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通脑丸治疗老年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痰瘀阻窍型)患者的疗效,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甘肃省中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痰瘀阻窍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编号随机分两组,单号对照组、双号观察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给予长春西汀静脉滴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通脑丸,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欧洲眩晕评分量表(EEV)评分,眩晕障碍量表的筛查表(DHI-S)评分,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和搏动指数(PI),血流动力学改变[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右房压(RAP),左房压(LAP),心排出量(CO),心脏每搏量(SV)],血液黏度及血脂水平变化、症状消失时间、安全性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5.00%(38/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30/40)(χ~2=4.804,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证候均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的头晕目眩、恶心呕吐、耳鸣耳聋、倦怠乏力、头蒙不清证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EEV和DHI-S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EEV和DHI-S评分较对照组均明显减少(P0.05);两组患者的两侧双侧椎动脉(VA)和BA的Vm均明显升高,PI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的两侧VA和基底动脉(BA)的平均血流速度(Vm),搏动指数(PI)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MAP,CVP,RAP,LAP均明显较治疗前降低,CO,SV较治疗前增加(P0.05),观察组患者SV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及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明显下降,高密度脂蛋白(HDL-C)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液黏度及血脂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头晕目眩、恶心呕吐、耳鸣耳聋、倦怠乏力、头蒙不清的消失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痰瘀阻窍型老年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应用通脑丸进行治疗,可明显缓解患者眩晕症状,改善血液流变学,提升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改善脑供血异常情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从“痰瘀”辨证论治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脑血流灌注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合健脾祛痰通窍方,观察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血液流变学、TCD等指标的变化情况,并采用SPSS21.0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最终得出结果。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86.67%高于对照组80.00%(P <0.05)。治疗后两组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眩晕调查问卷评分较治疗前下降(P <0.05),日常生活能力(ADL)的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 <0.05),且治疗组治疗后UCLA和ADL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两组在头晕目眩、呕吐痰涎、胸闷恶心、肢体麻木的改善方面均较治疗前下降(P <0.05),且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两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极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 <0.05),且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两组在全血高切、全血低切、血浆黏度的改善方...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刮痧治疗痰瘀阻窍型后循环缺血(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PCI)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1月-2020年10月就诊于秦皇岛市中医医院脑病一科的痰瘀阻窍型PCI性眩晕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治疗组给予针刺联合刮痧治疗,比较两组的中医证候评分、中医单项证候评分、椎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及中医单项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均有改善,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痰瘀阻窍型PCI性眩晕的患者中应用针刺联合刮痧进行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辅助西药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痰瘀阻窍型)对眩晕障碍量表的筛查表(DHI-S)、眩晕评定量表的评分系统(DARS)评分及血清Nε-羧甲基赖氨酸(CML)、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18.2~2020.10我院收治的128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痰瘀阻窍型)患者纳入研...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在常规干预措施基础上加用祛痰化瘀方治疗风痰瘀阻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风痰瘀阻型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祛痰化瘀方颗粒剂,2组均连续治疗4周后观察疗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I评分)、认知功能评分(MMSE评分)及血清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血浆D-二聚体(D-Dimer)等指标变化情况,疗程结束后比较2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记录2组患者治疗期间与治疗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偏身麻木、半身不遂、头昏目眩、舌苔白腻等4项中医证候评分及总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上述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NIHSS评分以及血清NSE水平、血清Hcy水平、血浆D-Dimer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BI评分、MMSE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上述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5.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67%(P<0.05)。2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凝血障碍、脑出血、肝肾功能明显异常、皮肤过敏、腹泻、呕吐、恶心等不良反应。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祛痰化瘀方可以明显改善风痰瘀阻型脑梗死患者的中医证候、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认知功能,并可明显降低脑部神经损伤程度、改善体内纤溶水平、抗血小板聚集,且安全性高,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银丹心脑通胶囊配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痰瘀阻络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6例,采用银丹心脑通胶囊配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对照组44例,采用盐酸氟桂利嗪治疗。结果治疗组缓解临床症状疗效总有效率为86.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8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改善(P〈0.05);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有明显增快(P〈0.01);中医证候积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银丹心脑通胶囊配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痰瘀阻络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8.
9.
10.
祛痰化瘀胶囊治疗痰瘀阻络型脑梗死急性期10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祛痰化瘀胶囊治疗痰瘀阻络型脑梗死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200例痰瘀阻络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祛痰化瘀胶囊治疗组(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对照组总有效率81%,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或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祛痰化瘀胶囊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能降低血液黏度,降低血脂,改善高过氧化物脂质及低超氧化物歧化酶血症状态,改善微循环,增加脑血流量。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观察自拟消眩方佐治气血亏虚、痰瘀互阻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2例,对照组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自拟消眩方,观察周期28 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较治疗前加快(P<0.05),且治疗组血流加快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消眩方是佐治气血亏虚、痰瘀互阻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一种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3.
涤痰汤治疗痰浊瘀阻型缺血性脑卒中3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涤痰汤治疗痰浊瘀阻型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痰浊瘀阻型缺血性脑卒中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1例。两组均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静脉滴注盐酸氨溴索30mg,日2次。治疗组:每次口服涤痰汤200ml,日2次,疗程14d;以评分方法观察病人治疗前后痰涎消除情况及语言表达能力、认知功能、饮食流利程度、肢体活动功能等综合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74.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涤痰汤治疗痰浊瘀阻型缺血性脑卒中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活血定眩汤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痰瘀阻窍证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影响.方法 将2018年3月—2019年6月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诊治的84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痰瘀阻窍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2例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等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4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活血定眩汤治疗.治疗2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四通方治疗痰瘀阻络型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取96例痰瘀阻络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中采用常规治疗的42例患者标记为对照组,另54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四通方治疗标记为观察组。结果:根据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判定疗效,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3%(P〈0.05);按中医证候改善情况判定疗效,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81%(P〈0.05)。结论:加用四通方治疗瘀阻络型急性脑梗死能改善临床症状,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中西医结合治疗痰瘀阻络型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法治疗痰瘀阻络型缺血性另风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照组48例采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60你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加味瓜萎蕴白半夏汤。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5.00%)明显低于对照组(68.75%),经统计学处理,P〈0.01,且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情况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痰瘀阻络型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疗效确砌。 相似文献
17.
〔摘 要〕 目的:观察自拟涤痰通窍定眩汤联合针灸治疗痰瘀阻窍证眩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郑州中医骨伤
病医院 2020 年 9 月至 2021 年 10 月收治的 76 例痰瘀阻窍证眩晕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38 例。对照
组患者给予盐酸倍他司汀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涤痰通窍定眩汤联合针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眩晕障
碍评定量表(DHI)评分、眩晕发作持续时间、发作频率和脑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 92.11 %,高于对照组的 73.68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
DHI 评分、眩晕发作持续时间、眩晕发作频率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 DHI 评分、眩晕发作持
续时间、眩晕发作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基底动脉、左侧椎动脉
和右侧椎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升高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自拟涤痰通窍定眩汤联合针灸治疗痰瘀阻窍证眩晕症
疗效较好,有效缓解眩晕症状,缩短眩晕发作持续时间、降低眩晕发作频率,改善脑血流动力学。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 探讨祛痰通窍方治疗脑卒中偏瘫痰瘀阻络证患者效果。方法 将85例脑卒中偏瘫痰瘀阻络证患者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祛痰通窍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运用改良Ashworth痉挛评估量表评估患者的痉挛状态,运用多普勒超声检测仪测定两组患者前动脉、中动脉、后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mean velocity,Vm)和搏动指数(pulsation index,PI)的水平,运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评估患者的肢体功能,运用日常生活功能量表(ADL)评估患者的生活能力。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治疗后前动脉、中动脉、后动脉的Vm、PI均显著提高(P0.(上肢、下肢)、ADL评分显著升高(P0.论祛痰通窍方可提高脑卒中偏瘫痰瘀阻络证患者疗效,减轻患者痉挛状态,提高颅内的血流动力学,改善肢体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