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风病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本病病因较多,病情变化迅速,证型繁杂,不同的文献中证候分类差异较大。证候分类的繁杂给临床工作者治疗中风病带来极大不便。本文对以证候要素(内风、内火、痰湿、瘀血、气虚、阴虚)为切入点论治中风病的理论进行探讨,并举例论证其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慢性咽炎属中医学喉痹范畴,与脏腑虚损、邪滞咽喉有关。治疗上扶正多从肺肾阴虚、肝肾阴虚、脾气虚弱、肾阳亏虚而论,而祛邪多从虚火、痰凝、血瘀论。笔者在临床上治疗本病时往往加祛风药,效果甚佳。 相似文献
3.
从病机看中风病证候要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证候诊断标准的研究是证候规范化研究的重点。其中证候要素的提取是证候诊断标准建立的关键。病机是证候及证候要素产生的根源。文章通过对中风病传统与现代病机研究的分析,总结出中风病临床常见的证候要素,为建立中风病证候诊断标准,推进中风病证候规范化研究的发展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从风燥论治黄褐斑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颜面部黄褐斑是由于体内内分泌因素的失调致色素代谢异常,黄褐素沉积在颜面部的一种病症。笔者近几年从风燥立论辨证治疗本病,收效良好,今结合病例浅谈体会如下。1气阴不足,血虚风燥临床上黄褐斑病人以此型最为常见。尤其是女性病人。此多因工作和生活繁忙,劳逸失调... 相似文献
5.
6.
[目的]研究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CISS)卒中分型与中医证候要素及预后判断的相关性。[方法]1)收集72 h内的新发卒中患者的中医四诊信息及心电图、心脏彩超、经颅多普勒(TCD)、计算机断层扫描(CT)或核磁共振成像(MRI)等检查结果。2)将中医辨证分型与CISS分型结果做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1)中医证类以血瘀(179例)、痰(105例)为主。2)心源性卒中预后较差(22.7%),穿支动脉疾病预后较好(3.5%);火证预后结局不良(20.5%),血瘀证(16.2%)预后较好者居多。3)火证(相关系数0.49,P=0.009)、血瘀证(相关系数0.55,P=0.004)与心源性卒中具有相关性;而痰证与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相关(相关系数0.38,P=0.001),风证与穿支动脉疾病相关(相关系数0.47,P=0.009)。[结论]辨证分型中的血瘀证、痰证分别与心源性卒中、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相关,火证与心源性卒中相关。CISS分型与中医证类对于卒中综合征的描述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7.
8.
卒中后抑郁是脑卒中后严重并发症之一。笔者通过文献研究及临床经验总结,认为卒中后抑郁的病因病机关键在于阳不足,阴有余,病证本质为阴类证,以"治阴病用阳药"为指导来辨治本病,可使辨治执简驭繁,且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10.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功能失常,则气机升降失调,水液代谢紊乱,进而导致痰饮等病理产物内生,以及其他脏腑病变从而形成虚实夹杂的风证之候.风证的形成与脾胃功能失常关系密切,从脾胃论治风证,为风证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文章分别从健脾益气祛风法、健脾疏肝熄风法、补脾养血活血熄风法、补脾生津熄风法以及运脾化湿熄风法等5个方面辨证论述了从脾胃论治风证的常用治法,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慢性咳嗽是儿科门诊常见的疾病之一,因其病因复杂,病程较长,治疗上存在一定难度。郝瑞芳主任医师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根据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结合患儿慢性咳嗽的特征,总结出风痰瘀是小儿慢性咳嗽的关键病机,故在临床上主张从风痰瘀辨证论治小儿慢性咳嗽,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13.
过敏性疾病当从风论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过敏性疾病在病变特点上与中医学风证相类。风邪引起过敏 ,内因主要是禀赋不足 ,卫表不固 ,以及血虚、血热、血瘀等 ,外因以风邪为主 ,并可兼夹热、寒、湿、燥等。本类疾病治疗当遵循辨证论治法则 ,临床可分为风寒过敏证、风热过敏证、风湿过敏证、血虚生风证、血热生风证、血瘀生风证等进行辨治 ,紧紧把握治风作为中医抗过敏的基本大法 相似文献
14.
15.
从内风论治快速型心律失常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快速型心律失常是内科循环系统常见急症.起病急剧,常呈阵发性,如持续发作可引起血液动力学改变,甚则心搏骤停.祖国医学认为快速型心律失常隶属于中医"惊悸"、"怔忡"、"眩晕"、"厥脱"等范畴,治疗多以益气滋阴、养血宁心、清热化痰、活血通络等法组方施治.而笔者则以内风论治快速型心律失常,并在临床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阐述如下,与同道共商. 相似文献
16.
17.
古往今来对眩晕的记载不一,有眩晕、头眩、眩运、眩冒、眩仆、眩转等不同名称[1],病因病机有无风不作眩、无火不作眩、无虚不作眩、无痰不作眩、髓海不足、上气不足等不同说法[2]。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风先兆证临床诊疗新思路。方法:基于中风先兆证病机特点,重视心理压力等情志因素对疾病的影响,结合患者心理状况与性格特征,试以中医内科心身疾病诊疗模式论治中风先兆证。结果与结论:心身并重论治中风先兆证,为中风先兆证临床诊疗提供新思路,以求提高临床疗效,降低中风发病率。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赵进喜教授认为,“微型癥瘕”与“肾络伏风”是其主要病机,病位主要在脾肾,与多脏腑相关;病性虚实夹杂,涉及虚、瘀、水、毒、风等多个证候要素。治疗上,补虚以气阴血为主,兼以助阳;化瘀兼以通络散结,贯穿始终;利水应不离肺脾肾,三焦同治;解毒重视给邪出路,不忘和胃;治风强调外散内息,搜风通络。根据疾病不同时期与具体临床表现的不同,合理选用以上多种治法,灵活选方用药,在改善临床症状、降低尿蛋白、保护肾功能等方面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风痰是高血压痛的致病因素之一,在其形成过程中易兼夹他邪.高血压痛中后期,风、痰、瘀相互兼夹,变证丛生,常合并有心脑肾等多脏器损害.在治疗过程中应注重熄风潜阳,活血化痰,方能取得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