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一起人成轮状病毒腹泻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某部暴发的腹泻病进行调查,找出其发病原因,提出防治措施,为预防该病提供经验和教训。方法:查看发病现场,对病人逐个进行调查。并采集部分病人血清进行轮状病毒IgM抗体检测,采集饮用水进行细菌学和理化指标的检测。结果:某部共发生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为主要症状病人134例,其中症状明显的40例病人血清中轮状病毒ImM抗体阳性率为92.5%,而对照组阳性率为45.5%,两组间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水源水阴离子合成洗涤剂为0.6mg.L^-1,超过国家饮用水标准1倍,肉眼可见物、浑浊度不合格,末梢水细菌总数为120-160cfu.mL^-1、肠菌群为43-60cfu.L^-1,均超过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结论:这是一起因饮用水被生活性污染物污染而导致的成人轮状病毒腹泻的暴发性流行,提示部队生活饮用水的质量和管理仍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海南省1999年登革热疫区人、畜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加强登革热的监测 ,调查疫区内登革热的流行状况。方法 :采集发热病人及疫区内羊、猪血清 ,应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检测血清中特异性抗登革热IgG和IgM抗体。 结果 :儋州市采集的发热病人血清IgG抗体阳性率为 41.1% ,IgM抗体阳性率为8.9% ;儋州市、澄迈县采集的羊、猪血清IgG阳性率分别为42 .2 %和 2 3 .3 %。结论 :健康人群中存在隐性感染者 ,是引起暴发流行的重要隐患 ,该地区存在登革热流行的潜在危险。  相似文献   

3.
河北省首次发现恙虫病病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 :证实河北省恙虫病的存在。方法 :对可疑病人进行调查、采血 ,用血清学方法检测病人血清抗体并分型。结果 :14例发热病人中的 13例被诊断为恙虫病 ,确诊率为 92 .86 %。患者均为成年人 ,年龄在 32~ 6 9岁之间 ,男性 4例 ,女性 9例。发病时间为 1997年 10月 1~ 2 0日。病人血清OXk抗体阳性率为 10 0 % ,GMT为 1∶92 6 .6 ;恙虫病立克次氏体IgG抗体阳性率为92 .3% ,GMT为 1∶94 1.2 ;IgM抗体阳性率为 84 .6 % ,GMT为 1∶1546 .4。对病人血清标本进行血清学分型 ,证实为恙虫病Gilliam血清型。结论 :河北省太行山区首次被证实有恙虫病病例存在。有关本病的流行因素和特征正在研究中  相似文献   

4.
山西省麻疹疑似病例实验室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西省 1999年以来麻疹发病有所上升 ,甚至有小的爆发 ,现将实验室诊断结果分析如下。1 标本及其检测 临床麻疹疑似病例及各地区(市 )卫生防疫站为确定麻疹疫情采集的早期病人血标本和咽试子。IgM抗体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捕获法 ,试剂购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国家麻疹实验室。病毒分离用B95a细胞 ,阳性标本送国家麻疹实验室进行型别鉴定。确诊依据是 ,病人血清IgM抗体阳性 ;咽拭子中分离到麻疹野病毒。2 结果  1999~ 2 0 0 1年共采集麻疹疑似病例血清2 30份 ,麻疹IgM抗体阳性 14 9份 ,阳性率6 4 78…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监测结果的统计分析,掌握大连市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流行规律,为防制HFRS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HFRS发病资料,描述HFRS病例分布特征;检测临床确诊或疑似出血热患者血清IgM抗体。结果大连市2012年50份患者血清标本,流行性出血热IgM抗体阳性率为70%,其中男性检测阳性率为58%,女性为12%,发病数男:女为4.83:1;职业以农民为主,阳性率为68%,城镇人群为12%;年龄以中老年为多,>55岁人群占总阳性数的38%;HFRS全年各月均有发病,发病的季节性分布日趋不明显,有呈现全年散发的态势。结论疑似病人血清IgM抗体检测是肾综合症出血热早期诊断依据。肾综合征出血热IgM抗体男性阳性率较高,应当加强农村野外地区HFRS的监测和防控。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不明原因的感染性腹泻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明确诊断,控制疫情。方法:通过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了解病例的暴露史,通过实验室检测粪便、肛拭、生活饮用水病原以及血清抗体检测。结果:发病病例症状相似,有相同的暴露史,关联性强;粪水检出河孤菌,病人急性期、恢复期血清采用生化实验,3份恢复期血清凝集价与急性期比呈4倍以上升高、3份呈2倍以上升高。结论:此次疫情为河孤菌污染水源引起的感染性腹泻疫情。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2811例婴幼儿腹泻患者进行粪便轮状病毒抗原检测,分析其发病规律。方法:利用胶体金法快速诊断试剂盒检测婴幼儿腹泻患者粪便轮状病毒抗原,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811例婴幼儿腹泻患者送检标本中检测到645株轮状病毒抗原阳性,阳性率为22.95%;6月~2岁幼儿是轮状病毒感染的高发年龄段,检测阳性率为55.65%;本地区轮状病毒腹泻发病的高峰季节是10月~2月。结论:轮状病毒感染是导致婴幼儿腹泻的主要原因之一,临床医生应重视腹泻婴幼儿病人轮状病毒的检测以明确诊断,防止滥用抗生素而导致肠道菌群失调。胶体金法检测轮状病毒具有简单、快速、特异性高的特点,适合在各级医疗单位尤其是基层单位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 1993~ 1998年 45 6例采集血标本的麻疹确诊病例和 83例采集双份血标本的麻疹确诊病例的麻疹IgM抗体阳性率。发病后 4~ 2 1天阳性率分别为 92 86%和 95 0 6% ,而发病后 1~ 3天和 2 2~ 42天的麻疹IgM阳性率显著较低。病例的同一份血清检测麻疹和风疹两种IgM抗体 ,说明麻疹阳性和风疹阳性互不干扰 ,各具特异性。分析 2 70份麻疹IgM阳性的病例临床表现 ,不同年龄组和有无免疫史的表现有极显著差别。检测麻疹IgM抗体具有高度特异性、敏感性和早期诊断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2000年广西麻疹疑似病例血清学监测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麻疹的血清流行病学特征 ,探讨麻疹与风疹之间的血清学鉴别诊断。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714例RFIs的血清标本进行麻疹IgM和风疹IgM抗体检测 ,对204例麻疹IgM抗体阳性的血清标本进行麻疹IgG抗体检测。结果麻疹IgM阳性率为45.7 % ,风疹IgM抗体阳性率为27.5%。在出疹后4~14天采集的血清标本其麻疹IgM和风疹IgM抗体阳性检出率最高。麻疹IgM阳性数以1~14岁为主 ,1~6岁最高 (44.5% ) ,风疹IgM阳性数是7~14岁为最高 (73.5% ) ;麻疹IgG检出<1:200为76例 (27.7 % ) ,1:200为59例 (21.5% ) ,1:800为17例(6.2 %) ,1:3200为25例(9.1 %) ,≥1:12800为27例(9.8 %)。结论采血时间与检出率密切相关 ;采集血清标本要注意质量和采集时间 ;麻疹患者与风疹患者有一定的年龄差距 ,风疹是最主要的需要与麻疹相鉴别的RFIs,未经实验室诊断极易发生误诊 ;应提高麻疹实验室诊断的及时性、准确性和敏感性 ,建议有条件的地区开展麻疹抗体血清学检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麻疹疑似病例血清中的IgM抗体,为该病的预防控制消除和临床诊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2005-2009年麻疹疑似病例的血清标本进行特异性抗体检测分析。结果 2005-2009年五年间,收集2 279例麻疹疑似病例,检测麻疹IgM抗体阳性率为76.22%,麻疹IgM抗体阴性血清标本检测风疹IgM抗体542例,阳性53例,阳性率为9.78%。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的与有免疫史的麻疹IgM抗体阳性的比率为2.35:1。2008年为发病的高峰。不同采血时间,麻疹IgM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发病高峰为春夏季节。麻疹阳性病例呈低龄化趋势。强化免疫后发病率显著下降,在麻疹高发前期适时定期开展麻疹强化免疫。应大力加强麻疹基础免疫和复种工作。  相似文献   

11.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在学校、军营等人群集中、环境拥挤的场所,可出现暴发.2011年4月,某部发生一起风疹暴发疫情,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资料来源:暴发疫情由该部卫生队报告,资料均来自现场流行病学调查.(2)病例调查:按照现有的呼吸道疾病流行病学调查表对病例进行个案调查、核实和诊断.(3)实验室诊断:采集急性期病例血液标本,离心、分离血清,冷藏送检.通过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抗体捕捉法检测病人的麻疹和风疹IgM抗体,并进行核实和诊断.试剂由上海荣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北京市海淀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完成检测.(4)统计方法:采用SPSS13.0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密切接触者和其他相关人员血清中IgM和IgG抗体产生情况。 方法 采集研究对象的全血并及时分离血清,采用ELISA和胶体金法对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血清进行IgM和IgG抗体检测,采用ELISA对密切接触者和其他相关人员血清进行检测。 结果 用ELISA和胶体金法进行抗体检测,42例确诊病例的阳性情况为:采样日期从第二周起,不论是IgM还是IgG的阳性率均出现增长,第15~35 d组,阳性率最高,IgM抗体阳性率ELISA和胶体金法分别为72.7%与36.4%,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2.7%与90.9%。用ELISA检测,8例无症状感染者为IgM阳性5例(62.5%)和IgG阳性5例(62.5%)。密切接触者为IgM阳性1例(1.7%)和IgG阳性2例(3.4%)。其他相关人员为IgM阳性1例(2.0%)和IgG阳性2例(4.1%)。ELISA IgM、胶体金IgM、ELISA IgG以及胶体金IgG试验检测出阳性确诊病例的发病日期至采样日期的间隔时间中位数分别为16、14、12、13 d。ELISA与胶体金法比对,IgM抗体检测的Kappa值为0.614,IgG的Kappa值为0.716。 结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血清抗体阳性率从第二周起出现显著增长,不同类型人员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LISA与胶体金法比较中高度一致。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北京市西城区2008年-2011年风疹血清IgM抗体检测结果的分析,了解北京市西城区风疹疫情动态及流行病学特点,为如期实现消除麻疹、降低风疹发病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北京市西城区2008年-2011年采集的疑似麻疹、风疹血清标本进行麻疹IgM抗体、风疹IgM抗体检测。结果:2008年-2011年四年间共检测送检血清标本177份。其中,风疹IgM抗体阳性61份,总阳性率为34.46%。结论:北京市西城区2008年-2011年风疹基本呈散发状态,其阳性率基本维持在一定的水平。四年间的阳性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χ2=4.737,P>0.192)。风疹发病主要集中在3月-6月间,并有明显的年龄分布特征。应加强风疹的免疫预防工作,以控制风疹蔓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摸清麻疹暴发的原因及发病特点,为控制麻疹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捕获法,对疑似病例血清标本进行麻疹、风疹IgM抗体检测,同时,对孕妇血清标本进行IgG抗体检测.结果:该县408例麻疹疑似病例IgM抗体阳性率为91.18%,风疹IgM抗体全部阴性,说明该县属麻疹暴发.其发病特点是:0~10、20~30岁年龄组发病较高,其发病构成比分别为45.71%(170/372)、30.38%(113/372).性别上总体无显著性差异,但20~25岁年龄组,女性发病较高,其发病比例,男女之比为1∶2.9(14/41),同时,在疫区采集的未发病的孕妇血清标本,麻疹IgG抗体阳性率仅为25%(7/28).结论:该县以0~10、20~30岁年龄组发病较高,存在着麻疹流行的危险因素.因此,首先,应加强该年龄组尤其2岁以下幼儿和育龄妇女的麻疹疫苗免疫接种工作.其次,应加强基层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确保麻疹疫苗的接种质量.同时也要加大麻疹保护性抗体的监测力度,随时掌握全市不同年龄组人群的麻疹免疫水平,为制定全市的麻疹免疫规划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婴幼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地区婴幼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感染情况。方法:2006年1~12月采集门诊或住院≤5岁婴幼儿腹泻标本248例,利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轮状病毒抗原。结果:248例腹泻标本,检出轮状病毒133例,阳性率为53.6%。轮状病毒感染对象主要为24月以内婴幼儿,占94.7%,发病高峰在8~9月。结论:轮状病毒是乌鲁木齐地区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监测轮状病毒感染情况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抗体试验(IFA)在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诊断中的可靠性,探讨SARS患者发病后血清抗体在体内的产生规律。方法:采用IFA方法检测不同发病时间的临床确诊SARS病例、疑似病例和其他人群的血清SARS病毒抗体,同时对每一个研究对象采用调查表进行一般情况调查。结果:在发病10天内,SARS患者血清IgG阳性率为55.1%,IgM阳性率为16.3%;发病10天后SARS患者IgG阳性率达89.8%,IgM阳性率达65.3%;发病25天以后SARS患者IgG、IgM阳性率均为90.9%。对发病时间与抗体阳性率采用趋势x^2检验,结果:显示SARS患者血清IgG、IgM抗体阳性率随着发病时间而上升(IgG趋势检验x^2=16.376,P=0.00005;IgM趋势检验x^2=28.736,P=0.000 00)。IFA法用于检测SARS患者发病10天后血清抗体,结果:显示灵敏度、特异度及与临床诊断的符合率均在90%以上。结论:IFA法适于SARS发病10天后作为实验室辅助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7.
巴楚县2001年新疆出血热疫情的血清学证实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以血清流行病学方法调查新闻出血热(XHF)病人,易感人群和主要宿主动物中疾病的感染情况。方法:分别收集2001年4-6月新疆巴县临床诊断为XHF的病人血清,易感人群血清和主要宿主动物的血清,用研制的诊断试剂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XHF特异性IgG和IgM抗体;用抗原捕获ELISA检测XHF病毒抗原。结果:病人血清IgG抗体阳性率为39.62%(21/53)。IgM抗体阳性率为20.75%(11/53),抗原获ELISA有1份血清为XHF抗原阳性;易感人群血清IgG抗体阳性主为21.05%(4/19),IgM抗体检测和抗原捕获ELISA全部为阴性;羊血清IgG抗体阳性率为70%(56/80)。结论:血清流行病学研究证实该次疫情确系XHF、流行地区人畜均有较高水平的隐性感染。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实验室麻疹、风疹IgM抗体检测结果,了解大连市2010年麻疹、风疹的流行特征,为促进免疫规划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ELISA对2010年麻疹、风疹疑似病例血清标本进行IgM抗体检测;结果:全年共检测麻疹、风疹IgM抗体69份,麻疹IgM抗体阳性率为28.99%;风疹IgM抗体阳性率为43.48%;发病地区主要集中在流动人口频繁的城乡结合部,麻疹发病以5岁以内儿童为主,风疹以青少年居多;流行季节均主要为春季。结论:加强流动人口管理仍是今后防控的重点,同时继续加强计划免疫管理,开展查漏补种,做好疫情监测,预防暴发。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 1999年某地出现的一批先有腹泻病症状后继发急性肾功能衰竭 (肾衰 )的患者进行血清学调查和诊断。方法 使用基因克隆表达纯化的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 (EHEC) -溶血素(Hly)和EHECO15 7脂多糖 (LPS)为抗原 ,对采集自 4 2例肾衰患者的血清标本进行蛋白印记试验。结果 EHEC Hly的检测发现 ,IgG抗体阳性 2 1份 ,阳性率5 0 .0 % ;IgM抗体阳性 16份 ,阳性率38.1% ;在 11份标本中同时检测到IgG和IgM抗体 ,阳性率2 6 .2 % ;检测到IgG或IgM抗体阳性的标本 2 6份 ,阳性率 6 1.9%。EHECO15 7LPS的检测发现 ,2 4份标本分别检测到IgG和IgM抗体 ,阳性率各为 5 7.1% ;在 2 9份标本中检测到IgG或IgM抗体 ,阳性率6 9.0 % ;在 2 0份标本中检测到IgG和IgM抗体 ,阳性率4 7.6 %。在 4 2份血清标本中同时检测到EHEC Hly和O15 7LPS的特异性抗体的标本 2 2份 ,阳性率 5 2 .4 % ;检测到EHEC Hly或O15 7LPS的特异性抗体的标本 34份 ,阳性率81.0 %。结论 结合细菌学和血清学诊断结果、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分析 ,可以认为这些患者感染了EHECO15 7∶H7。在分离不到病原菌的情况下 ,检测患者血清标本的EHEC Hly和 /或EHECO15 7LPS的特异性抗体 ,不失为一种可以考虑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包头市发热出疹性疾病发病情况进行分析,掌握全市发热出疹性疾病流行病学特征和发病规律,为制定和调整发热出疹性疾病的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包头市2005~2006年的发热出疹性病例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5~2006年共检测疑似麻疹病例血清346例,其中麻疹IgM抗体阳性180例,阳性率为52.02%;风疹IgM抗体阳性71例,阳性率为20.52%.麻疹IgM抗体阳性病例中最小的6月龄,最大的43岁,男女性别之比为1.17:1;风疹IgM抗体阳性病例中最小的3岁,最大的32岁,男女性别之比为1.63:1.出疹后3~12 d采血,麻疹IgM抗体检出率均较高.[结论]不同采血时间可影响IgM抗体检出率,麻疹初免月龄应从8月龄提前到6月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