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内经》云“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十二经脉是人体的大周天,根据十二经脉交接的规律,阴经与阳经交汇于四肢末端,阳经交汇于头面部,阴经交汇于胸腹部。但是在胸腹部除阴经外,足阳明胃经也循行其中。如“胃足阳明之脉,……其支者,起于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  相似文献   

2.
沈雪勇 《中国针灸》1997,17(2):118-119
足阳明胃经为何循行于胸腹沈雪勇(上海中医药大学,200032)主题词胃经,经络循行按《素问·金匾真言论》“外为阳,内为阴”“背为阳,腹为阴”的阴阳划分原则,一般认为,在四肢部,阳经分布于外,明经分布于内;在躯干部,阳经分布于背面,阴经分布于腹面。但是...  相似文献   

3.
浅谈足阳明胃经循行于胸腹部之机理223900江苏泗洪83424部队卫生队郑明立屠云富主题词胃经经络循行阴阳五行八卦笔者在研读中医基础理论和有关经络循行原文时,发现足阳明胃经在胸腹部的循行线路有别于其他经络的阴阳循行规律。根据脏腑经络阴阳学说,认为阴经...  相似文献   

4.
足阳明胃经生理功能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足阳明胃经生理功能以丰富经络学说内容。方法:整理足阳明胃经的相关经典文献,分析足阳明胃经的循行部位、气血多寡、病候及腧穴主治规律与生理功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胃经为十二经脉之长;胃经脉大血多、气盛阳旺;足阳明主润宗筋。结论:足阳明胃经是经络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经脉,联系脏腑器官众多。通过化生气血、调节气机来调控整个机体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5.
根据近5年的文献报道,对足阳明胃经的实验研究情况,从胃经与胃相关及联系途径,胃经经穴作用的物质基础与形态结构,胃经经脉循行路线的客观检测与显示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总结性的论述,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作了展望,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足阳明胃经提供了有益的线索。  相似文献   

6.
足阳明胃经体表循行路线的声测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40例健康成人的足阳明胃经做了实验观察,结果显示:胃经虽然跨越了多个体区,行程长,路线也较复杂,但声波的传导是循经的,其传导轨迹与古典文献描述的胃经体表循行路线基本一致,以上事实说明以低频声波为客观指标检测经络循行路线是一种比较可靠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7.
试述足阳明胃经及临床证治266071山东青岛中青化工联合公司医院安培祯足阳明胃经是十二正经之一,与任督二脉相合构成了人体内的巨大网络系统—十四经脉。足阳明胃经是多气多血之经,它参与十四经脉的循环往复,气血能源的保障供给,在经络学说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  相似文献   

8.
目前《针灸学》教材中足阳明胃经在大腿部几个穴位的定位,明显与《针灸逢源》之前的针灸书籍不符,经探讨分析,仍然以古书中介绍的为准为宜。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针刺疏通调理足阳明胃经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足阳明胃经上的有效腧穴,采取针刺疏通调理足阳明胃经法,使经络和腧穴的作用有效的结合起来治疗肥胖症60例,结果:显效21例,有效3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33%,经T检验分析,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该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症安全有效,并对血脂及血糖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
功能性胃肠病(fune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FGIDs)是临床上一组常见的以胃肠道功能紊乱为主的疾患,现代医学认为其发病与胃肠运动异常、内脏高敏感性、肠-脑轴及粘膜免疫等诸多因素有关.中医学认为其病机属脾胃气机升降失调,病位在肠,且言"大小肠皆属于胃".胃经循行分布广泛,过腹...  相似文献   

11.
足阳明经脉与胃腑病相关性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足阳明经脉与胃腑的相关性,该文从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两方面进行详细阐述,认为针刺足阳明经脉的腧穴能够有效地治疗胃腑病。认为深入研究这一课题,对阐明经络实质和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刘庚祥 《辽宁中医杂志》1997,24(12):538-539
运用比较和简便的统计方法从《新方八阵》入手,对张景岳的温补法进行了具体的研究,阐述了张景岳温补学术观的具体内涵,即温法主脾,重用干姜,主温阳益气;补法主肾,首用熟地,重培真阴,对肾阴不足,则育阴以涵阳;对肾阳不足则培阴以育阳。体现张氏温脾补肾的独到及对阴阳之理的深悟。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认为,《脾胃论》的精髓是五运六气,该书是在"脏气法时"和"气运衰旺"指导下写成的,重视四时阴阳升降浮沉,把五运六气理论从外感引入到内伤之中,不但用五运六气理论阐述脾胃病的病因病机,还把五运六气理论扩大到治则及制方遣药方面去了。本文开发了研究脾胃内伤病的最新思路,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4.
郑洁 《河南中医》2016,(9):1606-1607
目的:观察应用阴阳平衡理论辨证治疗老年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3年12月北京市东城区体育馆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高血压病患者15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5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78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对症治疗,试验组根据中医证候特征应用阴阳平衡理论辨证治疗。结果:试验组有效率91.03%,对照组有效率74.36%,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后躯体功能、情绪功能、总健康状况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出现不良反应3例,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11例,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阴阳平衡理论辨证治疗老年高血压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肾病中医病因主要有六淫邪毒、先天禀赋、饮食失宜、情志失调、劳欲过度、药物误用;其总体病机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本虚指气阴两虚、五脏内虚,终末阴损及阳,阴阳两虚,涉及脏器主要有脾肝肾,其中尤以脾肾两脏亏虚为根本;标实多为燥热、瘀血、痰浊、水湿等。糖尿病肾病从糖尿病发病到终末肾功能衰竭的中医病机演变规律可总结为:阴虚-气阴两虚-偏阴虚者发为肝肾阴虚;偏气虚者发为脾肾气虚-脾肾阳虚-阴损及阳,阴阳两虚。由于DN病因病机复杂,标本虚实错杂,临床辨治本病应把握总体病机,确定病理因素,明确病因,辨证治疗,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16.
樊一桦  崔媛 《河南中医》2016,(10):1704-1706
《脾胃论》对脾胃的生理特点和脾胃病的病因病机作了详细而深刻的表述,所创立的治法方药有着奇特作用。《脾胃论》中创立了以脾胃为元气之本、脾胃为精气升降枢纽、内伤疾病治法方药等为主要内容的脾胃论学说,对于后世医家对脾胃疾病的认识有着重要的影响,其治法方法有被用于脏腑的各种疾病。因此,后世多有"外感法仲景,内伤宗东垣"之说,其学术思想对现代中医学的发展也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任路  李静 《辽宁中医杂志》2011,(11):2117-2118
经络理论中有关经脉循行分布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经脉学专著帛书《阴阳十一脉灸经》和《足臂十一脉灸经》,关于十二经脉外行部分的循行分布规律秉承了春秋战国时期的论著《灵枢.经脉》。而历代医书中对足三阴三阳经脉、尤其是足阳明胃经在躯干部循行规律却少有论述,文章从三维圆柱体的假说、"背为阳,腹为阴"、气血阴阳平衡的理论及"从阳引阴,从阴引阳"治疗原则等角度探讨其循行,旨在进一步剖析经络循行的真谛,使针灸经络学说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免疫平衡调节阴阳法治疗气血虚弱湿热壅滞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中医康复科住院或门诊收治的气血虚弱湿热壅滞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共22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68例,采用柳氮磺胺吡啶肠溶片(SASP)治疗,3次.d-1,每次1 g,口服。治疗组158例,给予芪翁愈溃汤,水煎服,1剂.d-1;并配合神阙穴中药外敷,每3d更换1次。两组均治疗8周,治疗期间忌辛辣油腻生冷饮食、注意休息、心情舒畅,并给予必要的对症处理。结果:对照组68例,痊愈22例,显效17例,有效13例,无效16例,有效率76.47%;治疗组158例,痊愈123例,显效13例,有效8例,无效14例,有效率91.14%;两组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χ2=8.885,ν=1,P=0.003)。观察显示,患者均完成了研究,治疗药物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芪翁愈溃汤联合神阙穴外敷免疫平衡调节阴阳法治疗气血虚弱湿热壅滞型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满意,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巨噬细胞根据机体所在微环境的不同可极化为不同状态,主要可分为M1型和M2型2类。二者在动脉粥样硬化进程的不同阶段各自占据不同的优势从而产生相互作用,其与中医阴阳理论中的阴阳相互对立制约、相互消长平衡、相互转化有着相似的内涵。从中医阴阳学说探讨巨噬细胞极化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提出在动脉粥样硬化发展的不同阶段调节M1型巨噬细胞和M2型巨噬细胞之间的平衡的观点。当M1型巨噬细胞效应过强时,可治以清热解毒,方选黄连解毒汤等;当M2型巨噬细胞效应过强时,可治以益气温阳、活血化瘀、祛痰化浊,方选桂枝汤、四君子汤、血府逐瘀汤、二陈汤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