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孟欣  张晓敏  韩雪 《国医论坛》2021,36(3):18-19
中医药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疗效确切,但关于儿童病例的防治报道甚少.结合儿童特有的生理病理特点,法宗《伤寒论》,COVID-19感染早期,病属太阳;邪气由表入里,疾病进一步传变,以少阳为枢,进退于半表半里之间;病至极期,以阳明气分热盛为主.COVID-19感染的早、中期多同时累及三阳,故当三阳合治,兼...  相似文献   

2.
儿童肺炎多由细菌、病毒、支原体等病原体感染导致,现代医学主要是运用抗感染药物进行治疗,并对症予以退热、化痰、平喘。然而,抗感染药物的滥用使病原体耐药率逐渐增加,儿童肺炎的治疗效果有所下降。中医学认为儿童肺炎的病机是外邪侵袭导致肺气郁闭。根据《伤寒论》的六经辨证,儿童肺炎大多可从三阳病论治。少阳位于半表半里,与胆和三焦相关联,当病及少阳时则可影响气机。因此,儿童肺炎从少阳病论治是治疗的关键。在临床上,由于病情的演变或患儿体质的缘故,儿童肺炎常常存在并病或合病的现象,在治疗时可表里同治,随证治之便可。  相似文献   

3.
常言"病下利者多发于阴",然阳证亦多见下利:(1)病在太阳经表,当以葛根汤疏表止利。若兼阳明经表、入里化热,则以葛根芩连汤解表清里;若兼太阴脾虚,则用桂枝人参汤解表温里。太阳变证、邪气内陷,在中焦者,以泻心汤辛开苦降;在下焦,滑脱不止者,以赤石脂禹余粮汤涩肠固脱,水湿偏渗者以五苓散分利水湿。(2)病入阳明成里热腑实,燥屎当结,当用承气汤急下存阴、通因通用。(3)病在少阳半表半里,胆腑郁热所致下利,应用黄芩汤和胆止利。若兼阳明里实,重者用大柴胡汤、轻者以柴胡加芒硝汤和解通下;若兼太阴不足者,则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和解温阳。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伤寒论六经病证中三阳经各经提纲证、主证、治法及三阳合病证治相关原文并结合典型病例证治的分析。探讨了三阳合病的辨证特点并阐述了临证施治的关键及四点注意事项,有助于不断提高临床精确的辨证论治水平。  相似文献   

5.
刁雅静 《河南中医》2020,40(6):827-83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病因为感受寒湿疫毒邪气,病机为阳虚阴盛,肺脾肾三脏气化失调,符合中医痰饮病特点。痰饮病属本虚标实之证,治疗当补虚与泻实兼顾,在温阳以治其本的同时,祛邪外出。饮邪在表者,以辛温药开腠理,发其汗;饮邪在里者,根据邪实盛衰,采用温阳行气或攻逐之法消痰利水。新冠肺炎初期,病机为寒饮袭肺伤脾,此期可参照溢饮、痰饮治法,散寒解表,温肺化饮,健脾利湿,采用小青龙汤、苓桂术甘汤加减;中期病机为水饮停肺,饮郁不解,化热壅肺,此期可参照支饮、悬饮治法,宣肺逐饮,通腑泻热,采用小青龙汤、苓甘五味姜辛汤、大青龙汤、葶苈大枣泻肺汤、厚朴大黄汤加减;危重期病机为饮邪闭肺,邪陷心包,应开窍醒神,益气生津,回阳救逆,采用木防己汤合肾气丸加减;恢复期病机为余饮留于肺脾,宜健脾补肺,行气化饮,采用外台茯苓饮加减。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观察深圳地区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患者临床症状,从《伤寒论》角度探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肺炎形成机制,从临床症状结合理论分析,大多数肺部感染患者多涉及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和太阴经,并提出宣肺解表、和解少阳、辛散水湿和清热润燥的治法和代表方药进行治疗,防止病情加重而出现喘脱.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伤寒论》三阳病理论在艾滋病表证期的应用。方法:参考艾滋病的临床表现和《伤寒论》三阳病理论的基本内容,从艾滋病表证期的概念提出和内涵的界定出发,探讨《伤寒论》太阳病、少阳病和阳明病治法理论和相关方药在艾滋病表证期治疗中的具体应用方法。结果:艾滋病表证期是艾滋病人临床最常见的表现之一,其临床表现与《伤寒论》三阳病的基本表现有相似之处。结论:艾滋病表证期的提出,有助于临床对艾滋病的诊疗,《伤寒论》三阳病治法理论用于临床艾滋病表证期患者的治疗,有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喻培勋  姬晓花  刘静  王刚 《河南中医》2020,40(4):497-499
广义的伤寒是一切外感病的总称,温病亦属其中,六经辨证亦可运用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各期的治疗中。预防期,以调节阴阳平衡,祛除湿邪为主,方用桂枝汤加茯苓、白术。素体痰湿较重者,方用防己黄芪汤加减。初期,病主在太阳或太阴。病在太阳,依证选用麻杏石甘汤加减、大青龙汤加减、桔梗汤等。病在太阴,方用理中汤加减。若太阳、太阴合病,方用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加减。若太阳、少阴合病,方用麻黄细辛附子汤加减。中期,病主在少阳或阳明。病在少阳,方用小柴胡汤加减。病在阳明,依证选用白虎汤加减、小承气汤加减等。若少阳、阳明合病,方用大柴胡汤加减。若太阳、太阴合病,依证选用射干麻黄汤加减、葶苈大枣泻肺汤、小陷胸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等。若阳明、少阴合病,方用猪苓汤加减。极期,病主在阳明、少阴或厥阴。阳气暴脱证,可予参附注射液静脉滴注,气阴两虚证,可予生脉注射液静脉滴注。病在阳明,方用大承气汤加减。病在少阴,方用真武汤加减。病在厥阴,方用乌梅丸加减。恢复期,病主在阳明或太阴。病在阳明,方用竹叶石膏汤加减。病在太阴,方用参苓白术散加减。运用六经辨证...  相似文献   

9.
2019年年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提出了"清肺排毒汤",遂宁市中医院则提出"清风宣肺汤",其核心治则均为"三阳并治",具有较好的疗效。"三阳并治"可视为六经辨证框架的"截断"疗法。鉴于新冠肺炎传变迅速,很难遵从"一日太阳、二日阳明、三日少阳"的传变规律,因此使用"三阳并治",可迅速截断疾病的传变进程,并且可以简化辨证的过程,具有较强的普适性。  相似文献   

10.
太阳与阳明合病在《伤寒论》中出现3次,但关于太阳与阳明合病的概念、诊断与治疗,各医家理解不一。笔者认为太阳与阳明合病非两经症状的简单相加,而太阳伤寒兼阳明受邪或受累的症状,其病症中心仍在太阳,其治仍从太阳入手,重在发表,兼及阳明。  相似文献   

11.
小儿"体禀少阳",脏腑薄、藩篱疏,易于发病及传变,且易于从阳化热,致使小儿外感发热就诊时常常是太阳、少阳、阳明三阳合病。治疗时要抓住三阳之枢的少阳,以和解少阳为主,兼以清泻阳明、疏散太阳,笔者称之为三阳清解法。临床以此法治疗小儿外感发热,可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2.
扈培增 《河南中医》2014,(3):379-381
三阳经的排序,并未涉及半表半里的问题,是仲景遵循《黄帝内经》阴阳气多少之原意,并将其用于临床创建的辨证论治体系。少阳病于六经中的位序,与半表半里和枢机,其理论源头是不同的,在理论概念上也是有区别的,而且六经位序体现了仲景本意,半表半里则属于注家的演绎,所以二者不可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13.
伤寒与杂病虽然在概念上有着明确的区分,但是杂病与伤寒的临床症状常常十分相似,杂病与伤寒又常相兼而发病,因人制宜的治疗原则也要求伤寒杂病合论,再加上伤寒日久不愈可转为杂病等等,这些因素都注定了伤寒与杂病合论的必须性.有鉴于此,笔者特以《伤寒论》太阳病篇的部分条文为主,撰文揭示《伤寒论》中所蕴含的伤寒杂病合论思想及其应用.文中所引《伤寒论》条文均以重庆中医学会新辑宋本《伤寒论》[1]为准,《伤寒论》条文后标注的数字,亦本该书.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麻杏石甘汤加减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24日—2月9日在重庆三峡中心医院就诊的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应用中药麻杏石甘汤加减联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治疗后患者症状消失时间及相关实验室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发热消失时间1~8(3.82±2.15) d;乏力消失时间1~12(4.51±2.23) d;咳嗽消失时间1~11(5.23±3.57) d;核酸检测转阴时间4~10(6.83±3.32) d;住院时间6~16(9.52±4.74) d。治疗3 d后,发热、乏力、咳嗽症状消失率分别为41.9%(13/31)、42.9%(12/28)、40.9%(9/22);治疗5 d后,发热、乏力、咳嗽症状消失率分别为67.7%(21/31)、82.1%(23/28)、59.1%(13/22);治疗7 d后,发热、乏力、咳嗽症状消失率分别为96.8%(30/31)、100.0%(28/28)、81.8%(18/22)。治疗7 d后,仍有...  相似文献   

15.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属瘟疫范畴,迅速蔓延全球,新冠肺炎康复期人群数量庞大,症状复杂多变,所以对于新冠肺炎患者的康复调理尤为重要.文章通过辨证论治,以异病同治证同治亦同等理论为依据,从百合病辨治思路探析新冠肺炎之康复,并讨论百合病用方在新冠肺炎康复期的应用,最后从临床验案分析总结治疗经验,以期...  相似文献   

16.
任佳丽  张理云 《河南中医》2019,39(5):653-656
《伤寒论》三阳热证发热各有其特点,太阳证翕翕发热、发热恶寒并见;阳明证但热不寒、日晡潮热;少阳证往来寒热。病因病机不同,热型各异,治疗也不尽相同。太阳热证中,桂枝配甘草辛甘化阳;阳明热证中,知母配甘草滋阴泻火;少阳热证中,黄芩配甘草和胃除烦。甘草配伍在方剂中多作为使药应用,在三阳热证中与不同臣药配伍,既发挥协同作用,也有其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17.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患者出院人数日益增多,做好病后调护工作至关重要。“食复”指由于病愈后,脾胃虚弱,进食不当所致的恶心、呕吐、腹胀、腹痛、发热等不适。基于“食复”理论及新冠肺炎的疾病、证候特点,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后宜清淡饮食,并根据舌苔、食欲、大便的情况调整饮食,注意静养,以防“食复”发生。  相似文献   

18.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多以呼吸道症状为首发,起病之时多伴有发热、咳嗽、咳痰,或有鼻塞流涕。发热是预示疾病预后转归的重要指标之一,若控制不佳,往往会导致病情恶化[1]。笔者随江苏省医疗队驰援湖北黄石地区,在黄石有色医院工作期间,对收治的新冠肺炎非重症型患者采用中医辨证施治缓解发热症状,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兹举3则典型案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9.
分析杜少辉从太阳寒水论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的学术观点,并附3则验案.杜少辉认为COVID-19病属伤寒,病在太阳寒水,内干他经气化,虽六气可现或同现,但以寒为主,治疗上以扶阳化气、散寒行水为法,不应见苔腻便用化湿之品,见苔黄便用清热之药.案1病在太阳,内干少阳、少阴,治以宣肺枢解,交拨阴...  相似文献   

20.
2019年年末以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严峻,杜少辉教授携团队用伤寒经方治疗30余名COVID-19患者均取得满意疗效。临床上COVID-19患者多舌苔厚腻,然一味使用芳香化湿类药物未必能解决根本问题。回归《伤寒论》,杜教授遵清代医家张志聪之法,从《伤寒论集注》结胸证辨治,认为其病机为邪结于胸,太阳正气不能出入,太阳气结而水道不利。故治当温阳化气、通利水道,水道行则气结亦解。遴选COVID-19确诊患者病案1则,略示杜师运用大小陷胸汤、大陷胸丸、桂枝人参汤、泻心汤等经方化裁诊疗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