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医现阶段发展的问题之一在于缺乏量化诊断与客观化疗效评价,中医客观化疗效评价又有赖于中医量化诊断的实施,循证医学和临床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并不能完整地反映中医个体化、动态化的思维模式。近几年来,已有学者提出了病证结合、多维度、非线性的动态诊断和评估方法,虽然这些方法有待实践的检验和进一步完善,但已经是在建立中医特色的诊疗评估技术上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医体检的方法和内容,研究中医体检的优势和特色。[方法]在研究、分析现代健康体检的基础上,着重叙述中医健康体检理念,讨论中医体检的内涵,在中医体检对象的类别中分析中医特色及合理运用。[结论]健康体检对于现在社会的人们越发重要,中医体检理论体系正在逐渐丰富。总结和归纳中医体检的原则和优势特色,为促进中医健康体检理论的发展和完善,以及中医健康体检的广泛应用而做铺垫工作。  相似文献   

3.
冠心病属于中医"胸痹"范畴,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借助量化技术获得冠心病患者四诊信息,可以获得客观的中医诊断数据。本文对近期冠心病四诊客观化研究进展的文献进行了整理,通过中医四诊合参,四诊信息的客观化工作与冠心病的中医诊断、治疗相结合,以期为冠心病中医诊断和健康管理提供更为可靠的科学基础,发展新时代下的中医四诊客观化技术。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以治疗疾病为目的的医学模式已经逐步向以维护健康为核心医学模式转变,健康体检成为疾病的预警与早期筛查的重要手段。伏邪理论作为中医病因学的重要内容,揭示了疾病的病因及病变规律,为疾病早期筛查提供了理论基础。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开展的红外热成像技术可以检查出潜藏于人体的"伏而未发"的病邪,是一种具有疾病早期筛查作用,将中医致病因素客观化可视化的有效体检手段。  相似文献   

5.
舌形望诊为中医舌诊的一部分,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舌形客观化研究有助于准确还原并记录舌体形态,为观察患者在疾病发展过程中舌形的动态变化、观测疾病的演变规律提供了数据支持;同时也可以及时、直观、准确地反馈疗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中医治疗的有效率,为中医提供标准化、客观化的诊疗依据。本文通过总结概括近年来舌图像的分割方法、不同舌形特征的提取与分析技术、常见舌形特征参数的临床意义和舌形特征客观化在中医临床诊疗中的应用,以期为中医舌诊客观化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多诊合参技术是中医临床诊断的重要方法,人工智能为中医多诊合参的客观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深度学习可以模拟人脑多诊合参将不同人群进行分类诊断,为中医智能化辅助诊断与远程诊疗提供支持.文章从客观化采集设备的研制、数据融合与分析方面总结了多诊合参客观化研究取得的成果,并从采集设备与方法的标准,多诊数据融合与建模技术以及多诊合...  相似文献   

7.
望诊信息客观化是中医诊断现代化研究的重要内容。舌诊仪、面部色诊仪是实现中医望诊客观化的重要工具,结合颜色空间提取、分析舌面部颜色参数,可为中医望诊提供客观化指标,该方法被广泛运用于中医健康管理、辨证论治及中西医结合研究等方面。本文对目前颜色空间在中医望诊中的应用、望诊客观化仪器的发展进行概述,以期为中医诊断客观化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脉诊是中医特色诊法,传统脉诊受医师临床经验、主观感悟等诸多因素影响,其临床应用与继承发扬受到限制。近几十年来脉诊客观化研究受到关注并取得一些成绩,但存在偏离中医理论、反映信息不全面、检测分析标准不统一等问题。在系统分析脉诊客观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结合中医整体观、动态观、平衡观及现代脉诊技术,将新型三探头中医脉诊信息系统与中医特色的脉象信息采集、分析方法相结合的研究新思路,搭建中医脉学理论与临床实践之间的桥梁,使脉诊客观化研究能真正有效地服务于中医临床。  相似文献   

9.
中医肝病"治未病"是以"治未病"理念为核心,"未病先防,既病早治,已病防变,愈后防复"为目标,通过运用先进的中医体质辨识方法以及西医检测手段,对肝病患者者的健康状况进行个性化的综合评估,进而提供全面、动态反映个人健康状态、具有中医特色的辨识体检结论和报告,并为肝病患者提供全面、综合、规范的健康干预指导方案,以及持续的干预效果追踪评估,全面防范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脉诊作为中医诊断的特色诊法初步实现了客观化和数据化。脉诊仪能够识别临床常见基本脉象的脉图特征,脉搏波参数的客观数据可以为脉图分类提供数据支持,脉图的获取与分析技术的优劣决定着评判的标准。脉诊仪,尤其是传感器的研究及更新,脉象采集的规范化以及脉图分析的准确性成为脉诊客观化和现代中医临床运用的重要前提。文章从脉诊现代化研究的3个方向:一是传感元件更新;二是脉图分析技术;三是脉诊临床应用,综合评述了中医脉诊现代化研究,提出脉诊现代化研究的趋势,研制符合中医脉象本身内涵、符合现代仪器要求的中医智能脉诊仪系统,融合中医诊疗数据与现代医学诊疗数据,在数据、诊断和疗效之间建立科学的对应关系,最终形成具有辨证论治内涵的智能医学诊疗决策系统。  相似文献   

11.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特色,证候研究是中医科研的基础。在病症结合基础上探讨冠心病中医证型与现代西医客观指标的相关性,能使中医辨证分型更加客观化和规范化。冠心病证候客观化的研究对进一步认识证的实质、寻找辨证的客观依据、指导中医诊断和治疗有积极意义,将传统宏观辨证与现代微观辨证有机结合是提高冠心病中医辨证论治水平和临床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中医声诊是传统中医诊疗方法的特色之一,有着丰富的传统医学理论基础,是历代中医医家临床经验的传承。随着现代医学和科技的迅速发展,中医声诊有客观化的需要,借助多学科、多种技术方法有利于发展声诊的现代化研究。就近年来中医声诊客观化研究的方法和成果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概括。  相似文献   

13.
以"治未病"思想为指导,运用体质学说、健康检查、健康评估、健康干预等措施完成痰湿体质人群的中医健康状态辨识方法与干预技术研究,开展健康筛查、慢病门诊、慢病体检、慢病风险评估、慢病干预、诊后随访等为一体的慢病诊疗模式,进一步构建健康管理及慢病防控模式。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其中以慢性病代表人群为示范,开展中医健康状态监测及干预技术评价研究,规范中医慢病防控的干预方法,形成痰湿人群的中医治未病健康状态监测、疾病风险预警监测及慢病管理防控监测系统,最终将基于中医"治未病理念"形成的规范可行的实施方案推广应用到家庭、社区等。  相似文献   

14.
舌诊作为中医望诊的重要内容之一,能够为临床辨证施治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中医舌诊通过对人的舌体、舌质、舌苔、舌形和舌态进行辨识,来指导临床对疾病状态进行诊断.光谱技术的舌诊客观化研究,基于光谱技术,结合数据挖掘算法,从整体和系统的角度去探究舌体所携带的生理和病理信息,建立舌象特征的光学信息表达模式.为中医舌诊客观化研究提...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健康体检中齿痕舌人群的舌象特征及其舌象与症状的关系,尝试将中医舌诊运用于健康体检。方法:采用1∶1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体检人群中的382例齿痕舌及其对照组进行观察。使用舌象分析仪拍摄数字舌图、采用Lab色彩模型分析舌质颜色,结合症状调查表观察齿痕舌人群的舌象特征和症状特点。结果:齿痕舌组的年龄分布集中在30~50岁;与对照组相比淡白舌的出现率较高;易出现的症状有:感冒时间长、怕冷、记忆力差、食欲差、站立时头晕、腰酸等虚证表现。结论:将中医舌诊客观化的研究成果和方法应用在健康体检中,可以有效的诊断出以齿痕舌和虚弱表现为特征的亚健康人群,给予积极的中医养生指导和治疗。  相似文献   

16.
辨证论治是中医临床诊断的基础,基于中医原理的中医健康状态辨识系列仪器及软件系统研发是中医证候辨识实现标准化、客观化的前提,文章分析了中医四诊仪器及中医健康管理软件系统研究及临床应用现状,并结合目前研究现状,提出中医健康状态辨识系统研发应该从系统、整体出发,以中西医结合为基础,结合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从宏观到微观,多维多角度出发,利用互联网技术搭建人体生理病理信息数据库,结合数据挖掘技术,进行大数据计算,挖掘大数据下隐藏的信息,从而提高证候辨识的可靠性和准确度。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医现代化的进程,高血压病中医辨证分型客观化研究也逐渐深入,它为深入研究该病中医证型的实质,指导临床诊断治疗开辟了道路.本文就高血压病肝阳上亢型的客观化研究问题论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中医脉诊客观化与数字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要实现中医脉诊数字化,就必须有符合中医特点的脉搏仪及相应软件配合,更要有中医特色的脉象信息分析方法和识别技术。中医脉诊临床研究为古代客观化与现代数字化研究提供了有效参考数据,脉诊机理的探讨为其可行性提供了有利依据。从脉象信号特征提取和脉象信号模式识别与分类两个角度综述了20年脉象信号分析方法的研究现状,并对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研究方法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19.
舌诊是中医望诊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医舌诊的现代化发展,舌诊仪作为中医舌诊客观化的重要技术手段,在临床研究中被大量应用。文章对舌诊仪的发展,及近5年来,舌诊仪在中西医病证结合、中医药疗效评价、中医"治未病"健康管理等领域的中医舌诊客观化研究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旨在为中医舌诊客观化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中医证候客观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着手于中医证候客观化研究现状,从四诊信息采集、证候群特异性生物学基础研究、中医证候模型的建立以及证候辨证方法客观化4个方面进行阐述,提出四诊信息客观化是中医证候客观化的前提;系统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分析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证候生物学物质基础的探索提供了可行条件;方证结合和建立证候动物模型是证候研究的重要突破口;复杂系统理论为辨证客观化提供新方法。证候客观化研究应当从中医整体性出发,多学科交叉共同参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