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莫超  赵洁  黄国东 《中医杂志》2023,64(8):848-852
目的分析糖尿病肾脏病(DKD)患者中医证候、证素分布特征及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WF)、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WebofScience、Pubmed、Embase数据库中DKD中医证候的临床研究及临床调查文献,检索时间范围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22年6月30日。采用Excel2019提取DKD不同分期患者的中医证候、证素信息,建立数据库,对不同分期患者中医证候、证素进行统计描述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97篇,纳入的文献中均未涉及Ⅰ期,报道DKDⅡ~V期患者18001例,其中Ⅱ期419例、Ⅲ期8702例、Ⅳ期6207例、V期2673例;涉及证型34种,证素24种(其中病位证素6个、病性证素18个)。在总体分布中构成比≥3%的证型有12种,包括血瘀证(5017例次)、气阴两虚证(4466例次)、气虚证(3057例次)、阴虚证(2680例次)、阳虚证(2216例次)、痰湿证(2019例次)、脾肾气虚证(2003例次)、湿热证(2001例次)、阴阳两虚证(1985例次)、湿浊证(1832例次)、阴虚燥热证(1261例次)、血虚证(1025例次)。在DKD不同分期中,Ⅱ期以阴虚燥热证为主(50.10%),Ⅲ期以气阴两虚证为主(19.59%),Ⅳ期、V期均以血瘀证为主(分别为14.78%、15.23%)。病位证素:DKDⅡ期以肾、肝为主,Ⅲ~V期病位以肾、脾为主;病性证素:Ⅱ期以阴虚、热、燥为主,Ⅲ期以阴虚、气虚、血瘀为主,Ⅳ期以阴虚、气虚、湿为主,V期以阳虚、阴虚、湿为主。结论DKD中医证候分布呈虚实夹杂特点,本虚核心为阴虚,兼气虚、阳虚,标实以血瘀、热、湿为主,病机演变规律呈阴虚燥热→气阴两虚→血瘀。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痫病的中医证素分布规律。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医学和维普资讯等数据库,收集、整理2009-2019年间有关痫病辨证分型的文献,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建立数据库,对痫病中医证型、证素分布规律进行频次分析。结果:规范后提取痫病证名共29个,主要证型依次为风痰闭阻证(19.28%)、痰火扰神证(16.87%)、脾虚痰湿证(10.04%)、瘀阻脑络证(8.84%)等。提取证素20个,其中病性证素13个,病位证素7个。病性证素以痰(30.72%)、闭(12.78%)、动风(11.75%)、气虚(10.31%)和热(火)(9.90%)为主,病位证素中以肝(27.34%)、心神(脑)(20.97%)和脾(19.85%)为主。在证素组合中,以三证素组合最常见,累计频率为41.22%,其中两病性证素+单一病位证素组合最常见,频率为34.69%。两病性组合时,痰+热(火)、痰+气虚和气虚+血虚出现的频率较高,频率分别为30.43%、18.12%和13.77%。结论:痫病涉及病理因素复杂,主要为痰,常与热(火)、气虚、血瘀、动风和闭相互为病,病位在肝。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弥漫性肺间质疾病中医证素分布规律。方法:从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中医药文献检索系统数据库,检索近15年弥漫性肺间质疾病文献,筛选整理规范名称,对病性证素与病位证素的分布组合规律进行分析。结果:弥漫性肺间质疾病的病性证素以气虚、血瘀、阴虚和痰为主;病位证素以肺和肾为主。单一病性证素与病位证素组合时,肺气虚最常见;二病性证素组合时,气虚血瘀最为常见,病位多在肺肾;三病性证素组合时,气阴两虚兼血瘀及痰瘀互阻兼气虚较为常见,主要病位在肺肾。四病性证素组合时以气阴两虚、痰瘀互阻较为常见,病位在肺肾。结论:弥漫性肺间质疾病的病位主要在肺肾,病性主要为气虚、血瘀、阴虚和痰,为进一步开展病机及诊断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通过分析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 IPF)的现代临床文献,探讨IPF中医证候和证候要素的分布规律。方法 通过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及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四大数据库在线检索IPF相关文献,筛选中医证候信息明确且资料完整的临床研究类文献,提取中医证候、病性类证候要素及病位类证候要素信息,建立数据库,通过频数分析、关联规则等统计方法,分析IPF中医证候分布情况、证候要素分布及组合情况、病性类证候要素关联情况。结果 共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51篇。IPF中医证候分布以气阴两虚证、痰瘀互结证、痰热壅肺证、肺肾气虚证等最为常见。提取病性类证候要素14个,其中实性证候要素10个,以痰(23.46%)、血瘀(22.84%)、热(火)(17.28%)最为常见;虚性证候要素4个,以气虚(43.38%)、阴虚(40.22%)最为常见。病性类证候要素组合形式有11种,2个实性证候要素组合(72.00%)、1个虚性证候要素+1个实性证候要素组合(65.71%)最为多见。病性类证候要素关联规则分析...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糖脂代谢相关疾病文献的证候分布规律,归纳临床常见证型及证候要素,进一步阐释病因病机。方法:检索CNKI(中国知网) 2006—2016年糖脂代谢相关疾病的临床研究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糖脂代谢相关疾病构成的主要证型分别为气滞痰浊证、痰瘀互结证、肝郁脾虚证、气阴两虚证、肝肾阴虚,占所有证型比例的75. 33%;主要病性证素为气滞、湿、瘀、阴虚、热、气虚、阳虚,占病性证素比例的90. 1%;病位证素主要为肝、脾、肾,占病位证素比例的84%,其中与肝相关的证候最多,为30%。结论:糖脂代谢相关疾病证候类型以气滞痰浊证最多见,其次为痰瘀互结证、肝郁脾虚、气阴两虚证、肝肾阴虚证;病性类证候要素虚实夹杂,主要以气滞、痰、湿、阴虚、热为主;主要病位依次为肝、脾、肾。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现代文献研究探讨原发性失眠症中医证候及证候要素的分布规律。方法:运用文献分析方法,通过对2000—2013年原发性失眠症中医辨证文献资料的统计分析,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证候规范及证候要素提取,运用SPSS 17.0软件进行频数、频率分析。结果:66个证候类型中出现频率前3位的证候是心脾两虚证、痰火扰神证、肝郁气滞证;出现频率前3位的病位类证候要素为心、肝、脾;出现频数前3位的病性类证候要素为火/热、气虚、阴虚。结论:原发性失眠症的主要病机为心脾两脏的气、阴虚,肝脏气郁或气郁化火。目前原发性失眠症中医临床证候类型分布较为分散,而证候要素对临床辨证的覆盖率较好,能够更好地统一、规范临床辨证。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血液净化早期低血压发生率及其病位、病性证素与证候分布规律。方法观察171例患者血液净化早期低血压的发生率,并分析早期低血压患者的病位、病性证素与证候分布规律。结果 171例患者发生血液净化早期低血压60例,发生率为35.10%,其中男性低血压发生率为36.10%,女性为33.30%,差别不大(P> 0.05)。60例早期低血压患者病位证素以脾为主,其次为肾。病性证素以阳虚、气虚为主,其次为血虚、血瘀、痰饮等。证候以虚证为主,其次为虚实夹杂证,最后为实证。虚证以脾肾阳虚为主,其次为脾肾气虚;虚实夹杂以气虚血瘀为主,其次为气虚水停;实证以痰瘀互结为主,其次为气滞血瘀。结论血液净化早期低血压发生率为35.10%;早期低血压病位证素分布呈脾>肾>心>肝>肺的趋势;病性证素分布呈阳虚>气虚>血虚>痰饮>血瘀>阴虚>气滞;证候分布呈虚证>虚实夹杂证>实证的趋势,其中虚证分布呈脾肾阳虚>脾肾气虚>心脾两虚的趋势,虚实夹杂证分布呈肾虚水泛>脾虚湿蕴>气虚血瘀的趋势,实证分布呈痰瘀互结>痰滞证>瘀滞证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艾滋病证候相关文献进行了研究,了解艾滋病常见中医证候分布特点.方法 从知网、维普文献数据库筛选收集1999年1月-2018年12月有关艾滋病证候的文献、期刊,采用excel建立艾滋病的证候、症状文献数据库,并对证候、症状的频次、频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67篇,艾滋病证候频率由高到低依次是气阴两虚、肝郁...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支气管扩张症现代文献的数据挖掘分析,探究支气管扩张症的中医证型、证素分布和组合规律。方法: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经过文献筛选、数据规范化、提取证素,用SPSS Modeler 14.2统计分析软件及Apriori算法进行证型、证素的描述。结果:纳入文献96篇,共9072例患者。支气管扩张症的常见证型为痰热壅肺证(25.38%)、肝火犯肺证(10.66%)、肺脾气虚证(8.12%)、风热犯肺证(5.08%);常见病位证素依次为肺、肝、脾;病性证素依次为痰、热、气虚、阴虚、火旺;证素组合以三证素组合最为常见;证素间关联置信度最高的是肺、脾→气虚(100%)。结论:痰热壅肺证是支气管扩张症最常见证型,肺、肝、脾、痰、热是较常见证素,气虚、阴虚、火旺是支气管扩张症发展演变的重要影响证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肺性脑病中医证候要素的分布规律,为肺性脑病中医证候的标准化研究提供依据。方法:从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中医药文献检索系统数据库,检索近15年肺性脑病文献数据库,筛选整理规范名称,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描述的分析。结果:肺性脑病的常见证候有痰热闭窍、痰热壅肺、痰蒙清窍、瘀血、痰瘀互结和亡阳证。结论:COPD的肺性脑病以实证居多,痰热闭窍、痰热壅肺、痰蒙清窍、痰瘀互结证是其基本证候,多兼有血瘀证,虚证的内在规律较为复杂。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中医文献检索,进行回顾性研究,对肺结核中医证候规律进行深入系统分析研究,探讨肺结核病基本证候分布特点,归纳出肺结核病的主要中医证候,总结出准确、利于临床使用的辨证要点,为最终制定出具有科学性、实用性的肺结核中医诊疗规范有着深远的医学理论意义和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开展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现代文献研究,探讨中医证候及证素的分布规律及特点.方法 通过中国知网(CNKI)、万方、维普(VIP)及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四大数据库在线检索UC相关文献,筛选具有辨证信息的临床研究类文献,提取证候及证素信息建立数据库,分析UC证候及证素分布...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艾滋病患者中医病位证素分布规律及其与年龄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艾滋病感染临床Ⅰ、Ⅱ期患者631例,采用证素辨证的方法,提取病位证素,进行统计分析,探讨艾滋病患者中医证素分布规律,感染临床Ⅰ、Ⅱ期以及随着病程延长和年龄增长病位证素的演变规律.结果:艾滋病患者的病位证素主要集中在脾、胃、肝、胆及表等病位,不同年龄层...  相似文献   

14.
目的:基于临床文献研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证型、证素及舌脉分布特征,深入分析其病因病机,为NAFLD的中医药辨证施治提供循证支持。方法:检索3大中文数据平台(CNKI、WANGFANG DATA、VIP) 2006—2017年(共12年)发表的NAFLD中医药临床研究文献共2 297篇,严格遵循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得到符合要求的77篇文献,并对其从发表时间、地域、文献质量、证型、病性和病位证素多维度进行评价。结果:1)近年来NAFLD证候相关发文数量呈上升趋势,以沿海地区发文数最多; NAFLD中医证候类文献类型以描述性研究(57. 14%)和病例对照研究(31. 16%)为主,随机对照(9. 10%)和队列研究(2. 60%)较少,文献质量参差不齐; 2)剔除低质量文献(9篇),对中高质量文献(68篇)进行统计分析,NAFLD主要证型为:肝郁脾虚证(22. 37%)、湿热蕴结证(21. 96%)、痰瘀互结证(12. 73%)、痰湿内阻(8. 85%)、湿浊内停(7. 87%)和肝肾不足(5. 80%); 3)主要的病性证素依次为湿(24. 32%)、气滞(15. 38%)、气虚(14. 81%)和痰(14. 22%);主要病位证素依次为肝(48. 12%)、脾(39. 03%)、肾(12. 43%)、胆(0. 32%)和胃(0. 10%);舌脉以淡红舌、白腻苔、脉弦为主。结论:1) NAFLD证型随疾病的进展变化阶段呈现不同,初期以实证为主,中期呈虚实夹杂,后期以虚证为多见,虚实间常相互转化。病变脏腑主责之肝,与脾、肾等有一定相关性。湿、气滞、气虚、痰是NAFLD关键病性证素。2) NAFLD高水平和高质量研究不足,需开展多区域、多中心、大样本中医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或队列研究,以期为NAFLD中医辨证论治提供循证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抑郁症相关性失眠和抑郁症不伴失眠两组患者进行中医证候要素观察,探索抑郁症相关性失眠患者证候要素分布规律及特点,并分析抑郁症相关性失眠患者证候要素与失眠形式之间的关系。方法本实验共纳入符合标准的抑郁症相关性失眠组患者100例和抑郁症不伴失眠患者50例,自拟中医证候要素观察表,对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进行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证候要素特点,统计抑郁症相关性失眠患者失眠形式特点,并进一步观察抑郁症相关性失眠患者证候要素与失眠形式间是否存相关性。结果研究结果表明,抑郁症相关性失眠患者中主要的中医证候要素依次为"气虚"、"气滞"、"火热"、"阴虚"、"血虚"、"痰证"(发生均大于50%)。两组患者在中医证候要素"阴虚"对比时存在明显差异(P〈0.01)。经相关性检验提示抑郁症相关性失眠患者中医证候要素"气虚"与"早醒"呈显著正相关性(P〈0.01)。结论抑郁症相关性失眠的患者较其他抑郁症患者存在明显的"阴虚"表现。抑郁症相关性失眠中医证候要素"气虚"与失眠形式中早醒表现相关。  相似文献   

16.
寻常型银屑病常见证候分布特点的现代文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寻常型银屑病现代文献的研究分析,规范其证候名称,总结其常见证候的分布规律。方法:检索1949年到2009年的有关文献,采用EpiData 3.1软件建立寻常型银屑病的证候文献数据库,应用统计软件SPSS 17.0对证候的频次、频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对文献中出现的寻常型银屑病证候进行名称规范后,获得共计173个证候类型。其中出现频率≥3%的6个证候类型分别是血热证、血瘀证、血燥证、血虚风燥证、血虚证及湿热证;不同分期出现频率≥10%的证候类型分别如下:进行期为血热证;静止期为血燥证、血瘀证和血虚风燥证;退行期为血燥证、血虚风燥证。结论:寻常型银屑病的证候类型比较繁多,以气血津液辨证方法为依据者居多。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解读脑积水中医证候所蕴涵的生物信息,以寻求脑积水的证候规律。方法:检索从古至今有明确记载了脑积水症状、体征的文献,采用SPSS 17.0对其进行频数分析、因子分析、证候要素分布、聚类分析以加深对脑积水证候本质的认识。结果:因子分析提取了21个主因子,得到了11个证候要素,阳虚占19.3%,虚(肾)占17.0%,水(水饮停聚)占16.5%,瘀占12.5%等,聚类分析得出5类结果。结论:脑积水证候属于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为肾虚、脾虚、阳虚、阴虚,标实为水、瘀、痰湿、热(毒)、气机逆乱、内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的中医证素与微量白蛋白尿的关系。方法:采集340例代谢综合征患者的四诊资料,应用"证素辨证"的方法,对四诊资料进行分析统计,同时检测微量白蛋白尿(MAU)。结果:①代谢综合征基本证素:气虚、血虚、阴虚、阳虚、津亏、痰、血瘀、湿、热、气滞、心、肝、脾、肺、肾。②影响MAU的因素有中医证素肾、阳虚、血瘀,标准回归系数分别为0.47(P<0.01)、0.42(P<0.01)、0.334(P<0.05)。结论:由此推测MAU可作为代谢综合征肾、阳虚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