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体脾组织移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索自体脾组织移植在严重脾外伤及门脉高压等全脾切除术病人中应用的可行性及价值。方法 将切除的脾脏 ,除去被膜 ,切成 1cm× 1cm× 0 .5cm的薄片 5 0块 ,移植在大网膜中间 ,用丝线缝合后固定于脾床。结果 经动物试验及术后B超 ,同位素扫描 (99m锝 )随访观察 ,移植的脾组织成活良好。血常规 ,血小板 ,IgM ,IgG ,补体C3,术后从低水平逐渐上升至正常。结论 全脾切除后自体脾组织移植能够成活并增生变大 ,而且能够维持一定的免疫功能 ,可预防严重的全身性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2.
王国梁 《人民军医》1997,40(2):85-86
随着人们对脾脏功能的进一步认识,近年来保牌手术已在临床广泛应用[1]。当广泛脾损伤或牌门蒂裂伤时,自体脾移植是一种简单易行,保留脾脏功能的有效方法,国内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临床研究,现将研究近况综述如下。1自体脾移植的方法和部位日前自体脾组织移植的部位主要有皮卜组织、腹直肌鞘内、肠系膜间、大网膜、肠系膜淋巴结、游离小肠段内和腹膜后。有研究发现移植到肌肉内、腹膜后及皮下者,生长均不理想麻生速度慢,其T、B细胞数量也较少,存在一些严重的功能缺陷,而且皮卜和肌肉内移植还存在如下缺点:()劳动时不久便或…  相似文献   

3.
多年来因未完全了解脾脏的功能,而把全脾切除看作无关紧要。Singer(1973)指出.不论儿童或成人,切脾后明显增加脓毒症感染。这一见解,逐渐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现已明确,脾机能对机体免疫的完整性有重要作用。切除脾脏的人,由荚膜杆菌引起的严重感染的死亡率是正常人群的59-200倍。  相似文献   

4.
脾栓塞与脾照射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组与免疫有关,周围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正常或代偿增加的一种常见血液病。本病好发于年青女性,传统主要治疗方法为激素与脾切除,随着对脾脏参与免疫调节的新认识,力图不切除脾脏而改善本治疗结果许多新疗法,虽然取得了显著疗效,但仍有20%左右病例仍不得不行牌切除术(1-2)。大风秀树(3),对ITP行脾切除术后,特切除脾片移植于腹腔,证明了尽管病人切除了牌,但仍保留了机体免疫功能。本文主要介绍用导管技术及放疗技术,解决脾切除及保留脾脏免疫功能的新方法。Maddison”‘1973年首次…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 ,为保持脾脏的免疫功能 ,避免凶险性感染的发生 ,脾切除术后自体游离组织大网膜内移植术已在国内开展。为深入探讨适宜移植量 ,自 1995~ 1997年收治的因外伤所致脾破裂 5 9例 ,我们分别实施全脾切除以及脾切后不同移植量自体脾移植术 ,采用放免法 (RIA)测定能特异性反映脾功能的血清促吞噬素 (Tuftsin)浓度 ,以此作为指标 ,对各组病例术后近、远期脾功能状况进行观察和评估。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 5 9例 ,男 37例 ,女 2 2例 ,年龄13~ 6 8岁 ,平均 32 4岁 ,随机分为 5组。A组 :13例 ,为全脾切除组 ;B、…  相似文献   

6.
目的 应用在球囊导管阻断脾动脉主干下作脾动脉分支"铸型式"栓塞术,观察健康长白猪脾脏栓塞后影像学、病理学、血象、生化及免疫功能的变化,评估该方法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 对实验组进行了在球囊导管阻断脾动脉主干下经微导管用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NBCA)作脾动脉铸型栓塞术.对照组,行常规经导管选择性脾动脉栓塞术,栓塞材料为PVA颗粒和明胶海绵碎粒.栓塞后观察两组动物栓塞脾脏影像学、病理学及实验组动物生化、血象、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 ①实验动物组,在球囊导管阻断脾动脉主干30 min后、脾动脉铸型栓塞术后4周复查脾脏CT平扫显示脾脏体积均较栓塞前明显缩小(P<0.05);血管造影显示,术后脾动脉主干完全闭塞,未见侧支循环建立.②病理检查:与实验组相比,对照组术后组织淤血性、出血性坏死更明显;栓塞4周后脾脏铸型栓塞处明显萎缩.③实验室检查:实验组栓塞前后血常规、生化、免疫球蛋白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①在球囊阻断脾动脉主干下,用微型导管和组织胶-碘油乳剂栓塞脾动脉具有血管铸型效果,栓塞后脾脏明显萎缩,栓塞效果确实.②与常规经导管栓塞脾动脉术相比,新栓塞技术术后反应较轻.③铸型栓塞术后可以避免因侧支循环的建立而影响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脾功能亢进症(hypersplenism,简称脾亢)最早由Chauffard于1907年开始使用,用以描述因脾脏功能过度增强而不适当地隔离和破坏血液成分所引起的一组症状;主要表现为贫血和左季肋部肿物.传统主张脾切除术治疗脾亢,但是脾切除术往往伴有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易并发感染,全脾切除者比未切脾者感染率高58倍,死亡率高出200倍[1],此外,易引起原有侧支循环再出血以及脾静脉栓塞等并发症.脾脏是一个有着多种重要功能的器官,对维持机体免疫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微创及无创技术迅速兴起,在非手术保脾治疗脾亢领域出现许多新的方法.笔者就目前的脾亢非手术治疗进展综述如下,旨在为临床脾亢非手术治疗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外源性VEGF对自体脾组织大网膜内移植后血管再生过程影响。方法:198只昆明种小白鼠随机分为脾切除自体脾组织大网膜内移植组及假手术组,将脾切除自体脾组织大网膜内移植后的小鼠再随机分为实验组(应用外源性VEGF组)和对照组(不用外源性VEGF组)。实验观察组小鼠分别于术后7、15、30d于尾静脉内注射VEGF,最后一次注射后1、7、14、30、60、90d各处死5只,取脾组织标本;对照组于术后观察上述对应时相点后各处死3只,取脾组织标本,进行墨汁灌注血管面密度测定。结果:术后7、15、30d注射VEGF后,较对照组的血管数量明显增多,墨汁灌注显示,实验观察组血管面密度较对照组明显增大。结论:外源性VEGF能够促进移植脾组织内血管生长,改善移植脾组织的血液循环,有利于移植脾组织再生,使其结构恢复更趋完善。  相似文献   

9.
由于创伤作脾切除后感染率增高,近年来保留脾手术已在临床试用。自体脾组织移植方法简便安全,且有一定功能。本文就其对外周血细胞的影响作进一步探讨。 方法 选用健康狗23只,分为两组:(1)自体脾组织移植组18只;(2)脾切除组5只。移植组动物在无菌条件下剖腹切脾后,取1/10脾组织分成2×1×1cm 2块和1×1×1cm 4块,前  相似文献   

10.
脾功能亢进介入治疗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脾功能亢进(以下简称脾亢)是指脾肿大伴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一种或多种减少,骨髓呈增生状态,脾切除后可恢复的一组综合征。临床上曾用脾切除术治疗内科治疗无效的脾功能亢进,但是脾切除术往往伴有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易并发感染和出血。全脾切除者比未切脾者感染率高58倍,死亡率高出200倍[1]。逐渐兴起的介入技术用于治疗脾功能亢进时,可部分保留脾脏的功能,是比较理想的方法。主要方法有:部分脾栓塞术(PSE),双重介入方法、经皮穿刺注药部分性脾栓塞、射频消融术(RFA)。1 PSE PSE已被认为是脾亢治疗的首选方法。它的基本原理是,人为的…  相似文献   

11.
脾功能亢进(脾亢)一般采用传统外科切脾手术治疗,但脾切除后机体免疫功能削弱而引起致命感染已被公认[1].部分脾栓塞(Partial splenic embolization,PSE)则能保留脾脏的正常免疫机能,同时有效地改善了外周血象,并发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2.
脾脏免疫学的进展,改变了一旦确诊为脾破裂即应切脾的传统概念。脾缝合术、脾粘合术、部分脾切除术、半脾切切术、脾组织自体移植及选择性非手术治疗等多种保脾形式相继用于临床,使脾损伤的治疗有了更广泛的选择余地。本文仅就选择性非手术治疗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脾切除和自体脾组织移植对肺泡巨噬细胞抗菌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脾切除和自体脾组织移植对肺泡巨噬细胞抗菌功能的影响630038重庆第三军医大学应用解剖与手术学教研室冷建军,陈维佩关键词脾切除;巨噬细胞,肺泡;移植,自体脾组织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 R656.6肺炎球菌是脾切除后凶险性感染(OPSI)的主要病原菌,肺泡...  相似文献   

14.
目的应用放射性核素脾显像评价严重脾外伤自体腹膜后脾移植的脾功能。方法对严重脾外伤患者行自体腹膜后带蒂脾移植术,应用99mTc-植酸钠胶体法和99mTc-热变性红细胞法观察自体脾移植后患者脾功能。结果术后2周、3个月及6个月分别观察到7例自体脾移植均成活,移植脾显像较清晰。结论99mTc-植酸钠和99mTc-热变性红细胞脾显像是直接观察严重脾外伤自体脾移植术后脾成活、功能和形态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脾脏破裂在腹腔脏器伤中约占第二位,死亡率较高。传统的治疗方法是施行脾切除术,但术后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引起并发症的机会增多。故目前临床对外伤脾已不全用切脾术了。现将我院收治外伤性脾破裂27例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脾脏具有独特的免疫和抗肿瘤功能,全脾切除后往往导致全身凶险性感染及其他并发症。如何保留脾脏功能已受到广泛的重视。笔者应用脾动脉结扎大网膜包脾治疗重度外伤性脾破裂,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动物实验:(1)对象:8条本地健康杂种犬,体重15~23kg,犬龄4~8岁,雌雄不限,孕犬除外。(2)方法:术前12小时禁食、禁饮。肌肉注射基础麻醉后,静脉全麻维持,左肋缘下术区脱毛,碘伏消毒。取肋缘下切口约15cm,进腹后托出脾脏,找出脾动静脉给予结扎。剥除部分脾被膜,压迫止血后涂以ZT胶,选血供丰富的大网膜紧贴于脾创面上。脾颜…  相似文献   

17.
(99m) ̄Tc热变性红细胞脾肝扫描应用于脾保留术的疗效观察510010广州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张玉新,马宏敏,蔡志民,兰智关键词脾脏;脾切除术;放射性核素显像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657.6脾保留术后移植脾或保留的残脾是否存活,有否功能或脾亢复发,是评...  相似文献   

18.
由于免疫学的发展,人们已公认脾脏是人体的重要免疫器官。脾切除后会引起全身免疫系统功能减退,甚至引起暴发性感染。故在脾破裂后尽量保留脾脏,已成为外科临床研究的课题。目前,保脾术式众多。我们进行了应用褐藻胶可吸收性止血敷料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实验研究,现将...  相似文献   

19.
脾脏损伤在腹部脏器闭合性损伤中最为常见,单纯脾破裂的死亡率约10%,若有多发伤,死亡率达15%~25%[1]。以往学者认为脾脏的功能不大,对于脾破裂患者一般选择脾切除术进行治疗。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研究发现脾脏并非多余的器官,而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1]。学者逐渐认识到虽然脾切除术,  相似文献   

20.
部分脾栓塞术治疗脾机能亢进症(附23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部分脾栓塞术治疗脾机能亢进症的方法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3例脾机能亢进症患者,采用Seldinger穿刺技术,将导管选择或超选择插入脾动脉,注入明胶海绵-抗生素-造影剂混悬物,栓塞部分脾脏供血动脉。结果:23例经部分脾栓塞术治疗后,外周血象3个月内恢复正常或基本正常,脾脏显著缩小,保留了人体免疫功能。结论:部分脾栓塞术避免了手术切脾脏,保存脾脏部分功能,维持人体免疫机制。本法具有手术简便、安全、创伤小、疗效显著等优点,且可重复治疗,是一种可替代外科脾切除术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