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观察温通针刺疗法治疗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痰瘀痹阻型风痱)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针刺组38例,西药组40例。针刺组采用温通针刺疗法。针刺以病变体表投射部位(头针、夹脊穴)局部取穴及特定腧穴为主,施以温通针刺操作手法。西药组采用口服芬戈莫德及阿米替林。2组均治疗60天后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抑郁状态、焦虑状态评价。结果:针刺组与西药组治疗后2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抑郁状态、焦虑状态进行统计分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治疗前后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抑郁状态、焦虑状态进行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通针刺疗法组与西药对照组在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中疗效相同,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抑郁状态、焦虑状态有改善。提示温通针刺疗法可应用于改善复发缓解多发性硬化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温针联合电针治疗中风后下肢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在该院神经内科2017年2月—2018年10月收治的中风后下肢静脉血栓患者中选出118例为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抗凝、抗血小板聚集、溶栓等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温针联合电针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8.31%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4.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肢静脉血流速度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腿和小腿的周径差、炎症因子TNF-α、IL-6、IL-8浓度比较: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和电针联合应用于中风后下肢静脉血栓治疗效果确切,有助于促进患者炎症反应缓解,缓解下肢肿胀症状,改善下肢静脉血流,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针刺配合刺血拔罐治疗寻常型痤疮的效果。方法:60例寻常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各30例。常规组患者使用常规西药治疗,联合组患者使用针刺配合刺血拔罐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7%,明显高于常规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复发0例,常规组患者复发5例,联合组患者复发率0.0%与常规组16.7%相比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刺血拔罐治疗寻常型痤疮效果显著,可在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加味玄麦甘桔汤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慢性咽炎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慢性咽炎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针刺联合加味玄麦甘桔汤治疗;比较两组总有效率、症状缓解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1.18%,高于对照组的64.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咽部疼痛出血、咽部粘膜干燥、咽部异物感及咽部干痒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出现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加味玄麦甘桔汤治疗慢性咽炎具有较好的疗效,能有效加快患者临床症状的缓解,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针刺加灸贴和电针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灸贴组和电针组,每组30例。灸贴组采用常规针刺以夹脊穴和阿是穴为主,并联合膏肓穴灸贴治疗;电针组采用电针治疗,取穴同灸贴组,均每天1次,5次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2天,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积分和各项症状体征量化评分,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灸贴组总有效率为96.7%(29/30),电针组总有效率为93.3%(28/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疼痛分级指数(PRI)、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强度(PP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1),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后各症状体征量化评分均较治疗前增加(P0.01),灸贴组治疗后工作与生活能力、手的功能、感觉、肌力评分较电针组增加(均P0.05),电针组治疗后颈肩部疼痛不适评分高于灸贴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灸贴和电针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在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方面,电针优于常规针刺联合灸贴;在改善患者生活能力、肌力感觉功能方面,灸贴组较电针组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平衡针刺联合穴位注射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穴位注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平衡针刺治疗。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98.0%,对照组有效率88.0%,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的疼痛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评分组内与组间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衡针刺联合穴位注射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能有效缓解疼痛,从而提高预后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医证候的辨证分型基础上,电针联合穴位药物注射,实行分级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方法:选取94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联合组、电针组、火针组三组,联合组采用电针联合穴位注射药物疗法,电针组只行电针治疗,火针组行火针治疗,三组针刺均以下关为主穴。观察比较治疗前后三组患者的MPQ评分及临床疗效以及复发率。结果:联合组治愈率、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单纯电针组、火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后MPQ评分较治疗前、电针组、火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结果,联合组治愈患者中复发率明显低于电针组、火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医证候的辨证分型基础上,电针联合穴位注射药物,结合MPQ评分评估患者的疼痛和症状程度,分级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疗效要优于单纯电针治疗或火针治疗。整合现代西医研究,提高该疾病中医疗法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关节腔药物注射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膝骨关节炎患者124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2例。对照组给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穴位针刺。比较治疗前后VAS评分和总有效率。结果:经过5周治疗,两组各项症状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1%,高于对照组的7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关节腔药物注射能够明显降低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症状评分,临床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在中药治疗功能性便秘基础上联合电针针刺治疗的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陆丰市甲子人民医院2015年3月1日至2019年1月31日中医科门诊便秘患者124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对照组给予中医汤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刺、电针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20 %高于对照组的77.4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3 %低于对照组的14.52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功能性便秘患者经针药结合治疗,疗效确切,且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补肾填精方治疗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柳州市中医医院2013年8月至2015年10月住院治疗的MS患者4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1例。对照组给予激素冲击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补肾填精方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0.5%,对照组有效率61.9%,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后EDSS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SF-36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补肾填精方治疗MS疗效显著,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刘婷  段刚峰 《陕西中医》2018,(3):307-309
目的:探讨五苓散联合电针治疗痰湿内阻型高脂血症患者的疗效。方法:182例痰湿内阻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五苓散联合电针)和对照组(电针),每组91例。依据中医辨证施治的基本原则,两组均给予电针加针刺治疗,治疗组加施耳针治疗,治疗时间皆为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前、后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肥胖度(A)、体质量指数(BMI)、体脂百分率(F%)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降脂有效率高于对照组,降脂疗效组间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DLc明显上升(P0.01),TC、TG、LDL-c均有明显下降(P0.01),治疗组患者治疗后TC、LDL-c、HDL-c改善程度皆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6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9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五苓散联合电针和单纯电针对痰湿内阻型高脂血症都具有良性治疗作用,且电针联合耳针疗法在减肥效应及改善异常的脂质代谢优于单纯电针疗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循经针刺结合小针刀治疗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将64例狭窄性腱鞘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电针结合药物封闭治疗,治疗组采用电针结合小针刀治疗,两组取穴完全相同。结果:近期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100%,对照组为96.88%,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远期疗效治疗组为96.88%,对照组为81.2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经针刺结合小针刀治疗狭窄性腱鞘炎疗效确切,不易复发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下肢肌肉链训练对于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86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成针刺组和联合组两组,每组各43例。针刺组在常规药物和制动休息的基础上进行针刺治疗;联合组在针刺组的基础上配合下肢肌肉链训练。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及治疗后6个月Lysholm膝关节评分的变化,同时记录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联合组的总有效率(95.35%)高于针刺组(8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VAS疼痛评分、Lysholm膝关节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好转,且联合组治疗后VAS疼痛评分、Lysholm膝关节评分均优于针刺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联合组的Lysholm膝关节评分优于针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联合组的复发率(9.30%)低于针刺组(3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肌肉练训练简便易操作,效果持久,配合针刺治疗膝骨关节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针刺督脉穴对急性脑梗死疾病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患者给予针刺督脉穴联合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药物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脑梗死体积及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针刺督脉穴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陕西中医》2017,(9):1250-1251
目的:中药外敷联合电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114例CSR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5例,试验组59例。对照组给予颈痛颗粒配合电针针刺治疗,试验组在给予电针针刺治疗同时,配合益气活络中药复方外敷。6周后对两组患者均采用临床治疗有效率、McGill疼痛问卷、田中靖久症状量化表20分法以及常用的NRS法进行疼痛程度的评估。结果:6周治疗后,两组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治疗有效率和McGill疼痛问卷、20分法量表以及NRS法与治疗前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有效率达到71.67%,比对照组提高10.56%(P0.05)。结论:中药外敷联合电针可提高CSR的疗效,改善患者疼痛症状。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中药治疗颈椎病气滞血瘀型的疗效。方法: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针刺及活血祛瘀方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4.0%、对照组76.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症状积分及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活血祛瘀方治疗颈椎病气滞血瘀型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高颍 《国医论坛》2016,(2):31-32
目的:观察电针三阴交联合热敏灸对原发性痛经(PD)的防治效果,尝试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12例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布洛芬缓释胶囊口服,研究组给予电针三阴交联合热敏灸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对比两组镇痛效果及前列腺素(PG)水平。结果:研究组愈显率为82.14%,高于对照组的48.21%,研究组治疗期间各月经周期CM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后PGE_2高于对照组,PGF_(2α)、PGF_(2α)/PGE_2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经周期内,对照组CMSS评分明显高于治疗结束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CMSS评分略高于治疗结束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三阴交联合热敏灸可纠正PD患者PG合成失衡,迅速缓解症状,疗效确切且不易复发。  相似文献   

18.
电针联合枳实陷胸方治疗胃食管反流病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析电针联合枳实陷胸方治疗肝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观察组给予枳实陷胸方联合电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有效率为70.0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反酸烧心、胸骨后灼痛、胸痛连及两胁、口苦口干及大便不爽等症状积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20.00%,对照组复发率为36.67%,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联合枳实陷胸方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疗效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较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开通玄府针刺法联合电针刺激骶神经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1组及对照2组各30例。治疗组予开通玄府针刺法联合电针刺激骶神经治疗,对照1组予传统电针针刺治疗,对照2组予枸橼酸莫沙必利胶囊治疗,均治疗4周。结果:治疗组便秘临床症状、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1组、对照2组改善明显(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96.67%、对照1组90.00%、对照2组80.00%,治疗组高于其它两组(P0.05)。结论:开通玄府针刺法联合电针刺激骶神经治疗慢传输型便秘效果优于传统针刺及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肺康复治疗卒中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七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及神经康复科住院治疗的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脑卒中、肺炎规范化药物治疗和肺炎常规护理,对照组另给予针刺治疗,治疗组另给予针刺联合肺康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炎症指标(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临床肺部感染评分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4周生存率。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有效率为73.3%,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天后,两组患者发热、便秘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咳嗽、咳痰、哮鸣、气短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天后,治疗组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天后,治疗组临床肺部感染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周随访,对照组死亡1例,生存率为96.67%,治疗组死亡0例,生存率为100.00%,两组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肺康复治疗卒中相关性肺炎,能改善患者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