主张在宏观辨证的基础上,结合胃镜下的微观表现辨治。  相似文献   

9.
医苑百花     
八纲辨伤寒首推尚从善仲景虽未明言“八纲辨伤寒”,但《伤寒论》中确有八纲实质。“八纲”是历代医家从长期辨证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是辨治证候的普遍规律。“八纲辨伤寒”是对六经辨证学说的补充与发展。许叔微论伤寒强调须分表里虚实明代以前,虽未见有“八纲辨伤寒”的明确提法,但将《伤寒论》中的内容以表里阴阳寒热虚实  相似文献   

10.
赵智宏  徐杰 《陕西中医》2019,(4):515-518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消化科常见病和多发病,是一种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该病有三种类型:反流病性食管病(NERD)、反流性食管炎(RE)和巴雷特食管,严重者还可导致食管狭窄、食管腺癌等。发病有逐渐增加的趋势,且趋于年轻化的患者逐渐增多。西医主要以口服PPI、胃肠动力药、胃黏膜保护剂联合应用对症治疗,但存在效果欠佳,复发率高,药物副反应大、患者花费较高等弊端,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反流问题。查阅文献及临床研究发现中药治疗GERD疗效显著,临床要求和接受中医药治疗的人群逐渐增多。文献研究多从脾胃肝胆论治本病,以调畅气机、和胃降逆为主要治法。本文从中医脏腑八纲(气、血、阴、阳、寒、热、虚、实)辨证理论探讨胃食管反流病的病因病机,认为在中医脏腑八纲辨证理论指导下,在辨证准确的前提下,治疗该病在疏肝解郁、健脾益气、和胃降逆的基础上需兼顾脏腑气血阴阳的平衡,祛邪实的同时适时补正虚,最终以恢复脏腑功能正常为本而治愈胃食管反流病;同时结合向患者广泛宣教中医养生思想,让患者了解本病的发生、转归,自觉自愿主动的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才能从根本治愈胃食管反流病,并防止其反复发作,以期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病位在肺胃,与肝、脾、肾相关,辨治过程中当以气机失调为中心环节,围绕"肺胃气逆、胃失和降、肺失清肃"这一基本病机,治以宣肺止咳、和降肺胃为主,辅以疏肝调木、温中纳肾。文章对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中医脏腑相关病机特点进行阐述,探讨中医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马万千主任医师认为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病因病机主要与情志失遂,肝失疏泄,气滞化热犯胃,胃气上逆,脾胃升降失常,运化失司,浊邪内生,浊邪随气逆上泛;认为本病病位在食管,与肝、胆、脾、胃等脏腑有关。胃气上逆,浊邪上泛是病机关键。马万千主任医师根据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内镜下无食管黏膜损害的病理特征,结合多年临床经验,提出以"降逆"为切入点,治以"降逆疏肝、清热化浊"大法,强调"肝脾同调,脾胃同治",多采用降逆疏肝,肝脾同调、清热化浊,脾胃同治、寒热并用,升降同调等治法,自拟降逆清热化浊方多有效验。  相似文献   

13.
朱生梁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经验拾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淑颖  孙永顺 《辽宁中医杂志》2005,32(11):1111-1112
朱生梁教授认为胃食管反流病主要病机为肝胆失于疏泄,脾胃升降失调,胃失和降;诊病注重辨病辨证相结 合;治疗标本兼顾,强调整体调节,尤重通降和胃;病愈后强调调养防复发。  相似文献   

14.
为了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和改善患者症状,林平教授在临床上基于脏腑辨证和"病证结合"的思想,提出胃食管反流病基本病机是脾虚气逆,兼夹食积、痰热、肝火,从"肺脾胃肝胆"多脏论治,治疗以健脾降逆为原则,治以"运脾(胃)气、疏肝(胆)气、降肺气"。根据长期的临床工作和疗效观察,林平教授自拟"调脏宽胸方"治疗胃食管反流病,除此之外,还因人制宜,随证加减,灵活用药,在临床上获得了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基于"治中焦如衡"思想,总结整理了国家级名老中医廖志峰教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辨证思路和遣方用药规律。从调理脾胃的气机、寒热、虚实等方面入手,在多年临床实践中遵循"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的理论基础,调治该病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断治疗疾病的精髓之处,有八纲辨证、六经辨证、脏腑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等,其中对病有真假之辨识尤其重要.<素问·至真要大论>云:"病有逆从者,以病有微甚,病有微甚者以病有真假."即临证所遇病证有真假寒热、真假虚实两类.真者以正治,如"热者寒之,寒者热之",即微者逆之,医者不难掌握;假者以反治,即甚者从之,对医者难耳.  相似文献   

17.
正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八纲辨证是各种辨证的总纲。有的医家提出八纲的局限性,而建议增加新纲,如施今墨认为气血为人身之物质基础,提出在辨证时,阴阳应是总纲,表里、虚实、寒热、气血为临床之八纲~([1])。近年来,不少学者对八纲进行了探讨,比如胡朋~([2])根据"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四项都各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按照同类项合并为四纲,新增"气血,脏腑,痰瘀,经络"四纲,提出了新"八纲"。笔者  相似文献   

18.
王宜健 《河南中医》2011,31(5):448-449
临床辨治"气上冲"证按八纲辨证之表里、寒热、阴阳、虚实进行归纳分类,首辨表里,再分寒热,其次区别阴虚阳虚,最后鉴别心阳虚或脾阳虚.  相似文献   

19.
洪流 《河北中医》2001,23(9):680-681
反流性食管炎属于胃、食管反流病 ,是指由于胃和 (或 )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 ,引起食管黏膜的炎症、糜烂、溃疡和纤维化等病变。现代医学认为其与食管、胃连接处解剖和生理抗反流屏障的破坏、食管酸廓清功能的障碍、食管黏膜抗反流屏障功能的损害 ,以及胃、十二指肠功能失常等有关。祖国医学认为反流性食管炎由气、血、寒、热、痰、食、湿等致中焦失衡以致升降失常或寒热不适或虚实错杂所致。临床中笔者常宗《温病条辨》“治中焦如衡 ,非平不安”之旨 ,用平衡中焦法辨治 ,疗效显著 ,体会于下。1 升降并调 ,以通降为主反流性食管炎病位…  相似文献   

20.
陈鳌石主任提出诊治恶性肿瘤“九字要诀”:“重气血、宜辨证、予加减”。其一,重气血:注重气血理论的运用,主张将气血辨证纳入八纲辨证体系,形成以阴阳为总纲,气血、表里、寒热、虚实为八纲的新八纲辨证,治法上注重调理机体气血的虚、衰、瘀、滞,常选用逐瘀汤系列方剂加减治疗各类恶性肿瘤,同时注重顾护脾胃,常根据脾胃虚衰、湿阻或瘀滞的不同辨证用药。其二,宜辨证:强调辨证与辨病有机结合,尤其注重分期辨证在恶性肿瘤诊治的运用。其三,予加减:注重随症加减,常采用经方和时方合而加减、药对加减等方法。陈鳌石主任凝练的“九字要诀”是心法要诀,临证时还需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