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半夏厚朴汤加味治疗胃窦炎3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半夏厚朴汤加味治疗胃窦炎34例山东肥城市中医院(271600)邓永启刘洪明梁洪玲【关键词】胃窦炎中医药疗法半夏厚朴汤治疗应用半夏厚朴汤出血《金匮要略》,是治疗痰气郁结所致的梅核气之良方。笔者近几年来运用本方加味治疗胃窦炎34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正> 半夏厚朴汤出自《金匮要略》,原方药物组成为:半夏、厚朴、茯苓、生姜、苏叶。方中以半夏、厚朴、生姜辛以散结,苦以降逆,茯苓佐半夏以化饮祛痰,紫苏叶芳香以行气解郁;功能行气降逆,化痰散结。对由痰气郁结所致之精神疾病施之收效甚佳。兹择数案,以资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3.
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凡见痰气郁结所致的慢性咽炎,胃神经官能症,癔病等病症,常以半夏厚朴汤加减治疗,颇有良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导师唐彦教授运用半夏厚朴汤合升降散加减治疗抽动症、心悸、乳蛾、瘰疬的经验进行了总结,为拓展其临床运用提供借鉴。半夏厚朴汤行气散结,降逆化痰;升降散辛凉宣透、升清降浊。根据异病同治原则,二方合用适用于病机属气机阻滞,痰气郁结,清阳不升,浊阴不降之病证,常获良效。  相似文献   

5.
半夏厚朴汤临床应用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半夏厚朴汤出自<金匮要略>,为治疗"梅核气"的祖方.方用半夏辛温入肺胃燥湿化痰,降逆散结;厚朴辛苦温,行气开郁,下气除满,两药相伍辛苦温燥,痰气并治.痰生于湿,故用茯苓渗湿健脾,助半夏以除生痰之源.  相似文献   

6.
半夏厚朴汤为张仲景《金匮要略》方,用于治疗七情郁结而致痰气郁滞,咽喉不利,心腹胀满等.笔者用其加味治疗胸胁作痛,嗳气,咽中如物堵塞(俗称梅核气)常收到满意疗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半夏厚朴汤加减治疗痰气交阻型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半夏厚朴汤加减治疗中医辨证属痰气交阻型胃食管反流病43例。结果:治愈13例,显效20例,有效8例,无效2例,有效率95.34%,显效率76.74%。结论:半夏厚朴汤具有降逆散结,行气导滞作用,对痰气交阻型胃食管反流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半夏厚朴汤治疗三类疾病的疗效。方法:用半夏厚朴汤加减治疗头痛、哮喘、胃痛。结果:半夏厚朴汤行气开郁,降逆化痰的功效。结论:半夏厚朴汤为治疗气机郁结,痰涎凝聚所导致的病症的良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自拟半夏瓜蒌汤治疗痰气郁结型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12月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沈本内二科就诊的80例痰气郁结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采取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自拟半夏瓜蒌汤治疗,通过中医证候评分对2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进行评价。结果试验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痰气郁结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取自拟半夏瓜蒌汤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中医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半夏厚朴汤是治疗梅核气的经典名方,具有散结行滞、降逆化痰之功。举半夏厚朴汤治疗梅核气痰气互结证之验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半夏厚朴汤临证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半夏厚朴汤是汉代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中的一个方剂。其药物组成有制半夏、厚朴、茯苓、苏叶、生姜。方中用半夏化痰开结、和胃降逆,厚朴行气开郁、下气除满同为主药;苏叶助半夏厚朴以顺气宽胸、宣散郁结,茯苓渗湿健脾,助半夏化痰为辅助药;生姜辛散,温  相似文献   

12.
赵磊 《新中医》2022,54(17):31-34
目的:观察半夏厚朴汤加减联合针刺治疗痰气郁结型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 例痰气郁结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给予半夏厚朴汤加减联合针刺治疗。比较2 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食管黏膜环氧合酶-2 (COX-2)、蛋白激酶受体-2 (PAR-2) mRNA 表达量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 组胸脘气闷、咽部灼热、反酸、嗳气叹息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胸脘气闷、咽部灼热、反酸、嗳气叹息积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胸脘气闷、咽部灼热、反酸、嗳气叹息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 组食管黏膜COX-2、PAR-2 mRNA 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COX-2、PAR-2mRNA 表达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COX-2、PAR-2 mRNA 表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夏厚朴汤加减联合针刺治疗痰气郁结型胃食管反流病疗效较好,可改善患者中医证候,降低食管黏膜COX-2、PAR-2 mRNA 表达。  相似文献   

13.
梅核气在临床上最为常见的证型为肝郁脾虚、痰气交阻型。徐学义教授集百家之长与自身经验相结合,总结出诸多治疗梅核气的经验方。对于肝郁脾虚、痰气交阻型梅核气患者,徐学义教授本着"五脏一体观",采用经方半夏厚朴汤加减进行治疗,屡获妙效。文章主要介绍徐学义教授采用加味半夏厚朴汤治疗肝郁脾虚、痰气交阻型梅核气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湖南中医杂志》2014,(7):59-59
处方:生地、桃仁、川芎、枳壳、桔梗、厚朴、法夏、苏子、贝母各10g,红花、柴胡各6g,赤芍15g,甘草6g。水煎服,每天1剂,分3次服,连服7d为1个疗程,用药1~3个疗程。按:梅核气多为是痰气郁结所致,治疗多用理气化痰之法,方用半夏厚朴汤。本方从痰瘀互结论治,加以活血化瘀之品,比单纯理气化痰之法效果要好。  相似文献   

15.
“梅核气”在中医内科学中被列入“郁证”,名“气滞痰郁”。其证为“咽中不适如有物梗阻,咯之不出,咽之不下,胸中窒闷或兼胁痛”。分析为“肝郁乘脾,脾运不健,生湿聚痰,痰气郁结于胸膈之上……”。治用化痰利气解郁,方用半夏厚朴汤。余验之临床,少有效者,乃从《内经》病机十九  相似文献   

16.
半夏厚朴汤运用举隅河南省宝丰县卫校门诊(467400)任亚轩关键词半夏厚朴汤;临床运用半夏厚朴汤方出《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篇。由半夏、厚朴、茯苓、苏叶、生姜五味药组成。主治因七情郁结,痰凝气滞,上逆咽喉之间,自觉咽中梗阻有异物感,咯之不出,吞之...  相似文献   

17.
抑郁症是常见的情志病,对患者家庭及社会造成沉重的疾病负担,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炎症、神经递质、神经营养因子、海马神经元突触可塑性等有关。临床应用西药治疗抑郁症,存在副作用大,患者依从性差,有效率不高,停药后反弹等问题;中医治疗抑郁症具有副作用小,患者依从性高等特点。抑郁症属中医学"郁证"范畴,中医认为抑郁症主要症候有肝郁气滞、气郁化火、心脾两虚、心肺两虚、痰气郁结、肝肾不足等。半夏厚朴汤是载于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的经典名方,有治疗痰气郁结型郁证的功效。本文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中关于半夏厚朴汤治疗抑郁症的相关文献,发现临床应用和实验研究均提示,半夏厚朴汤有显著的抗抑郁作用。临床研究显示,半夏厚朴汤可改善抑郁症患者焦虑量表和抑郁量表得分,抗抑郁的疗效显著,且优势凸显;实验研究表明,半夏厚朴汤及其有效成分的抗抑郁作用可能与干预炎症反应、影响神经递质、调节神经营养因子、改善海马神经元突触可塑性、减少氧化应激等有关。故对半夏厚朴汤临床治疗的几种抑郁症类型以及半夏厚朴汤相关实验研究的文献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半夏厚朴汤为仲景治梅核气之良方,现广泛应用于治疗顽固性咳嗽、胃食管反流病、吞咽障碍等多种疾病。情志病与“肝”密切相关,情志致病易致肝气郁结,而半夏厚朴汤所涉病机为气郁痰凝,故用其治疗情志病常得灵效。本文例举半夏厚朴汤治疗情志失调所致失眠、抑郁、惊恐障碍验案三则,其主症虽各有不同,但存在共同病机,即肝郁疏泄失常,津液积聚生痰,痰气搏结,故而出现肋胀、太息、胃胀、呃逆、嗳气、苔腻等气郁痰凝之共同表现,以行气散结、降逆化痰、解郁下气之半夏厚朴汤加减治疗,使肝郁得舒、气行痰化,切中病机,故诸症得消。临床运用半夏厚朴汤治疗情志病时,需注意辨其肝郁痰气交阻之征象,并根据兼见证候随之加减,方能使其发挥效用。  相似文献   

19.
安神欢元枣治疗梅核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核气,临床常见,女性为多,由七情郁结,痰滞气阻引起。咽中如堵,咯吐不出,咽之不下,有的伴胸胁撑胀作痛等症。笔者遇此症,见痰湿质,苔白厚或滑者,以半夏厚朴汤变施,时验,但阴虚质或七情郁久化火者,辨裁不准,且有燥化动火伤阴的弊端。思此症七情郁结,痰滞气阻,并非有实痰阻塞咽喉,而是痰气随意欲上下,心情欢欣则无碍,忧思恚郁则病发。众览医籍,见丹溪药有咸味软坚化痰,叶桂法以苦辛凉润宣通,不投燥热敛涩呆补。  相似文献   

20.
半夏厚朴汤出自《金匮要略》,为治疗情志不畅,痰气交阻所致梅核气的常用方。邓中甲教授对此方有其独到的认识,临床上运用半夏厚朴汤治疗疾病的范围广范,笔者对邓中甲教授运用此方的经验作一浅略的介绍,以期丰富临床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