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文章初步介绍了国医大师晁恩祥教授基于中医理论关于调补肺肾法的认识及研究过程。在早期研究慢性支气管治疗的基础上,通过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深入探讨,明确了疾病的病机认识,确立了临床用药特点,创立了有效方剂,扩充了临床运用范畴,逐步形成了完善的理法方药体系。通过总结晁恩祥教授关于调补肺肾法临床运用的学术经验,初步分析了调补肺肾法的应用乃基于肺系疾病的病机根本,并解析了调补肺肾法的狭义与广义之不同。  相似文献   

2.
"寒包火"系寒包于外、火(热)郁于内的病理状态,属于肺系疾病的常见证型。立足临床实际,认为既往概念狭隘,不足以涵盖临床运用方证。从探讨"寒包火"理论源流出发,拓展其内涵,阐释其病机,并结合肺系相关疾病临床特点加以论述,以内包之火划分为虚实两端,重视兼夹病邪以及脾胃阴火、肝肾虚火(龙雷之火)的诊治,总结其临床运用特点,并以验案佐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治风法在肺系疾病中的应用,以拓展治疗肺系疾病的思路。方法从肺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特点入手,结合当代名医经验、仲景论述和笔者的临床体会,揭示治风法在肺系疾病中的广泛应用。结果治风法不仅适用于以外感为主因所致的肺系疾病,而且或主或次的散见于治疗肺系疾病的始终;木反侮金,滋阴、潜阳、熄风等防治内风的方法在肺系疾病的治疗中有重要价值。结论肺系疾病虽各有主证,但外风易侵,内风易侮;及时治风,轻证则还肺以"清虚",重证则能截断病势,扭转病机,使疾病转危为安。  相似文献   

4.
通过梳理《临证指南医案》肺系病相关医案,总结叶天士治疗肺系病治法特色,归为守病机,以肺为枢,宣、清、养三法择机而施;法阴阳,以平为期,善养阴不离益阳;治喘证,分虚实两端,肺实肾虚为喘证之纲;融三焦,中满分消,水道通畅祛邪有路。对后世医家治疗肺系疾病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值得我们深入学习。  相似文献   

5.
杨涛主任医师,是首批全国200名"优秀中医临床人才"之一,在肺系病、脾胃病、肿瘤疾病及膏方运用方面有较高的造诣及独到的见解,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中,根据病因病机演变特点,强调活血化瘀治疗,获得良好疗效。笔者跟师多年受益匪浅,将杨涛主任医师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慢阻肺的临床经验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6.
罗玲 《中国中医急症》2007,16(12):1520-1521
本文对《金匮要略》肺系病证的辨治从病证辨识、病因病机、证治方药等方面进行分析,以冀为当今临床诊治肺系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分机论治及临床病案的分析,发现运用“益气化痰活血法”诊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其疗效显著。故总结葛正行教授运用益气化痰活血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经验,以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8.
对<金匮要略>中痉病、疟病、胸痹病、水气病和黄疸病的脉法进行了归纳整理,分析提炼出其纲脉、可见脉、变脉和死脉,并结合后世医家杂病脉诊运用的有关论述进行分析,使仲景杂病脉候病机思想具体化,以有利于临床辨证方法的充实,对临床诊治疾病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肺系疾患的临床施治原则大都根源于《伤寒论》。通过对《伤寒论》太阳病篇 32条条文的研究 ,总结出从肺论治治则 10条 ,这对后世研究肺系疾病的证治 ,拓宽治疗范围具有重要意义 ,充分体现了中医异病同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陕西中医》2017,(6):793-795
目的:整理并总结米烈汉主任医师运用"益肺化痰汤"治疗肺系疾病临症经验,探索米老师辨证用药规律,病异证同治亦同,从而体现中医学"异病同治"治疗原则。方法:通过临床跟师门诊病历整理,进行学习与研究,探索米老师临诊辨证思维和遣方用药规律。结果:米烈汉主任医师临床运用益肺化痰汤治疗多种肺系疾病,其临症病机符合肺脾气虚、痰湿内阻者,临床用之,每获良效,体现了中医学异病同治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11.
晁恩祥教授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重视辨证论治在临床中的重要性,强调临床中理法方药的一致,避免个人经验的局限性。临床辨治谨守病机,尤擅运用中医理论指导临床,治疗肺系病强调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的应用;擅用攻下法治疗急症,师古而不泥古,并在临床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辨治思路与诊治思路。  相似文献   

12.
咳嗽既是具有独立性的证候,又是肺系多种疾病的一个症状。临床所见证型复杂,病因病机各异。笔者总结历代医家对咳嗽的诊治经验,不外乎六个法则,即宣、降、润、收、温、清,现讨论如下。1宣法本法适用于六淫外邪侵袭肺系之证。症见:咳嗽声重,气急,喉痒,头痛项强,...  相似文献   

13.
冯德华  樊长征 《光明中医》2013,28(7):1301-1302
探讨了化痰法在肺系疾病中的运用经验,认为痰阻气道,肺失宣降的病理因素始终贯穿于所有的肺系疾病,在治疗肺系疾病时,尤其重视化痰,提出了在使用化痰法时应根据其病因病机的不同,合理地辨证使用,而辨痰液性质,根据痰液性质辨证使用化痰法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金匮要略》对肺系病证的论治,其内容非常丰富。仲景在学术上师承《内经》,并发展《内经》对肺系疾病的论述,除《肺瘘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为论治肺疾的专篇外,还在《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等其他篇中分别从不同方面论述了肺系疾病的理、法、方、药,其病证分类简明,病机阐释深入透彻,特别是治则、方药严谨、精当,诚为后世治疗肺系病证的准绳。笔者兹将其肺病治法特点概括为四个方面子以分述。  相似文献   

15.
肺系疾病病种繁多,笔者通过总结导师诊治思路及临床经验,结合相关文献阅读,从辨病辨证的结合、现代疾病机制研究与中药药理的结合、疾病不同阶段发挥中西医各自优势的结合、中医其他治疗手段与西医诊治疾病的结合等角度阐述其在肺系疾病治疗中的思路,以期对临床诊疗有所帮助。参考文献48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医脉诊在临床治疗中的作用。音法总结《伤寒论》中脉诊的运用;结果脉诊在疾病的诊治过程中,可以推测病因,探查病位,阐明病机,确定诊断,指导用药,判断病情的预后;结论脉诊是中医诊治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
清代医家叶桂是吴门温病医派的代表,不仅对温病学说贡献突出,在内科疾病的诊治方面也独具特色。叶桂治疗痞满临证经验颇丰,《临证指南医案》等多部医案均有记载。从病因、病机、治疗上总结其诊治经验,病因分外感内伤,病机以气机阻滞为本,与肺、肝、脾的气机失调相关。治疗融入温病理论,祛除温邪,调和营卫;借鉴仲景思想,善用经方,随证化裁;运用六经辨证,补泻兼施,温清得宜。其独到的辨证思想和用药方法为后世开启了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老年肺系疾病的病机多为本虚标实,排痰困难与患者自身阳气不足,温化无力密切相关,应在化痰的同时扶助肺脾肾之阳气,标本兼治。本文从"温药和之"的中医理论基础、动物实验、临床试验以及温性药物的药理研究等几个方面对运用"温药和之"法治疗老年肺系疾病排痰困难进行了梳理和总结。  相似文献   

19.
咳嗽为人类自清洁呼吸道,清除异物或痰液的保护性反射动作,可见于多种呼吸系统疾病中。小儿肺系发育未全,适应性差,易患咳嗽。廖品东教授坚持"谨守病机"的诊疗模式,认为咳嗽的病机为"肺失清肃",而小儿由于生理原因又难以将痰液通过咳嗽排出,故廖教授在推拿中尤其重视排痰,临床疗效显著。本文对廖品东教授运用抱肚排痰法治疗小儿咳嗽的临床经验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20.
张波教授临证经验30年,秉承国医大师路志正教授调理脾胃学术思想,对从脾肺相关论治慢性肺系疾病有独到见解,临床效果满意。本文归纳总结了张波教授对脾肺在生理、病理方面相关性的认识,遵循中医治病求本、标本兼治的基本治则,主张从脾治肺、治肺顾脾,并且注重病缓防复,充分体现了中医学理论的整体观念和既病防变思想,其从脾肺相关论治慢性肺系疾病的经验,为临床诊治提供理论依据和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