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金元医家张元素开创易水学派,著《医学启源》,回溯脏腑辨证学说之源《内经》,承《中藏经》、钱乙、刘完素之说,结合用药心得,以藏象学说为基础,从脏腑寒热虚实、五运六气之化、五脏苦欲、药物气味厚薄阴阳讨论病机辨证及处方用药,从而建立理法方药完备的脏腑辨证论治体系,是结合实践发扬创新理论的典范。  相似文献   

2.
目的:明晰不同时期医家对脏腑辨证理论的发挥,完善脏腑辨证理论,并对临床诊治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通过文献分析和差异比较法,对脏腑辨证理论在历史源流与内涵传承及创新两方面,分别从广度和深度上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自《黄帝内经》始,脏腑辨证经《中藏经》《备急千金要方》《小儿药证直诀》发挥,尤其是张元素《医学启源》对脏腑辨证理论进行了更为系统和全面的总结后,形成理法方药完备的脏腑辨证论治体系。结论:脏腑辨证理论体系的建立对后世易水学派、温补学派及扶阳学派各医家关于脏腑辨证理论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中藏经》对脏腑的重视首先体现在它对病证的划分上,其以脏腑分证的手法主要有三。而更重要的是该书具体的脏腑辨证方法:脏腑辨证首论阴阳;虚实寒热,脏腑有别;外感内伤,辨从脏腑;以脏气为根本判别预后。  相似文献   

4.
一、独到精辟论脏腑《中藏经》在论述脏腑辨证时,始终以脏腑生理为指导,在脏腑生理功能和病理特点的基础上,将脏腑疾病所产生的各种表现,通过四诊、八纲来辨别其虚、实、寒、热等变化,使之形成了生理、病理、四诊、八纲相联系的较完整的系统。《中藏经》在论述脏腑方面十分精确。如,对三焦的论述,“三焦者,人之三元之气也,号曰中清之腑,总领五脏六腑,荣卫经络,内外左右,上下之气也。三焦通,则内外左右上下皆通也。其于  相似文献   

5.
脏腑辨证起源于《内经》、《金匮要略》,形成于《中藏经》,完善于金元时期张元素,形成了理、法、方、药完整的脏腑辨证论治理论体系,其中,《中藏经》起到了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6.
脏腑辨证在《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已具萌芽,但真正使之系统化,应当说肇始于《中藏经》。《中藏经》是华佗的弟子或其后人辑录而成,它的最大成就,就是以脏腑脉证为中心,广搜而精选上古医籍之中论阴阳、析寒热、分虚实、辨脏腑、言脉证之理,  相似文献   

7.
《中藏经》是我国古代的重要医学典籍,脏腑辨证理论是其学术内容之一。此文以《中藏经》中肝脏辨证理论为研究对象,主要通过比较法和文献分析法研究其主要内容、历史源流、学术特点以及临床应用。该理论已在总结前人论述的基础上形成了以脉诊为核心、重视五行学说的肝脏辨证理论。厘清这一点,能为中医工作者精细化诊疗的辨证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在明晰脏腑辨证发展脉络、明确不同时期脏腑辨证理论内涵特点的基础上,进一步阐释张元素对脏腑辨证理论完善所做出的有益补充及相关贡献。方法:选取中医医学史研究方法、文献追溯法和中医文献学研究方法,搜集、整理先秦两汉、晋隋唐宋、金元时期有关脏腑辨证的古籍及医家论述,并结合现代文献检索方法予以补充,厘清脏腑辨证发展的脉络,总结归纳出张元素乃至易水学派关于脏腑辨证理论的发挥。结果:张元素所著《医学启源》,从理论上填补了脏腑辨证理论体系之空白,并从相关学术思想、临证应用等方面丰富了脏腑辨证理论的内涵,延伸了脏腑辨证在中医长河中的生命力。结论:张元素是脏腑辨证理论体系建立的完成者,更为重要的是,张元素丰富和延伸了脏腑辨证在临证应用方面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9.
目前,有关“易水学派”的研究已经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因此对其开山祖师张元素学术思想的挖掘与研究尤为迫切。本研究立足张元素代表著作《医学启源》,运用考据学的研究方法,对张元素的学术思想进行进一步的挖掘与阐述。在张元素以“脏腑辨证”与“药类法象”为学术特色的现有认识基础上,提炼出以脏腑为中心,以时空次序变化为着眼点的时空脏腑观,并从其观点的理论源流、内涵与运用进行了阐述。本研究以“回到易水学派”为宗旨,为深入理解张元素的学术思想提供了一定的文献依据,对于全面认识“易水学派”的学术思想具有积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0.
我师孙光荣老先生,一生志学《中藏经》,近得孙老之讲义,认真细读后,倍感孙老学识之博大精深,开启"天地人"的统一思想。现将自己初学后的一点体会,总结如下。1"天地人"(天人合一)的统一思想《中藏经·人法于天地第一》:"人者,上禀天,下委地,阳以辅之,阴以佐之。天地顺则人气泰,天地逆则人气否。是以天地有四时五行,寒暄动静。其变也,  相似文献   

11.
《医学启源》咳嗽的辨治和用药特点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医学启源>咳嗽的辨治和用药特点.其辨证准则为"有声无痰,有痰无声";用药以五味子为君,与防风为基本配伍,宣肃肺气;区分"咳"或"嗽",分别配伍开宣肺气或化痰利湿之药.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举明代医家张景岳的医案为例,通过分析医案的辨证立法、处方用药,说明五脏阴阳辨证对中医临床诊疗的指导意义.即通过加强和调整五脏的功能活动,使其恢复到"阴平阳秘"的状态,从而增强机体的自稳调节能力和抗病御邪能力,正是中医临床治疗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3.
举例分析《名医类案》中辨证致误的医案,有不辨体质、时令、标本、外感内伤、证候真假、脉证取舍失当等不同因素。  相似文献   

14.
医家的临证经验是中医各家学说学习和研究的重点之一,医案作为医生临床实践的宝贵记录是《中医各家学说》教学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内容。本文以易水学派为例,论述了学派医案学习在《中医各家学说》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与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中医辨证论治学基础课程是在以证为核心、以证统法、以法统方的思想指导下,对中医诊断学课程中“辨证”的内容与方剂学内容进行重新整合设计,将理、法、方、药熔为一炉,系统介绍有关辨证论治基础理论与方法,为我校中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生开设的一门新课程.为便于学生掌握中医临床辨证分析及处方用药一贯性的规律,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和团队等方面进行了课程建设,并通过两轮教学实践,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六经各有表里寒热变化,又各有不同所主的观点出发,系统分析和归纳了《伤寒论》中所涉及的各种寒热夹杂证的辨治内容,界定了它们的六经归属与病机特点,进一步提升了六经理论对杂病辨治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医外科学》《中西医结合外科学》《实用中医周围血管病》《中西医结合周围血管疾病学》、专病会议指南和学术界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辨证的综合对比分析,发现各辨证标准文献之间,学术界与辨证标准文献之间,以及学术界内部,均存在较大差异.文章全面分析了辨证失范的严重情况及其...  相似文献   

18.
在呼吸道病毒感染的高发季节,病毒感染后咳嗽逐渐成为感染者出现的主要症状之一。提高对病毒感染后咳嗽的理解有助于临床工作者进行诊治处理。中医认为,病毒感染后咳嗽以呼吸道病毒感染为始动原因,病机以外邪犯肺、肺失宣降为本,常可损及脾胃肝肾。据此,本文围绕病毒感染后咳嗽的病因病机展开讨论,根据病毒感染后外邪侵袭、机体正气不足,提出清除余邪、扶本益肺为纲与辨证施治相结合的治疗原则,注重后期顾护脏腑功能。  相似文献   

19.
纤维肌痛综合征(fibromyalgia syndrome,FMS)是一种非关节性风湿病,是风湿病科门诊就诊率较高的疾病之一,约占10%-30%。本病好发于20-50岁的女性,临床表现以广泛性肌肉骨骼系统疼痛、发僵、疲劳,在特定部位有压痛点为特征,并伴有失眠、焦虑、抑郁等症状。本病有原发性纤维肌痛综合征(PFMS)和继发性纤维肌痛综合征(SFMS)之分,后者多继发于类风湿关节炎、骨性关节炎及多种非风湿性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