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维德《外科证治全生集》创立了阴阳为主的外科辨证论治法则,重视疮疡阴阳辨证,首倡阳和解凝散寒的治疗原则,治疗上"以消为贵,以托为畏",精于炮制,善用烈药,贡献家传秘方甚多,至今仍是临床常用方剂,推动了中医外科学的发展,但由于当时社会环境及自身思想的局限性,亦有其不足之处:①专论阴阳辨证,否定凭经论治;②重望诊而轻脉诊,忽略了脉诊的重要作用;③反对采用刀针,主张保守治疗;④自述"所载诸方,皆药到病除,切勿增减。"忽略了辨证论治及三因制宜的中医治则。临证应取其精华,去其不足,才能将王维德经验更好地运用到临床中。  相似文献   

2.
仙方活命饮治疗疽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中玉  王玉萍 《河南中医》2004,24(10):74-75
仙方活命饮为外科最常见的方剂之一,近年来大专院校教材《方剂学》列此方于清热解毒之类中,主治“痈疡肿毒初起”,以“局部红肿掀痛”为辨证要点,“阴证疮疡忌用”。笔者认为此方是外科消法中和营的代表方剂,不仅适用于痈疮肿毒初起红肿掀痛属于阳证而体实者,对于久病阴疽证而体实者亦可应用。  相似文献   

3.
王维德消法和托法的理论内涵极为丰富,其消法不仅包含消肿、消毒我们熟知的内容,还特别涵盖了消痰。其3方面内容共同构建起王维德消法的学术体系,极大地丰富了消法的内容,同时也体现出消法临床方剂的多样性,如阳和汤、清暑汤等。其托法概念更是宽广,不限于托毒透脓之类的法则,在临床使用上不拘于疮疡的发展阶段,明确了托法仅限阳证的学术思想,并首次厘清了补益与托毒的区别,这对中医外科后来的理论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对临床也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4.
阳和汤是中医外科治疗阴疽的主要方剂。清王洪绪《外科症治全生集》的痈疽总论篇说:“未出脓前,痈有腠理火毒之滞,疽有腠理塞痰之凝;既出脓后,痈有热毒未尽宜托,疽有寒凝未解宜温。既患寒疽,酷暑仍宜温暖,如生热毒,严冬尤喜寒凉,然阴虚阳实之治回别。……诸疽白陷者,乃气血虚寒凝滞所致。……殊不知毒即是寒,解寒而毒白化……。”又痈疽治法篇说:“初起之形阔大平塌,不肿不痛,色不明亮,此疽中最险之症,倘误服寒凉,其色变如隔宿猪肝,毒攻内腑,神昏即死。失色之不明而散漫者,乃气血两虚也,患之不痛而平塌者,毒痰凝结也。治之法,非麻黄不能开其腠里,非肉桂、炮姜不能解其凝结,此三味虽酷暑不能缺一也。腠理一开,  相似文献   

5.
王军强  田思胜 《河南中医》2006,26(12):23-25
王洪绪为外科三大派之“全生派”的代表人物,倡以阴阳为纲辨证施治;重视阴疽辨治;善用消、托,突出消法,灵活运用补法;反对滥用刀针。创立以阳和汤、犀黄丸为代表的治疗阴疽名方。王洪绪所提出的观点从其所处时代来看,在某些方面是具有先进性、创新性的,但从现代观点来看,也存在明显不足。  相似文献   

6.
王洪绪的外科证治全生集倡立了“以消为贵,以托为畏”的学说,是有其独到之处,但是他力辟外科正宗以“手术”“腐蚀”等为重的治法,诋为“刽徒”,从外科观点而论,不无有所偏见,同时他除了疔疮用刺以外,概不轻用刀针,亦难免有“养成患”之虞,虽然这些成见是不足为法的,而他所首立的“阳和汤”,结合“以消为贵”的原则,一变古人温补兼托之法的治疗阴疽,在这两百余年来,已逐步地取代了前人用附子以温补肾气,散寒邪伏结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阳和汤出自清·王洪绪编著的《外科证治全生集》。王洪绪,字维德,别号林屋散人,又号定定子,吴县人,出生中医世家。有感于当时世医治疗“阴疽”不辨阴阳,多用寒凉及引经药物,枉死者甚众,遂将自家祖传秘方“阳和汤”公诸于世,普救苍生。正如其自叙中所云:“药不对症,枉死者多??概不论阴虚阳实,惟多用引经之药,以致乳岩、横痃,患成不救;瘰、恶核,溃久转怯。竟不知为引经之药所误,反诿咎于白疽本不可救,不亦谬欤!夫红痈乃阳实之症,气血热而毒滞;白疽乃阴虚之症,气血寒而毒凝,二者俱以开腠理为要。腠理开,红痈解毒即消,白疽解寒立愈。若凭经而不辨症,药虽对经,其实背症也。世之患阴疽而致毙者颇多,苟其阴阳别治,何至有死症乎?”[1]现将阳和汤的方药特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四妙勇安汤源出今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福江 《陕西中医》1992,13(3):136-136
<正> 四妙勇安汤由金银花,元参、当归、甘草四味药组成,其功效为清热解毒,活血止痛。临床主要治疗毒热壅盛所致的疮疽痈疡之证,近代则多用于热毒型脱疽,效果堪称良佳。现中医高校统编教材《方剂学》(五版)等书均将此方列为痈疡剂的重点方剂,以之作为阳症脱疽的代表方付诸教学传授和临床使用。对于本方方剂所出,现今医籍及许多辞典类工具书均相认为其乃出自《验方新编》一书。但亦有方书认为此说尚不足以成为最终定论,如全国高校五版教材《方剂学》即在介绍此方时于方解后着重指出:“本方在  相似文献   

9.
江倩  李晓  李杰媚 《光明中医》2009,24(3):472-473
本文从乳痈的病因病机及辨证分型和中医外科的治疗大法:消、托、补三法合用的角度,论述了益气和营托毒法扶助正气,有利于托毒外出;有利于行气消瘀,促进疾病的向愈.并阐述了益气和营托毒法在治疗乳痈溃后阶段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
介绍肖景东教授从痈论治胃溃疡的经验。肖教授在周学文提出胃溃疡属于"内痈"范畴的基础上,采用清热解毒、消痈生肌为主的治法,对胃溃疡分3型辨证施治。毒热虚结型治以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毒热伤正型治以清热解毒,理气和胃;正虚毒恋型治以清热解毒,补脾益气。并按3型各举典型病案1则。  相似文献   

11.
介绍薛晓红教授以温阳通络法中药内服配合局部微创手术治疗粉刺性乳痈的临证经验。诊治过程中重视阴阳辨证、内治外治结合,认为本病系阳虚痰凝、蕴久化热,本虚标实,寒热错杂。内治强调温消、温通、温补,外治注重把握时机、中病即止。并举验案1则。  相似文献   

12.
肿疡初期以消为贵。消法,是用消散祛邪的药物,使初期尚未化脓的炎症得以消散吸收。在临床运用中,还须针对病因、病情采取不同方法:毒热甚者,宜清热解毒,有瘀血者,当和营通瘀;兼气滞者,须行气;表未解者,要解表;里实便秘,贵疏通;寒邪凝滞,须温通。  相似文献   

13.
张琳  指导:冯正权 《新中医》2023,55(18):135-138
介绍冯正权教授运用和、消、补三法治疗乳腺癌的临床经验。冯正权教授认为,乳腺癌主要病机 为肝脾功能失调,痰、瘀、毒结于乳房,属本虚标实之证,以肝郁脾虚为本,以气滞、血瘀、痰凝、毒聚为 标,病程迁延则主要表现为肝肾阴虚及气血两虚之证。临证擅用和法、消法、补法,和法主为调和肝脾,亦有 调和营卫;消法主为活血化瘀、化痰散结、清热解毒、消食导滞等;补法主为滋养脏腑、补益气血阴阳等,亦 须补中有通、消补兼施,故能获良效。  相似文献   

14.
小金丹是清代王维德首创用于治疗阴疽的名方。通过梳理大量阴疽类文献结合近现代临床运用的报道,针对阴疽气血不足、寒痰瘀滞的病机,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认为小金丹治疗阴疽的机理主要体现在温散寒凝、化痰、散瘀、解毒四个方面,其中尤应重视疽毒的治疗机理,主要体现在祛毒依附、因势泄毒、以毒攻毒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刘丽芳教授认为粉刺性乳痈辨证多属于阴证疮疡范畴,因阳气亏虚,温煦不足,水湿内生,气血凝滞,痰瘀互结,凝于乳络而发为此病。病变初期以阳气亏虚为基础,化脓期以痰瘀郁久化热为核心,瘘管期以正虚无力祛邪外泄为病机。治疗上以消法贯穿始终,以“温消”为基本原则,以阳和汤为基础加减,综合运用清热解毒、温阳散寒,活血祛瘀、化痰散结,补养脾胃,滋养气血等诸法,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系统总结治疗糖尿病合并痈的临床经验。认为糖尿病合并痈相当于中医的消渴并有头疽,对其进行分期辨证论治,内外合治,防治结合,尤其注重扶正托毒,调补气血在整个病情发展中的应用,临床上取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创新"毒热"理论以痈论治消化性溃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多病因消化道疾病,病程长且易复发。周学文教授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通过对消化性溃疡病因病机的分析,创新中医病因学说,提出“毒热”理论,认为“毒热”是消化性溃疡形成的主要原因。在治疗中以痈论治,采取清热解毒、消痈生肌之法,为治疗本病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8.
张瑞丰认为:脱疽的病机为气虚瘀毒阴亏,乳痈是阳明积热,瘿瘤为气结痰聚,附骨疽发病在于体虚骨弱,流痰形成于脾损肾衰,骨瘤的产生乃肾亏瘀毒。依照以上论点组创相应的方药:张氏通脉汤、张氏乳痈汤、消瘿酊(丸)、张氏解毒汤、益肾化毒破瘀汤等。  相似文献   

19.
疮疡外科名家顾筱岩学术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顾筱岩精疮疡外科.誉满沪上.其学术观点主要有:1.疮形于外,实根于内.认为脑疽疔疮,虽见于外,受病之源,却为脏腑蕴毒实于里,在外用提毒拔疔的同时,更重视从内而治清解脏腑蕴毒.2.论治至要,以消为贵.认为疮疡初起贵乎早治,以消为贵,并在消法的运用上颇有创见发扬.3.脾胃为本,药食并重.顾氏对东垣脾胃学说颇有心得,在疮疡论治中十分重视脾胃和饮食调摄.4.疮疡辨证,首重阴阳,认为既要分清阴阳之所常,又要辨别阴阳之所变.临床擅治疔疮走黄、乳房疾病、发背、脑疽等.  相似文献   

20.
“他方活命饮”为《证治准绳》方,《医宗金鉴》对本方有较高的评价。认为此方治一切痈疽,不论阴阳疮毒,未成脓者即消,已成脓者即溃,化脓生肌、散淤消肿,乃疮痈之圣药,诚外科之首方也,故名之曰“仙方活命饮”,为后世医家治疗疮科的常用方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