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调查广州市某高校临床医学研究生精神卫生知识及对精神疾病态度的情况和影响因素。方法使用卫计委编制的《精神卫生与心理保健知识问卷》和《精神疾病态度问卷》对152名由整群抽样抽取的临床医学研究生进行调查。结果受访研究生精神卫生知识得分为(17.43±1.79)分,知晓率为87.1%;其中12.5%的学生低于16分。受访研究生精神疾病态度得分为(38.1±6.2)分;其中7.2%的人低于30分。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精神卫生信息获取情况的知识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精神卫生信息获取情况、不同患者接触经历的态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精神卫生知识得分与获取精神卫生信息获取呈正相关(P0.05);精神疾病态度得分与获取精神卫生信息、患者接触经历呈负相关(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获取精神卫生信息的研究生精神卫生知识得分高(β=0.613,P0.05),接触过患者的研究生精神疾病态度得分低(β=-2.542,P0.05)。结论受访研究生精神卫生知识掌握较好,对精神疾病的态度正确,但仍有部分人未达到要求。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武汉市居民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抽取武汉市≥15岁常住居民2 400人,采用心理健康知识和精神障碍预防知识问卷进行调查。结果武汉市居民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为73.25%,平均得分为(14.65±3.36)分;女性平均得分为(14.75±3.07)分,男性为(14.58±2.86)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居住地、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家庭月收入、心理健康知识的需求程度和获取知识的途径的居民精神卫生知识得分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居住在中心城区者(15.15±3.12)分,30~45岁年龄者(15.08±3.23)分,本科及以上学历者(15.70±2.75)分,国企及事业单位人员(15.55±3.41)分,家庭月收入7 001~10 000元者(15.59±3.04)分,得分均较高;对知识的不同需求显示认为非常需要心理健康知识的人员得分较高(15.84±3.17)分;不同获取知识途径中从网络获取精神卫生知识途径者得分最高(15.12±3.08)分;多重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居住地、文化程度、心理健康知识的需求、获取知识的途径是居民精神卫生得分的影响因素。结论武汉市居民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仍需进一步提高,年龄低、受教育程度低、使用传统途径获取知识的居民是今后精神卫生知识宣传的重点。有效运用互联网开展健康促进是精神卫生宣传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池州市育龄妇女心理健康和精神疾病预防知识知晓情况,为制定妇女心理健康和精神预防知识健康教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采用精神卫生与心理保健知识问卷对池州市所辖三县一区共1 819名15~49岁育龄妇女的心理健康及精神疾病预防知识进行调查。结果调查对象的心理健康和精神疾病预防知识知晓率为81.3%,其中精神卫生纪念日知识的正确率最低,为22.8%,不同育龄妇女人群、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的调查对象,心理健康和精神疾病预防知识知晓率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池州市妇女心理健康和精神疾病预防知识知晓率总体较高,对精神疾病及有关纪念日方面知识的知晓程度较低,应重点加强对文化程度低、30岁以上、离异和丧偶、一般妇女人群的心理健康和精神疾病预防知识宣教工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阜阳市颍泉区目标人群心理健康和精神疾病预防知识知晓情况,为今后制定健康教育计划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抽取的一般人群、婚检对象和孕妇通过无记名、面对面问卷访谈方式进行调查。结果565名调查对象对精神疾病病因和防治知识、心理健康知识、"精神卫生纪念日"知识知晓率分别为57.5%、85.0%、22.5%,精神卫生知识总知晓率为68.8%;不同人群对精神心理相关知识知晓率不同,城市一般人群最高,农村一般人群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文化程度人群的知晓率不同,文化程度大专以上的知晓率高于大专以下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颍泉区妇女人群对心理健康知识和精神疾病预防知识较为缺乏,特别是农村一般人群对精神卫生服务相关知识的理解较为表浅,相关信息不易得到,因此有效开展妇女精神心理卫生知识宣传和服务是今后的妇女保健工作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2015年安徽省妇女心理健康知识和精神疾病预防知识知晓情况,分析影响心理健康知识和精神疾病预防知识知晓情况的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安徽省3 000名15-49岁妇女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心理健康知识和精神疾病预防知识知晓等情况。结果共调查2 994人,其中婚前医学检查对象1 000人(占33.4%)、孕妇996人(占33.3%)、一般居民998人(占33.3%)。心理健康知识和精神疾病预防知识总体知晓率为79.7%,其中心理健康知识知晓率为93.0%,精神疾病预防知识知晓率为62.2%,"精神卫生纪念日"知识知晓率为24.7%。高年龄、较高文化程度、在职、城区居住是心理健康知识和精神疾病预防知识总体知晓率高的促进因素。结论安徽省妇女心理健康知识知晓率基本达标,但精神疾病预防知识知晓率和"精神卫生纪念日"知识知晓率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及分析女大学生乳腺癌预防知识及健康信念现状,以期为今后开展科学合理的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抽取延吉市某综合大学护理学专业263名在校女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制问卷进行调查,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查对象的乳腺癌预防知识总知晓率为43.05%,知晓率最高的条目为"长期受放射线辐射的女性患乳房肿瘤的风险增加",知晓率最低的条目为"乳腺自检方法"。其中汉族调查对象的乳腺癌预防知识得分高于少数民族(P0.05);不同家庭人均月收入调查对象的乳腺癌预防知识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乳腺癌家族史调查对象的乳腺癌预防知识得分低于无乳腺癌家族史者(P0.05);有获取乳腺保健知识途径调查对象其乳腺癌预防知识得分高于无获取乳腺保健知识途径者(P0.05)。此外,调查对象乳腺癌预防健康信念量表得分为(114.42±13.66)分。在乳腺癌预防健康信念总分上,不同年级调查对象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易感性认知维度及障碍性认知维度上,不同年级调查对象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严重性认知维度上,不同年级及乳腺癌家族史不同的调查对象的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自我效能维度上,不同民族及乳腺癌家族史、曾患乳房疾病情况不同的调查对象的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调查对象的乳腺癌预防知识与健康信念及其各维度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延吉市女大学生对乳腺癌预防的健康信念较好,但预防知识不足。健康教育者应积极开展乳腺癌预防相关健康教育活动,特别要重视乳房自检的宣传教育,以提高女大学生乳腺癌预防知识认知水平,增强其乳腺癌预防积极健康信念,促进其乳腺癌预防健康行为。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 了解广州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务人员精神卫生知识知晓情况,为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开展业务培训、宣传教育以及精神卫生知识普及等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于2015年1-3月间抽取广州市12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620名医务工作者进行“精神卫生与心理保健知识问卷”调查。结果 社区卫生机构医务人员精神卫生知识总体应答正确率为80.0%,其中基本知晓率为74.3%,部分知晓率为25.6%,较少知晓率为0.01%。受教育水平和职称越高,知识得分也越高;医生、护理人员和预防保健人员的知识得分高于辅助科室和行政后勤管理人员,参加过精神卫生知识讲座以及经常接触精神疾病患者的群体得分显著高于其他群体。结论 广州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医务人员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处于中上等水平,但基于专业背景与工作领域的特殊性,医务人员的精神卫生知识知晓度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应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关政策措施提升知晓水平,加大宣传力度,创新宣传模式,连同社区居民的精神卫生宣传活动,促进社区精神卫生工作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王文军  张璟  宋烨  王会 《中国校医》2010,24(6):466-467,469
目的了解技校学生对职业卫生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态度和行为方式,为相关部门有效的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提供依据,更好地控制职业性有害因素对健康的影响。方法采用多阶层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 ,对某技校5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技校学生对职业卫生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普遍较低,平均得分为35.8;学生层次、专业、课程中涉及相关内容是影响知识、态度和行为得分的主要因素,不同性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目前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主要来自广播电视(63.3%)、报刊杂志(58.1%)和网络(42.4%);在希望获取知识的途径中,有55.3%的学生希望学校开设相关的课程,有47.8%的学生希望通过医务人员的讲解获得相关知识。结论技校学生的职业卫生相关知识知晓率较低,学校应该开设相关课程,加强宣教工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社区老年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精神卫生健康教育现况,为开展社区老年精神卫生教育与卫生服务提供依据。方法以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400名在册、病情稳定的老年(≥60岁)精神障碍患者进行调查。根据研究目的自行编制调查问卷,问卷涉及精神疾病知识、药物治疗、抗精神病药的不良反应、居家康复、门诊随访、消极情况的应对、病情复发处理等方面的内容。由调查员面对面询问。结果社区老年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精神卫生相关知识总知晓率为50.25%。不同社会学特征对象的知晓率状况不同;女性的精神卫生相关知识的知晓率高于男性;患者的年龄越大知晓率越低;受教育程度越低其知晓率越低。不同性别和文化程度的老年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精神卫生知识的接受途径不同。患者期望接受精神卫生知识教育的前三位途径分别是医务人员、社区讲座和电影电视。结论在开展社区老年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健康教育时,需要根据不同的受众采用不同的健康教育方法和手段,才能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精神卫生相关知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定西市某高校医学生结核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分析影响因素。方法:2020年10—11月随机抽取定西市某校医学生806人,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其结核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进行调查。结果:806名医学生结核病相关知识的总知晓率为78.70%。其中,基础知识、预防行为知识、诊疗相关知识的平均知晓率分别为89.76%、80.70%和65.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 546.0,P<0.05)。医学生结核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与其所在年级、户口类型、是否参加过结核病防治相关健康教育、专业、父母最高文化程度等因素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531.223、223.690、222.576、1 691.640和872.28,P值均<0.01)。结论:定西市某高校医学生结核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存在较大差异,其中诊疗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最低。年级、专业、健康教育、户籍类型、父母文化程度是结核病知识知晓率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谢峰  李红霞  曹宁 《华南预防医学》2022,48(8):1029-1032
目的 探讨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家属对精神卫生知识认知情况及影响因素,调查家属对精神疾病的态度。方法 2021年5月对济宁市某精神病防治医院门诊就诊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家属(患者主要照顾者)进行精神卫生知识认知和疾病态度的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精神卫生知识认知情况及态度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共对1 023名患者家属完成调查,其中692名家属知晓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为67.64%。家属态度平均得分为(15.77±1.42)分。心理健康是健康的一个组成部分知晓率最高(95.21%),知晓率最低的为知道或听说过世界自杀预防日(31.77%)。认为精神障碍疾病的治疗、管理应该严格听从医生指导为家属认同第1位,认同率为96.09%,隐瞒家庭中存在的精神障碍疾病患者事实、不对外提起亲属患有精神疾病认同率均为46.82%。结论 家属年龄、文化程度、每日照顾时间是影响其对精神卫生知识认知情况的主要影响因素,家属对精神疾病的态度将直接影响精神卫生知识的掌握程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天津市高校在校大学生获取艾滋病(AIDS)健康教育知识的知晓情况及获取途径进行调查分析,为今后AIDS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方法随机抽取天津市19所综合性大学在校生9 826人,对其开展AIDS健康教育知识及获取方式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收集有效问卷9 686份。大学生对AIDS预防治疗知识的知晓率得分为87.70,获得主要来源为网络搜索引擎、医学专业书籍、微信等。大学生获得AIDS防治相关知识的多种渠道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 872.00,P0.01),通过新媒体渠道获取知识的学生数高于传统媒体(χ~2=5 372.36,P0.01),大学生所希望的预防AIDS知识来源与现有知识来源也不同。结论新媒体已经成为当今高校大学生获取AIDS相关知识的最主要途径,传统媒体应与新媒体互补,进行转型优化,更有利于大学生进行AIDS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及科学防治知识的发展与传播。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赣州市大学生精神卫生知识知晓情况及相关因素,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从赣州市4所高校抽取2 605名大学生,采用卫生部2010年下发的《精神卫生工作指标调查评估方案》中的精神卫生知识知晓问卷进行调查。结果赣州市大学生精神卫生知识平均得分为(15.18±2.51)分,回答正确率为75.92%,城市生源地大学生精神卫生知识得分显著高于县城及农村生源大学生。多元线性回归显示,女大学生(β=0.127)、城市生源地大学生(β=0.335)、理科大学生(β=0.061)、医学院校大学生(β=0.153)精神卫生知识得分较高(P0.001)。结论赣州市大学生精神卫生知识掌握情况与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对精神疾病的性质、病因及精神卫生纪念日认识不足。高校在精神心理卫生知识宣传和教育还需加强。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大学生艾滋病认知状况,探索高校艾滋病健康教育中的有效方法。方法对入校新生发放自制艾滋病知识问卷进行匿名调查,实施半月的健康教育干预后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健康教育干预前后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分别为52.9%和8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大学生对艾滋病三大传播途径、目前无预防及治愈艾滋病的疫苗和药物、共用注射器吸毒传播艾滋病正确认知率较高,干预前后均在90%以上;但对其他设计问题干预前后知晓率均有明显差异(P均<0.001);入校前获取艾滋病知识途径主要是网络与广播,最希望通过学校课堂授课及或专题讲座获取知识。结论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干预使大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显著提高,高校应抓好每年入校新生关,并将艾滋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干预纳入教学计划中。  相似文献   

15.
延安市809名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的]了解延安市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个人行为,以便探索在大学生中更有效地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方法. [方法]2006年5月,分层随机整群抽取延安大学1-3年级部分大学生进行间卷调查. [结果]调查809名大学生,大多数知晓艾滋病的基本知识,对母婴传播和艾滋病非传播途径的知晓率较低,多数知识的知晓率医学生与非医学生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0%以上的学生认为应强行隔离HIV携带者,70%左右认为艾滋病病人应继续学习和工作,30%表示不会与艾滋病病人平等相处,40%左右表示会主动获取艾滋病相关知识,认为为了预防芰滋病应推广安全套者所占比例非医学生为71.61%,医学生为78.31%(P<0.05);赞成多个性伴侣的占12.86%,赞成商业性行为者占10.63%,承认发生过性行为者占3.71%.[结论]延安市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不高,态度不正确,存在危险行为.在学校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是预防学生艾滋病的最方便和有效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高校女大学生乳腺癌预防知识行为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切实有效的健康教育方案提供合理有效的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行编制的问卷,按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选取某高校900名女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高校女大学生乳腺癌预防知识总知晓率65.5%。知识行为总分及格率45.3%,达标率15.9%;知识部分及格率69.8%,达标率30.2%;行为部分及格率36.2%,达标率13.8%。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学历、专业、年级、乳腺癌知识健康教育、乳腺保健知识途径及行为得分是知识得分的影响因素;专业、年级、乳房疾病史、乳腺癌知识健康教育、乳腺保健知识途径及知识得分是行为得分的影响因素(OR值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在高校根据不同人群背景特点制订切实有效、有针对性的宣传策略,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加大对低年级、非医学专业女大学生的健康教育力度,做好乳腺癌的一级预防。  相似文献   

17.
将乐县居民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将乐县居民精神卫生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的现状,为开展精神卫生知识宣传提供依据.[方法]用分层整群抽样法,在城区中学、社区和机关企事业单位抽取2 000名13岁以上常住人口居民,用统一的调查问卷进行集中或入户面对面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居民对精神卫生知识总知晓率为40.0%,以20岁以下组,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学生、待业或其他人员知晓率较低;对精神卫生一般知识的知晓率较高(69.2%),心理、精神疾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为29.0%,重点人群与重点疾病防治知识知晓率21.2%,精神疾病治疗知识的知晓率6.4%,儿童青少年行为障碍、抑郁症防治和育龄女性心理问题知识知晓率分别为5.7%、9.3%和9.4%.[结论]将乐县居民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偏低,应加强重点人群和重点精神疾病防治知识宣传,普及精神卫生知识,提高人群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河北省农村居民心理健康知识知晓率及对精神疾病患者态度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于2012年7月-9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共抽取河北省24村1003名村民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知晓率及精神疾病态度问卷调查,并分析其得分相关因素.结果:河北省农村居民心理健康知识知晓率平均得分为11.8±3.0分,总体正确率为59.1%.其中,精神疾病的病因、预后以及相关精神卫生纪念日方面正确率较低(<50%).对精神疾病患者态度平均得分为34.1±5.7分.文化程度与态度问卷得分呈负相关(r=-0.111,P=0.002),而知识问卷得分与态度问卷得分呈正相关(r=0.111,P=0.002).结论:河北省农村居民心理健康知识总体知晓率达到卫生部要求,对精神疾病患者的态度处于一般水平.对精神疾病的病因、预后以及相关精神卫生纪念日等得分较低的心理健康知识问卷条目以及如何提高人们对精神疾病患者的态度应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合肥市两所高校大学生癌症防治知识知晓情况,为有针对性开展癌症防治知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样本法选择合肥市两所高校,每所高校随机抽取2~3个学院的736名大学生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对获取癌症防治知识途径、癌症危险因素、癌症预防知识等进行调查。结果 83.80%的调查群体通过网络途径获取癌症防治知识。癌症危险因素中,久坐不动(49.15%),超重或肥胖(56.76%),乙肝病毒感染(59.01%)的知晓较低。癌症基本知识中,癌症诊断的金标准知晓率最低(39.44%)。癌症预防知识中,接种乙肝疫苗可以预防肝癌的知晓率最低(61.83%)。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女性(b=0.93,95%CI=0.32~1.53)和医学学校(b=0.71,95%CI=0.13~1.29)对象癌症防治知识得分较高。结论参与调查的大学生对部分癌症防治知识知晓率低下。建议在非医学院校和男性大学生中,依托网络途径开展肿瘤防治知识健康宣教活动。  相似文献   

20.
调查某医学院校在校大学生对结核相关知识了解情况及影响因素,为高校大学生群体的结核预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年级分层整群抽取某医学院校1 312名大学生,使用统一问卷进行结核相关知识、态度的调查.结果 结核知识总知晓率为41.4%,其中对结核病的病原体、结核具有传染性、动物也可感染结核的知晓率相对较高;结核知识平均得分(6.62±2.95)分.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临床、药学专业,低年级和接受过疫苗接种及防结核教育的人群结核知识了解程度较好(P值均<0.05).结核知识获取的途径主要有学校教育(76.5%)、宣传手册(54.5%)、网络媒体(48.7%)、广播电视(46.5%)等.结论 大学生对结核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相对较低,针对大学生群体加强结核健康宣传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