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纳米粒是近年来载体研究中的热点。理想的纳米粒载体应有特异靶向性、药物释放可控性,无毒性以及可生物降解等。综述了纳米粒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
基因治疗已经成为现代医疗中极具发展潜力的治疗手段。选择合适的运转载体是基因治疗成功与否的关键之一。尽管病毒载体转染效率很高,但是其免疫源性和安全性等问题限制了它的应用。通过化学反应制备而成的纳米粒作为非病毒转染载体有效解决了上述问题,从而提高了基因转染效率。近年来,大量的研究表明以聚乙烯亚胺为基础的纳米粒已经成为基因转...  相似文献   

3.
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纳米材料在药物传输领域有着潜在的应用空间.研究细胞对纳米粒的细胞摄取机制,有助于从细胞层次上理解生命体的生理过程和药物的作用机制,掌握细胞治疗的机理;同时也可为构建更加安全有效的纳米药物载体提供依据.综述了纳米粒摄取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在简要介绍纳米粒内吞途径的基础上着重讨论了影响内吞的因素,同时详细介绍了纳米粒内吞途径的常用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4.
聚乙二醇修饰的共聚物纳米粒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纳米粒作为药物输送载体有很多优势,如可控释,靶向等。但是,由于聚合物纳米粒经静脉经给药后,数秒或数分钟内会被皮网状系统清除而无法普遍应用,为了克服这一缺点,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引入亲水性组分聚乙二醇(PEG)对聚合物进行修饰,以避免其被内皮肉状系统摄取。聚乙二醇的引入不仅会影响聚合物纳米粒的生物降解行为,而且会影响药物的释放,体内分布等行为,本文综述了聚乙二醇修饰的共聚物纳米粒的制备,稳定性,载体,体外释药,体内分布,毒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前景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5.
壳聚糖纳米粒在基因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壳聚糖是自然界存在的唯一的碱性多糖,具有良好的生物粘附性、生物可降解性及生物相容性。用壳聚糖制备的纳米粒具有助渗作用及生物粘附性,在基因递送载体的研究中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固体脂质纳米粒(solid lipid nanoparticles,SLN)又称固体脂质体,是一种室温下为固态的天然或合成的脂质体或类脂纳米粒子。SLN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是一种以硬脂酸、卵磷脂、三酰甘油等脂类原料为基质,将药物包裹于类脂核中制成50~1000nm粒径的固体脂质粒子给药体系[1-2]。SLN常温下为固态,具有以下四方面特点:①良好的生物兼容性;②能有效地控制药物释放,并可有效避免药物的降解和泄漏;③适合于多种给药途径;  相似文献   

7.
采用乳化聚合法制备阿糖胞苷纳米粒,研究其体内外释药特性。结果表明阿糖胞苷纳米粒体外释药规律符合双指数方程,有明显的缓释作用。在家兔体内的药物动力学过程符合二室模型,与阿糖胞苷注射剂相比,t1/2β和MRT延长,CL降低,表明阿糖胞苷纳米粒可显著延长阿糖胞苷在体内存留时间,具有明显的缓释特征。  相似文献   

8.
叶酸偶联白蛋白纳米粒的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去溶剂化法制备普通白蛋白纳米粒 ,利用叶酸活性酯在微碱性条件下与白蛋白纳米粒表面的氨基反应 ,制得叶酸偶联白蛋白纳米粒。采用葡聚糖凝胶柱色谱法及紫外分光光度法验证偶联是否成功 ,并测定叶酸偶联的程度。通过葡聚糖凝胶柱色谱法可以清楚地看到叶酸偶联白蛋白纳米粒与未反应的叶酸活性酯完全分离 ,叶酸偶联白蛋白纳米粒与叶酸白蛋白机械混合物的胰蛋白酶水解液在 35 8nm处的紫外吸收图谱基本一致 ,说明叶酸已经成功地偶联于白蛋白纳米粒的表面。纳米粒形态圆整 ,平均粒径为 6 6 nm。叶酸偶联白蛋白纳米粒制备成功 ,作为叶酸受体表达丰富的多种肿瘤细胞的主动靶向给药的潜在途径 ,值得进一步的关注和研究  相似文献   

9.
经皮和黏膜给药是一种重要的给药途径,生物可降解纳米粒因其良好的生物可降解性、生物相容性和特殊的通透性而在该给药途径中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目前,研究较多的有聚乳酸共聚乙醇酸、聚己内酯、壳聚糖、共聚物聚乳酸-聚乙烯乙二醇等,主要用于疫苗、基因及蛋白类药物的载体.  相似文献   

10.
背景:布洛芬因溶解度和溶血问题,目前仍无注射给药剂型上市。 目的:将自制的磁流体载入固体脂质纳米粒中,制备布洛芬磁性固体脂质纳米粒。 方法:以包封率为指标,用正交设计确定布洛芬固体脂质纳米粒的最优处方。以共沉淀法制备Fe3O4磁流体作为磁性材料,采用乳化分散-超声法,按照最优处方制备布洛芬磁性固体脂质纳米粒。观察其表面形态、粒径大小、分布和Zeta电位、饱和磁化强度、包封率及体外释放特征。 结果与结论:通过正交实验得最优处方为布洛芬0.05 g、F-68 0.2 g、吐温80 0.05 g、卵磷脂0.1 g、单硬脂酸甘油酯0.05 g、磁流体2.5 mL。用该工艺和处方制备的布洛芬磁性固体脂质纳米粒粒子呈均匀球形;平均粒径、zeta电位为(122±16) nm和(-13.3±6.94) mV;药物包封率和Fe3O4铁包封率分别为84.15%和83.19%;布洛芬在给定介质中36 h释放较完全,符合制剂学性质要求。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目前在临床上国内外尚无对内耳病局部用药的缓释剂,本研究旨在探讨能否将白蛋白纳米粒载体材料作为鼓室跨膜给药缓释剂.方法 采用去溶剂化法制备空白白蛋白纳米粒并进行系统表征和细胞毒性评价.为便于观察,选取一种红色荧光染料即罗丹明B(RhB)作为模型药物,以物理吸附方式与空白白蛋白纳米粒结合形成载药白蛋白纳米粒,测定其载药量、包封率及体外药物释放曲线,同时采用小动物活体成像技术观察其注入豚鼠听泡内跨圆窗膜转运扩散情况.结果 制备的白蛋白纳米粒为实心球形,表面光滑,平均粒径大小为476 nm,Zeta电位为15.4 mV.体外药物释放结果表明,该纳米粒具有缓释效果.经戊二醛交联固定的白蛋白纳米粒具有一定的细胞毒性;而经热变性处理的白蛋白纳米粒具有较好的细胞相容性.小动物活体成像实验可以看到RhB在听泡内滞留扩散,而后经解剖观察,证明白蛋白纳米粒可在圆窗膜表面附着并穿越圆窗膜实现跨膜向耳蜗内转运.结论 制备的白蛋白纳米粒结构完整,制备方法简单、无毒性,可以很好地包载药物并具有缓释功能,为进一步制备可注射跨圆窗膜定向缓释纳米凝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5-氟尿嘧啶载自组装水凝胶纳米粒的制备及体外释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以乙酰化普鲁兰(PA)为基质材料,采用透析法制备新型自组装水凝胶纳米粒,用以增强5-氟尿嘧啶的药物靶向性及药物选择活性,从而达到降低其毒副作用的目的。用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动态光散射仪(DLS)和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对其进行表征。分别测量不同浓度、温度以及储存时间下,PA纳米粒的粒径的变化情况,以研究环境因素的改变对PA纳米粒的粒径及其粒径分布的稳定性影响。使用透析方将5-氟尿嘧啶(5-FU)物理包封于自组装纳米粒中,并模拟人体环境进行了体外释放研究。结果表明,PA纳米粒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粒径基本保持恒定,具有良好的稳定性;PA纳米粒的粒径在100nm左右,具有良好的表面球形度且分布均匀;不同环境条件变化下,粒径基本保持恒定,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在18h内,5-FU释放量达70%左右,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乙酰化程度越低,5-FU的缓释效果越好,但载药量略有下降。PA纳米粒是非常具有应用前景的新型5-FU药物载体。  相似文献   

13.
RNA干扰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心血管领域,壳聚糖纳米粒以其良好的生物特性而作为基因递送载体成为现在研究的热点.就BNA干扰技术与纳米技术在心血管领域的应用及目前常采用的制备壳聚糖纳米粒的方法、影响质粒与壳聚糖纳米粒结合效率的因素、质粒壳聚糖复合物纳米粒转染的影响因素及体外释药行为作一简单的回顾.  相似文献   

14.
背景:两亲性嵌段聚合物由于其较强的载药能力强、纳米级大小、血液中长循环等优点在载药系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目的:评估改良自乳化溶剂扩散法制备的甲氧基封端的聚乙二醇-聚乳酸 (MePEG-PLA)纳米粒对人骨肉瘤细胞MG63的毒性。 方法:通过改良自乳化溶剂扩散法制备MePEG-PLA纳米粒,MTS法测定纳米粒培养1,2,3 d后对MG63的毒性。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纳米颗粒的粒径大小、粒径分布及Zeta电位;透射电镜表征纳米胶束外观形态;酶标仪检测培养1,2,3 d细胞吸光度值。 结果与结论:MePEG-PLA纳米粒的平均粒径为25.7 nm,分布均匀,呈球形,Zeta电位为-8.06 mV,MePEG-PLA毒性为 0级。提示改良自乳化溶剂扩散法制备纳米粒简单易行,制备的纳米粒无毒,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索对肝癌细胞HepG2具有较高转染效率和靶向性的TAT-LHRH修饰的壳聚糖/DNA纳米粒的内吞途径.方法 采用复凝集法,将荧光标记的质粒DNA与壳聚糖或TAT-LHRH修饰的壳聚糖混合制备壳聚糖/DNA纳米粒(CDN)和TAT-LHRH修饰的壳聚糖/DNA纳米粒(TLCDN).观察3种内吞途径抑制剂Chlor...  相似文献   

16.
PEG化壳聚糖质粒纳米粒的制备及其转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制备壳聚糖纳米粒并构建聚乙二醇(PEG)化壳聚糖质粒纳米粒,研究其对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的转染能力及细胞毒性。方法采用离子交联法制备壳聚糖纳米粒,应用喷金扫描电子显微镜检测壳聚糖纳米粒粒径的分布与形态;通过静电吸附作用连接上pGenesil-1质粒(报告基因);对壳聚糖质粒纳米粒进行PEG化的修饰;应用PEG化壳聚糖质粒纳米粒转染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采用噻唑蓝(MTT)法测定壳聚糖纳米粒对细胞的毒性作用。结果喷金扫描电镜检测显示壳聚糖纳米粒呈均匀分散的球形颗粒,平均直径为5nm;PEG化壳聚糖质粒纳米粒能转染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MTT结果显示壳聚糖纳米粒对细胞无毒性作用;壳聚糖质粒纳米粒对内皮细胞的转染效率为26%,PEG修饰壳聚糖质粒纳米粒转染细胞,转染率为63.4%。结论对壳聚糖质粒纳米粒进行化学修饰不仅能提高其转染效率,且对细胞无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7.
mPEG-PLGA-mPEG纳米粒的体外降解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开环共聚方法合成了具有不同组份的丙交酯 /乙交酯 /聚乙二醇 (LA/GA/PEG)共聚物 (PLGA PEG ,PELGA) ,并进一步偶联制得三嵌段共聚物 (mPEG PLGA mPEG ,简称PELGE)。采用超声乳化—溶剂蒸发法 (O/W )制备PELGE纳米粒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乳酸含量的方法研究了PELGA、PELGE纳米粒体外降解规律 ,体外降解实验表明 :共聚物分子量增加 ,降解减慢 ;共聚物中GA含量增加 ,即LA/GA比例减小 ,降解加快 ;PEG含量增加 ,降解加快 ;LA/GA和PEG含量相同的PELGE比PELGA的降解速度快。证明了可通过改变LA/GA的比例或PEG的含量来调节聚合物的降解速率。  相似文献   

18.
背景:聚乳酸-羟基乙酸是一种生物相容性良好的可降解材料,确定其最佳制备工艺条件,有利于聚乳酸-羟基乙酸后续药物载体研究与工业化生产条件的确立。 目的:以聚乳酸-羟基乙酸为包裹材料,探索纳米粒的制备条件对粒径、表面形态等的影响,确定最佳制备工艺条件。 方法: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聚乳酸-羟基乙酸纳米粒,以粒径为观察指标,探讨乳化剂种类、乳化剂含量、油相种类、超声时间、挥发时间、油相与水相体积比(W∶O)以及聚合物质量浓度等制备条件对纳米粒粒径的影响,确定制备聚乳酸-羟基乙酸纳米粒的最佳工艺条件。 结果与结论:优化后的制备工艺条件是在室温下,以一定的搅拌速度和滴加速度,选择常用无毒的乳化剂,浓度在0.3%~1.0%,丙酮为有机相,超声时间8~15 min、挥发时间6~10 h、水油相比(W∶O)>25∶1,聚合物质量浓度<60 g/L。提示该制备工艺简单、稳定,优化制备条件,可制备出表面形态规整、粒径适宜的聚乳酸-羟基乙酸纳米粒。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制备壳聚糖纳米粒并构建聚乙二醇(PEG)化壳聚糖质粒纳米粒,研究其对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的转染能力及细胞毒性.方法:采用离子交联法制备壳聚糖纳米粒,应用喷金扫描电子显微镜检测壳聚糖纳米粒粒径的分布与形态;通过静电吸附作用连接上pGenesil-1质粒(报告基岗);对壳聚糖质粒纳米粒进行PEG化的修饰;应用PEG化壳聚糖质粒纳米粒转染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采用噻唑蓝(MTT)法测定壳聚糖纳米粒对细胞的毒性作用.结果:喷金扫描电镜检测显示壳聚糖纳米粒呈均匀分散的球形颗粒,平均直径为5 nm;PEG化壳聚糖质粒纳米粒能转染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MTT结果显示壳聚糖纳米粒对细胞无毒性作用;壳聚糖质粒纳米粒对内皮细胞的转染效率为26%,PEG修饰壳聚糖质粒纳米粒转染细胞,转染率为63.4%.结论:对壳聚糖质粒纳米粒进行化学修饰不仅能提高其转染效率,且对细胞无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制备壳聚糖纳米粒并构建聚乙二醇(PEG)化壳聚糖质粒纳米粒,研究其对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的转染能力及细胞毒性.方法:采用离子交联法制备壳聚糖纳米粒,应用喷金扫描电子显微镜检测壳聚糖纳米粒粒径的分布与形态;通过静电吸附作用连接上pGenesil-1质粒(报告基岗);对壳聚糖质粒纳米粒进行PEG化的修饰;应用PEG化壳聚糖质粒纳米粒转染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采用噻唑蓝(MTT)法测定壳聚糖纳米粒对细胞的毒性作用.结果:喷金扫描电镜检测显示壳聚糖纳米粒呈均匀分散的球形颗粒,平均直径为5 nm;PEG化壳聚糖质粒纳米粒能转染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MTT结果显示壳聚糖纳米粒对细胞无毒性作用;壳聚糖质粒纳米粒对内皮细胞的转染效率为26%,PEG修饰壳聚糖质粒纳米粒转染细胞,转染率为63.4%.结论:对壳聚糖质粒纳米粒进行化学修饰不仅能提高其转染效率,且对细胞无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