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目的:探索榆栀止血颗粒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及异位内膜体积的影响。方法:构建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榆栀止血颗粒低、中、高剂量组、孕三烯酮组,每组12只,另取12只设为假手术组,分组处理后处死大鼠,测定大鼠异位子宫内膜体积,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大鼠异位子宫内膜组织中微血管密度(CD31阳性细胞表达),以免疫酶联吸附试验(ELISA)检测大鼠血清VEGF、MMP-9、IL-6、TNF-α水平;以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异位子宫内膜组织PI3K/Akt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CD31阳性细胞比例、血清VEGF、MMP-9、IL-6及TNF-α水平、异位子宫内膜组织p-PI3K/PI3K、p-Akt/Akt均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榆栀止血颗粒低、中、高剂量组及孕三烯酮大鼠异位子宫内膜体积、CD31阳性细胞比例、血清中VEGF、MMP-9、IL-6及TNF-α水平、异位子宫内膜组织p-PI3K/PI3K、p-Akt/Akt均降低(P0.05),且榆栀止血颗粒各组之间呈剂量依赖性(P0.05);榆栀止血颗粒高剂量组与孕三烯酮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榆栀止血颗粒可抑制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大鼠内膜血管生成,减轻炎性反应,进而减小其异位内膜体积,可能通过阻滞PI3K/Akt信号传导实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药黄龙汤对CLP大鼠调控PI3K/Akt/NF-κB通路途径的抗炎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70只,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复制CPL大鼠模型,分别给予美罗培南、黄龙汤+美罗培南干预3 d。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IL-1β、TNF-α、IL-6、IL-8含量;Western-blot法检测回肠组织中PI3K、Akt、NF-κB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血清IL-1β、TNF-α、IL-6、IL-8含量显著升高,回肠组织中TLR4、Myd88、NF-κB表达水平显著上调;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西药组和黄龙汤联合西药组大鼠血清IL-1β、TNF-α含量显著降低,回肠组织中PI3K、Akt、NF-κB表达水平显著下调;与西药组比较,黄龙汤联合西药组大鼠血清IL-1β、TNF-α、IL-6、IL-8含量及回肠组织中PI3K、Akt、NF-κB表达水平显著下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黄龙汤联合西药美罗培南对CPL模型大鼠具有抗炎作用,能够显著抑制血清IL-1β、TNF-α、IL-6、IL-8的表达,该作用可能是通过调控回肠组织中PI3K/Akt/NF-κB信号通路活化实现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构建急性牙髓炎大鼠模型,探究白藜芦醇是否通过调节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 TOR)影响急性牙髓炎大鼠的炎症反应。方法 将72只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急性牙髓炎组、甲硝唑组、白藜芦醇高剂量组、白藜芦醇低剂量组、白藜芦醇+PI3K激活组,每组12只。制备大鼠急性牙髓炎模型后,各组腹腔注射相应药物治疗,假手术组和急性牙髓炎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持续14 d。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急性牙髓炎组大鼠牙髓组织具有明显病变,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趋化因子(CX3CL1)、血红素加氧酶-1(HO-1)蛋白表达量和核因子κB(NF-κB)、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PI3K、Akt、m TOR蛋白磷酸化程度升高(P <0.05);与急性牙髓炎组相比,甲硝唑组、白藜芦醇高剂量组、白藜芦醇低剂量组大鼠牙髓组织逐渐恢复,IL-1β、IL-6、TNF-α含量、CX3CL1、HO-1蛋白表达量和NF-κB、ERK、PI3K、Akt、mTOR蛋白磷酸化程度降低(P <0.05)。结论 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化痰通脉饮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大鼠模型胰岛素受体底-1-磷脂酰肌醇-3激酶(IRS-1-PI3K)/丝苏氨酸蛋白激酶(Akt)及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串流的影响,为中药复方多靶点多通路作用起效模式的论证提供科学的依据,为治疗PCOS开辟新的思路。方法:将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二甲双胍组(二甲双胍0. 16 g·kg~(-1)·d~(-1))和化痰通脉饮低、中、高剂量组(8,16,24 g·kg~(-1)·d~(-1)),每组8只,利用"胰岛素(INS)联合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诱导大鼠PCOS模型"方案对非正常组大鼠进行造模,完成后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大鼠肝脏中IRS-1,PI3K,Akt,NF-κB p65,NF-κB抑制蛋白(IκB)等蛋白表达和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肝脏中IRS-1,Akt,PI3K,IκB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 0. 05),NF-κB p65蛋白的表达明显升高(P 0. 05);与模型组比较,化痰通脉饮高剂量组大鼠的肝脏中IRS-1,Akt,PI3K,IκB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 0. 05),NF-κB p65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 0. 05)。模型组大鼠血清中TNF-α,IL~(-1)β水平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 0. 05);化痰通脉饮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中TNF-α,IL~(-1)β水平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 0. 05)。结论:PCOS发病过程中IRS-1-PI3K/Akt与NF-κB通路有交叉作用,化痰通脉饮对涉及的IRS-1-PI3K/Akt与NF-κB通路异常均有较好的回调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前列舒通胶囊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NP)的作用。方法 采用角叉菜胶诱导建立CNP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普乐安片(阳性药)组和前列舒通胶囊低、中、高剂量组,另设假手术组,每组10只。给药4周后取材,HE染色观察大鼠前列腺组织形态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和前列腺组织IL-6、IL-1β、TNF-α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前列腺组织p-PI3K/PI3K、p-Akt/Akt、p-NF-κB/NF-κB蛋白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前列腺组织内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和腺体增生,血清和前列腺组织IL-6、IL-1β、TNF-α水平升高(P<0.01),前列腺组织p-PI3K/PI3K、p-Akt/Akt、p-NF-κB/NF-κB蛋白表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普乐安片组及前列舒通胶囊各剂量组大鼠前列腺炎症及破坏程度减轻,血清和前列腺组织IL-6、IL-1β、TNF-α水平降低(P<0.05,P<0.01),前列腺组织p-PI3K/PI3K、p-Akt/Akt、p-NF-κB/NF-κB蛋白表达降低(P<0.01)...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慢盆消炎方对慢性子宫内膜炎模型大鼠NF-κB、磷酸化IκB-α、TNF-α、MCP-1的表达及其TNF-α、MCP-1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采用混合菌株接种法制作慢性子宫内膜炎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妇乐组、中药组(慢盆消炎方),另设同龄正常大鼠为正常组,连续灌胃给药3周。给药结束取各组大鼠子宫内膜组织进行病理形态学观察;Western blot分析NF-κB、磷酸化IκB-α蛋白在子宫内膜组织表达水平;RT-PCR法检测各组子宫内膜组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mRNA表达;ELISA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清TNF-α、MCP-1含量。结果:1、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子宫内膜组织NF-κB蛋白、磷酸化IκB-α蛋白、TNF-αmRNA、MCP-1 mRNA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1或P0.05),血清中TNF-α、MCP-1含量亦明显上升(P0.01);病理学显示模型组子宫内膜呈炎症改变,各层组织均有大量的炎性细胞浸润,并且黏膜层有出血。2、与模型组相比,妇乐组子宫内膜组织NF-κB蛋白、磷酸化IκB-α蛋白、TNF-αmRNA、MCP-1 mRNA表达水平有所下降(P0.05),但下降程度不如中药组;病理学显示上皮细胞结构已有较明显的修复,排列较整齐,但子宫内膜仍可见少量淋巴细胞浸润,伴腺体轻度扩张。3、与模型组相比,中药组子宫内膜组织NF-κB蛋白、磷酸化IκB-α蛋白、TNF-αmRNA、MCP-1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下调(P0.01),血清中TNF-α、MCP-1含量亦明显下降(P0.01);病理学显示中药组子宫内膜各层结构基本恢复正常,仅见极少量淋巴细胞浸润。结论:慢盆消炎方具有治疗子宫内膜炎的功效,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磷酸化IκB-α、TNF-α;MCP-1表达及降低TNF-α、MCP-1含量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黄芩苷对人结肠癌上皮细胞株HT~(-2)9的炎症模型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以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脂多糖(LPS)共同诱导HT~(-2)9细胞,建立细胞炎症模型。实验分为6组,空白组加入完全培养基孵育,实验过程中不予任何药物干预,模型组给予h TNF(20μg·L~(~(-1)))黄芩苷孵育12 h后,再给LPS(1 mg·L~(~(-1)))孵育15 h;柳氮磺胺吡啶组在模型组的基础上,加入柳氮磺胺吡啶(SASP,500μmol·L~(~(-1)));黄芩苷组在模型组基础上给予不同剂量(1,10,100μg·L~(~(-1)))黄芩苷孵育24 h。噻唑蓝(MTT)法检测黄芩苷(1,10,100μg·L~(~(-1)))对细胞生长的影响;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黄芩苷(1,10,100μg·L~(~(-1)))对PI3K,Akt,NF-κB等蛋白表达,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黄芩苷(1,10,100μg·L~(~(-1)))对细胞上清中TNF-α,白细胞介素(IL)-6等含量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黄芩苷组、柳氮磺胺吡啶组的细胞上清液中TNF-α,IL-6,IL-8,IL~(~(-1))分泌量明显减少(P0.05),且两药联合应用对TNF-α,IL-6,IL-8,IL~(~(-1))分泌量的减弱效应更强(P0.01)。与模型组比较,黄芩苷组(1,10,100μg·L~(~(-1))),柳氮磺胺吡啶组(500μmol·L~(~(-1)))中的PI3K蛋白磷酸化水平,Akt磷酸化水平,NF-κB活化入核水平,环氧化酶~(-2)(Cox~(-2))蛋白,β-连环蛋白(β-catenin)蛋白,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9(Caspase-9)蛋白,人凋亡相关因子配体(Fas L)蛋白表达均明显减少(P0.05)。结论:黄芩苷能减轻HT~(-2)9细胞炎症反应,抑制PI3K磷酸化,下调Akt的活化,抑制NF-κB的活化入核,从而抑制TNF-α,IL-6等炎症因子的分泌,发挥其抗炎效应,提示黄芩苷可能通过以抑制Akt的活化,抑制NF-κB的核转位,发挥其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补肾活血方(BSHXR)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自体子宫内膜移植术建立EMS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BSHXR高、中、低剂量组、LY294002(PI3K抑制剂)组,每组10只。给药28 d后,测定大鼠异位子宫内膜病灶体积,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异位子宫内膜组织病理变化,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异位子宫内膜组织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CD31)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异位子宫内膜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mRNA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异位内膜组织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核因子κB(NF-κB)通路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EMS大鼠异位子宫内膜病灶体积显著增加,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升高,CD31阳性细胞数量增加,VEGF、MMP-9 mRNA水平升高,PI3K/Akt/NF-κB信号通路被活化(P<0.05)。与模型组比较,BSHXR可缩小大鼠异位子宫内膜病灶体积,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减少CD31阳性细胞数量,降低VEGF、MMP-9 mRNA表达水平,抑制PI3K/Akt/NF-κB信号通路活化,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P<0.05)。结论 BSHXR对大鼠EMS具有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抑制PI3K/Akt/NF-κB信号通路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9.
赵玥  王光函  张颖  姜鸿  齐越 《中成药》2021,(4):1033-1036
目的探究火绒草对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MsPGN模型,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火绒草水提物高(2.70 g/kg)、中(1.35 g/kg)、低(0.68 g/kg)剂量组、中药阳性对照组(雷公藤多苷组,20 mg/kg)和西药阳性对照组(盐酸贝那普利片组,40 mg/kg)。观察肾脏病理变化,测定模型大鼠血清肌酐、尿素氮水平,以及血清中TNF-α、IL-6水平,并检测肾脏组织中NF-κB、IκB、PI3K、Akt蛋白表达。结果火绒草提取物高剂量组可显著降低血清肌酐水平,并且高、中、低剂量组均可降低血清尿素氮水平;高、中剂量组可降低血清中TNF-α水平,并且高剂量组可降低血清中IL-6水平;高、中剂量组可降低NF-κB、磷酸化PI3K、磷酸化AKT蛋白表达,并且可升高IκB蛋白表达。病理形态学观察显示,火绒草高剂量组肾组织损伤有一定改善。结论火绒草可能通过影响NF-κB、PI3K/Akt信号分子的活化,抑制了炎症因子的释放、系膜细胞的増殖以及细胞外基质的增生,发挥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酒精性肝损伤后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和NF-κB信号通路的变化。方法:大鼠灌胃给予55度红星二锅头复制肝损伤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肝损伤模型对照组、Res低剂量组(25mg/kg)、Res中剂量组(50mg/kg)、Res高剂量组(100mg/kg)、联苯双酯组成(100mg/kg),每日给药2次,连续7d。以Elisa试剂盒分别测定血清TNF-α、IL-6、ICAM-1含量和肝组织NF-κBp65、磷酸化IκB-α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酒精性肝损伤模型大鼠血清中TNF-α、IL-6、ICAM-1水平和肝组织NF-κB、磷酸化IκB-α水平显著升高。与模型对照组相比,Res显著降低血清TNF-α、IL-6、ICAM-1含量,抑制肝组织NF-κB、磷酸化IκB-α水平。结论:Res通过抑制NF-κB、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对于酒精性肝损伤的肝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通腑活血方对肠粘连模型大鼠盲肠组织中核转录因子-κB(NF-κB)/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3通路中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探讨通腑活血方防治术后肠粘连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48只,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四组:对照组、模型组、通腑活血方组和几丁糖组,每组12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大鼠采用Ellis法制备肠粘连模型,分别给予各组大鼠相应处理。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盲肠组织病理学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Western blot和RT-PCR法检测盲肠NF-κB/TGF-β1/Smad3信号通路中关键因子的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组织病理学出现显著变化,血清IL-6、TNF-α含量显著升高(P<0.01),盲肠组织中IL-6、TNF-α、p-NF-κBp65、TGF-β1、Smad3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升高(P<0.0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升高(P<0.01),核转录因子-κB抑制蛋白(IκB)、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 与模型组比较,通腑活血方组和几丁糖组大鼠血清IL-6、TNF-α含量显著降低(P<0.01),盲肠组织中IL-6、TNF-α、p-NF-κBp65、TGF-β1、Smad3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水平降低(P<0.01)、MMP-9蛋白相对表达水平降低(P<0.01),IκB、TIMP-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1),且盲肠组织病理学均有显著改善,其中以通腑活血方组改善更显著。结论:通腑活血方可有效防止术后肠粘连的发生,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NF-κB/TGF-β1/Smad3信号通路活化,减少炎症因子的释放,调节TIMP-1/MMP-9平衡,防止肠粘连。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黄芩苷是否通过TLR3/TRIF信号传导途径对甲型流感病毒诱导的肺损伤的调节作用。方法用流感病毒亚甲型鼠肺适应株A/FM/1/47(H1N1)复制流感病毒性肺炎小鼠模型,通过不同剂量黄芩苷溶液灌胃治疗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TLR7/TRIF mRNA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测定肺组织磷酸化NF-κB-65蛋白表达,应用ELISA法检测肺匀浆炎性细胞因子TNF-α及IFN-β的含量。结果甲型流感病毒感染机体后,TLR3及TRIF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磷酸化NF-κB-65蛋白表达水平也显著升高;肺匀浆TNF-α、IFN-β分泌显著升高。经黄芩苷治疗后,黄芩苷750 mg/kg、375mg/kg剂量均能够有效下调TLR3及TRIF mRNA表达(P0.01);降低磷酸化NF-κB-65蛋白表达(P0.01);降低TNF-α的分泌(P0.01)、增强IFN-β的合成(P0.01)。结论黄芩苷可通过调节TLR3/TRIF介导的磷酸化NF-κB的活性而减轻肺组织炎性病理损伤及增强机体的抗病毒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清肺化痰颗粒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大鼠相关炎症因子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琥乙红霉素组及清肺化痰颗粒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组进行AECOPD造模。造模成功后,琥乙红霉素组给予琥乙红霉素3.15 g/kg灌胃,清肺化痰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清肺化痰颗粒9.94 g/kg、4.97 g/kg、2.49 g/kg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均1次/d,连续14 d。观察大鼠症状行为学和肺组织病理变化,检测血清和肺组织中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肺组织病理半定量评分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血清和肺组织中IL-6、TNF-α、IFN-γ、MMP-9、TIMP-1、MDA水平及MMP-9/TIMP-1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均<0.05),SOD水平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琥乙红霉素组及清肺化痰颗粒高、中、低剂量组肺组织病理半定量评分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均<0.05);血清和肺组织中IL-6、TNF-α、IFN-γ、MMP-9、TIMP-1、MDA水平及MMP-9/TIMP-1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均<0.05),SOD水平显著高于模型组(P均<0.05)。清肺化痰颗粒高、中剂量组肺组织病理半定量评分显著低于琥乙红霉素组(P均<0.05);血清和肺组织中IL-6、TNF-α、IFN-γ、MMP-9、TIMP-1、MDA水平及MMP-9/TIMP-1均显著低于琥乙红霉素组(P均<0.05),SOD水平显著高于琥乙红霉素组(P均<0.05)。结论高、中剂量清肺化痰颗粒可以有效改善AECOPD大鼠的症状,减轻病理损伤,其机制可能与降低IL-6、TNF-α、IFN-γ、MMP-9/TIMP-1,纠正氧化应激失衡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14.
高良姜素抑制乳腺癌转移作用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许奕夫  姚鑫 《中草药》2016,47(10):1731-1739
目的探究高良姜素对MDA-MB-231乳腺癌细胞迁移及侵袭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观察不同浓度高良姜素对乳腺癌细胞MDA-MB-231增殖的影响;划痕愈合实验和Transwell小室迁移实验考察高良姜素对MDA-MB-231水平迁移能力和垂直迁移能力的影响;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分析高良姜素对MDA-MB-231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采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法考察高良姜素对MDA-MB-231细胞PI3K、Akt、MMP-2、MMP-9蛋白表达的影响,免疫荧光染色实验验证高良姜素对MDA-MB-231细胞PI3K、Akt、MMP-2、MMP-9蛋白表达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法和免疫荧光染色实验考察高良姜素对核转录因子(NF-κB)p65磷酸化表达和入核的影响;制备乳腺癌MDA-MB-231细胞株裸鼠移植瘤模型,高良姜素200μg/kg ig给药15 d,检测肿瘤体积和质量,计算抑瘤率,Western blotting分析肿瘤组织PI3K、AKT、MMP-2、MMP-9表达及NF-κB p65磷酸化表达情况。结果高良姜素体外浓度为50、100、200μmol/L时可显著抑制MDA-MB-231细胞的增殖;高良姜素能剂量依赖性抑制PI3K、Akt、MMP-2、MMP-9蛋白表达,降低NF-κB p65磷酸化表达和入核;200μg/kg高良姜素能抑制裸鼠乳腺癌的生长,抑瘤率为43.66%;高良姜素能抑制瘤组织中PI3K、Akt、MMP-2、MMP-9表达以及NF-κB p65磷酸化表达。结论高良姜素在体内对MDA-MB-231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体外能抑制MDA-MB-231细胞增殖、迁移、侵袭,抑制相关蛋白PI3K、Akt和MMP-2、MMP-9蛋白表达,抑制转录因子NF-κB磷酸化表达及入核,阻断其激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当归芍药散(DSS)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抗血管性痴呆(VD)的作用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药组(尼莫地平组,9.45 mg·kg-1)及DSS高、中、低剂量组(6.4、3.2、1.6g·kg-1);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法建立VD大鼠模型;大鼠按上述剂量灌胃给药,给药体积10mL·kg-1,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灌胃1个月。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V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采用ELISA法检测海马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核因子-κB(NF-κB)含量;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海马组织PI3K、AKT、p-AKT及LC3蛋白的表达;采用qPCR法检测海马组织PI3K、AKT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第1~4天的逃避潜伏期均明显延长,穿越平台的次数明显减少(P 0.01);海马组织中的TNF-α、NF-κB含量均显著增加(P 0.01),PI3K、AKT、pAKT蛋白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 0.05,P 0.01),LC3-II/LC3-I值明显增高(P 0.01),PI3K、AKT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 0.01)。与模型组比较,DSS高、中剂量组第1~4天的逃避潜伏期均明显缩短,穿越平台的次数明显增加(P 0.05,P 0.01);DSS高剂量组的TNF-α、NF-κB含量均显著降低(P 0.05,P 0.01);DSS高剂量组的PI3K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P 0.05),DSS高、中剂量组的AKT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P 0.05),DSS高、中、低剂量组的p-AKT蛋白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 0.05,P 0.01),DSS高、低剂量组的LC3-II/LC3-I值明显降低(P 0.01);DSS高、中剂量组的PI3K mRNA表达水平显著提高(P 0.05,P 0.01),DSS中剂量组的AKT mRNA表达水平显著提高(P 0.01)。结论 DSS能改善V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可能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发挥对VD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五龙消癥丸对胃癌BGC-823细胞侵袭与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分别用五龙消癥丸、PI3K激动剂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及PI3K特异性抑制剂LY294002作用于BGC-823细胞,采用MTT法检测不同质量浓度五龙消癥丸对BGC-823细胞增殖的影响;Transwell小室模型研究五龙消癥丸对BGC-823细胞垂直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采用ELISA法检测五龙消癥丸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MMP-9表达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ting及RT-PCR法检测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中相关蛋白及m RNA的表达。结果五龙消癥丸可显著抑制BGC-823细胞的增殖、黏附、侵袭和迁移能力,显著抑制BGC-823细胞中VEGF、MMP-2和MMP-9蛋白的表达,显著抑制p-PI3K、p-Akt、磷酸化Ik B激酶-α(p-IKK-α)、p-NF-κB p65Ser 276蛋白及PI3K、Akt、IKKα、NF-κB m RNA的表达,并且呈现一定的时效和量效关系。结论五龙消癥丸通过抑制PI3K/Akt/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及m RNA表达,从而达到抑制BGC-823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荆芥挥发油(VOHS)对脂多糖(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ALI)大鼠模型肺组织中核因子-κB(NF-κB),IκB-α,IL1-β和TNF-α含量的影响,探讨荆芥挥发油抗炎作用的细胞信号调控转导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地塞米松),荆芥挥发油高、中、低剂量组。尾静脉注射LPS(1.0 mg/kg体重)或生理盐水,6h后处死动物,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肺组织NF-κB p65、磷酸化IκB-α、IL1-β和TNF-α含量。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VOHS高、中、低剂量组均可显著降低大鼠肺组织中的NF-κB p65和磷酸化IκB-α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P<0.001),同时VOHS各剂量组也可显著降低大鼠肺组织中IL1-β和TNF-α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01)。结论荆芥挥发油抗炎作用机制之一可能是抑制IκB-α磷酸化降解和NF-κB活性,进而减少炎症相关细胞因子IL1-β,TNF-α的合成和释放。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从心论治方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100μg/mL ox-LDL干预24 h)、从心论治方含药血清不同浓度组(预先用2.5%、5%、10%、20%药物血清孵育2 h,再加入100μg/mL ox-LDL干预24 h);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e GFP Annexin V染色检测细胞凋亡;ELISA检测细胞炎症因子核转录因子-κB(NF-κ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与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内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以及p-Akt的表达量;收集细胞培养液,按照相应试剂盒分别检测细胞还原型谷胱甘酸(GSH)和乳酸脱氢酶(LDH)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细胞凋亡增多,LDH含量显著增加,NF-κB和TNF-α水平升高,同时TGF-β与IL-10水平降低,PI3K表达量及Akt磷酸化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含药血清各组细胞凋亡率降低,LDH、NF-κB和TNF-α水平降低,GSH、TGF-β、IL-10与p-Akt水平升高(P 0.05或P 0.01)。结论从心论治方可能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减轻ox-LDL诱导的HUVEC细胞炎症损伤。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益气逐瘀解毒颗粒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将SD雄性大鼠给予CCl4橄榄油混合液进行皮下注射7周,制备肝纤维化大鼠模型,随机分为益气逐瘀解毒颗粒高、中、低剂量组、阳性对照组、模型组、空白组,给予相应治疗,5周后处死大鼠,检测外周血生化指标,逆转录-定量PCR法和蛋白印迹法分别检测大鼠肝组织中基质蛋白酶1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 MMP-1)、MMP-2、MMP-9、MMP-13及基质蛋白酶抑制因子1 (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s1,TIMP-1)表达水平,肝组织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 HE染色)、MASSON染色检测肝纤维化程度。结果:治疗后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的ALT、AST无显著性差异(P 0.05),MMP-1、MMP-2、MMP-9、MMP-13基因表达显著降低(P 0.05),TIMP-1基因表达显著升高(P 0.05),肝纤维化半定量计分(SSS)评分显著升高(P 0.01);与模型组比较,益气逐瘀解毒颗粒各剂量组ALT、AST无显著性差异(P 0.05),益气逐瘀解毒颗粒高剂量组MMP-1、MMP-2、MMP-9、MMP-13基因表达明显升高(P 0.05),中剂量组MMP-9、MMP-13基因表达明显增高(P 0.05),低剂量组MMP-13基因表达明显增高(P 0.05),高、中剂量组TIMP-1基因表达明显降低(P 0.05),益气逐瘀解毒颗粒各剂量组MMP-2、MMP-9蛋白表达量无显著性差异(P 0.05),高、中剂量组MMP-13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P 0.05),各剂量组TIMP-1蛋白表达量均显著下降(P 0.05),以低剂量组下降尤为显著,优于高、中剂量组(P 0.05),各药物干预组SSS评分显著降低(P 0.01);与阳性对照组比较,益气逐瘀解毒颗粒各剂量组ALT、AST无显著性差异(P 0.05),益气逐瘀解毒颗粒高剂量组MMP-2基因表达明显升高(P 0.05),高、中剂量组TIMP-1基因表达明显降低(P 0.05),益气逐瘀解毒颗粒高、中剂量组MMP-13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 0.05),益气逐瘀解毒颗粒各剂量组TIMP-1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 0.05),低剂量组下降尤为显著,优于高、中剂量组(P 0.05),益气逐瘀解毒颗粒高、中、低剂量组SSS评分显著降低(P 0.01)。结论:调控MMPs/TIMPs平衡可能是益气逐瘀解毒颗粒抗肝维化的作用机制之一,其通过升高MMP-13、降低TIMP-1表达水平,调控MMPs/TIMPs平衡,促进过度沉积的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ar matrix,ECM)降解,改善CCl4诱导肝纤维化大鼠模型的肝脏功能,从而改善其肝纤维化程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苓桂术甘汤含药血清对脂多糖诱导的大鼠原代心肌细胞IKK/IκB/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保护心肌细胞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差速贴壁法和化学抑制法分离大鼠原代心肌细胞,分别设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正常血清对照组、苓桂术甘汤含药血清(5%、10%、20%)组。通过脂多糖诱导复制心肌细胞损伤模型,检测含药血清预处理后心肌细胞NF-κBp65、IKK-β、IκB-α和p-IκBα蛋白表达,NF-κBp65核移位情况,TNF-α、IL-1β和IL-6的含量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和正常血清对照组心肌细胞NF-κBp65、p-IκBα和心肌细胞核内NF-κBp65蛋白表达增加(P0.01),心肌细胞IKK-β、IκB-α蛋白表达降低(P0.01),细胞上清液IL-1β、IL-6和TNF-α含量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苓桂术甘汤5%、10%、20%浓度含药血清组心肌细胞NF-κBp65、p-IκBα和心肌细胞核内NF-κBp65蛋白表达降低(P0.05),心肌细胞IKK-β、IκB-α蛋白表达增加(P0.05),细胞上清液IL-1β、IL-6和TNF-α含量降低(P0.05),且干预效应与苓桂术甘汤含药血清呈浓度依赖趋势。结论苓桂术甘汤可调节IKK/IκB/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干预下游靶分子的转录调控,有效抑制细胞因子的过度激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