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观察揿针、重复功能性磁刺激联合膀胱功能训练、间歇导尿治疗脑卒中恢复期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脑卒中恢复期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均采用脑卒中常规内科综合治疗及基础尿失禁护理,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膀胱功能训练及间歇导尿,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加用揿针及重复功能性磁刺激。两组均连续治疗12个疗程(12周),观察并比较两组尿动力学指标(残余尿量、最大膀胱容量、最大尿流速率)、排尿日记指标(24 h尿失禁次数、24 h排尿次数)、膀胱过度活动症症状评分(OABSS)、生活质量(QOL)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 (1)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残余尿量减少(P<0.05),最大膀胱容量、最大尿流速率增大(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残余尿量少于对照组(P<0.05),最大膀胱容量、最大尿流速率大于对照组(P<0.05)。(2)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24 h排尿次数、24 h尿失禁次数减少(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24 h排尿次数、24 h尿失禁次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3)治疗前后组内比较,...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补肾健脾法针刺治疗卒中后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卒中后尿失禁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行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补肾健脾法针刺治疗。每日针刺1次,每周治疗6 d,治疗两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失禁程度、排尿情况、单次排尿量、最大膀胱容量、残余尿量。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尿失禁程度较治疗前有所好转,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日排尿次数、夜间排尿次数、尿失禁次数均少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均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最大膀胱容量均高于治疗前(P<0.05),残余尿量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12%(32/34),高于对照组的74.29%(26/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健脾法针刺对改善卒中后尿失禁程度、减少患者排尿及尿失禁次数疗效明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隔姜蒜督灸治疗脑卒中后尿失禁的效果。方法:把60例脑卒中后尿失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隔姜蒜督灸治疗。常规康复治疗日1次,每周5次,隔姜蒜督灸每周3次,两组均治疗4周。治疗前后使用24 h排尿日记、尿流动力学测定和尿失禁程度量表记录患者情况,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24 h排尿次数和尿失禁次数、单次尿量和最大膀胱容量、逼尿肌漏尿点压、残余尿量、尿失禁评分等评价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观察组比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隔姜蒜督灸治疗脑卒中后尿失禁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漏尿等症状,有效调节膀胱排尿、储尿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艾灸联合膀胱功能训练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法将我院收治的83例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41例患者采用膀胱功能训练治疗,观察组42例患者采用艾灸联合膀胱功能训练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膀胱功能指标和尿流动力学检测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49%,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日平均单次尿量、日单次最大尿量、最大膀胱测压容积及最大尿流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日平均排尿次数,日平均尿失禁次数、残余尿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艾灸联合膀胱功能训练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能够改善患者症状,缩短建立反射性排尿时间,提高临床总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刘艳丽  于甲锋  郭园丽 《新中医》2020,52(23):141-144
目的:观察在常规治疗与康复护理措施干预的基础上加用电针与艾灸治疗脊髓损伤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4 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52 例。2 组患者均口服酒石酸托特罗定片治疗,并接受间歇性导尿术和膀胱功能训练,观察组加予电针与艾灸,2 组均治疗 6 周。每天护理人员和患者一起记录漏尿次数、尿失禁量、残余尿量、排尿次数、最大排尿量,比较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治疗前后记录膀胱安全容量、膀胱内压和残余尿量等指标值,进行尿常规检查;比较 2 组的膀胱功能平衡状态。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膀胱功能平衡状态优于对照组(P<0.05)。2 组每天漏尿次数、尿失禁量、排尿次数均较治疗前减少(P<0.01),每天最大排尿量均较治疗前增加(P<0.01);观察组每天漏尿次数、尿失禁量、排尿次数均少于对照组(P<0.01),每天最大排尿量多于对照组(P<0.01)。2 组残余尿量、膀胱内压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观察组残余尿量值及膀胱内压均低于对照组 (P<0.01)。2 组膀胱安全容量均较治疗前增加 (P<0.01),观察组膀胱安全容量多于对照组 (P< 0.01)。结论:在常规治疗与康复护理措施干预的基础上加用电针联合艾灸治疗脊髓损伤后尿潴留,可明显改善膀胱神经功能,促进膀胱正常容量和可控制性排尿的恢复,减少残余尿量,促进膀胱达到平衡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尿失禁的效果。方法:10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1例及研究组52例,两组均用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加用中风固缩汤联合艾灸治疗。结果:研究组中医证候积分、膀胱残余尿量、贮尿期膀胱压力、全天排尿频率低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排尿期膀胱压力及尿流率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尿失禁效果较好,能有效改善排尿功能,增强控尿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电针联合芒针透刺治疗急性卒中后尿失禁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膀胱功能及尿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将104例急性卒中后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电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芒针透刺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排尿日记、生活质量(QOL)评分、下尿路症状(LUTS)评分、尿流动力学和膀胱功能变化,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2.3%)明显高于对照组(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平均单次尿量明显提高,每日失禁次数和每日排尿次数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排尿日记各项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QOL评分和LUTS评分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尿流动力学指标尿量(UV)、最大尿流率(MFR)以及相对排尿阻力(RVR)明显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最大排尿量和膀胱容量明显升高,残余尿量和平均排尿次数明显下降,且观察组的膀胱功能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隔姜灸联合腕踝针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尿潴留的疗效。方法:将甘肃省中医院收治的70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尿潴留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间歇导尿及膀胱功能训练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隔姜灸联合腕踝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残余尿量及膀胱容量变化;采用排尿日记记录治疗前后日平均排尿次数、日平均单次尿量、日单次最大尿量、日均尿失禁次数、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比较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结果:两组治疗前膀胱容量、残余尿量、日平均单次尿量、日平均尿失禁次数与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治疗后残余尿量、日平均排尿次数、日均尿失禁次数、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治疗后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膀胱容量、日均单次尿量、日单次最大尿量较对照组治疗后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1.43%(32/35),对照组总有效率77.14%(27/3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隔姜灸联合腕踝针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尿潴留患者膀胱功能的改善作用明显,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康复训练对卒中后神经源性膀胱的尿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卒中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8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记录并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排尿日记(日均排尿次数、日均单次排尿量、日均尿失禁次数)、尿动力学(最大膀胱容量、最大尿流速率和残余尿量)等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后日均排尿次数、日均尿失禁次数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日均单次排尿量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日均排尿次数、日均尿失禁次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日均单次排尿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最大膀胱容量、最大尿流速率、膀胱排尿压力均较同组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最大膀胱容量、最大尿流速率、膀胱排尿压力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神经源性膀胱,能改善尿动力学指标,促进膀胱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腹针、艾灸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的临床疗效.方法:180例女性SU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艾灸组和腹针联合艾灸组,每组60例.对照组予常规盆底肌训练,艾灸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艾灸关元穴治疗,腹针联合艾灸组在艾灸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腹针治疗(针刺中脘、下脘、关元、气海、气穴),3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并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8、12周后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简表(ICI-Q-SF)评分、尿失禁生活质量问卷(I-QOL)评分、72 h尿失禁次数及1 h尿垫试验漏尿量,于治疗12周后评估临床疗效.结果:腹针联合艾灸组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3%(P<0.05)和艾灸组的81.7%(P<0.05);艾灸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8、12周后艾灸组和腹针联合艾灸组ICI-Q-SF评分、I-QO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12周后对照组上述指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8、12周后腹针联合艾灸组、艾灸组上述指标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同期对照组(P<0.05),腹针联合艾灸组I-QOL评分明显低于同期艾灸组(P<0.05);治疗12周后腹针联合艾灸组ICI-Q-SF评分明显低于艾灸组(P<0.05).治疗第8、12周时3组患者72 h尿失禁次数及1 h尿垫试验漏尿量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腹针联合艾灸组上述指标明显低于同期其他2组(P<0.05);治疗12周时艾灸组上述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盆底肌训练基础上加用腹针、艾灸治疗可明显改善女性SUI患者生活质量,减少漏尿次数及漏尿量,疗效显著优于单用盆底肌训练和盆底肌训练联合艾灸.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热敏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脊髓损伤所致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脊髓损伤所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热敏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尿流动力学(最大膀胱测压容积、最大尿流速率、残余尿量)、生活质量、国际下尿道综合症状...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温针灸联合尿路综合管理的超早期康复模式对急性脑卒中后尿失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武汉大学附属同仁医院急性脑卒中后尿失禁患者6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35)与对照组(n=34),2组均在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温针灸联合尿路综合管理康复模式,观察组在发病24 h内开启此康复模式,而对照组在发病满2周时开启,疗程1个月,比较2组尿失禁严重程度积分与相关尿动力学指标。结果:治疗后,2组尿失禁严重程度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 0. 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1个月后,2组最大尿流率和最大膀胱容量较治疗前均显著提高(P 0. 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观察组的膀胱残余尿量较对照组减少(P 0. 05);最大逼尿肌压,观察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 0. 05),而对照组在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温针灸结合尿路综合管理的超早期康复模式,较之早期康复模式,可以更有效地改善急性脑卒中后尿失禁症状与程度,改善膀胱功能,提高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盆底肌功能训练治疗经尿道前列腺钬激光剜除术(holmium laser enucleation of the prostate,HoLEP)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在HoLEP术后出现压力性尿失禁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盆底肌功能训练,治疗组采用电针及自制隔药饼灸的针灸方法,联合盆底肌功能训练。于治疗前后观察两组的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问卷量表(ICIQ-SF)、漏尿次数及1 h尿垫试验结果,评价临床疗效,比较两组尿失禁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0.0%和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3.3%和73.3%(P<0.05)。治疗组治疗后ICIQ-SF评分、漏尿次数及1 h尿垫试验漏尿量与治疗前和同期对照组相比均显著降低(P<0.01)。治疗期间,所有患者均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及不良事件。结论针灸配合盆底肌功能训练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术后压力性尿失禁疗效确切且安全性好,可以提高治愈率,缩短尿失禁的时间,减少尿失禁的漏尿量,从而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隔附子饼灸治疗老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的疗效。方法:将86例老年女性压力尿失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针刺神阙、气海、关元、中极、三阴交、足三里、命门、肾俞、膀胱俞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隔附子饼灸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3周、6周后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简表(ICIQ-SF)评分和漏尿量,并比较6周后2组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前ICIQ-SF评分和漏尿量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周、6周后2组ICIQ-SF评分均显著降低,漏尿量显著减少,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1),6周后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联合隔附子饼灸治疗老年SUI可有效减轻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针刺八髎穴联合任脉与督脉交替施灸治疗老年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纳入的72例老年性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治疗组采用针刺八髎穴联合任脉与督脉交替施灸,对照组仅采用普通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尿失禁问卷简表中文版(ICIQ-SF-Chinese)评分、尿失禁生活质量问卷(I-QOL)...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电针深刺八髎穴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方法:将60例压力性尿失禁的女性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盆底肌训练,治疗组给予电针深刺八髎穴(上髎、次髎、中髎和下髎).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33.3%,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表简表(ICIQ-SF)评分及漏尿量均低于治疗前(均P<0.05),治疗组ICIQ-SF评分及漏尿量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长针深刺八髎穴能改善压力性尿失禁女性临床症状,疗效优于盆底肌训练.  相似文献   

17.
秦丹  马欢 《河南中医》2020,40(3):367-371
目的:观察麻黄细辛附子汤治疗中老年妇女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尿失禁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酒石酸托特罗定治疗,每次2 mg,日2次,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麻黄细辛附子汤治疗,日1剂,水煎温服,每日2次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相关指标改善情况。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48.00%,观察组有效率为90.0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失禁频率、失禁程度、夜尿次数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尿失禁问卷简表评分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失禁生活质量量表评分(I-QOL)均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与老年抑郁量表(geriatric depression scale,GDS)评分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阴道静息压与阴道收缩压均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尿道最大闭合压力(maximum urethral closure pressure,PMUC)、功能性尿道长度(functional urethral length,SFL)、Valsalva漏尿点压(valsalva leak point pressure,PVLP)、膀胱顺应性(bladder compliance,BC)、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力(detrusor pressure at maximum urinary flow rate,Qmax)均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黄细辛附子汤可减少中老年妇女尿失禁患者尿失禁次数,明显增加其阴道压力,改善其尿动力学参数,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隔姜隔盐灸治疗中风后排尿功能障碍对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刘慧林  王麟鹏 《中国针灸》2006,26(9):621-624
目的:探讨隔姜隔盐灸法治疗中风后排尿功能障碍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82例脑卒中(包括脑梗死、脑出血)恢复期排尿功能障碍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使用神阙隔姜隔盐灸法及常规针刺治疗,对照组使用常规针刺治疗。实际完成试验75例,其中治疗组39例,对照组36例。均每周治疗5次,连续治疗3周观察疗效。结果:隔姜隔盐灸法在改善患者日平均排尿次数、护理者夜间平均被叫起次数、患者白天平均急迫性尿失禁次数、患者夜间尿失禁人次等排尿障碍症状方面,以及提高尿失禁等级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相关指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P〈0.05);对于预防泌尿系感染,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泌尿系感染发生率低,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隔姜隔盐灸法是治疗中风后排尿功能障碍的安全、有效、简便、适于推广的疗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阴式子宫切除术后尿潴留患者采用温针灸联合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江西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阴式子宫切除术后尿潴留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试验组(44例)及对照组(4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医治疗,试验组予以温针灸联合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首次排尿时间、膀胱残余尿量、疼痛(VAS)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首次排尿时间早于对照组,VAS评分较对照组更低,膀胱残余尿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各项术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阴式子宫切除术后尿潴留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