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积滞是指小儿由于喂养不当、食停中脘、积而不化、气滞不行形成的一种脾胃疾病,以不思乳食、脘腹胀满、嗳腐酸馊、大便不调为临床特征[1]。盛丽先主任中医师,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浙江省名中医,从医五十余年,根据临床辨证治疗小儿积滞疗效显著,兹介绍盛主任临床治疗小儿积滞常用方的运用特点。1病因病机1.1饮食不节:《医宗金鉴·幼科心法》中提到:“乳贵有时,食贵有节,可免积滞之患。若父母过爱,乳食无度,则宿滞不消而疾成矣。”[2]  相似文献   

2.
<正> 小儿积滞证,由小儿内伤乳食,停聚胃脘,积而不消,滞而不行所致。初期以厌食腹满,夜卧不宁,或呕吐酸腐,或便下臭秽等脾胃不和症状为主要表现;时延日久,继可由食滞化热而伤及脾阴,或食阻湿停而累及脾阳;并可由积滞久郁,湿热中盛,外蕴肌肤以生疮疹瘙痒,下注大肠而致下痢赤白等。因此,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侯江红教授运用中医药治疗小儿积滞化热证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跟师学习,观察临床上小儿积滞化热证的症状表现,归纳总结侯江红教授从事临床工作30余年运用中医药治疗小儿积滞化热的临床经验。结果侯江红教授通过中医药的辩证运用治疗小儿积滞化热证,临床疗效肯定,并且通过治疗后期调理脾胃及饮食调护还能够有效改善小儿体质状态,改善免疫功能的情况。结论侯江红教授运用中医药治疗小儿积滞化热证,对临床用药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总结了积滞"乳食内积、脾虚夹积、食积化热"证型的治疗概况,中医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以内治法为主,充分体现"同病异治"的特点,总体上以消导为主,佐以扶正。  相似文献   

5.
目前由厌食、积滞、疳积引起儿童营养缺乏症的患病率相当高,有资料显示我国3.5亿儿童中80%患有不同程度的营养缺乏症。医学家认为此病除与缺乏合理均衡的膳食结构有关外,与小儿脾胃虚弱,脏腑娇嫩,易虚易实的生理病理特点和胃肠消化吸收功能尚未发育完全亦有密切关系。如果婴幼儿  相似文献   

6.
积滞是指小儿由于饮食不节,或欲食甘肥、不沽之物,内伤乳食,停聚中脘,积而不消,气滞不行所形成的一种胃肠疾患。临床上以纳呆,厌食,食而不化,腹满胀痛,嗳腐吞酸,或腹中嘈杂,呕吐乳食,大便腥臭,或便秘为特征,如不及时治  相似文献   

7.
<正> 水儿积滞常可导致发热,表现出一派湿热内盛之证。其证多见:发热,午后夜间尤甚,腹痛腹胀,纳呆,呕吐,大便或干或稀,气味酸臭,小便短少,舌质红,苔白厚或黄厚,脉象滑数,指纹紫滞。多由于小儿饥饱无度,尤其多食瓜果冷饮膏梁厚味等,败伤脾胃,致脾胃运化失司,升降失调,气滞食积,郁久生湿化热而成。治疗上若只重清解,多不奏效,且过用寒凉更伤脾胃,热势反增。笔者临证体会,保和丸合小承气汤加减治疗,屡获良效。举验案一则:  相似文献   

8.
小儿积滞亦称伤食、宿食或食积。常由“饮食自倍,脾胃乃伤”所致。四季均可发生,而以夏秋季节较易发病。笔者以口服炙鸡内金粉治疗小儿积滞百余例,效果显著,特介绍如下。药物鸡内金(鸡肫皮)焙焦研细末备用。用法每日三次,每次1克。或每日一只,分三次服。  相似文献   

9.
中医治疗小儿积滞8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文建 《四川中医》2003,21(7):72-73
应用保和散兑服升降散及枳实导滞丸加减治疗小儿积滞88例,均在4~8日内治愈。随访1年,除5例有病情反复,余均食欲改善,精神较佳,大小便正常。应用中药治疗小儿积滞,疗效较好,复发率低,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0.
积滞是小儿常见的脾胃系疾病之一,3~8岁儿童高发,未得到及时诊治会影响患儿的体格与智力发育。西医多采用针对病因的药物治疗,但缺乏系统评价以支持其疗效。中医药治疗小儿积滞历史悠久,经验丰富,价格低廉,尤以外治疗法优势突出,积滞的主要病机为中焦积而不化,气滞不行。通过搜集近10年中医外治法干预小儿积滞的相关文献,从敷贴、推拿、针刺、捏脊、综合疗法、其他治疗等6个方面进行综述,在详尽介绍不同疗法的同时,还对每种疗法的适应症进行了归纳,为临床应用提供了参考和依据。外治也应遵循中医辨证论治的思想,在选法取穴时要做到因时、因地、因人制定个性化方案,不断挖掘并改进外治方法,促进小儿积滞的外治疗法研究更加深入。  相似文献   

11.
1 临床资料 36例积滞患儿,病程1月之内者10例,1~3月者18例,3~6月者8例.其中男16例,女20例.2 治疗方法捏脊疗法:裸露患儿背部,从长强穴向上,用手指捏起皮肤,一捏一放,交替向上,一般至大椎穴为1遍,连续3遍.  相似文献   

12.
积滞是指小儿由于饭食不节,或恣食甘、肥、不洁之物,内伤乳食,以致停聚中脘,积而不消,气滞不行所形成的一种胃肠疾患。临床以纳呆,厌食,食而不化,腹满胀痛,嗳腐,吞酸,呕吐乳食,大便腥臭,或便秘为其特征。笔者对于小儿积滞症采用外治法,一般  相似文献   

13.
刘婷婷  韩楠 《新中医》2007,39(11):11-12
叶品良是成都中医药大学副教授,从事医、教、研工作近30载,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治疗小儿白血病,辨证、用方准确精当,从而取得缓解病情、延长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的良好疗效。笔者随师侍诊,受益颇多,现将其诊治小儿白血病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积滞是由乳食不化、脾胃受伤而致的一种胃肠疾患,久病则会影响小儿的营养和发育。笔者应用“消积散”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1998年3~8月,笔者对60例患儿进行了疗效观察分析,情况如下。1临床资料1.1观察对象:诊为小儿积滞的门诊患儿60例,均为乳食内积型。最小1岁,最大9岁,随机分两组,各30例。一般情况及临床表现见表1,2。1.2诊断标准:符合下列主证及兼证的其中两项者。主证:纳呆厌食、腹胀(痛)。兼证:大便不调;呕吐酸馊乳食;面色萎黄;苔黄厚,脉滑(指纹紫滞)。1.3治疗方法:治疗组口服“消…  相似文献   

15.
小儿积滞辨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将小儿积滞根据其病因病机分为食滞胃肠、食积气滞、脾虚湿困、脾胃虚弱四证,分别采用消导清利、行气破积、健脾祛湿、健脾益气等法治疗,效果颇佳。并结合小儿生理特点对其选方用药和饮食调理谈了临床体会。  相似文献   

16.
<正>积滞是小儿常见病,又称食积、积。积有积蓄、堆积之意;滞为停滞不畅之意。是指小儿由于内伤乳食,停聚中焦,积而不化,气滞不行而致的一种脾胃病证。以不思乳食,脘腹胀满,食而不化,嗳腐呕吐,大便酸臭或便秘为特征。临床诊治观察,小儿积滞以热证多见。1先贤对小儿积滞化热的认识中医古籍中不乏对积滞化热的论述。《素问·阳明脉解》曰:"阳明主肉,其脉血气盛,邪客之则热。"指出足阳明胃经为多血多  相似文献   

17.
小儿积滞是儿科临床常见病之一。我们运用消积散治疗该病80例,疗效显著。现将近期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健儿汤治小儿积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健儿汤治小儿积滞江毅文方药五谷虫5g,海螵蛸、白术、使君子各6g,淮山药、独脚金、山楂、胡芦茶、布渣叶各8g。加减:腹痛夜啼甚者加槟榔3g;腹胀满加莱菔子6g,或谷芽8g;便结加枳壳4g;积久化热加胡黄连3g;气虚加党参5g。疗效经治30例,痊愈27...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加味温胆汤治疗小儿积滞的疗效。方法:将62例积滞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治疗组给予基础治疗合加味温胆汤;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合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14天后观察两组患儿积滞总疗效及中医单项症状(食欲、腹胀、呕吐、大便)复常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64.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各项中医证候单项症状复常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温胆汤治疗小儿积滞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积滞是小儿常见病之一,同时也是引起其他小儿疾患的主要病因,本文探讨了小儿积滞产生的主要原因,提出脾胃不足是小儿积滞产生的主要内因,喂养不当和调护不周是小儿产生积滞的主要外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