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糖耐量异常的干预及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勇  贾红 《西南军医》2009,11(3):500-503
糖耐量异常(impaired ducose tolerance;IGT)是一种早期的血糖稳态改变,反映了由血糖正常到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的过渡阶段,胰岛素抵抗可能是大多数IGT和T2DM(2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遗传特征,是预示T2DM的高风险因素,其患微血管和大血管并发症的危险性也大大增高。  相似文献   

2.
型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IGT)中老年人常见,IGT逐渐恶化为糖尿病和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较大[1]。对糖尿病早期诊断或及时发现IGT者,对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目前国际上推荐的糖尿病初筛方法为餐后2h血糖及相关发病率,但在年度健康查体时,因病人往往还要抽空腹血查肝功能、血脂等,同日须抽两次静脉血,不易为病人接受;同时医务人员工作量也大幅度增加,实际操作起来有一定困难。为此,我们在1997年3月的查体中,对40岁以上中老年人测定了空腹及服糖后2h血糖,同时查空腹及服糖后2h及3h尿糖,对各种结果加以比较,旨在找到中老年人糖尿病或IGT准…  相似文献   

3.
4.
腰骶角异常诊断椎间盘病变价值的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腰骶角是放射科诊断腰椎疾病 ,特别是椎间盘病变最常用、最基本的术语 ,它的正常值一般约 3 4°。在老年患者中 ,多数表现为腰骶角变小 ,椎间隙变窄 ,以椎间盘退行性改变为主 ,而部分年轻患者则表现为腰骶角增大 ,脊柱不稳 ,CT检查以椎间盘膨出、突出为主要表现。我们对 40例腰骶角异常患者进行CT检查 ,发现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椎间盘病变 ,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  本组男性 2 8例 ,女性 12例 ;年龄 15~ 2 6岁 ,平均 2 1岁。2 8例男性中 ,有 16例是体育爱好者 ,运动后自感腰痛 ,且不断加重 ,无明确外伤史 ,12例为一般职业 ,否认外伤。…  相似文献   

5.
周围神经病变的MRI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近年来 ,MRI新技术不断涌现 ,相控表面线圈的应用 ,使MR图像分辨率、信噪比和对比噪声比明显提高 ,周围神经及其病变的MRI研究也渐受重视并在临床诊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周围神经病变繁杂 ,目前MRI研究较多、进展较快的主要是发病率较高的视神经、三叉神经、听神经和面神经等颅神经病变 ,臂丛、腰骶丛及其分支病变。因此 ,笔者结合重点阐述以上周围神经病变的MRI表现及其临床价值。一、颅神经病变的MRI研究进展(一 )视神经病变的MRI表现MRI是目前诊断视神经病变最准确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能比较准确地提供视…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DM)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发病率都非常高,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s),作为糖尿病较为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可累及感觉神经、自主神经及运动神经等神经系统,产生感觉或/及运动障碍,更有严重致残的可能。研究表明患者血糖的控制情况与DPNs的发病率密切相关,糖尿病病程越长,越容易出现代谢紊乱和血管改变,其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率也就越高。DPNs给患者带来极大的肉体和精神损伤,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如何更好地了解和诊断该种疾病,通过合适的干预手段进行早期治疗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就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方式进行综合总结概述。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由糖尿病并发的以眼部微血管病变为特征的四大致盲眼病之一。糖尿病是严重影响人们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病,可分为1型—胰岛素依赖型和2型—非胰岛素依赖型,其发病机制为不同原因所致的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或靶细胞敏感性下降,导致糖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33例外伤性听小骨异常的CT表现以探讨CT在外伤后听小骨异常诊断中的重要意义,资料与方法:对33例耳外伤听小骨异常均行横,冠状面高分辨率CT扫描并分析其CT表现,结果:听骨链完全断裂10例(30.3%),锤砧关节脱位或伴有锤,砧骨移位16例(48.5%),锤钻骨移位4例(12.1%),砧镫关节脱位2例(6.1%),镫骨脚骨折1例(3.0%),结论:高分辨率CT对诊断外伤性听骨链异常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奇静脉是连接上腔静脉和下腔静脉的重要通道,沿途接收椎体静脉、食管静脉、肋间后静脉及心包静脉的血流。当上腔静脉或者下腔静脉发生阻塞时,此侧支循环可以作为正常循环的通道。CT扫描可以直观清晰地显示奇静脉的解剖学结构,用以了解奇静脉是否发生异常的改变,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采用体重在200g左右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8只,实验组9只;用链脲佐菌素(STZ)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成模两月时行摇尾试验,测定坐骨神经运动传导速度及坐骨神经局部血流量,并分离腓肠神经,光镜下行腓肠神经形态学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大鼠热痛阈值,坐骨神经运动传导速度及坐骨神经血流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腓肠神经有髓鞘神经纤维数量、密度、神经轴索及髓鞘大小显著低于对照组(P相似文献   

11.
影像设备及影像技术的发展,使超声、X线、CT、MRI对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有了明显进展。在显示周围神经正常解剖、周围神经病变定位及定性方面上述检查各有优势;受设备、成像条件、操作者水平等因素制约,也各有局限性。各种检查手段相结合,优势互补,将有效提高对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可表现为感觉、运动和自主神经损害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生命。其发病机制比较复杂,主要有高血糖、氧化应激、微血管病变、代谢异常、神经生长因子缺乏以及自身免疫等多种致病因素。现就近年来中西医药物治疗DPN概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1987年我们报导了女性痤疮患者血清睾酮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男性患者血清雌二醇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同时观察到大部分女性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月经周期紊乱及轻度多毛现象;约三分之一的男性患者胡须生长较晚且稀。为深入评价这些临床异常表现,我们从1987年11月~1989年7月随机分析门诊300例女性患者的月经周期、乳房发育及体毛生长情况,100例男性患者的体毛生长情况,并与150例正常人对照,其结果报告如下。 调查对象与方法 调查对象:寻常型痤疮患者共400例,女性300例,年龄16~34岁,病程2个月~8年;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为慢性代谢性疾病,发病症状较隐蔽,常以慢性并发症为首发症状。近年来,我们诊治了以周围神经病变为首发症状的糖尿病34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5.
同型半胱氨酸是蛋氨酸和半胱氨酸代谢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中间产物.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代谢异常导致的高同型半胱氨酸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密切相关.本文就其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关系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6.
下肢静脉血流频谱[1]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是具有不同的频谱特征,本研究通过分析下肢静脉异常血流频谱特征,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林颖慧  潘洋 《航空航天医药》2010,21(10):1795-1795
目的:探讨川芎嗪注射液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在降糖基础上加用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对照组(30例)则加用维生素B1、B12治疗,疗程均为15 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0%,对照组53.3%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川芎嗪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8.
马林霞 《人民军医》2011,(9):796-797
目的:观察脑心通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两组均给予饮食控制、补充B族维生素、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使空腹血糖〈7.8 mmol/L,餐后2 h血糖〈11.1 mmol/L。对照组采用硫辛酸600 mg,加入到0.9%氯化钠注射液500 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脑心通胶囊,每次3粒,每天3次。两组均2周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周围神经病变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36例,占87.8%;对照组总有效23例,占56.1%。两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硫辛酸加脑心通在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症状和恢复神经传导功能方面,显著优于单纯硫辛酸治疗。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及糖耐量异常患者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超声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血管内皮功能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变化。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血管病变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主要表现,是糖尿病患者致死的主要原因。异常升高的血糖可损伤血管内皮,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本文的目的是用超声方法检测2型糖尿病(Non-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mellitus,NIDDM)和糖耐量异常(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预测2型糖尿病和糖耐量异常患者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受损程度,指导临床积极治疗,预防并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出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正> 胃与十二指肠溃疡是临床常见且多发的消化道疾病,属祖国医学“胃脘痛”范畴。以往对此病症的检查一直靠胃镜和X线钡餐来诊断,近年来随着现代超声诊断仪被引入中医领域,中医的传统诊断方法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本文对胃脘痛进行B超检查并与胃镜检查结果比较,现将结果与临床意义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