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头痛     
<正> (一)偏头痛1、处方:白芷、川芎各21克,羌活、防风、柴胡、荆芥各9克。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早晚服用。疗效:治疗30例,2-3剂即奏效。来源:《天津医药》1976年第11期。2、处方:郁李仁、甘草、柴胡各3克,白芷1.5克,白芥子9克,香附子6克,川芎30克,白芍15克。  相似文献   

2.
鼻炎     
<正> (一)慢性鼻炎①处方:苍耳子、辛夷各9克,薄荷叶、白芷各6克,细辛2.5克,麝香0.6克。用法:上药共研极细末,置于喷粉器中吹入鼻腔,每日1次,每次约25毫克。疗效:18例患者中,病程1月~15年,经治疗8~9次后,痊愈者9例,进步6例,无效2例,不明1例。  相似文献   

3.
外阴溃疡     
<正> 处方:(1)内服药:当归、川芎各6克,杭菊、白术、柴胡各9克,茯苓、栀子、甘草各3克。(2)外用药;珍珠15克,轻粉3克,炉甘石(水飞)9克,冰片2克。用法:内服药每日1剂,先服3剂,如  相似文献   

4.
皮肤瘙痒症     
<正> 处方:全蝎、僵蚕、苦参各6克,薄荷、甘草各3克,生地15克,荆芥、防风、牛蒡子、蝉蜕各5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疗效:治疗10例,均服1~8剂痊愈。病例:(1)林××,男,39岁,1962年12月9  相似文献   

5.
古方选载     
<正> 咳嗽日久处方及用法:炒凤凰衣(鸡子白皮)9克,焙黄麻6克,研为细末。每服1.5克,每日2次。来源:《孟诜》外感风寒处方及用法:柴胡9克,防风6克,陈皮6克,白芍10克,甘草6克。生姜三片,水煎,分2次温服。来源:《景岳全书》胁痛(肝郁气滞) 处方及用法:柴胡、陈皮各6克,赤芍、枳壳、醋炒香附各4克,草3克。水煎,分2次服。来源:《医医偶录》胁痛(肝郁化火) 处方及用法:柴胡6克,黄芩10克,栀子10克,青皮6克,白芍10克,积壳5克。水煎,分2次服。来源:《症因脉治》水肿处方及用法:白术6克,茯苓9克,郁李仁4克,生姜三片。水煎,分2次温服。  相似文献   

6.
病毒性肝炎     
<正> (一)急性肝炎1、处方:龙胆草12克,败酱草、冬青各30克,甘草6克。用法:上药加水煎约2小时,得药液500毫升,分2-3次口服。每日1剂。同时辅以维生素类药物。疗效:治疗42例,临床治愈37例,好转5例。  相似文献   

7.
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坐骨神经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应用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坐骨神经痛20例,经治6~20天,临床治愈(症状消失1年以上未发)18例,症状显著减轻者2例。处方:当归、牛膝各15克,白芍、威灵仙、鸡血藤各30克,桂枝、制二乌、乳没、甘草各10克,细辛3克,痛剧者酌加田三七末6克(冲服)。病例介绍:邓××,  相似文献   

8.
痤疮     
<正> 1、处方:枇杷叶、夏枯草各6-12克,银花、黄芩各6-9克,桑白皮9-15克,生甘草3-5克,连翘6-6克。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24剂为1疗程。  相似文献   

9.
夜盲症     
<正> ①处方:苍术15克。用法:水煎服,连服2~3日。疗效:治疗5例,全部治愈。来源:《广东中医》1960年第1期。②处方:石决明、车前子、茅术片(盐水拌、晒干)各9克,决明子(炒煅)12克,猪肝18克(不落水)。孩童酌减。用法:将上药共研细末,把猪肝切一条  相似文献   

10.
<正> 处方:五味子、酸枣仁、淮山各10克,当归6克,龙眼肉15克。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疗效;治疗20例,全部痊愈。来源:《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60年第1号  相似文献   

11.
盗汗     
<正> 1、处方;生黄芪、生牡蛎、浮小麦各30克,生地、熟地各15克,当归、炒黄柏、炒黄芩、麻黄根各9克,炒胡连6克。用法:水煎,每天1剂。疗效:治疗肺结核盗汗161例,消失者140例,好转者15例,无效6例。一般服3-6剂。来源:《新医药学杂志》1979年第5期。  相似文献   

12.
斑秃     
<正> ①处方;(1)熟地、菟丝子各60克,当归、川芎、杭芍各30克,木瓜、天麻、羌活各24克。(2)防风、荆芥、蔓荆子、祁艾、菊花各9克,薄荷、藿香、甘松各6克。用法:将(1)方诸药共研细末,加蜜564克,为丸,每服9克,每日2次。将(2)  相似文献   

13.
输卵管积水     
<正> 处方:(1)内服药:当归、赤芍、牛膝、防己各9克,川芎、延胡索、红花、生桃仁各6克,油桂1.5克,木通3克,香附12克,生甘草15克。气虚加黄芪、台参;纳呆加砂仁、鸡内金。(2)外敷药:甘遂120克,麝香0.1克。  相似文献   

14.
胎位不正     
<正> 1、处方:当归、泽泻、白术各6克,白芍、茯苓各9克,川芎1.5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2剂。1星期后复查,如未正则再连服2-8剂。疗效:治疗103例,92例单服上方2-8剂,胎位即正;另有6例加灸至阴穴转正;5例由于骨盆狭窄,妊娠9个月以上,腹壁紧张无效。  相似文献   

15.
组方:干姜(或良姜)6克,丁香4克,制大黄6克,青陈皮各6克,焦楂曲各15克、莱菔子15克,木香6克,石菖蒲6克。加减:呕者加姜半夏10克,生姜4片;发热加黄芩、连翘各15克;腹泻加秦皮、苦参各30克。二十多年来,笔者即以本方治疗急性单纯性胃炎,多数一、二日即解,列举验案如下:张×,女,37岁,工人,1981年6月5日,劳动后饥甚,吃凉拌面2碗,又因口渴,吃生番茄2只。过1小时许上腹剧痛,呕吐为胃容物。脉弦滑,舌苔薄白而腻,心下按之柔软。印象:急性单纯性胃炎。处方:良姜  相似文献   

16.
<正> 1、处方:菟丝子15克,女贞子、何首乌各12克,当归、旱莲草、白芍各10克,生熟地各15克,阿胶、枸杞各9克,水煎服。疗效:治疗53例,痊愈27例,显效20例,有效6例。病例:孔x,女,24岁。1974年3月初  相似文献   

17.
阴道炎     
<正> (一)滴虫性阴道炎1、处方:五倍子、石榴皮、蛇床子、白藓皮、黄柏各24克,枯矾6克。用法:水煎去渣,趁热坐于盆上熏蒸,待适温时再坐入盆中洗外阴和阴道15分钟。每天2次,连用6天为1疗程。疗效:治疗48例,45例痊愈,3例好转。均洗1-2个疗程。  相似文献   

18.
妊娠吐血     
<正> 处方:生地12.5克,当归9克,白术8克,黄芩、犀角、知母、天冬、麦冬、桔梗、栝楼各6克,紫菀4.5克,甘草3克。用法:每日1剂。疗效:治疗17例,痊愈。来源:《中华妇产科杂志》1959年第1号。  相似文献   

19.
咽喉炎     
<正> (一)急性咽喉炎处方:黄芩、山豆根各120克,双花、红花各90克。用法:先将黄芩、山豆根煎1小时,再放入双花和红花煎15分钟,煎成药液4000毫升(为10人量)。每日3-4次,每次30毫升(儿童10毫升),口含5分钟后咽下。疗效:治疗55例,治愈52例,好转3例;治愈时间2-6天。来源:《赤脚医生杂志》1978年第2期。  相似文献   

20.
经前乳胀     
<正> 处方:柴胡、白芍、川芎、枳壳各6克,当归、郁金、橘核、延胡索、川楝子、益母草各10克,蒲公英30克。用法:乳胀前1-2天至月经来潮之日,每日1剂,水煎服。来源:《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0年第3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