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 毫秒
1.
超重肥胖与正常体重儿童青少年皮褶厚度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北京市海淀区7~18岁儿童青少年皮褶厚度与肥胖的关系,为中小学生肥胖早期预防与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抽样,对北京市海淀区3所中学和2所小学7~18岁1 007名儿童青少年进行皮褶厚度测量,按照WGOC推荐的中国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分类标准将人群分为正常组、超重组及肥胖组,采用均数比较、Pearson相关分析、t检验等统计学方法.结果 在控制了年龄、性别影响后,7~18岁儿童青少年的腹部皮褶厚度、骼前皮褶厚度、肩胛皮褶厚度、上臂皮褶厚度与BMI呈高度正相关,偏相关系数r分别为0.736,0.761,0.817,0.684(P值均<0.01).皮馏厚度值均为肥胖组>超重组>正常体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海淀区7~18岁儿童青少年皮褶厚度均值在7~9和10~12岁突增,从10~12岁以后男女皮褶厚度增长幅度逐年递减.肥胖组与正常组的皮褶厚度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2.
探讨儿童青少年饮食行为模式与超重肥胖的关系,为制定营养教育和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中国7省市28 612名儿童青少年进行体格检查和问卷调查,采用7d饮食行为回顾法收集饮食行为资料.结果 共确定4种饮食行为模式:模式1贡献率为16.58%,与油炸食品、高能量零食、西式快餐、含糖软饮料、在外就餐有关;模式2贡献率为13.02%,与蔬菜、水果、肉或肉制品有关;模式3贡献率为15.58%与早餐、奶有关;模式4贡献率为9.50%,与饭碗大小、吃饭速度有关.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模式1(OR=1.146,95% CI=1.058~1.242)和模式4(OR=1.848,95% CI=1.699 ~2.010)是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模式3是超重肥胖的保护因素(OR=0.734,95%CI=0.676 ~ 0.798).结论 儿童青少年饮食行为模式与超重肥胖存在一定关联,应加强营养教育,确保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3.
新疆地区城市青少年饮食及减肥相关行为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新疆城市青少年饮食及减肥相关危险行为的流行现状和发展趋势,为教育、卫生及相关部门制定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美国CDC(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监测问卷,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对8874名大中学生的基本情况和相关饮食行为进行调查。结果每天吃早餐的青少年学生只有58.2%;吃早餐又摄入奶及奶制品/豆及豆制品的仅为23.1%;每天喝1次及1次以上饮料的学生占12.9%;每天至少吃1次甜点的学生占29.1%;每周都吃洋快餐的学生占4.2%;讨厌某类食物的学生占41.1%;控制饮食和运动减肥的学生占18.7%和20.1%;绝食、呕吐、吃减肥药的学生占3.5%。结论学校、家庭和社会要密切配合,及早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积极促进青少年健康饮食行为和生活方式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浙江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流行现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了解浙江省儿童青少年的超重和肥胖流行现况与特征,为进一步采取相应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分层整群随机抽取浙江省11个地市小学一、三、五年级和初二、高二年级学生共33 256名,根据身高和体重计算体质量指数(BMI),应用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WGOC)的“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质量指数分类标准”判定超重和肥胖,进行流行病学描述性分析.结果 浙江省7 ~18岁儿童青少年超重检出率为10.6%,肥胖检出率为5.3%;男生超重和肥胖检出率(13.7%,6.8%)高于女生(7.4%,3.7%);小学生(12.3%,8.3%)和初中生(11.1%,5.1%)超重与肥胖检出率均高于高中生(8.7%,2.8%);经济发达地区儿童青少年的超重检出率和肥胖检出率(11.1%,5.6%)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10.3%,4.8%).结论 浙江省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的检出率超过全国水平.要重点关注男生、低年龄段学生和经济发达地区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的流行趋势,采取综合措施促进儿童青少年健康.  相似文献   

5.
2004年世界卫生组织(WH0)定义肥胖为全球范围的流行病,儿童肥胖是21世纪面临的最严峻的公共卫生挑战之一[1].超重儿童可能成为肥胖的成人.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方式的改变,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呈逐年上升趋势.儿童青少年期超重与肥胖不仅影响健康成长,而且对其成年后的生理功能也有较大的负面影响,并且是某些成年期疾病如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糖尿病等的危险因素.因此,对儿童开展超重、肥胖的调查研究,对预防多种疾病的早期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国际生命科学会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WGOC)于2003年11月正式推出"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BMI值分类标准"[2].笔者按该分类标准,对内蒙古儿童青少年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的体质指数以及超重、肥胖检出率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广州市青少年饮食行为习惯,为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对分层整群随机抽取的广州市66所大、中学校11939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广州市青少年偏食行为检出率为29.87%.调查前7d经常饮用汽水饮料以及进食甜点、油炸食品、快餐及经常吃路边摊的不健康饮食行为比例分别为6.83%,18.36%,9.72%,0.71%和1.52%;很少吃水果、蔬菜,少用早餐,少喝牛奶的行为比例依次为18.20%,2.74%,3.47%和38.74%.经常喝汽水饮料的男生(9.36%)明显多于女生(4.66%),而经常吃甜点的女生(20.42%)则明显多于男生(15.98%);城市青少年经常吃西式快餐(0.90%)的比例明显高于农村青少年(0.36%),而农村青少年很少喝牛奶(54.22%)的比例明显高于城市青少年(30.57%);6.78%的大学生很少吃早餐,47.77%的职中生很少喝牛奶.结论广州市青少年不健康饮食行为普遍存在,不同性别、地区及学段均有各自的特点.应采取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山东省城市学生饮食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营养健康教育、制定营养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2008年全国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调查"中的山东省部分城市学生资料,分析11 148名大、中学生的饮食行为。结果山东省城市学生在过去7 d内每天吃早餐的为67.23%,每天喝牛奶的为26.88%;不良饮食行为报告率分别为:频繁喝软饮料2.17%,频繁吃甜点心17.79%,频繁吃西式快餐0.83%,偏食39.62%。各种饮食行为报告率有明显的性别、学校类型及家庭类型差异。结论山东省青少年饮食行为现状不容乐观。应加强青少年合理膳食健康教育,帮助其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行为。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青少年饮食行为调查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目的了解江苏省青少年学生饮食行为,为改善学生营养状况,促进学生身体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全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制定的监测方案和调查问卷,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原则,对江苏省初中、高中、大学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不同性别学生饮食行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生喝饮料和牛奶较女生多,女生吃甜食和快餐较男生多,大学生不吃早餐现象较中学生多,特别是男大学生。不同家庭环境、不同学习成绩学生的饮食行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青少年存在饮食行为问题,应引起教育、卫生部门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成都市儿童青少年的饮食行为状况,探讨饮食行为与超重肥胖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成都市7~15岁中小学生2179名,使用自行设计的食物频率问卷获得儿童青少年的饮食行为状况。同时对儿童青少年进行体格测量,判断其超重肥胖情况,并计算体脂百分比(PBF)和BMI Z-评分。结果女生中,肥胖组每周摄入含糖饮料的次数低于体重正常组和超重组(P=0.0406),超重肥胖合并组每周摄入零食的次数低于体重正常组(P=0.0304)。按照每周摄入食物次数的三分位数,将调查对象分为摄入频率低、中、高3组后发现,男生摄入零食的频率越高,其BMI Z-评分值越低(P=0.0278)。经常同父母共进晚餐的男生,其PBF和BMI Z-评分值均较高(P=0.0010和P=0.0339)。经常加餐的男生的PBF高于不常加餐的男生(P=0.0108)。而在女生中,经常吃早餐和经常同父母共进晚餐的女生,其PBF均较低(P=0.0004和P<0.0001)。结论不良饮食行为如常喝含糖饮料、不常吃早餐、不常同父母共进晚餐可能是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青少年学生饮食行为,为改善学生营养状况,促进学生身体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全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制定的监测方案和调查问卷,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对10758名大中学生的基本情况和相关饮食行为进行调查。结果68.0%的学生每天吃早餐,8.8%的学生基本不吃或很少吃早餐;14.1%学生从不摄入奶及奶制品、豆及豆制品;40.4%的学生存在偏食情况;16.3%的调查学生每天喝软饮料;67.7%的学生每天吃甜点2次以上;6.4%的学生经常吃西餐。不同性别学生饮食行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生喝饮料、牛奶较女生多,女生吃甜食和快餐较男生多,大学生不吃早餐现象较中学生多。结论青少年学生存在偏食,爱喝软饮料,摄入过多甜点,喜食西餐等诸多不良饮食行为问题,应引起教育、卫生部门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我国4城市儿童少年食用西式快餐现况调查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目的:了解我国城市儿童少年快餐饮食行为现况。为制订健康教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三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从广州、上海、济南和哈尔滨4城市抽取3 ̄16岁的儿童少年10216名。采用问卷方式调查他们知晓快餐店的情况、食用快餐的比例和以及对快餐营养的认识。结果:90.0%的城市儿童知道快餐,其中92.3%的食用过快餐平均每月食用快餐1 ̄3次的占18.8%,每月食用4次以上的占2.9%。有关快餐的  相似文献   

12.
父母提示对儿童少年饮食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5  
目的 了解父母提示或强迫对城市儿童少年饮食行为的影响,为制定营养教育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三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从广泛,上海,济南和哈尔滨等4个城市,随机选取学龄前儿童和中小学生家长9464名作为调查对象,使用问卷调查子总是或经常服从的比率为38.0%-44.0%;有10.1%-10.9%的父母在就餐时总是或经常强迫孩子吃某种食物,强迫后,孩子总是或经常服从的比率为28.2%-33.5%。结论 城市儿童少年父母就餐时对孩子的提示或强迫会影响孩子的饮食,应在家长中开展营养知识教育,使他们能够正确指导孩子的饮食。  相似文献   

13.
我国儿童青少年肥胖增势迅猛,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本文通过对我国儿童青少年肥胖、超质量流行概况、评定标准进行介绍,阐述其发生原因及对健康的影响,并对此严峻形势的干预措施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4.
五个城市不同营养状况中小学生体力活动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5个城市儿童青少年体育运动和静态活动的情况,为预防肥胖、增强学生体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北京、厦门、广州、哈尔滨、兰州5个城市选取50所中小学,根据2005-2006年中小学生身高、体重体检结果筛选体重正常和超重儿童.使用自行设计的<儿童青少年运动状况调查问卷对7 255名9~15岁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儿童的体力活动和静态活动情况以及不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原因.结果 较大强度体力运动、中等强度体力活动、每节体育课实际运动时间等体力活动行为以及平时做作业、周末做作业、周末看电视、寒暑假看电视、玩电子游戏、使用电脑等静态活动在5个城市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怕累、没有养成锻炼习惯和没有喜欢的体育项目等主观因素是中小学生不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而学生选择没有时间、没有场地器材、家长不支持等原因的比例较低.结论 应针对阻碍儿童青少年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观因素采取干预措施,不同地区间开展运动干预时应因地制宜.  相似文献   

15.
PurposeTo assess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self-weighing frequency, weight control behaviors, and weight status among male and female adolescents who have a history of being overweight.MethodsThis study compared weight control behaviors between two groups of adolescents with a history of being overweight (body mass index [BMI] >85th percentile): those who weighed themselves weekly or more (frequent self-weighers) and those who weighed themselves monthly or less (infrequent self-weighers). Participants completed a survey on weight control behaviors, dietary intake, physical activity, and sedentary activity. Height and weight were also measured.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es were used for categorical outcomes and linear regressions for continuous outcomes.ResultsOf the 130 adolescents, 43% were frequent weighers and 57% were infrequent weighers. In comparison to infrequent self-weighers, frequent self-weighers were more likely to report using behavior change strategies, following a structured diet, and engaging in healthy weight control behaviors, especially decreasing caloric intake, high fat food intake, and “junk food” intake. Also, more frequent self-weighers reported engaging in more strenuous physical activity and spending less time playing videogames than infrequent self-weighers. Although not significant, a trend resulted indicating lower average BMI percentile among frequent self-weigher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foun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unhealthy weight control behaviors.Conclusions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adolescents with a history of overweight who self-weigh at least weekly are more likely to report using healthy weight control behaviors than adolescents who self-weigh monthly or less frequently. Self-monitoring of weight may be a useful component of a comprehensive weight management plan for some overweight adolescents.  相似文献   

16.
新疆3城市青少年吸烟和饮酒行为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青少年吸烟和饮酒状况,为开展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从新疆3个城市选取不同学校类型的初中、高中和大学学生8869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35.2%的学生有吸烟行为,其中5.0%在7岁以前开始吸烟;58.3%的学生有饮酒行为,其中7.5%在7岁以前开始饮酒。结论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开始吸烟和饮酒的比例增高。应对学生加强健康教育,控制吸烟和限制饮酒。  相似文献   

17.
Disordered eating behaviors (DEBs) and adolescent pregnancy are public health problems. Among adolescents, there is little evidence concerning the relationship of DEB with gestational weight gain (GWG) and the birth weight and length of their offspring. We aimed to determin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DEB with GWG and the weight and length of adolescents’ offspring. We conducted a study with 379 participants. To evaluate DEB, we applied a validated scale. We identified three factors from DEB by factorial analysis: restrictive, compensatory, and binge–purge behaviors. The main events were GWG and offspring’s birth weight and length. We performed linear regression models. We found that 50% of adolescents have at least one DEB. Excessive and insufficient GWG were 37 and 34%, respectively. The median GWG was 13 kg; adolescents with restrictive behaviors had higher GWG (13 vs. 12 kg, p = 0.023). After adjusting for pregestational body mass index and other covariables, the restrictive (β = 0.67, p = 0.039), compensatory (β = 0.65, p = 0.044), and binge–purge behaviors (β = 0.54, p = 0.013) were associated with higher GWG. We did not find an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birth weight and length of newborns with DEB, and suggest that DEB is associated with GWG but not with the birth weight or length of the offspring.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西藏藏族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及人体质量指数值分布情况,为促进学生营养健康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西藏拉萨市和那曲牧区藏族7~18岁中小学生共2538名为研究对象,以国际生命科学会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WGOC)颁布的“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质量指数值分类标准”,对藏族学生的超重、肥胖情况进行筛查,并与全国汉族学生进行比较。结果与WG0C标准相比,藏族学生各年龄段BMI值的P85和P95值均相对较低;与全国汉族学生相比,拉萨市男、女生BMI值均偏低(尤以男生为明显).那曲牧区男生略低,而女生相差不大。与全国汉族学生相比,拉萨市男生超重、肥胖检出率明显偏低,女生肥胖检出率偏低,但超重检出率在不同年龄组互有高低;那曲牧区男生超重、肥胖检出率相对较低,而女生相对较高。结论藏族男生超重与肥胖尚未形成流行趋势,而女生基本接近全国水平,整体营养水平相对落后,但仍应警惕肥胖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