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梳理《伤寒论》原文及参考众多文献的基础上,对阳明少阳同病(包括阳明少阳合病与阳明少阳并病)理论进行探讨。指出论治阳明少阳合病强调阳明病与少阳经的相关性或少阳病与阳明经的相关性,阳明少阳并病则侧重少阳病传变至阳明经过程中的动态变化。阳明少阳合病虽然是两经同时发病,但阳明、少阳两经病变程度不同且有主次之分,治疗时有治重阳明与治重少阳之分。阳明少阳并病是少阳病传变过程中尚未完全传至阳明经的阶段,有两经证候并见的特点,治疗上遵循先后论治或同时论治的原则。  相似文献   

2.
少阳与厥阴关系密切,少阳为由阳入阴的阳枢,厥阴为由阴出阳的阴枢。少阳偏表主气分,厥阴偏里主血分。以"厥阴为枢"为出发点来分析厥阴,厥阴的生理特点为阴尽阳生、阴中有阳、和风以生的阴枢;厥阴的病理特点为阴阳寒热虚实错杂,主血主风。基于其生理病理特点,对厥阴病的证治进行分类,将厥阴病分为本证和类证。厥阴本证分为厥阴血分证和厥阴风证,再分寒热、表里证。厥阴本证中血证和风证二者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交织,各有偏重。提出"和血法""和风法"是厥阴病的正治之法,乌梅丸集两法于一身,其作为厥阴病的主方恰合厥阴病的生理病理特点。厥阴类证多是围绕"厥""利""呕"等证候展开论述,目的是与厥阴病的复杂表现相鉴别。  相似文献   

3.
整理归纳了《伤寒论》小柴胡汤应用范围,从治少阳肝脾不和证、外感表证初入少阳、太少两感轻证,治阳微结,少阳阳明同病,三阳同病,热入血室,黄疸,功能性发热等9个方面进行比较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4.
外感病包括伤寒和温病,伤寒以六经为辨证纲领,温病以卫气营血为辨证纲领,实质上两者是可以统一的,可以把它综合以指导临床实践。笔者前三讲已述,太阳病与上焦卫分证,气分症与少阳、阳明、太阳病,肝肾与下焦营分血分症,试图把外感病辨证纲领统一起来,使之更加完整,不必有伤寒温病之争。  相似文献   

5.
整理归纳了《伤寒论》小柴胡汤应用范围,从治少阳肝脾不和证、外感表证初入少阳、太少两感轻证,治阳微结,少阳阳明同病,三阳同痛,热入血室,黄疸,功能性发热等9个方面进行比较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6.
《伤寒论》少阳病治法临证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少阳病是病邪侵袭少阳半表半里,影响少火敷布与枢机运转而出现的少火被郁与枢机不利的病变。《伤寒论》中对少阳病的治疗提出“和枢机,解郁热”,方用小柴胡汤或大柴胡汤。通过小柴胡汤和大柴胡汤对感冒、胆囊炎、胆道感染、顽固性失眠、痢疾、产后发热、牙痛的治疗,分析少阳病的症状和病机,小柴胡汤和大柴胡汤的方药分析,突出了少阳病的治疗以“清”为主,即清解少阳。  相似文献   

7.
第二讲、气分证与少阳病、 阳明病和太阴病 伤寒以太阳病论述最多最详,我前面说过,它象一条龙一样,龙头最大,依次下去,龙尾最小,学习一部伤寒论首当其冲学好太阳篇。而温病以气分证范围最广,气分证的概念是无卫分证无营分证者均属气分证。所以气分证就最多,它犹如鱼一样一个大肚子,学习温症弄清气分证那就十分重要了。虽然气分证内容较多,根据气分证特点分为温热和湿热两类,分清病变部位、疾病性质,那就比较容易掌握  相似文献   

8.
《中医学报》2013,(9):1287-1291
目的:探讨《伤寒论》关于柴胡类证的辨证治疗。方法:对《伤寒论》中第98条、第101条、第104条、第147条、第149条进行分析。结果:①根据少阳经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特点,少阳病大致可分为气郁证、水郁证、气水同郁证。由于气郁程度的不同,还可分为气郁证、气滞证和气结证。②少阳病气机不畅而成气郁者,典型证候就是小柴胡汤证。少阳气郁较重而成气滞者,以大柴胡汤证为代表证候。如果少阳气机郁结日久不解,导致气机结滞而成柴胡加硭硝汤证。邪入少阳,影响水道,即会形成少阳水郁的柴胡桂枝干姜汤证。③少阳气郁证呕而不渴,小便自利,是病在气分,气郁不畅,但气机郁结也会波及水道,兼有水道不利,所以小柴胡汤证间或有小便不利症状;少阳水郁证渴而不呕,小便不利,是病在水分,水郁不化,但水道郁滞也会波及到气机,所以柴胡桂枝干姜汤证亦有胸胁满微结。④少阳气水同郁证与少阳气郁证、少阳水郁证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少阳气郁证伴有水郁,是气郁不畅影响了水道的通调;少阳水郁证伴有气郁,即水道郁阻影响了气机的通畅。而少阳气水同郁证是气机与水道共同发生病变,郁滞较深,症状较重,涉及到与少阳相关的经脉和脏腑,是少阳气郁和少阳水郁误治后病变加重的证候。⑤柴胡类证并不全是少阳病,而少阳病中的大多证候属于柴胡类证,这就是柴胡类证与少阳病的关系。结论:《伤寒论》关于柴胡类证辨证治疗的条文对临床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基于《黄帝内经》与《伤寒论》,结合历代医家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辨析少阳病。认为《黄帝内经》为《伤寒论》的主要学术渊源之一,《黄帝内经》少阳相火病与《伤寒论》少阳病有相似之处,但《黄帝内经》少阳相火病所涉及范围更为广泛,而《伤寒论》对其少阳病的论述更为精详。并且论述了基于五运六气气化理论对少阳病的辨证,提出少阳病分为经证、腑证、热化证、寒化证。天地少阳相火气化异常,可以影响人身少阳经气运行及其所络属脏腑的气化,从而引发少阳病,其病症特点随少阳相火与其余运气因素相临的不同情况而不同。人身少阳相火气化异常,多引动太阴、阳明、少阴等气化异常。少阳病病性多为火热、湿热、实证,亦可兼寒化等证,病位多在少阳经及其所络属之脏腑。少阳病往往经证与腑证并见,易气郁化火,与阳明燥金、太阴湿土、少阴君火相搏结,生痰、生饮、生水,亦有少阳寒化证及寒热错杂证存在。  相似文献   

10.
小柴胡汤是《伤寒杂病论》中和解少阳的代表方剂,具有疏利三焦,宣通内外,调畅气机的作用。肾脏病在发病特点、病机特点、临床表现等方面与少阳病关系密切,肾脏病多为正气不足,脏腑功能虚损,复感外邪,或外邪侵袭,入脏腑而致,符合少阳病正邪分争,血亏气弱或由他经病变传变而来的发病特点;肾脏病的病机特点多为本虚标实,少阳病枢机不利,正邪交争,也属本虚标实之证;少阳病与肾脏病的临床表现均可出现水液代谢异常及二便异常,少阳病为肾脏病的成因或诱发加重因素之一。小柴胡汤在肾脏病的治疗中可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1.
元·朱丹溪在《丹溪手镜·杂病气血阴阳》中指出:“日增夜静,是阳气病,而血不病;夜增日静,是阴血病,而气不病。”这是说,凡病白昼增剧,入夜反平静者,其病变在阳分、气分,非涉阴分、血分;凡病入夜增剧,白昼反平静者,其病在阴分、血分,不关阳分、气分。”丹溪明确提出的“昼夜气血  相似文献   

12.
小柴胡汤证与少阳病的关系是历代医家反复探讨的问题之一,少阳病的基本病变是胆气内郁,胆火上炎。小柴胡汤证病机以枢机不利为主,胆火内郁之邪不甚。少阳病与小柴胡汤证,虽有共同之处,但也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13.
张仲景将外感热病发展、变化过程中产生的各种证候,依据阴阳两气的多少、寒热辨证的高低、脏腑发病的部位,归纳为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等6个阶段,分述各经病变主要症状、脉象、治疗调护及顺传、逆传、直中等传变方式。太阳病多为热病初期,治宜发汗祛邪或调和营卫;阳明病多为热病极期,治宜清热、通腑、祛邪,亦要注意正气的固护;少阳病多为热病中期,治宜益气、祛邪并重;太阴病多为热病后期,治宜温补阳气;少阴病多为热病后期,治宜回阳固脱;厥阴病多为热病晚期,治宜回阳兼清热、救阴兼散寒。  相似文献   

14.
小柴胡汤证与少阳病的关系是历代医家反复探讨的问题之一,少阳病的基本病变是胆气内郁,胆火上炎。小柴胡汤证病机以枢机不利为主,胆火内郁之邪不甚。少阳病与小柴胡汤证,虽有共同之处,但也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张志远运用小柴胡汤的经验,认为用小柴胡汤不必拘于少阳病范围,对其用法、用量、所配药物加减变化,可治疗各类杂病。突出小柴胡汤中柴胡、黄芩的用量,在治疗全身发紧、热入血室、不定型热的案例中,经验独特。  相似文献   

16.
从"少阳、厥阴为枢"的枢机理论出发,阐析"热入血室"的含义。"血室"虽指为经期的胞宫,但"热入血室"只是病名,并不能用"邪伏居于血室"来解释病机。其病因病机应为妇人经水适来或适断,血气亏虚,外邪乘虚扰动少阳、厥阴阴阳出入之枢位,气血阴阳转枢不利所致。和解枢机为"热入血室"的正治之法,在治疗上应当针对病情深浅运用和解之法:邪扰少阳则透邪外达,邪陷厥阴则透热转气。灵活运用小柴胡汤或针刺期门之和解法以治之。  相似文献   

17.
六经辨证,是用于外感之邪在发病过程中的辨证分类方法 .是广义伤寒病的辨证纲领.它按照伤寒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发展过程中各阶段的病变特点,将其分为六类病证,并以阴阳为纲,将其概括为三阳、三阴两大类别.具体地说,六经病证是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的总称.它可以概括为三阳病和三阴病两大类.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为三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为三阴病.三阳病证以六腑病变为基础,三阴病证以五脏病变为基础.所以说,六经辨证实际上是以六经统括其络属的脏腑,因而它基本上概括了脏腑十二经病证,并以此来标示它们之间的传变规律.  相似文献   

18.
小柴胡汤是后汉医家张仲景所创立,为治少阳病之主方.少阳病是指病邪已离太阳之表,但尚未入阳明之里,介于表里之间.在病变的机转上,因为它既不属于表证,也不属于里证,称为半表半里证.由于病邪不在表,不能发汗,邪不在里,禁用攻下,邪又不在胸膈之上,也不能催吐,故汗、吐、下等法均属禁例.因此少阳病的治疗原则以和解为主,而小柴胡汤正擅此长,故为少阳病的正治方剂.张仲景说:“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  相似文献   

19.
从《内经》有关理论出发,阐述少阳在输转卫阳之气中的"枢机"作用。认为少阳病寒热往来的发生机理为:邪郁少阳,正邪相争,少阳经气郁滞,升发不畅,其输转阳气之机不利,阳气不能畅达于体表,则太阳经气偏寒于外而见恶寒;少阳相火内郁,加之正邪相争则导致发热,随正邪分争胜负而见恶寒与发热交替发作,同时揭示了少阳病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20.
立足经典,着重从经络循行、所系脏腑之间的生理关系以及病理联系角度对少阳进行分析,从部位、功能、病变上阐述少阳为枢,认为少阳无论是从经络循行分布、脏腑功能、病理变化都体现了枢的特性。关于少阳为枢论对临床的指导,可归纳为:以经络之气运行不利导致经络系统病证者,主要以针灸治疗;以胆经气机不利,相火郁滞,三焦水道失利导致的气郁、水郁、气水同郁病证,可依据《伤寒杂病论》的有关论述辨证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