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不同炮制方法对白芍中芍药苷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考察不同炮制方法对白芍中芍药苷含量的影响。方法应用清炒、酒炙、醋炙3种炮制方法加工白芍饮片,采用HPLC法测定各种炮制品中的芍药苷含量。结果各炮制品中芍药苷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生白芍〉炒白芍〉酒白芍〉醋白芍。结论不同炮制方法对白芍中芍药苷含量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徐志伟  曹岗  杜伟锋  蔡宝昌  葛卫红 《中草药》2014,45(13):1867-1870
目的 优化出最佳麸炒白芍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和多指标综合加权评分法,以白芍中芍药苷、氧化芍药苷、芍药内酯苷、没食子酸4个指标性成分质量分数和浸出物得率为考察指标,对影响白芍麸炒工艺的因素进行考察。结果 最佳的白芍麸炒工艺是在白芍药材中加入其质量的10%的麸皮,在200 ℃下炒制8 min。结论 该炮制工艺稳定可靠,可为白芍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HPLC法筛选酒炙白芍的最佳炮制条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筛选酒炙白芍的最佳炮制条件.方法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测定,色谱柱:C18(4.6×250mm,5μm)Agilent;流动相:乙腈-水溶液(17∶83);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40nm,柱温为25℃.结果 酒炙白芍的最佳炮制条件为加酒量5%,温度控制90℃,炒制10min.结论 HPLC法优于紫外分光光度法,结果 稳定可靠,且更加客观准确.  相似文献   

4.
目的:优选酒白芍的炮制工艺,为该药材的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HPLC测定芍药苷含量,流动相乙腈-0.1%磷酸水溶液(14∶86),检测波长230 nm。以外观性状及芍药苷、水溶性浸出物含量为综合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法考察黄酒用量、酒炙温度、酒炙时间对酒白芍炮制工艺的影响。结果:最佳炮制工艺条件为黄酒用量10%,酒炙温度90℃,酒炙时间15 min。酒白芍呈微黄色,微有酒香味,芍药苷及水溶性浸出物质量分数分别为3.79%,37.51%。结论:外观性状是中药饮片质量标准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综合评分法优选的炮制工艺稳定可行,适用于酒白芍的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5.
炮制工艺对白芍中芍药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毫白芍、杭白芍和川白芍及其不同炮制品中芍药苷的含量变化,为研究不同炮制工艺对白芍临床作用的影响提供依据。方法采用RP—HPLC法测定三种不同规格白芍及其相应四种炮制品中芍药苷的含量,色谱柱:SHI—MADZUVP—OOS(150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水溶液(16:84);流速:1.0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230nm。结果三种不同规格药材中芍药苷的含量为:毫白芍、杭白芍和川白芍分别为3.30%、3.14%和2.50%;白芍药材、白芍片、酒白芍、炒白芍和醋白芍中芍药苷的含量依次为2.98%、2.73%、2.69%、2.50%、2.48%。结论芍药苷(C23H28O11)含量:毫白芍〉杭白芍〉川白芍;药材〉白芍片≈酒白芍〉炒白芍≈醋白芍。  相似文献   

6.
微波法炮制酒白芍工艺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采在交试验法对酒制白芍的炮制工艺进行优选试验。方法:选择微波强度和加热时间2个因素,每个因素各取3个水平,按L9(3^4)正交表安排试验。结果:采用中低火,加热3min为最佳工艺。结论:微波加热炮制酒白芍的工艺可行。  相似文献   

7.
芍药及不同炮制品中芍药苷含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比较赤芍(Radix Paeoniae Rubra)与白芍(Radix Paeoniae Alba)及不同加工炮制方法对赤芍、白芍饮片中芍药苷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SHIMADCIS ODSC18。流动相:乙腈-0.1%磷酸水溶液(15:85)。检测波长:230nm,流速:1.0ml/min。结果:芍药苷的含量:赤芍〉炒赤芍〉醋炙白芍〉酒炙白芍〉炒白芍〉白芍〉去皮白芍〉土炒白芍,白芍与赤芍芍药苷含量存在显著差异,白芍经酒炙、醋炙后含量显著高于生品,其中以醋炙品最高;炒黄品芍药苷略有升高,土炒品略有降低,去皮白芍低于不去皮白芍,但四者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赤芍与不去皮白芍中芍药苷含量存在显著差异,故以不去皮白芍作为赤芍代替品使用缺乏合理性。而白芍炮制方法中的醋炙和酒炙对芍药苷溶出有明显影响,清炒和土炒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白芍不同炮制品中芍药苷含量测定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 :对白芍几种不同炮制品中芍药苷的含量进行测定 ,为今后合理制定其炮制工艺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进行测定。结果 :芍药苷的含量 :生品>麸制品>酒麸制品>炒制品>盐制品>酒制品>醋制品>土制品>煨制品>焦制品>制炭品。结论 :白芍经炮制后芍药苷含量均下降 ,但降低幅度不一 ,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不同软化方法对白芍饮片中芍药苷含量的影响,优选白芍的最佳加工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法测定白芍原药材及经过蒸、煮、润三种软化方法炮制的白芍饮片中芍药苷含量.结果 蒸、煮、润三种不同加工方法制得的饮片芍药苷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润>蒸>煮.结论 以芍药苷含量为指标,浸润法为最佳白芍的软化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考察不同炮制品在煎煮过程当中对芍药苷浸出的释放规律。方法:单独煎煮芍药炮制品饮片。HPLC测定煎煮液与饮片中芍药苷含量。结果:白芍经炮制后其芍药苷含量均下降,焦白芍和白芍炭下降最多。30 min内,焦白芍释放最快,芍药苷煎出量,以生白芍与焦白芍为高。结论:各种炙法炮制芍药,均会造成芍药苷含量下降,以白芍炭和焦白芍下降最显著;炮制对煎煮过程中芍药苷的释放有明显促进作用,焦白芍释放速度最快。  相似文献   

11.
不同炮制方式对杜仲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盐炙、酒炙、蜜炙、清炒、土炒等多种杜仲炮制方法进行比较,考察不同辅料炮制对杜仲品质的影响。方法 以松脂醇二葡萄糖苷等6种有效成分、醇溶性浸出物量和损耗率作为评价指标,采用权重系数综合评分比较不同辅料炮制对杜仲品质的影响。结果 辅料对杜仲炮制品的质量有显著影响,盐炙、清炒、酒炙和糯米炙法所得杜仲成品综合评分高于杜仲原药材,指标成分含量高、损耗少、浸出物得率高。结论 杜仲炮炙采用最多的盐炙法、清炒法和制炭炮制方法所得炮制品质量较优,现今使用的炮制方法合理。  相似文献   

12.
朱伟  王学美 《天津中医药》2006,23(2):135-137
从优质蜂蜜的选择、蜜炙中药的临床功用、蜜炙中药潜在的风险3个方面,探讨了蜜炙中药的科学内涵,旨在使其在临床上得到正确应用。  相似文献   

13.
基于电子鼻技术区分益智仁的不同炮制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利用电子鼻技术建立气味指纹图谱以区别益智仁不同炮制品。方法:采用电子鼻技术对益智仁生品、清水炒制品、盐炙品进行检测,获得电子鼻在传感器的响应值,利用主成分分析、判别因子分析及统计质量控制分析等化学计量学对响应值进行数据处理。结果:经化学计量学分析,益智仁生品及其炮制品能明显区分开。益智仁生品与炮制品的气味差异较大,清水炒制和盐炙益智仁气味差异较小。结论:电子鼻技术可用于益智仁炮制品的区分,推测益智仁气味的变化主要由加热炮制引起。  相似文献   

14.
中药饮片炮制机械的发展水平不仅体现了中药饮片加工技术的高低,也是提高饮片质量的重要保证,如何使传统的炒制方法在现代机械生产中得以继承和提高是饮片与机械行业关心的问题。本文就中药炒药机的发展过程、最新进展、结构特点、存在问题分别给予了阐述与分析,旨在为炒药机的发展方向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5.
中药饮片炮制机械的发展水平不仅体现了中药饮片加工技术的高低,也是提高饮片质量的重要保证,如何使传统的炒制方法在现代机械生产中得以继承和提高是饮片与机械行业关心的问题。本文就中药炒药机的发展过程、最新进展、结构特点、存在问题分别给予了阐述与分析,旨在为炒药机的发展方向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6.
炒制对栀子饮片中鞣质含量及吸附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研究栀子炒焦、炒炭后的鞣质含量及其吸附力的变化规律,为揭示栀子饮片炒制原理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比较测定栀子及炒焦、炒炭品的色素吸附力、鞣质含量、pH与电导率的变化。结果:栀子炒制后吸附率与鞣质含量明显上升,以炭药最高。栀子炒炭品的pH普遍高于炒焦品。栀子及其炒制品电导率没有规律性的变化。结论:栀子及其炒制品的吸附率及其鞣质含量的变化可以作为研究炒焦、炒炭品的指标,pH可以作为栀子焦品与炭品的区别指标。为栀子饮片炮制规范的制定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斑蝥不同炮制品药理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比较了斑蝥去头足翅前后的生品、米炒品、碱处理新法炮制品的急性毒性、亚急性毒性及体内外抗肿瘤作用。结果表明,炮制品毒性小于生品,去头足翅后毒性增大,碱处理炮制新法优于药典米炒法。  相似文献   

18.
陈志敏  权亮  周海婷  张希  赵永峰  曹冬  胡昌江 《中草药》2018,49(16):3969-3976
郁金不仅是中医临床常用大宗药材,也是常用的天然染料,是历版《中国药典》的收载品种,具有活血止痛、行气解郁、清心凉血、利胆退黄之功。现代常用的郁金炮制方法有切制、炒制、醋制和酒制等。饮片作为中医临床治病的基础,其炮制品的正确选用和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通过梳理郁金炮制沿革,对现有关于郁金的炮制进行修正,同时对郁金饮片质量评价方法进行综述,为郁金饮片炮制工艺和质量控制标准化研究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栀子不同炒制饮片的红外光谱进行比较分析,建立鉴别栀子不同炒制饮片的方法。方法:采用红外光谱法和二维相关光谱技术,以京尼平苷为参照,比较栀子不同炒制饮片红外图谱,揭示其变化规律。结果:以对照品比对法指认归属了栀子不同炒制饮片的特征指纹峰;生栀子、焦栀子、栀子炭的一维图谱峰形相似;在二阶导数图谱中生栀子特征峰在1 228 cm-1处,焦栀子特征峰在1 235 cm-1处,而栀子炭特征峰在1 241 cm-1处;在二维相关红外光谱的1 300~1 800 cm-1波段,生栀子的最强自动峰为1 636 cm-1,焦栀子的最强自动峰为1 640 cm-1,栀子炭的最强自动峰为1 740 cm-1。结论:红外光谱法结合二维相关光谱技术可用于鉴别栀子不同炒制饮片。  相似文献   

20.
目的:用正交实验法优选并确立枳壳麸炒工艺.方法:以新橙皮苷含量、柚皮苷含量、醇溶性浸出物含量、挥发油含量、性状为指标,采用正交实验法对温度、时间、加麸量三因素,每个因素取三个水平,进行枳壳麸炒工艺优选考察.结果:温度、加麸量对实验结果有显著影响,时间对实验结果无显著影响,确定最佳枳壳麸炒工艺为:温度190℃,时间150s,加麸量15%麸炒枳壳.结论:该工艺合理、稳定性好,可适合枳壳工业化生产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