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对五因素间的交互作用进行考察,确定超临界CO2萃取的最佳工艺参数。方法采用二次回归连贯设计的方法。结果P萃与T分Ⅰ之间的交互作用较为明显,T分Ⅰ与T分Ⅱ之间的交互作用次之,T萃与T分Ⅰ、T萃与P分Ⅰ,P分Ⅰ与T分Ⅱ之间的交互作用对蛇床子素提取率有一定影响。优化的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为40 MPa,萃取温度40℃;分离Ⅰ温度45℃;分离Ⅱ压力为5 MPa,分离Ⅱ温度为46℃;CO2流量为18 L/h,萃取时间为80 m in,在此条件下,蛇床子素提取率可达4.32%。结论采用二次回归连贯设计可以客观地反应各因素对目标函数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2.
宫竹云  张高勇  聂永亮  张晓霞  谷惠先 《中草药》2006,37(11):1649-1652
目的研究超临界CO2萃取蛇床子中有效成分蛇床子素的工艺,考察工艺参数改变后对蛇床子素量的影响规律。方法保持分离压力为5MPa,萃取时间为80min和CO2流速为18L/h不变的情况下,采用二次回归连贯设计的方法,对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分离压力、分离温度、分离温度这5个条件进行优选,确定最佳工艺参数。结果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40MPa,萃取温度40℃;分离压力5MPa,分离温度45℃;分离温度46℃,此条件下蛇床子素的量可达21.08%。结论本文采用超临界CO2萃取蛇床子中的有效成分蛇床子素,工艺条件简单、稳定、可行,可为以后进行工业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交设计法优选蛇床子CO2超临界萃取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明春  梁东升  李晓 《中药材》2008,31(11):1753-1755
目的:优选蛇床子CO2超临界萃取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蛇床子素的含量和总萃取得率为考察指标,用正交设计法优选蛇床子CO2超临界萃取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萃取温度、萃取压力及分离釜Ⅰ温度等3种因素对综合评判值有极显著性影响(P<0.001),而分离釜Ⅱ温度无显著性影响(P>0.05),优选的萃取条件为A2B3C3D1。结论:蛇床子的CO2超临界萃取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温度50℃,萃取压力30MPa,分离釜Ⅰ温度65℃,分离釜Ⅱ温度40℃。  相似文献   

4.
《中药材》2010,(2)
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沙田柚果皮提取物的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工艺,确定了其最佳提取工艺为:萃取压力25MPa,萃取温度45℃;分离釜Ⅱ压力6MPa,温度40℃,萃取时间2h,得率为2.52%。测定了沙田柚果皮的超临界CO2提取物中的蛇床子素含量,分析了其挥发性成分,鉴定了其中33种成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优选当归挥发油的超临界CO2萃取工艺条件。方法:以藁苯内酯、挥发油、萃取物的收率为指标,首先用正交设计考察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分离Ⅰ温度、分离Ⅱ温度对萃取过程的影响;然后分别考察药材粒度、萃取时间对萃取过程的影响。结果:优选出的超临界CO2萃取工艺条件为:当归粉碎成过4目筛粗粉,在30 MPa、65℃条件下萃取2 h,分离Ⅰ条件:12 MPa、40℃,分离Ⅱ条件:6 MPa、40℃。结论:优选出的当归挥发油超临界CO2萃取工艺条件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6.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对贯叶连翘提取物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证明,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27MPa、温度60℃;解析釜Ⅰ压力14MPa、温度64℃;解析釜Ⅱ压力6MPa、温度50℃;CO2流量25 kg/kg原料·h;萃取时间5 h;携带剂为酒精.在此条件下,提取物达到出口标准,收率较高.  相似文献   

7.
超临界CO_2萃取金银花叶中绿原酸及挥发油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金银花叶的超临界CO2萃取研究,并对挥发性成分进行研究,以期为金银花叶的资源利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超临界CO2萃取金银花叶,采用单因素实验法考查萃取条件对浸膏收率和绿原酸得率的影响,确定最佳萃取工艺;并对超临界萃取出来的挥发油进行GC-MS分析研究。结果:超临界CO2萃取金银花叶的最佳萃取条件是:萃取压力30MPa,萃取温度50℃,分离釜Ⅰ压力6MPa,分离釜Ⅰ温度50℃,分离釜Ⅱ压力6MPa,分离釜Ⅱ温度45℃;挥发油的GC-MS分析共鉴定出39种化学成分。结论: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可用于提取金银花叶中挥发油及绿原酸。  相似文献   

8.
目的: 优选舒肤爽喷雾剂中蛇床子等4味药材的CO2超临界萃取工艺条件。 方法: 以蛇床子素质量分数和总萃取得率为综合评价指标,采用HPLC测定蛇床子素含量,选取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及分离釜Ⅰ温度为考察因素,通过正交试验优选舒肤爽喷雾剂处方中4味药材的CO2超临界萃取工艺条件。 结果: 萃取温度、萃取压力对萃取工艺有显著影响,分离Ⅰ温度无显著性影响。优选的萃取条件为萃取温度50 ℃,萃取压力30 MPa,分离釜Ⅰ温度50 ℃。 结论: 优选的挥发油萃取工艺稳定可行,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正交设计法优选椒目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椒目油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椒目中α?亚麻酸的含量和椒目油萃取得率为考察指标,用正交设计法优选椒目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萃取温度、萃取压力两因素对综合评价值有极显著影响(P〈0.01),而分离釜Ⅰ温度、分离釜Ⅱ温度无显著性影响(P〉0.05),优选的萃取条件为萃取温度45℃,萃取压力35MPa,分离釜Ⅰ温度35℃,分离釜Ⅱ温度30℃。结论:优化的萃取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0.
超临界CO2萃取蛇床子有效成分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以蛇床子素等成分为指标,并结合药效学,对超临界CO2萃取蛇床子有效成分的工艺进行了研究,主要探讨了压力、温度、时间、CO2流量等因素对收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条件萃取压力和温度分别为24MPa和51℃;解析釜Ⅰ压力和温度为12MPa和65℃;解析釜Ⅱ压力和温度为6MPa和44℃;流速为11kg/kg@h原料;时间为3h.结果证明,SFE-CO2工艺比常规提取收率提高约1倍,生产周期大大缩短,质量可控,外观颜色大为改观,并保持了传统中医的用药效果.证明用SFE-CO2萃取蛇床子有效成分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山楂叶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42,自引:1,他引:41  
从山楂叶的乙醇提取物热水萃取部分分离鉴定了7个化合物。它们分别是对羟基苯甲苹果酸(Ⅰ)、槲皮素(Ⅱ)、金丝桃甙(Ⅲ)、牡荆素(Ⅳ)、牡荆素鼠李糖甙(Ⅴ)、盐酸二乙胺(Ⅵ)与山梨醇(Ⅶ)。  相似文献   

12.
山里红叶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刘荣华  余伯阳 《中药材》2006,29(11):1169-1173
目的:研究山里红(Crataegus pinnatifidaBge.var.majorN.E.B r.)叶中的化学成分。方法:用硅胶柱色谱、大孔树脂柱色谱和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得到14个化合物,分别为槲皮素Quercetin(1),金丝桃苷Hyperoside(2),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Quercetin 3-O-β-D-glucoside(3),芦丁Rutin(4),槲皮素3-O-[α-L-鼠李糖(1-4)-α-L-鼠李糖(1-6)-β-葡萄糖苷]Quercetin 3-O-[-αL-rhamnopyransoyl(1-4)--αL-rhamnopyranosyl-(1-6)--βglucopyranoside](5),牡荆素V itexin(6),6″-O-乙酰基-牡荆素6-″O-acetyl-vitexin(7),牡荆素2-″O-鼠李糖苷V itexin 2-″O-rhamnoside(8),牡荆素4″-O-葡萄糖苷V itexin4-″O-glucoside(9),绿原酸Chlorogen ic ac id(10),熊果酸Ursolic ac id(11),β-谷甾醇-βS itosterol(12),β-胡萝卜苷β-Dau-costerol(13),正三十烷醇n-Triacontanol(14)。结论:5和14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13.
中国宽叶缬草药用功效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宽叶缬草的镇静活性、抗抑郁活性、调节血脂及抗脂质过氧化作用、对肾脏的保护作用、以及对胆囊结石和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治疗作用等七个方面综述了近三年来国内对宽叶缬草药用功效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人参果总皂苷水解产物中稀有活性皂苷元化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人参果总皂苷水解产物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常规水解和硅胶柱层析分离,通过理化常数和光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人参果总皂苷水解产物中分离并鉴定了7个化合物,它们的化学结构分别为20(S)-人参二醇(Ⅰ)、20(R)-原人参二醇(Ⅱ)、20(S)-原人参二醇(Ⅲ)、20(S)-人参三醇(Ⅳ)、20(R)-原人参三醇(Ⅴ)、20(R)-达玛烷-3β,12β,20,25-四醇(Ⅵ)、20(R)-达玛烷-3β,6α,12β,20,25-五醇(Ⅶ)。结论:化合物Ⅰ~Ⅴ为首次从人参果总皂苷酸水解产物中分得的人参皂苷衍生物。Ⅱ、Ⅲ为首次在人参果中发现。化合物Ⅵ为本课题组从人参果皂苷中首次发现的新天然产物,其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动态荧光透视技术(VFSS)研究头体针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41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与康复组。针刺组采用头体针治疗,康复组采用现代康复治疗。患者治疗前后均采用洼田饮水试验及VFSS进行临床评估,以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3个月后,针刺组总有效率为85.0%,明显高于康复组(66.7%);治疗2星期后,两组患者经VFSS检测,在口期滞留、咽期滞留及误吸、渗透方面发生率均明显减低(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星期后,经VFSS检测时间参数,两组在口腔传递时间、咽传递时间、腭咽部关闭时间均明显减少(P<0.05),且针刺组较康复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结论 头体针治疗可明显缓解中风后吞咽障碍,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A careful investigation of cultures of Myrothecium verrucaria has shown that this fungus produces all four roridin E isomers (3a-d), diastereomeric at the C-6' and C-13' centers. The stereochemistries at these centers were established by a combination of X-ray crystallographic analysis, NMR spectroscopy, and chemical transformations. NMR data from these and other macrocyclic trichothecenes allows for the assignment of configurations at the C-6' and C-13' centers for most of these compounds, the exceptions being those congeners having a C-4' ketone group in the macrolide ring.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研究娑罗子(天师栗A.Wilsonii Rehd.种子)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LH-20及反相制备型高效液相等色谱分离手段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光谱分析鉴定结构。结果:从中分离得到了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槲皮素-3-0-β-D-葡萄糖甙(1)、山奈酚-3-0-β-D-半乳糖甙(2)、槲皮素-3-0-[β-D-木糖基(1→2)]-β-D-葡萄糖甙(3)、槲皮素(4)。结论:化合物1、2、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19.
从毛叶巴豆茎中分离得到2个倍半萜类化合物,其中化合物1为一个新化合物,应用HREI-MS,^1H-NMR,^13C-NMR,^1H-H COSY,HMQC,HMBC和NOESY等光谱测定了其结构,并命名为毛叶巴豆醇。然而,文献检索发现该结构被错误地鉴定为Homalomenol D,通过仔细分析文献报道的核磁数据并与化合物1比较,发现文献中Homalomenol D结构鉴定有误,应该修正为5-表毛叶巴豆醇。化合物2鉴定为日本刺参萜酮。  相似文献   

20.
经国务院第3次常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下称《条例》),将于2003年10月1日正式施行。这是继承和发展中医药学,保护人类健康,推动中西医结合,促进中医药理论和实践,繁荣国民经济,协调中医药事业和社会发展的大事。 中国加入WTO后,有关中医药的GMP、GAP、GSP和GLP标准即将实行,由于我国的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