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通过质子磁共振频谱(1HMRS)方法分析脑内常见肿瘤与脑正常组织以及脑肿瘤间各指标的差别,探讨 1HMRS鉴别脑内肿瘤的优势。 方法:筛选临床病例完整、临床诊断明确的颅内肿瘤患者52例,正常对照组选择体检健康者17名。通过 1HMRS分析不同肿瘤的总肌酸 (PCr/Cr)、乳酸(Lac)、胆碱(Cho)、N-已酰天门冬氨酸 (NAA)的差别,以及各项指标在肿瘤与正常组织之间的差别。 结果:正常组织与脑膜瘤、脑胶质瘤和转移瘤之间的NAA/Cr、Cho/Cr、Cr/PCr、Lac/Cr的T 检验分别为,NAA/Cho:T脑膜瘤/正常组=12.43,T胶质瘤/正常组 =8.10,T转移瘤/正常组=8.17;NAA/Cr:T脑膜瘤/正常组=3.10,T胶质瘤/正常组=2.06,T转移瘤/正常组=8.53;Cho/Cr:T脑膜瘤/正常组=5.20,T胶质瘤/正常组=3.47,T转移瘤/正常组=4.57(P<0.05)。表明这几种常规肿瘤与正常组织中所观察指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脑膜瘤和脑胶质瘤的 1HMRS分析中TNAA/Cho=0.004,脑胶质瘤和转移瘤的TLac/Cr=0.012,脑膜瘤中心和周边组织中TCho/Cr=0.045,胶质瘤瘤周区域与转移瘤瘤周区域TCho/Cr=0.025,(P<0.05)。其他的各项指标并不存在统计学差异。 结论:结合磁共振成像(MRI)的MRS对于脑内恶性肿瘤鉴别具有一定的意义,对于区别不同类型的肿瘤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B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研究肿瘤实性区域的组织扩散情况,探讨扩散加权成像在胶质瘤术前分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病理证实的脑胶质瘤患者常规MRI、DWI检查资料,按照2000年WHO脑肿瘤分级标准,低级别胶质瘤(Ⅰ-Ⅱ级)22例,高级别胶质瘤(Ⅲ-Ⅳ级)17例。所有病例均术前行DWI扫描,在工作站构建ADC图,分别测量肿瘤实性区域和相应部位正常参照区域的ADC值,观察高级别胶质瘤组和低级别组肿瘤实性区域ADC值与正常对照的相互关系,并着重观察两组肿瘤各自与正常参照区域的相对(肿瘤/参照)ADC值之间的关系。低级别和高级别胶质瘤之间肿瘤实性区域各项比值的比较均采用两样本£检验。结果高级别胶质瘤组肿瘤实性区域ADC值(1.27±0.20)×10^-3 mm^2/s较正常对照区(1.10±0.15)×10^-3mm^2/s稍高,两者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低级别胶质瘤组肿瘤实性区域ADC值(1.84±0.29)×10^-3 mm^2/s明显高于正常对照区(1.00±0.08)×10^-3 mm^2/s,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高级别胶质瘤与低级别胶质瘤瘤体实性区域rADC值有显著性差异,这提示MRDWI有助于提高胶质瘤术前分级评价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脑转移瘤是预后较差的常见颅内恶性肿瘤。灌注加权成像(PWI)、磁共振波谱(MRS)、扩散加权成像(DWI)、扩散张量成像(DTI)和扩散峰度成像(DKI)等新兴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可用于单发脑转移瘤与高级别胶质瘤的鉴别诊断;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BOLD-fMRI)对脑转移瘤术前计划、术中切除及术后评估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王亚峰  石凤祥 《浙江医学》2022,44(6):646-648,656
目的评价扩散峰度成像(DKI)直方图在脑胶质瘤分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常州市中医医院2018年1月到2020年12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5例脑胶质瘤患者的病例资料。术前行常规MR成像及DKI成像,生成平均峰度(MK)和平均扩散系数(MD)图,比较30例高级别脑胶质瘤(HGG)和25例低级别脑胶质瘤(LGG)MK和MD直方图参数的差异,并采用ROC曲线评价直方图参数鉴别诊断HGG和LGG中的效能。结果在MK直方图参数中,除峰度值及偏度值外,其他参数在HGG和LGG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MD直方图参数中,HGG的MD最小值及第10、30、50百分位数MD均低于LGG(均P<0.05),而其他参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当MK最大值的最佳截断值为0.725时,其灵敏度为0.733,特异度为1.000。结论DKI直方图分析能提高HGG和LGG的鉴别诊断效能,其中,MK最大值具有最高的分级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永磁型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临床脑部疾病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7例脑部疾病(22例脑梗死,5例脑胶质瘤)的DWI序列图像与T1WI、T2WI、FLAIR序列图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DWI序列急性脑梗死100%表现为高信号,慢性脑梗死表现为等信号或略低信号,脑胶质瘤其瘤体表现为混杂信号而其周围的水肿表现为等信号。结论永磁型磁共振扩散加权像与T1WI、T2WI、FLAIR序列的图像相比能更早地发现急性脑梗死的异常信号,并且能区分急性及慢性脑梗死。此外,还有助于其他一些脑部疾病(如脑胶质瘤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对脑肿瘤未强化部分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不同级别的76例脑胶质瘤普通MRI及扩散图像信号特征进行分析,测量并比较增强及未增强病灶、水肿区的相对表观扩散系数(rADC)值。并进行扩散图像对瘤灶的诊断试验评价。结果胶质瘤增强与未增强区域的rADC值没有差异,而未增强区域rADC与周围水肿区rADC值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未强化部位在扩散成像中有很好的显示。DWI和ADC图上诊断的敏感度为76.8%,特异度为90.2%。结论对于未明显强化胶质瘤或胶质瘤的未强化区域,ADC与DWI相结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肿瘤未强化的缺点,对未强化胶质瘤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为手术区域的研判及临床预后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MR扩散加权成像(DWI)与MR氢质子波谱(^1H-MRS)技术联合应用对脑内囊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搜集54例经手术或临床证实的脑内囊性病变(包括高级别胶质瘤24例、单发转移瘤20例、脑脓肿10例),行常规MRI、DWI扫描,获得病灶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图和波谱图。单体素PRESS(TE144ms)序列囊壁或囊内^1H-MRS成像,测量N-乙酰天冬氨酸NAA、胆碱Cho、肌酸Cr、乳酸Lac、脂质Lip峰高,计算出Cho/Cr,Cho/NAA,NAA/Cr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高级别胶质瘤DWI上囊腔内低信号19例(19/24),ADC值增高;高信号3例(3/24),ADC值减低,混杂信号2例(2/24)。20例病灶中心检测到NAA峰(83.3%)。②单发转移瘤DWI上囊腔内低信号14例(14/20),ADC值增高;高信号2例(2/20),ADC值减低,混杂信号4例(4/20)。病灶中心和囊壁高Lip峰13例(65.0%)。③脑脓肿DWI上脓腔内高信号7例(7/10),ADC值降低,混杂信号3例(3/10)。病灶中心9例显示AA峰。④胶质瘤与转移瘤囊壁之间Cho/Cr、Cho/NAA、NAA/Cr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MR氢质子波谱(^1H-MRS)联合MR扩散加权成像(DWI)可鉴别高级别胶质瘤、单发转移瘤与脑脓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VIM-DWI)定量参数对脑胶质瘤异柠檬酸脱氢酶-1(IDH1)基因突变的术前预测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9月至2020年1月在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5例WHOⅡ~Ⅳ级脑胶质瘤患者的影像资料,包括颅脑MRI常规和IVIM-DWI检查。其中,IDH1突变型17例,IDH1野生型38例。测量肿瘤最大层面实性区域和对侧正常白质区域,获得表观扩散系数(ADC)、真性水分子扩散系数(D)、微循环灌注系数(D*)和灌注分数(f)4个定量参数图。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秩和检验比较IDH1突变组与IDH1野生组IVIM-DWI各参数的差异。采用ROC曲线评价IVIM-DWI定量参数预测脑胶质瘤IDH1基因突变的效能。结果IDH1突变组ADC、D、f值分别为(1.197±0.242)×10-3mm2/s、(0.985±0.191)×10-3mm2/s、0.496(0.282,0.712),IDH1野生组ADC、D、f值分别为(0.951±0.252)×10-3mm2/s、(0.774±0.173)×10-3mm2/s、0.269(0.118,0.871)。IDH1突变组ADC、D、f值均明显高于IDH1野生组(均P<0.05),但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ADC、D、f值预测脑胶质瘤IDH1基因突变的AUC分别为0.793、0.807、0.818,ADC值预测IDH1基因突变的特异度最高,f值的灵敏度最高。结论IVIM-DWI的定量参数ADC、D、f值在术前预测脑胶质瘤IDH1基因突变有重要价值,以f值效能最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扩散加权成像和MRS对病毒性脑炎和脑低级别胶质瘤的鉴别诊断。方法将病毒性脑炎和脑低级别胶质瘤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主要对象,分别20例,二者在术前接受常规MRI检查、DWI检查、MRS检查,对两组ADC值以及MRS参数进行比较。结果病毒性脑炎ADC值(1.47±0.18)×10^(-3)mm^(2)/s高于低级别胶质瘤,(P<0.05)。病毒性脑炎患者Cho/Cr值(2.44±0.02)、Cho/NAA值(3.63±1.12)高于级别胶质瘤患者、NAA/Cr值(0.77±0.21)低于低级别胶质瘤患者,(P<0.05)。结论扩散加权成像和MRS对病毒性脑炎和脑低级别胶质瘤均具有鉴别诊断作用,与常规MRI相比更具有优势,能够为疾病后期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依据,值得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10.
的:应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技术开发一种活体、定量测量脑细胞外间隙扩散参数的新方法。方法:MRI示踪剂钆-二乙三胺五乙酸(gadolinium-diethylenetriaminepentaacetic acid, Gd DTPA,2 μL, 10 mmol/L)导入 6只SD成年雄性大鼠的尾状核内,在导入前及导入后不同时间点进行MRI扫描。大鼠脑内Gd-DTPA的浓度分布通过减影图像上信号强度增量转换得到,根据信号强度增量 时间变化曲线,利用经典扩散方程得到像素水平的脑细胞外间隙(extracellular space, ECS)内平均扩散参数。结果:示踪剂导入后,以(3.38 ± 1.07) ×10-4 mm 2/s的平均速率向前外方向扩散,在2 h后达到脑皮质边缘,示踪剂在尾状核区的微观清除率为(7.60 ± 4.18) × 10-5 /s,在3 h开始引流入蛛网膜下腔清除,MRI图像显示12 h时示踪剂被基本清除。采用琼脂糖模拟法测量的自由水扩散系数为参考值,脑ECS迂曲度[λ Cn (agar) ]为1.31 ± 0.31。应用标准MRI扩散成像序列获得的自由水扩散系数为参考值,脑尾状核区ECS的迂曲度[λ Cn (MRI) ]为3.12 ± 0.73。结论:MRI示踪测量可实现对脑ECS生物物理学特征的定量分析与成像显示,脑细胞微环境的研究和阐释将为脑认知和脑病研究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抑胶素对大鼠脑胶质瘤缝隙连接蛋白43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鼠脑胶质瘤缝隙连接蛋白在抑胶素干预下的表达变化,阐明抑胶素抑制脑胶质瘤的多源性调节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C6脑胶质瘤细胞,制作大鼠脑胶质瘤模型,分为空白对照组及不同浓度抑胶素实验组(Ⅰ、Ⅱ、Ⅲ和Ⅳ,8、16 、32和64 μg•kg-1),各实验组腹腔注射抑胶素,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及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不同浓度抑胶素对大鼠脑胶质瘤缝隙连接蛋白43(CX43)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数及表达量的影响。结果: 对照组及8、16 、32和64 μg•kg-1抑胶素组大鼠脑胶质瘤CX43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数分别为(4.31±1.24)、(5.23±2.01)、(11.58±3.21)、(20.13±3.04)和(23.58±4.32)个/视野,各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P<0.01),各实验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对照组及8、16 、32和64 μg•kg-1抑胶素组大鼠脑胶质瘤CX43表达量(蛋白条带的面积和平均灰度相乘量)分别为12 241、12 377、16 183、17 138和28 208,各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P<0.01),各实验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 (P<0.01)。结论:抑胶素对脑胶质瘤的抑制作用可能与影响肿瘤细胞间的缝隙连接蛋白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脑胶质瘤术后放疗患者的磁共振灌注成像( PWI )研究,探讨其在判断胶质瘤复发与放射性损伤中的价值。方法选取52例脑胶质瘤术后放疗患者,对放疗后影像随访过程中首次出现异常强化病灶的患者进行常规MR及PWI成像,测量病灶强化区域的最大相对脑血容量(rCBVmax)值,根据病理及临床随诊结果,分析PWI对肿瘤复发与放射性损伤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52例患者中,胶质瘤复发30例,放射性损伤22例,常规MR诊断准确率38.5%(20/52),肿瘤复发区rCBVmax值(2.43±1.52),放射性损伤rCBVmax值(0.67±0.44),二者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00),依据PWI胶质瘤复发与放射性损伤诊断准确率为82.7%(42/52),常规MR与PWI诊断准确率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磁共振灌注成像能够提高胶质瘤术后复发与放射性损伤诊断的正确率,灌注成像rCBVmax值对胶质瘤复发与放射性损伤鉴别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 125I治疗人脑胶质瘤的可行性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胶质瘤细胞(SHG-44),采用MTT法检测 125I粒子对 SHG-44细胞增殖抑制的影响;采用立体定向的方法建立大鼠脑内人胶质瘤模型,接种1周后经MRI检测脑内形成实体瘤。将建模成功大鼠随机分成实验组(n=30)与对照组(n=10)。实验组大鼠在当天肿瘤区域植入 125I粒子1粒,植入粒子1周后复查MRI,2周后处死大鼠,取对照组、实验组肿瘤周边组织及肿瘤组织做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免疫组化检测。结果:MTT法检测SHG-44细胞经125I粒子照射后,增殖受到明显抑制,接种1周后脑内形成实体瘤;125I可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延长荷瘤鼠生存期,PCNA基因表达受抑制。结论:125I抑制体外培养的SHG-44细胞生长和颅内接种的脑胶质瘤生长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PCNA基因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槲皮素对大鼠脑胶质瘤C6细胞增殖调控的作用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研究类黄酮化合物槲皮素(quercetin,QUE)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脑胶质瘤C6细胞增殖调控的作用。方法:按QUE浓度分成10、25、50、75及100 μmol·L-15个处理组和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及溶剂对照组(二甲亚砜),大鼠脑胶质瘤C6细胞在RPMI 1640培养基中生长达1×106·mL-1后,在96孔板中分别加入上述浓度的QUE继续培养,每组设3复孔,作用24、48及72 h,采用MTT比色法检测QUE对大鼠脑胶质瘤C6细胞的增殖抑制情况,流式细胞术(FCM)对50及100 μmol·L-1的QUE作用48 h的大鼠脑胶质瘤C6细胞进行周期分析,免疫组化法检测50 μmol·L-1的QUE作用48 h 的p53和bcl-2基因产物。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QUE处理组随药物浓度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A值减小(P<0.05),对C6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增强,使停滞在G0/G1期的细胞增加(P<0.01),而S和G2/M期细胞减少(P<0.05)。P53蛋白表达增加和Bcl-2蛋白表达减少。结论:QUE对C6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具有浓度、时间依赖性,通过P53蛋白表达增加和Bcl-2蛋白表达减少诱导细胞凋亡来实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4种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模型[表观扩散系数(ADC)模型、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模型、扩散峰度成像(DKI)模型及拉伸指数模型]在大鼠脑内的重复性情况。方法:对14只雄性SD大鼠进行间隔24 h的重复大脑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扫描,进行4种扩散模型分析,并采用受试者内变异系数和Bland-Altman方法评估重复性情况。结果:ADC模型、DKI模型和拉伸指数模型中扩散率相关参数(ADC、Dapp和DDC)的Cronbach’s alpha均大于0.7,intra-subject CV均小于5%,LA均小于0.15×10-3 mm2/s,其中ADC的LA最小,为0.086×10-3 mm2/s。而IVIM模型中所有参数(D、f和D*)的Cronbach’s alpha都小于0.5,intra-subject CV大于40%,LA大于0.4×10-3 mm2/s。在不同感兴趣区中,纹状体部位ADC值的intra-subject CV和LA最低,分别为2.00%和0.034×10-3 mm2/s,胼胝体部位ADC值的intra-subject CV和LA最高,分别为3.98%和0.085×10-3 mm2/s。结论:大鼠大脑不同磁共振扩散模型的间隔24 h重复性存在差异,ADC模型重复性最好,而IVIM模型最差。大鼠大脑不同部位的ADC值重复性也存在差异,纹状体重复性最好,胼胝体则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寻负荷试验CT灌注成像中可以无创评估神经胶质瘤侵袭性的影像学生物标志物。方法 取2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其中3组分别在原位种植C6胶质瘤10、14、18天后行CT灌注成像,1组注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在乙酰唑胺负荷前后进行CT灌注,收集并分析各项灌注生物标志物。再取各组鼠脑开展病理学检验,进行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 α,HIF1α)、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2,MMP2)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乙酰唑胺负荷后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脑血容量(cerebral blood volume,CBV)和表面通透性(surface-permeability,PS)明显高于负荷前;随肿瘤种植天数的增加,CBF、CBV和PS百分比变化率随之降低,尤其是18天组与对照组之间比较:对照组分别为119.5%±21.2%、125.6%±9.0%、816.2%±116.4%,而18天组分别为54.6%±2.0%、24.5%±4.3%、4.5%±0.8%;HIF1α、MMP2及VEGF阳性率和CBF、CBV、PS百分比变化率之间呈显著负相关(P均 < 0.01)。结论 负荷试验CT灌注成像的影像学生物标志物CBF、CBV和PS百分变化率可以无创评价大鼠C6胶质瘤的侵袭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PWI)与扩散张量成像(DTI)在脑胶质瘤分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择在湖州市中心医院治疗的脑胶质瘤患者78例,其中低级别35例,高级别43例。测量平均扩散系数(ADC)、各向异性分数(FA)、相对平均扩散系数(rADC)、相对各向异性分数(rFA)、局部脑血流量(rCBF)、局部脑血容量(rCBV)、相对局部脑血流量(rrCBF)、相对局部脑血容量(rrCBV)值,应用SPSS软件对肿瘤不同部位以及高低级别胶质瘤间各个指标进行差异性比较,并根据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确定诊断阈值和分析其敏感度及特异性。 结果 77例脑胶质瘤瘤体的ADC、rCBF、rCBV值分别大于相应瘤周、大于相应对侧白质的测量值;瘤体FA值小于瘤周以及对侧白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级别胶质瘤瘤体及瘤周的rrCBV、rrCBF分别大于低级别胶质瘤(P<0.05),高级别胶质瘤瘤体的rADC值小于低级别胶质瘤(P<0.05);ROC曲线得出rrCBF和rrCBV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95.4%以及90.2%,相应的分级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7.0%、95.2%与85.3%、89.2%。 结论 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与扩散张量成像可以用于胶质瘤术前分级诊断,其中,rrCBF是诊断价值最大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五味子乙素(Sch B)作用于脑胶质瘤SHG-44细胞后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及细胞生长抑制作用,阐明其可能机制。方法:培养脑胶质瘤SHG-44细胞,将其分为对照组和Sch B 50、100、200 mg•L-1组,MTT法检测不同剂量Sch B作用SHG-44细胞后其生长情况;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和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Sch B作用后SHG-44细胞VEGF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200 mg•L-1Sch B作用SHG-44细胞24 h,细胞增殖活性轻度增加(P<0.05);Sch B (50、100 和200 mg•L-1)作用48或72 h,细胞增殖活性明显降低(P<0.05或P<0.01);200 mg•L-1Sch B作用SHG-44细胞72 h,培养上清中VEGF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Sch B作用SHG-44细胞72 h后,Sch B 50、100和200 mg•L-1组VEGF蛋白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Sch B能明显抑制SHG-44细胞VEGF蛋白表达及细胞生长,提示Sch B可能通过抑制脑胶质瘤血管生成而发挥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应用扩散加权成像(DWI)探讨脑胶质瘤边缘带的ADC值变化特点,评价其对不同级别脑胶质瘤边缘带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切片确诊的脑胶质瘤患者40例,其中高级别(WHOⅢ-Ⅳ级)胶质瘤25例,低级别胶质瘤(WHOⅠ-Ⅱ级)15例,分别进行常规MR平扫、DWI检查及钆对比剂增强扫描。DWI梯度敏感因子b值分别取0 s/mm21、000 s/mm2,测量肿瘤实质、瘤周水肿区及水肿区周围正常脑白质区的ADC值及对侧相应正常脑白质的ADC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高级别胶质瘤实质区、瘤周水肿区及水肿周围正常脑白质区ADC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低级别胶质瘤肿瘤实质及水肿区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实质区明显高于瘤周水肿区;高级别胶质瘤水肿周围正常脑白质区的ADC值明显高于对侧相应正常脑白质区,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级别胶质瘤水肿周围正常脑白质区与对侧相应正常脑白质区的ADC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MR扩散加权成像技术有助于推测胶质瘤肿瘤细胞的浸润范围,有助于手术方案的合理制定。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对脑胶质瘤术后放疗患者的磁共振灌注成像(PWI)研究,探讨其在判断胶质瘤复发与放射性损伤中的价值。 方法  选取52例脑胶质瘤术后放疗患者,对放疗后影像随访过程中首次出现异常强化病灶的患者进行常规MR及PWI成像,测量病灶强化区域的最大相对脑血容量(rCBVmax)值,根据病理及临床随诊结果,分析PWI对肿瘤复发与放射性损伤的鉴别诊断价值。 结果  52例患者中,胶质瘤复发30例,放射性损伤22例,常规MR诊断准确率38.5%(20/52),肿瘤复发区rCBVmax值(2.43±1.52),放射性损伤rCBVmax值(0.67±0.44),二者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00),依据PWI胶质瘤复发与放射性损伤诊断准确率为82.7%(42/52),常规MR与PWI诊断准确率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01)。  结论  磁共振灌注成像能够提高胶质瘤术后复发与放射性损伤诊断的正确率,灌注成像rCBVmax值对胶质瘤复发与放射性损伤鉴别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