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强化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患者社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社区医院2015年7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10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作为研究对象,50例/组.对照组进行常规社区护理及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强化健康教育.对比两组的血压水平、疾病知识知晓率及服药依从率.结果:观察组高血压患者在干预六个月后的收缩压、舒张压、疾病知识知晓率、服药依从率均较对照组数据更佳(p<0.05).结论:强化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患者社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较为理想,可促进患者稳定血压,加深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强化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患者社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社区医院2015年7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10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作为研究对象,50例/组.对照组进行常规社区护理及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强化健康教育.对比两组的血压水平、疾病知识知晓率及服药依从率.结果:观察组高血压患者在干预六个月后的收缩压、舒张压、疾病知识知晓率、服药依从率均较对照组数据更佳(p<0.05).结论:强化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患者社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较为理想,可促进患者稳定血压,加深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家庭远程血压监测在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中的应用效果,以期探索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有效模式。 方法 选取2014年8月-2016年6月在江阴市已确诊并建档管理的高血压患者1 37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690例)和对照组(682例),进行两个月的干预研究。对照组进行常规社区高血压管理,实验组采用家庭远程血压监测技术实时监测血压,社区医生根据患者血压及时给予生活方式指导和调整药物治疗方案。比较两组间血压控制、高血压知识知晓率和生活方式改变情况的差异。 结果 两组入组前年龄、性别、体质指数、高血压分级、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自身前后相比较,无论是收缩压还是舒张压水平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出组时实验组收缩压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舒张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组时实验组血压控制率(42.0%)高于对照组(3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99,P=0.005),且实验组的收缩压达标率(50.1%)高于对照组(49.9%)(χ2=13.356,P<0.001);经过两个月的干预,实验组的患者对高血压危险因素和治疗原则两项知识的知晓率(分别为98.8%、98.6%)优于对照组(分别为97.5%、9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生活方式相比较,实验组的经常锻炼人数比例(46.8%)高于对照组(43.8%,χ2=4.493,P=0.037)。 结论 家庭远程血压监测是一种有效的社区高血压管理模式,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血压控制率,并能提高患者的高血压知识知晓率和改善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值得在社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社区高血压细节管理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为完善社区高血压细节管理模式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入选标准,选取400例上海市枫林社区当年新发现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200人。干预组采用群体健康教育和个性化指导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管理,对照组采取常规的高血压分组管理。在干预前(2007年1月)和干预后(2015年1月)比较两组的血压控制情况。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的平均收缩压(SBP)和平均舒张压(DBP)较对照组分别低8.03 mmHg和6.55 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血压达标率、危险分层及服药依从性方面干预组均优于对照组(P值均0.05);影响血压控制效果的主要因素为性别、体质指数、高盐膳食和吸烟。结论上海市社区高血压疾病细节管理对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显著,是促进高血压患者血压稳定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实施饮食及运动量化行为干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整体效果。方法以天津市某社区2017年7月以前确诊的高血压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抛硬币的方式平均分为常规组(常规健康管理干预)和干预组(饮食及运动量化行为干预),两组各为50例,观察期限2年,对比分析饮食及运动量化行为干预在社区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过程中的应用及效果。结果干预组满意人数为48人,满意度为96.00%,常规组满意人数为42人,满意度为84.00%,两组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收缩压为(123.72±11.72)mm Hg,舒张压为(78.51±5.24)mm Hg,常规组患者收缩压为(130.26±7.94)mm Hg,舒张压为(85.68±3.47)mm Hg,改善效果较好。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饮食及运动指标相比常规组患者较为改善,且相关血清学指标均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饮食及运动量化行为干预效果显著,不仅可以有效改善社区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指标、饮食及运动指标、血清学指标,同时可提高患者对社区医护人员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对高血压患者给予社区护理干预后获得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06月~2019年01月收治的96例高血压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数字奇偶法分组后明确各组护理方式;对照组(48例):选择常规健康教育方法展开护理工作;观察组(48例):选择常规健康教育方法 +社区护理干预方法展开护理工作;比较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观察组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同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护理后,观察组高血压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明显(P0.05);观察组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优良率(97.92%)高于对照组(75.00%)明显(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在接受社区护理干预期间,对于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控制,用药依从性优良率提升,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健康教育在改善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康复效果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选取深圳市南山区2016年1月-2017年10月期间的老年高血压患者80例,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临床干预措施和方法,观察组给予社区健康教育干预模式。对两组患者实施干预前后的血压指标,干预后的综合干预满意度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综合干预满意度为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干预措施相比,开展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提升患者综合干预满意度,有效促进患者康复,是临床实践中的理想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社区健康管理对高血压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天津市北辰区青光镇社区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采用社区健康管理的观察组与采用常规社区护理干预的对照组,每组40例,比较两种方法护理后患者的舒张压与收缩压,并比较两组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满意度与患者用药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均分别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满意度为92.5%,高于对照组的7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对照组患者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健康管理模式能够更好地控制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与舒张压,提高患者对社区护理服务工作的满意度并降低患者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高血压社区干预效果。方法 2008年8月—2011年7月对山西省榆次区路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健康档案的615例高血压患者进行社区干预,包括一对一的健康教育、行为干预、调整用药和患者来院、入户随访与电话随访相结合的随访方式。结果干预前有效控制血压271例,占44.14%;干预后有效控制血压503例,占81.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患者平均收缩压下降了8.4 mmHg(1 mm Hg=0.133 kPa),舒张压下降6.6 mm Hg。不同回访方式干预前后效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高血压进行社区干预能显著提高血压控制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高血压健康教育在社区慢性病防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5月~2019年7月我社区接收的88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高血压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2个月后血压指标、生活方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个月后两组患者SBP、DBP均下降,且观察组SBP、DBP下降程度高于对照组,按时服药、适度锻炼、合理饮食以及戒烟占比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社区慢性病防治中应用高血压健康教育,能够降低高血压患者血压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改善患者生活方式,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周金柱 《中国健康教育》2013,(5):459-460,463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为推广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我院所辖社区的268例高血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134例和对照组13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进行系统综合性健康教育,干预时间均为12个月,干预前后测定患者血压变化,评估高血压危险因素改善情况,采用SPSS 19.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干预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收缩压分别为(129.2±8.7)mmHg和(142.6±10.5)mmHg,舒张压分别为(81.2±7.2)mmHg和(89.6±8.3)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高血压危险因素如吸烟、饮酒、运动频率过少、摄盐量过大、蔬菜水果摄入不足、不按时血压监测等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健康教育有助于减少高血压危险因素,控制与稳定血压水平,应纳入社区高血压干预方案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家庭远程血压监测在社区高血压患者家庭清晨血压控制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江阴市建档管理的高血压患者3 318例,随机分为干预组(1 681例)和对照组(1 637例)。对照组按常规社区随访管理;干预组采用家庭远程血压监测方法监测清晨血压。比较干预前后两组诊室血压控制、干预组自身清晨血压变化及与诊室血压的差异情况。结果干预后,干预组诊室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诊室血压控制率(62.5%)高于对照组(55.2%,P0.05)。干预组患者家庭清晨血压水平干预后明显下降,清晨血压控制率由26.4%提高到2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干预前家庭清晨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均高于诊室血压(P值均0.05),干预后两者收缩压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诊室舒张压水平低于家庭清晨血压(P0.05);干预后家庭清晨血压控制率(29.7%)远低于诊室血压(62.5%,P0.05)。结论家庭远程血压监测可以改善高血压患者诊室血压和清晨血压控制情况,是评估社区患者清晨血压的首选方法,值得在社区大力普及。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专科医生参与社区高血压管理对控制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的效果。方法选取上海市嘉定区马陆镇和嘉定镇两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这两个社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项目成员来源于社区纳入管理的高血压患者且2010年血压控制评价为不良或尚可者。对实验组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专科医生管理和干预,对照组只进行常规的管理。在基线和末期分别以体格检查和问卷形式对所有患者进行调查。结果从组间比较来看,干预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平均收缩压(SBP)和平均舒张压(DBP)均有下降,实验组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组内比较来看,实验组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干预后净下降5.62mmHg和3.11mmHg(1mmHg=0.133kP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专科医生参与社区高血压管理,降低了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对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有着深远的影响,适合在社区高血压防治工作中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对农村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月筛选出来的高血压患者5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29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宣教。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重点给予每两个月1次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通过个体随访、自我管理小组活动、村居宣讲、专家集中讲课等形式开展健康知识宣教,通过健康促进来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形成自觉的健康态度,不断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干预1年后,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血压、健康知晓、药物治疗及血压控制情况。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干预1年后,干预组收缩压为(122.8±8.4)mmHg(1mmHg=0.133kPa)、舒张压为(81.6±6.2)mmHg,健康知识知晓率为88.28%,药物治疗率为94.83%,血压控制率为85.52%;对照组收缩压为(151.6±7.8)mmHg、舒张压为(93.8±6.4)mmHg,健康知识知晓率为31.72%,药物治疗率为30.34%,血压控制率为9.31%。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有利于农村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提高健康知识知晓率、药物治疗率、血压控制率,值得基层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家庭自测清晨血压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管理效果。方法 218例社区门诊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11例和对照组107例。对照组采取社区服务中心门诊常规治疗模式并每月定期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模式下每周晨起测量清晨血压2次,随访6个月。分析入组时血压以及服用药物情况,比较干预前后诊室血压和清晨血压达标的情况。结果入组时老年高血压患者清晨血压达标率(46.8%)远低于诊室血压达标率(6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用降压药物、2种药物联用、3种以上药物联用比较,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达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两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低于干预前,观察组收缩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清晨血压以及门诊血压达标情况均优于干预前,且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测清晨血压,能更有效地控制血压,在社区可行性好,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病患者自我保健意识及血压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月在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就诊的高血压病患者12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3例。观察组实施社区护理干预措施,如制定社区护理干预方案、药物干预、心理护理干预、运动干预和饮食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宣教,对比两组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血压。结果观察组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后自我保健意识(限盐、运动、不吸烟、饮酒控制、体重控制和血压控制)改变情况比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平均收缩压和平均舒张压均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观察组平均收缩压与平均舒张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实施社区护理干预能改善高血压病患者自我保健能力和保健意识,有效控制血压,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成立社区健康管理小组对高血压患者进行自我管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200名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100名),对照组采取常规高血压三级管理,干预组在常规高血压三级管理基础上成立健康管理小组、培训志愿者。12个月后评价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结果经过12个月的干预,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患者血压显著下降,高血压知识知晓率显著提高、自我测血压技能掌握人次显著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社区健康管理小组模式干预高血压患者,能有效控制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普及高血压知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社区综合干预对改善高血压人群生活方式和降低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沪东社区243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于2010年7月—2012年7月对患者进行社区综合干预,探讨高血压患者相关知识知晓率、生活行为的改变情况及患者血压变化。结果 (1)干预后患者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有显著性提高,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经干预后高盐摄入、高脂摄入、吸烟、酗酒及存在心理障碍等生活行为均有所改善。(3)干预后高血压患者的舒张压和收缩压均有显著性下降,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病严重威胁患者健康,积极开展社区综合干预对控制高血压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社区康复治疗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及认知行为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2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降压治疗方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社区康复治疗,给予日常行为干预与健康教育;比较2组患者认知行为改善及血压控制状况。结果观察组认知行为改善优良率8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患者收缩压及舒张压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收缩压下降至(135.5±15.2)mm Hg,舒张压降低至(89.2±12.1)mm Hg,降低幅度明显快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血压患者的康复治疗中,应用社区干预方案,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强化认知行为干预与健康教育指导,可提高患者的血压控制率,优化其认知行为,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索社区高血压预防和控制的干预模式. 方法与社区高血压患者签订契约,并进行为期3年的综合干预,比较干预前后患者的知晓率、控制率以及血压水平. 结果高血压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达到79.7%,规律服药率达到89.1%,血压有效控制率达51.3%;收缩压平均下降了10.83 mmHg,舒张压平均下降了8.15 mmHg,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以控制危险因素为基本手段,对高血压患者采取多方位干预,以签订契约为基本手段,改善患者的遵医行为,是控制患者血压的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