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灸疗法的临床应用概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天灸是指将一些具有刺激性的药物,涂敷于穴位或患处,敷后皮肤可起泡,或仅使局部充血潮红。因天灸的药物是自动透到皮肤或腧穴中,所以称“自然灸”或“自灸”:又因天灸是不用任何热源进行灸治的方法,又称“无热灸”或“冷灸”.“三伏天灸”、“三九天灸”,是指根据“冬病夏治,夏病冬治”的原理,在三伏天、三九天进行天灸的疗法:现代统称天灸为“药物发泡灸”:  相似文献   

2.
"冬病夏治"是我国传统医学的特色疗法。包括很多方法,涉及内外治,药食疗,具体操作有穴位敷贴,穴位埋线,针刺疗法,艾灸疗法,中药内服及饮食疗法等,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三伏天的穴位贴敷治疗。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是指在夏季三伏天,通过将药物敷贴到人体一定穴位,治疗和预防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故又称"三伏灸"~([1])。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尤其是对于冬季易发的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3.
三伏天天灸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三伏天天灸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对19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三伏天天灸治疗及护理,并评定其疗效。结果经1~3个疗程的治疗,总有效率达88.3%。结论三伏天天灸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洪亚群  唐克乐 《光明中医》2016,(17):2470-2471
三伏灸,属于"天灸"的一种,是传统中医学中一种非常具有特色的治疗手段。近年来,临床上通过在三伏天对病人进行相应穴位的中药贴敷等手段使三伏灸疗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治疗和防病保健的效果。现主要从三伏灸疗法的理论依据、临床应用(施灸时间、施灸部位、施灸药物、施灸范围)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讨论,希望对三伏灸疗法的临床应用和科学研究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在三伏天和非三伏天(春分、秋分和三九天)4个不同时间窗,采用穴位贴敷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患者随机分为4组(三伏天灸组、春分天灸组、秋分天灸组和三九天灸组),每组30例。取穴均为肺俞、脾俞、肾俞等,通过回访观测症候量表分数的变化,从而比较天灸疗法在不同节气的疗效。结果三伏天灸组、春分天灸组、秋分天灸组和三九天灸组的总有效率分别是90.0%、73.3%、66.7%和83.3%,经统计学处理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伏天灸和非三伏天灸均能改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其中三伏天灸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其他组,三伏天仍为天灸疗法的优势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三伏天灸治疗返流性食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3例返流性食道炎患者,运用中药贴敷穴位疗法治疗。结果:治疗第3个疗程结束时43例患者中,痊愈32例,占74.4%;有效9例,占20.9%;未愈2例,占4.7%;总有效率为95.3%。结论:运用三伏天灸疗法治疗返流性食道炎,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
【摘 要】目的:观察三伏天灸治疗返流性食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3例返流性食道炎患者,运用中药贴敷穴位疗法治疗。结果:治疗第3个疗程结束时43例患者中,痊愈32例,占74.4%;有效9例,占20.9%;未愈2例,占4.7%;总有效率为95.3%。结论:运用三伏天灸疗法治疗返流性食道炎,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从冬病夏治探讨三伏天天灸的治病机理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冬病夏治为理论依据,采用三伏天天灸疗法对哮喘、过敏性鼻炎、老年人慢性支气管炎等难治疾病进行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旨在通过冬病夏治和天灸的源流、理论依据以及冬痛夏治在天灸中的临床应用等方面来阐述两者的密切关系.探讨三伏天天灸的治病机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社区综合干预对三伏天天灸疗法患者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9~2012年在三级乙等综合性医院社区门诊参与三伏天天灸疗法的31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158)和干预组(n=160),干预组实施社区综合干预措施,对照组仅给予常规健康宣教,比较2组患者敷贴疗法的次数、遵医进行皮肤护理的人数及健康知晓率.结果 干预组76.88%完成9次敷贴疗法,对照组仅32.28%完成9次敷贴疗法;干预组93.13%遵医进行皮肤护理,而对照组50%进行皮肤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健康知识知晓率分别为89%、48%(P<0.05).结论 社区综合干预可以提高三伏天天灸疗法患者依从性和健康知识知晓率.  相似文献   

10.
三伏天天灸治疗支气管哮喘10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灸疗法是用中药在人体特定的穴位上敷贴,使局部皮肤充血、潮红,甚至起泡如灸疮,故又称“药物发泡灸”、“发泡疗法”。它根据“天人相应”的原理,以“冬病夏治”为理论依据,利用三伏天天气炎热,在局部腧穴上敷以辛温发散之药,以达祛除寒邪,宣通经络,补益人体正气之功效,临床上用以治疗多种疾病如支气管哮喘等,是中医学的一种外治法。  相似文献   

11.
三伏灸疗效与ET、IgE及肺功能关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三伏灸疗效与ET、IgE、肺功能的关系.方法:90例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按1:2比例随机分为:哮喘对照组30例,未进行三伏灸治疗;三伏灸治疗组60例,于三伏天进行灸治.2组均于传统三伏日之初伏前15 d及末伏后15 d检测ET、IgE及肺功能.结果:三伏灸治疗组ET、IgE水平显著降低,肺功能显著升高.对照组则无显著变化.结论:三伏灸疗法对ET、IgE及肺功能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比较三伏天灸与中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差别来明确天灸的作用。方法:将入选的受试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天灸组)、对照组(中药组)各40例,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三伏天灸治疗过敏性鼻炎优于中药。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三伏天灸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每年三伏天对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天灸治疗,连续治疗3年。结果:总有效率91.5%。结论:天灸是在传统经络学基础上应用中药作用于腧穴,通过药物刺激特定穴位进而调整经络系统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一种中医外治法,安全可靠,疗效确切,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14.
1理论渊源 1.1治未病、逆灸与三伏天灸 1.1.1治未病“治未病”一词首见于《素问·四气调神论》篇,“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治未病是于疾病未生之时进行保健治疗,此为开中医治未病思想之先河。  相似文献   

15.
万英  赵相雨 《四川中医》2009,(11):116-117
穴位敷贴疗法,又称天灸疗法,是用中药贴于穴位达到灸治效果的一种中医外治法。我们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理论,运用穴位敷贴疗法于“三伏、数九”时节防治支气管哮喘和反复呼吸道感染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6.
朱丽冰  罗桂青  李磊 《光明中医》2014,(8):1794-1796
作为传统中医的特色疗法,三伏天灸以其治疗哮喘的独特优势而在临床上广为运用,然而作为一种牵涉广泛的干预措施,三伏天灸治疗哮喘的临床疗效则受到了很多因素的制约。在施术者方面,敷贴的时间、选择的穴位、是否辨证施治以及是否联合其它疗法等都有可能导致疗效有所差异;而从病人的角度分析,哮喘病程的长短、病人对三伏天灸的接受度、病人本身的心理状态以及病人对医生的依从性等也都会对疗效产生不同影响。本文详细讨论了影响三伏天灸临床疗效的各种因素,认为今后的研究应该遵照循证医学的基本原则,加强科研设计,进一步完善研究方案,从而充分确定三伏天灸治疗哮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三伏天灸治慢性支气管炎150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三伏天灸治慢性支气管炎150例左爱欣(石家庄市棉四职工医院050011)自1991年~1996年,笔者采用三伏天灸治慢性支气管炎150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150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人,经参照《实用内科学》确诊为慢性支气管炎。其中男性68例,...  相似文献   

18.
1理论渊源1.1治未病、逆灸与三伏天灸1.1.1治未病"治未病"一词首见于《素问.四气调神论》篇,"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治未病是于疾病未生之时进行保健治疗,此为开中医治未病思想之先河。1.1.2逆灸逆灸通过在疾病未显露之时或发病之初,运用灸法增强机体的抵抗力,迅速截断疾病的发展及传变,以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这种思想和现代医学所提出的"预处理"的  相似文献   

19.
<正>天灸疗法是采用对皮肤有刺激性的中药制成膏药,敷贴于穴位或患处,使其局部皮肤自然充血、潮红或起泡的治疗方法[1]。天灸疗法是中医"天人合一"自然疗法与"治未病"思想的结晶,倍受中医重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天灸疗法治疗咳喘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咳喘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00例;治疗组给予自制咳喘灸饼三伏天穴位敷贴,对照组给予生姜药饼三伏天穴位敷贴,每周1次,共3次。观察次年咳喘发作的严重程度及次数。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对照组为59%;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天灸疗法防治咳喘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