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杨秋丽 《新中医》2016,48(4):119-121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医体质类型的分布规律。方法:将12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同期体检的健康女性72例为对照组。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医体质的分布规律。结果:观察组中医体质类型中以阳虚质、血瘀质占比最多,分别为17.5%、38.3%;对照组以平和质居多。2组平和质、阳虚质、湿热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主要体质阳虚质、血瘀质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呈正相关(P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多存在体质偏颇,其发生与血瘀质、阳虚质存在密切的关系,为危险体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分布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遵循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3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和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的60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体质判定,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医体质分布情况及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 600例患者中偏颇体质占69%,各偏颇体质分布:兼夹质>血瘀质>阳虚质>气郁质>痰湿质>湿热质>气虚质>阴虚质>特禀质。合并痛经者,体质以兼夹质、平和质、阳虚质为主;合并慢性盆腔痛、不孕、月经异常者,体质均以兼夹质、平和质、血瘀质为主;无症状患者,体质以平和质、兼夹质、血瘀质为主。r-AFS分期Ⅲ~Ⅳ期患者偏颇体质比例显著高于Ⅰ~Ⅱ期患者(P<0.05);偏颇体质中,Ⅰ~Ⅱ期以兼夹质、痰湿质、血瘀质为主,Ⅲ~Ⅳ期以兼夹质、血瘀质、阳虚质、气郁质为主,且兼夹质和血瘀质比例显著高于Ⅰ~Ⅱ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血清CA125≥35 IU/mL的患者偏颇体质比例和Ⅲ~Ⅳ期患者比例均高于血清CA125<...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子宫内膜异位症(EM)合并不孕患者的体质分布规律及与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琦教授创建的"中医体质量表",对376例EM合并不孕患者(病例组)和376例健康女性(对照组)进行体质研究,并根据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进行体质分类及判定,应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病例组中按体质出现频次分布前五位的体质为阳虚质、气虚质、湿热质、气郁质、痰湿质;对照组中按体质出现频次分布前五位的体质为平和质、气虚质、湿热质、阳虚质、痰湿质。而两组间平和质、阳虚质、痰湿质、血瘀质、气郁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M合并不孕患者与健康女性的体质分布上存在有明显不同,相关性分析提示平和质与EM合并不孕的发病呈负相关,阳虚质、痰湿质、血瘀质、气郁质与EM合并不孕发病呈正相关,是其发病的高危体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失眠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特点,为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调查,应用中医9种基本体质分类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对172例失眠患者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和分类研究,并以同时间段132例体检正常的人群为健康对照组。结果:失眠组中气郁质、阳虚质、气虚质3种体质者多于健康对照组(P<0.01)。失眠组中女性多于男性,女性气郁质、阳虚质人群比例均高于男性(P<0.01);男性湿热质、痰湿质人群比例均高于女性,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失眠组各偏颇体质患者的PSQI分值均高于健康对照组,以阳虚质、气郁质、气虚质、血瘀质、阴虚质最明显(P<0.05)。结论:气郁质、阳虚质、气虚质是失眠患者的多发体质,掌握中医体质特征,更好地指导系统化干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中医体质特点。方法:入选500例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予以中医体质辨识。结果: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主要以气郁质为主,且有统计学意义。女性患者脑卒中后抑郁体质依次为气郁质血瘀质阴虚质气虚质痰湿质湿热质阳虚质平和质。男性患者也是以气郁质最多见,其次是血瘀质、气虚质、阴虚质、湿热质、痰湿质、阳虚质……、平和质。45~55岁和56~65岁以气郁质多见,66~75岁以血瘀质最多见。脑卒中后抑郁以轻度抑郁为主,轻度抑郁患者中以气虚、气郁体质多见,中度抑郁患者以气虚和血瘀体质多见,重度抑郁患者以气郁质多见。结论:气郁体质患者更易发生脑卒中后抑郁症,有必要对这类患者予以及早干预。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初步探讨寻常痤疮的发病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方法 318例寻常痤疮患者在两名中医专业调查人员的协助下,完成《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和《寻常痤疮患者一般情况登记表》的填写,记录患者一般资料和体质类型,分析不同年龄段、性别、痤疮级别、精神因素、遗传情况下患者中医体质类型的分布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18例患者中,湿热质所占的比例最大,有258例次占23.54%,其后分别为阴虚质>痰湿质>阳虚质>气郁质>气虚质>血瘀质>特禀质>平和质(P<0.05);阳虚质、血瘀质、气郁质这3种体质在女性寻常痤疮患者比例高于男性患者(P<0.05);阳虚质在青春期后患者比例高于青春期患者(P<0.05);各种体质类型在不同级别寻常痤疮中的构成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虚质、气郁质在受精神因素影响患者的百分比高于不受精神因素影响的患者(P<0.05);各种体质类型在有遗传因素和无遗传因素患者中的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湿热质是寻常痤疮发病的主要体质类型,部分体质类型的分布受性别、年龄及精神因素等方面的影响,而遗传因素、痤疮的严重程度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初步探讨成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与中医体质的关系。方法:采用《中医体质量表》记录60例成人原发ITP患者的一般资料和体质类型,分析不同性别、不同病程患者中医体质类型的分布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60例成人原发ITP患者,统计体质频次98例次,气虚质所占的比例最大,为22例次(22.45%),其后分别为阴虚质>痰湿质>阳虚质/平和质>血瘀质>特禀质>湿热质>气郁质;不同性别体质类型的比较,无显著差异;平和质在不同病程中的构成比不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气虚、阴虚角度调理ITP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8.
《新中医》2017,(12)
目的:观察温州市103例卵巢早衰(POF)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规律,比较不同中医体质类型POF患者的性激素水平。方法:对符合诊断标准的103例POF患者进行中医体质辨识,统计各中医体质类型例数及比例,记录不同中医体质类型POF患者促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及雌二醇(E_2)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103例POF患者以偏颇体质为主,共95例,占92.23%。阴虚质(29.13%)气郁质(19.42%)气虚质(15.53%)阳虚质(14.56%)湿热质(6.80%)痰湿质(3.88%)血瘀质(2.91%)。阴虚质组、气郁质组、阳虚质组及气虚质组的E_2、FSH及LH水平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种不同体质类型POF患者E_2水平两两比较,气虚质阳虚质气郁质阴虚质(P0.05)。4种不同体质类型POF患者LH水平两两比较,阴虚质气郁质(P0.05),阴虚质气虚质(P0.05);阴虚质与阳虚质、气郁质与阳虚质、气郁质与气虚质、阳虚质与气虚质的LH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种不同体质类型POF患者FSH水平两两比较,阴虚质气郁质(P0.05),阴虚质阳虚质(P0.05),阴虚质气虚质(P0.05),气郁质阳虚质(P0.05);气郁质与气虚质、阳虚质与气虚质POF患者FSH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州市103例POF患者中医体质类型以阴虚质为主,其次为气郁质、气虚质及阳虚质。阴虚体质患者的E_2水平下降程度及FSH水平的上升程度较气郁质、阳虚质及气虚质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综合医院门诊抑郁状态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特点。方法以2016年3月至2016年7月就诊于广州市3家三甲综合医院门诊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门诊患者发放自评调查表并收集资料,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753例抑郁状态患者中平和质组和偏颇体质组的PHQ-9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年龄、性别、收入、受教育年限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53例抑郁状态患者的中医主要体质类型包括平和质(35.72%)及偏颇体质(64.28%),其中偏颇体质包括气虚质(26.83%)、阳虚质(16.87%)、气郁质(11.29%)、痰湿质(6.51%),湿热质(1.59%)和特禀质(1.20%),阴虚质与血瘀质仅在兼夹体质中出现。另外,有336例(44.62%)抑郁状态患者同时兼夹2种及2种以上的体质,以同时兼夹8种体质为主(34.52%)。而且气虚质患者较平和质患者在抑郁状态严重程度方面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综合医院门诊抑郁状态患者的体质类型以偏颇体质为主,气虚质、阳虚质、气郁质较常见,并且兼夹多种体质类型多见。另外,偏颇体质患者较平和质抑郁状态程度更加严重,尤以气虚质更为突出,提示临床上应以健脾益气,疏肝解郁为基本调治原则。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北京市平谷区糖尿病患者中医体质类型进行调查分析,了解该区2型糖尿病群体的中医体质状况,为中医药参与2型糖尿病健康管理工作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使用中华医学会公布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对北京市平谷区333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中医体质调查。比较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结果 (1)平和质占33.63%,偏颇体质占66.37%。(2)偏颇体质以阳虚质、气郁质、气虚质为最多见。(3)平和质人群男性明显多于女性(P0.001);偏颇体质中男性排在前3位的分别为阳虚质、湿热质和痰湿质;女性排在前3位的分别为阳虚质、气郁质和气虚质。男性和女性患者中阳虚质、湿热质、气郁质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9种体质分布随着年龄增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0岁以下人群以平和、阳虚、气郁质为主;50~60岁以阳虚、平和、气郁质为主;60~70岁人群以平和、阳虚、气虚质为主;70岁以上以平和、阳虚、血瘀质为主。结论本地区2型糖尿病患者的中医体质以平和质为主,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患者体质类型有一定的差异,在进行临床中医干预及中医健康管理时应予以充分考虑。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进行调查,为临床防治复发性口腔溃疡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借助"问卷星"网络调查平台,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流行病学调研。结果:经调查670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中,平和质占19.25%;8种偏颇体质由多到少依次为:气虚质占21.64%、阳虚质占15.82%、阴虚质11.94%、气郁质占11.19%、湿热质占7.76%、痰湿质占5.22%、特禀质与瘀血质各占3.58%。结论: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中医体质以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多见,且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体质分布与地域相关。  相似文献   

12.
张春兰  谢丽媛  孟驰 《河南中医》2021,41(1):111-115
目的:探讨中医体质与偏头痛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本院诊治的200例偏头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入组为偏头痛组,同时选择200例在本院健康体检、无偏头痛的人群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体质辨识,偏头痛组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中医体质与偏头痛的相关性.结果:偏头痛组以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中医体质分布情况,并探讨中医体质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助孕的影响。方法计算2014年4月—2018年2月在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生殖医学科接受首个周期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助助孕的241例PCOS患者《中医体质量表》得分,根据得分判定所属体质。比较3种常见中医体质类型患者(痰湿质、气郁质、平和质)一般资料、Gn时间、Gn总量、卵子及胚胎情况、妊娠结局。结果241例PCOS患者中,痰湿质96例(39.83%),气郁质49例(20.33%),平和质38例(15.77%),湿热质20例(8.30%),阳虚质18例(7.47%),瘀血质10例(4.15%),阴虚质5例(2.07%),气虚质3例(1.24%),特禀质2例(0.83%),以痰湿质、气郁质、平和质为主要体质类型。3种常见中医体质类型患者年龄、不孕年限、基础促卵泡生成素(FSH)水平、基础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获卵数、可移植胚胎数、移植胚胎数、临床妊娠率、异位妊娠率、活产率、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痰湿质患者体质量指数、睾酮(T)水平、促性腺激素(Gn)用量、Gn应用时间均明显高于/长于气郁质、平和质患者(P均<0.05);气郁质患者自然流产率为23.81%(5/21),痰湿质为9.09%(4/44),平和质为0,3种常见中医体质类型患者间自然流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助孕的PCOS患者整体偏颇体质以痰湿质、气郁质为主;偏颇体质对助孕过程及结局有负面影响,早期调整偏颇体质对改善助孕结局有一定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吴云  姚志山  王巍  张文静  张志勇 《河北中医》2021,43(1):25-28,33
目的 研究分析酒精性肝病(ALD)患者中医体质分布特点,以及不同中医体质的证型分布情况研究.方法 收集2016-03—2020-03就诊的ALD门诊(100例)或住院(71例)患者,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日折合乙醇量及ALD具体诊断情况,通过填写《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自测表》判定患者的中医体质,通过望、闻、问、切四诊资料...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SPID)患者中医体质分类与中医证型的关系,为防治SPID提供新的思路。方法以230例SPID患者为观察组,230例健康体检女性为对照组,根据《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对入组病例进行中医体质分类,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对SPID发病有影响的中医体质类型;运用对应分析探讨SPID患者中医体质类型与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结果平和质、阳虚质、湿热质、气郁质在2组间分布差异显著(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阳虚质、湿热质、气郁质为SPID的易感体质(P<0.05),平和质是SPID的保护体质(P<0.05);对应分析提示阳虚质较其他体质人群更容易出现寒湿瘀阻证,气郁质人群更容易出现气滞血瘀证,湿热质人群更容易出现湿热瘀结证,阴虚质更容易出现血瘀肾虚证。结论SPID与中医体质类型有密切的关系,阳虚质、湿热质、气郁质为SPID的易感体质,平和质是保护体质;SPID患者中医体质类型与中医证型存在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痛经患者的相关特点及体质分布,探索痛经体质及情志因素对痛经的影响,为不同体质类型痛经患者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提供康复、体质调节方案。方法 采用自制痛经调查表,国际焦虑调查表和国际抑郁调查表以及王琦的《中医体质量表》对收集的患者进行调查问卷,筛选出有效病例158例,将所得数据录入Excel表,运用SPSS13.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①偏颇质占91.1%,平和质占8.9%,其中偏颇质出现频率最高的体质为痰湿质,占25.3%。气郁质,占19%;②不同体质类型的情志失调程度比较:不同体质类型痛经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有差别,其中平和组较气郁、湿热、痰湿、阳虚轻(P < 0.05),气虚较气郁、湿热、痰湿、阳虚轻(P < 0.05),气郁较痰湿、阳虚、阴虚重(P < 0.05);③痛经疼痛程度的分布结果 可以忍耐29例(占36.7%),坐立不宁33例(占41.8%),卧床休息12例(占15.2%),痛到昏倒3例(占3.8%)。发现痛经患者多数坐立不宁(41.8%),其中,轻度可以忍耐的患者在抑郁程度上,明显小于其他3组。结论 痛经与中医体质分布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7.
毕兵  王茜  吴礼贤 《河南中医》2020,40(5):767-769
目的:观察四川省自贡地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omocysteine,HCY)人群的中医体质分布、中医体质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为建立治未病同健康管理相结合的模式干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调查514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人群填写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的情况,搜集基本信息及实验室检查,探讨中医体质分布和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结果:514例高HCY血症人群中,主要以痰湿质(28.2%)、血瘀质(17.1%)、湿热质(14.8%)、阴虚质(12.3%)为主,男性体质分布以痰湿质(32.2%)、血瘀质(16.9%)、湿热质(14.2%)、气虚质(11.2%)为主,女性体质分布以痰湿质(23.9%)、血瘀质(17.4%)、湿热质(15.4%)、阴虚质(14.6%)为主。痰湿质、血瘀质、湿热质、阴虚质的年龄、舒张压、三酰甘油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痰湿质年龄水平高于其他3种体质,湿热质年龄水平最低(P<0.05);血瘀质舒张压高于其他3种体质(P<0.05),湿热质三酰甘油含量高于其他3种体质(P<0.05)。痰湿质、血瘀质高HCY人群与饮酒有显著相关性(P<0.05),湿热质高HCY人群与高血压有显著相关性(P<0.05),痰湿质、阴虚质高HCY人群与血脂异常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痰湿质、血瘀质、湿热质、阴虚质是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主要体质,男女体质分布有差异,不同体质相关的危险因素不同。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2016年9月-2019年9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确诊的181例自身免疫性肝病(Autoimmune Liver Diseases,ALD)住院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规律。方法 按性别、疾病、年龄及肝硬化将患者分组,计算181例ALD患者《中医体质量表》得分情况,分析ALD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分布有无差异,比较各个疾病主要体质类型有无差异。结果 ALD患者以偏颇体质为主,其体质分布比例为:阳虚质(26.52%)、血瘀质(16.77%)、气郁质(13.81%)、阴虚质(13.26%)、气虚质(9.94%)、平和质(9.94%)、湿热质(7.73%)、痰湿质(2.76%)、特禀质(1.10%);ALD患者不同年龄之间,肝硬化患者与非肝硬化患者体质分布类型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ALD患者组间AIH、PBC及PBC-AIH比较体质无统计学差异。气郁体质患者单核细胞绝对值大于血瘀体质患者(P < 0.05);血瘀体质患者胆碱酯酶、乳酸脱氢酶与某些体质类型有明显差异;阳虚体质患者腺苷脱氢酶高于阴虚体质患者(P < 0.05)。结论 ALD患者的整体中医体质类型以阳虚质为主;不同体质与临床指标存在关联,并且阳虚质患者预后相对较差,ALD当以温阳为主要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19.
目的:①揭示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②两病不同病况(痛经、月经不调、不孕症)比较。方法:制定"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调查表",对124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和186例子宫腺肌病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统计学分析其证候特点和分布规律。结果:①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资料频数分析得出气滞、肾虚、寒凝、痰湿、湿热、气虚、实热、血瘀等8个单一证型;聚类分析后得出气滞血瘀、气滞肾虚血瘀、肾虚血瘀、痰瘀互结、肾虚湿热瘀结、气滞寒凝血瘀等6种临床常见复合证型。子宫腺肌病患者资料频数分析得出肾气虚、肾阳虚、肾阴虚、血瘀、气滞、气虚、寒凝、实热、痰湿、湿热等10个单一证型。聚类分析得出气滞肾虚兼痰湿、肾虚寒凝血瘀、肾虚寒凝气滞、肾虚气滞血瘀和肾虚气滞等5个常见临床复合证型。②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不同病况比较,痛经分别为54.03%和88.71%;月经不调分别为18.55%和44.09%;不孕分别为31.45%和18.82%。结论:①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证候分布复杂,临床上均以复合证型出现,两种疾病均以气滞肾虚血瘀为常见症候。②子宫腺肌病痛经及月经异常患者发病率明显高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而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不孕比例较子宫腺肌病患者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