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张芸  王永红 《中国优生优育》2012,(4):261-263,268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红斑狼疮(SLE)患者妊娠期临床特点、治疗注意事项及妊娠结局。方法对本院就诊的18例妊娠合并SLE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进行电话随访。结果18例患者中活动期7例,控制期10例,非活动期1例;出院后2例死亡,9例存活(其中2例曾复发),7例失访。7例活动期患者中,孕前诊断2例,本次妊娠首次诊断5例,其中4例治疗后出院,1例引产未成功出院,2例有手术指征行剖宫产:获得新生儿2例;出院后2例死亡,1例复发,4例失访。10例控制期患者,均为孕前诊断,2例行人工流产术,1例经阴道分娩,7例患者行剖宫产,获得新生儿8例;出院后6例维持量服药,1例曾复发,3例失访。1例非活动期,为孕前诊断,行剖宫产,现已停药。结论SLE患者应选择非活动期及控制期妊娠,积极防治并发症,适时终止妊娠,可改善母胎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的临床特点、发病机理.方法 对2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临床特点、影像资料、治疗及预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的发病是多种因素的综合结果.结论 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表现多样,需要排除许多继发因素导致脑损害后方可诊断.早期诊断及恰当治疗是减少死亡率和致残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系统性红斑狼疮与高血压关系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进  杨笛  孙德本 《浙江预防医学》2003,15(4):70-70,74
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是一自身免疫性疾病 ,可广泛影响全身各个器官和系统 ,高血压也是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高血压往往会加重SLE的肾脏、心脏和神经系统损害 ,是影响SLE生存率的重要因素[1 ] 。本文通过对 16 1例SLE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 ,以期提高对SLE合并高血压的重视。对象与方法1 对象  16 1例患者均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住院病例 ,均符合 1982年美国风湿病协会修订的SLE分类标准。患SLE前已发现高血压者除外。其中男性 15例 ,女性14 6例 ;年龄 15~ 6 9岁 ,平均 34岁 ;病程 10天~ 30年 ,平均2 3 6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妊娠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相互影响。方法:对2002年1月~2009年12月南昌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5例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5例患者中,发热5例,关节炎2例,尿常规异常10例,抗核抗体阳性20例,抗Ds-DNA抗体阳性12例,浆膜炎2例,贫血18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3例,肾功能损害2例。25例患者中,处于缓解期9例,均未发现SLE活动指标;处于控制期11例,孕期均未出现病情恶化;活动期患者3例。妊娠期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情恶化率及不良妊娠结局与妊娠期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情活动和缓解有关。结论:妊娠期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情易加重,且易出现不良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5.
籍静茹 《药物与人》2014,(12):185-185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措施,总结临床诊治经验以改善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2013年12月我科收入的35 例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资料.结果:本组35例患者中并发狼疮肾炎9例,子痫前期6例,肾功能不全5例,关节炎3例,心包炎1例,因并发疾病严重而引产者2 例,无孕妇死亡;胎儿宫内生长受限19例,早产12例,流产及死胎4例,新生儿死亡2例.结论: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情严重,应警惕并发症,及时诊断与积极治疗可降低母婴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妊娠患者病情活动的影响因素和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188例SLE妊娠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影响SLE不良妊娠的相关因素.结果:188例共184次妊娠(4例失去随访)中足月产89例,早产19例,自然流产11例,死胎11例,中孕引产54例,胎儿丢失率高达41.3%;与存活胎儿相比,丢失胎儿与aPL、补体低下、狼疮活动、狼疮肾炎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孕中新发狼疮胎儿丢失率高达90%,其中狼疮活动、补体低下、狼疮肾炎等与既往狼疮相比更常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LE妊娠患者妊娠结局较差.孕中新发狼疮、孕前SLE活动均与胎儿的丢失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本文回顾性分析32例男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发现男性SLE发病年龄较轻,平均294岁。临床特点是脸部蝶形红斑及雷诺现象发生率较女性低,易误诊;但肾病、脱发、口腔溃疡及胸膜炎发生率较女性更为多见。实验室检查常见贫血和血小板减少,而血清C3、CH50下降及IgG升高发生率明显低于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妊娠时机的选择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产妇24例,观察其妊娠结局。结果17例非活动期产妇获得新生儿16例,分娩方式自娩4例,产钳1例,剖腹产11例,孕产妇死亡1例;7例活动期产妇获得新生儿2例,均为剖腹产,中期引产5例。结论对 SLE 患者行合理宣教,选择合适的妊娠时机,加强母婴监护,合理用药,可明显改善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9.
李佳 《职业与健康》2006,22(11):877-878
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累及多系统、多器官并有多种自身抗体出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体内有大量自身抗体和免疫复合物而造成组织损伤。临床可出现各个系统和脏器损伤表现,如皮肤、粘膜、心脏、肾脏、中枢神经系统、血液系统等等[1]。该病在全世界范围内均有出现,育龄妇女为发病  相似文献   

10.
许洁  赵东宝 《中国医师杂志》2006,8(12):1668-1669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病规律和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42例SLE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142例SLE患者中,以20~40岁女性最为常见,占49.3%;在首发症状中,关节炎或关节痛是最常见的,占50.0%;血清抗核抗体(ANA)总阳性率为97.9%;合并医院内感染率占28.2%。结论应全面评估SLE患者的脏器损害,感染因素在SLE的各个阶段都是非常重要的导致死亡的因素,抗核抗体谱的检测对诊断SLE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
Abstract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 is a chronic disease affecting predominantly young adult women of color or Asian ancestry. It is estimated that there are over 10 million cases worldwide. It is a disease with a high number of symptomatic variables. Many persons affected by it seek to educate themselves and share their experiences and information with others. The Internet is an ideal platform for information gathering and sharing. This paper is a selective review of authoritative and reliable Web sites that provide timely and valuable information concerning diagnosis, therapeutic interventions, advocacy, research, coping, and support for persons with an interest in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相似文献   

12.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目的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并发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前瞻性队列随访研究SLE患者门诊、住院及其随访,观察、记录并统计分析SLE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结果371例SLE患者随访观察1年,211例患者(56.8%)发生341次感染(医院感染105次),其中99例患者发作≥2次感染,79例患者(37.4%)发生≥2种病原体的混合感染;检出细菌感染191次(56.0%),难治性条件致病菌明显增多,病毒感染102次(29.9%),真菌感染42次(12.3%),寄生虫类6次(1.8%);呼吸道及皮肤粘膜是本组SLE患者最常见感染部位;感染组较非感染组,平均住院日、SLEDAI、白细胞/淋巴细胞减少、尿蛋白水平、补体C3水平和1年死亡率差异显著;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LEDAI>9、尿蛋白定量>2.0g/24h、MP冲击累积量>1.5g/疗程、CTX冲击量>1.5/月和平均激素日剂量>0.5mg/kg与SLE患者并发感染有明显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只有尿蛋白定量>2.0g/24h、MP冲击累积量>1.5g/疗程、CTX冲击量>1.5/月和平均激素日剂量>0.5mg/kg是SLE患者并发感染独立危险因素。结论SLE患者并发感染的致病菌主要为细菌感染,狼疮肾损害程度和免疫抑制治疗是引起SLE患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27例SLE患者作了1∶1病例对照研究。结果,单因素分析P≤0.1的因素有经常生冻疮、潮湿环境、结核病史、曾用异烟肼、药物过敏、中耳炎病史、带状疱疹、有害物接触、多食油脂食物和红斑狼疮家族史。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SLE有关的可能危险因素有:红斑狼疮家族史(OR=19.47)、多食油脂食物(2.41)、有害物接触史(2.84)等,PAR%分别为9.5%、17.0%和10.6%。带状疱疹、结核病史可能为诱发因素或早期伴随的疾病。多食油脂食物与有害物接触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影响狼疮肾炎进展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狠疮性肾炎的病史、生化检查以及影像学资料。结果存在药物过敏和手术外伤史的狼疮性肾炎发生率分别为25.9%和22.4%,高血压组肾功能损害比无高血压者严重(P0.01)。结论存在药敏和手术外伤史的肾病患者应警惕狼疮肾炎的可能性;高血压可加重狼疮肾炎损伤,应积极防控。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 C)的浓度在系统性红斑性狼疮中的变化规律及Cys C在反映狼疮肾炎患者肾脏损害方面较尿素(Urea)、肌酐(Cr)、β2-微球蛋白的优越性。方法收集本院2010年6-12月份SLE患者110例,分别测定其血清Cys C、Urea、Cr、β2-微球蛋白浓度及24 h尿蛋白并以24 h尿蛋白为依据将其分为尿蛋白正常的单纯SLE组及尿蛋白异常的蛋白尿组,蛋白尿异常组再分为轻、中、重度三组。并作ROC图比较各个指标的诊断效能。结果轻度、中度、重度蛋白尿组血清Cys C和β2-微球蛋白水平与单纯SLE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组Urea、Cr水平与单纯SLE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图下的AUC显示Cys C的诊断效能优于Urea、Cr,和β2-微球蛋白相当。结论血清Cys C较Urea、Cr在反映狼疮肾炎患者的肾损害及进程方面更敏感,是反映狼疮肾炎病情尤其是早期肾损害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16.
神经精神狼疮的临床特征及辅助检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神经精神狼疮(NPSLE)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辅助检查进行总结分析。方法我院2001-2005年住院治疗的62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确诊为NPSLE患者84例,对其临床表现及血清学、脑脊液、头颅MRI、CT等辅助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4例患者共表现为14种神经精神症状,最常见表现为狼疮样头痛、精神障碍、癫痫、卒中,45%患者同时存在两种及以上神经精神症状,其中44例行MRI或CT检查,有38例异常。结论神经精神狼疮临床表现多样,常见为狼疮样头痛、精神障碍,脑脊液检查及头颅MRI、CT检查对中枢性狼疮诊断的帮助较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初次发病狼疮脑病的MRI表现及临床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临床确诊的狼疮脑病患者的MRI常规平扫及增强图像,归纳分析其MRI特点。结果狼疮脑病患者行MRI检查的阳性率为73.3%,8例MRI表现为多发弥漫性异常信号,3例表现为局灶性病变。结论初次发病的狼疮脑病患者的MRI有特征性表现,对于狼疮脑病的早期诊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探讨春温和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在病因病机、症状和治疗方面的相似处,结合临床应用及相关实验研究,为从中医伏气温病之春温出发治疗SLE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病原菌的种类、分布及耐药状况,指导临床医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 应用ATB Expression自动细菌鉴定系统对菌种进行鉴定,用K-B纸片扩散法对病原菌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481例SLE患者并发革兰阳性球菌感染122例,感染率为25.4%,例次感染率54.5%;共分离出病原菌262株,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屎肠球菌;179株葡萄球菌属中检出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124株,占69.3%;57株对红霉素耐药而克林霉素敏感的葡萄球菌属中,D试验阳性26株,占45.6%;替考拉宁和万古霉素对MRSA和MRCNS的抗菌活性高;粪肠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呋喃妥因、替考拉宁和万古霉素的耐药率低;屎肠球菌仅对替考拉宁和万古霉素敏感;粪肠球菌及屎肠球菌对高浓度庆大霉素的耐药率为62.5%和74.2%;未检出耐替考拉宁及万古霉素肠球菌.结论 调查结果表明,SLE患者并发细菌感染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对SLE患者并发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的治疗和抗菌药物的选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系统性红斑狼疮HLA-DM基因与环境危险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HLA-DM基因及其与环境危险因素的交互作用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病的影响.方法采取病例对照研究,用PCR-RFLP的方法确定HLA-DM的基因型,用非条件logistic模型分析SLE的危险因素,用广义线性模型分析环境与基因的交互作用.结果共检测到3种DMA与4种DMB等位基因,其分布在SLE组与正常对照组分布一致.logistic模型分析显示SLE的环境危险因素有5个(潮湿、精神刺激、日晒、刀豆、扁桃体感染),女性个人婚育史因素有3个(出生时母亲的年龄、月经初潮年龄、流产次数).广义线性模型分析提示HLA-DMB*0102与扁桃体感染的交互项效应达到显著水平.结论有多个环境危险因素与SLE的发病有关,HLA-DM基因的遗传多态性对SLE发病及活动性没有独立作用,但HLA-DM基因与某些环境因素存在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