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烟台市精神残疾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精神残疾总患病率3.56‰,精神2.88‰,情感性精神障碍残疾患病率0.51‰,偏执性精神障碍残疾患病率0.17‰。婚姻、家庭关系,经济状况各变量残疾患病率间有显差异。性别、婚姻、家庭对患照程度、治疗状况各变量残疾程度间有显差异。残疾程度随病程的延长、SANS评分的增高而加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长期住院精神病人精神残疾的发生与发病年龄、病程、复发次数、连续住院时间的关系。方法 以“住院精神病人社会功能缺陷筛选表”(SDSS-1)对426例长期住院病人进行评定并作相关因素分析。结果 长期住院精神病人精神残疾出现率为73.5%,发病年龄小,病程长,复发次数多,连续住院时间长的精神病人精神残疾度高。结论 加大民政系统所属精神病院医院化管理步伐,提高诊治水平,改善病房环境拓展康复措施,是减少精神残疾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如何减少精神残疾加强院内康复。方法经过阐述我院康复治疗的原则、方法及技能训练项目,在康复技师的督导下,充分发挥患者的潜能,尽量让人人都参与,让康复训练成为每个住院患者的必修课,从而促进了患者的精神康复。体会通过院内及时的康复训练,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强了患者适应社会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重性精神病患者精神残疾程度分布情况及探讨影响其程度的有关因素。方法选择2009年11月—2012年10月评定为重性精神病精神残疾的患者2 236例,采用WHO残疾评定量表Ⅱ(WHO disability assessment scheduleⅡ,WHO-DASⅡ)对患者进行评分,将精神残疾划分为4个等级。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对影响残疾程度的有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 236例患者WHO-DASⅡ6个领域得分:理解与交流(19.8±7.4)分,四处走动(15.4±5.7)分,自我照料(12.5±8.2)分,与他人相处(17.4±9.1)分,生活活动(24.9±9.8)分,社会参与(28.6±6.9)分。精神残疾等级分布及WHO-DASⅡ总分:残疾等级一级占57.11%,WHO-DASⅡ总分(124.7±12.7)分;二级占24.19%,WHO-DASⅡ总分(110.1±9.8)分;三级占10.96%,WHO-DASⅡ总分(92.7±10.3)分;四级7.74%,WHO-DASⅡ总分(86.3±9.4)分。不同类型精神病残疾等级比较:精神分裂症4个等级分别占60.27%、24.37%、8.38%、6.9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95,P<0.05);情感性精神病4个等级分别占45.36%、23.71%、22.68%、8.2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21,P<0.05);精神发育迟滞4个等级分别占50.00%、22.02%、17.26%、10.7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3,P<0.05);其他精神病4个等级分别占21.74%、20.29%、34.78%、23.1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90,P<0.05)。病程、精神分裂症、社会功能、家庭经济、治疗依从性是精神残疾程度的影响因素(t=3.125、2.034、2.117、1.973、2.268,均P<0.05)。结论重性精神病患者的精神残疾程度较重,针对其影响因素加强高危人群的重点防控,有利于减轻或延缓精神残疾。  相似文献   

5.
中国人口六类残疾流行现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 了解2006年中国人口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和精神残疾的流行现状.方法 参照<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残疾标准>,于2006年4月1日0时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抽取2 526 145人进行全国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对6类残疾的流行现状进行分析.结果 (1)全国总现患率为6. 39%,与1987年的4.90%相比,升高1.49个百分点.其中肢体残疾现患率最高,为2.34%;言语残疾最低,为0.53%.(2)全国一、二级重度残疾人占29.49%,三、四级的中度和轻度残疾占70.51%,言语残疾一、二级的重度残疾人所占比例超过65%,精神残疾该比例超过45%,为6类残疾中重度残疾比例最高的两类残疾.(3)年龄、性别、居住地均与6类残疾相关,有统计学意义(P<0.001).(4)在各类残疾中,先天因素对言语残疾、智力残疾中的作用最大,分别占22.67%和22.41%.结论 从数据分析结果来看,2006年中国残疾人具有以下特点:老年残疾人比例高;残疾等级以中轻度为主,但重度残疾比例不低;农村残疾人比例高和致残原因多元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桂阳县1999-2010年间艾滋病流行特征及其发展趋势,为更好地控制艾滋病传播提供参考数据,同时也为相关部门制定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采用SPSS13.1统计学软件及Excel数据处理软件对桂阳县1999-2010年间的艾滋病患者与HIV感染者的记录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自1999年发现首例HIV感染以来,至2010年桂阳县共检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49例,发病人数呈现出迅速增加的趋势。病例分布在20个乡镇和一个监管场所,在49例艾滋病感染者中,其中HIV23例,AIDS26例,死亡14例。2007-2010年间为迅速增长阶段;发病者主要为本地人口,占95.9%;女性多于男性;发病者主要为青壮年,年龄在20~49岁之间者居多,为39例,占79.6%;在职业情况方面,农民及打工者最多,共45例,占91.8%;已婚者43例,占87.8%;夫妻同时感染者9对18人,占36.7%;在受教育程度方面,初中以下学历者43例,占87.8%;在传播途径方面,性接触是主要的传播方式,共39例,占79.6%。结论桂阳县艾滋病防治工作形势不容乐观,应果断采取切实有效的防治措施,控制艾滋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7.
8.
艾滋病流行状况及趋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吉林省艾滋病流行状况,分析发展趋势,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笔者就HIV流行特点及趋势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吉林省1993~2002年HIV确认实验室的确认报告及相关调查资料。 1.2 方法:对资料按人口学指标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1993~2002年HW感染者共192例(本省检出  相似文献   

9.
目的 描述我国≥15岁人群精神残疾的流行强度和特征。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分析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相关资料,计算≥15岁人群精神残疾的残疾率和构成比。结果 共调查771797户2526145人,其中≥15岁多重残疾者15155人,残疾率为6.01%。;单一残疾者11501人,残疾率为4.57%。。单一精神残疾者中精神病性障碍的构成比为64.58%;心境障碍和癫痫的构成比分别为6.28%和6.27%;神经症性障碍占5.95%;痴呆占5.19%;其余精神障碍占11.74%。精神病性障碍者的生活能力和社会功能损害最严重,其次为痴呆、其他器质性障碍以及癫痫残疾者。痴呆致残最为严重,一级残疾构成比达44.89%。心境障碍和神经症性障碍所致残疾的功能损害较轻,但构成比较高。结论 第二次抽样调查的精神残疾率高于第一次,精神病性障碍为精神残疾中最主要的致残疾病,痴呆是致残最严重的疾病。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和掌握陕西省西安市2006年性传播疾病(STD)现状和流行趋势,为制定防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西安市2006年13个区(县)报告的STD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西安市13个区(县)2006年报告发病6129例,年发病率为75.97/10万。性病发病总体上呈下降趋势。非淋菌性尿道炎和淋病居报告发病首位和第2,均呈下降趋势;而梅毒、尖锐湿疣和生殖器疱疹呈上升趋势。结论 西安市STD流行虽有所控制,但低年龄组人群发病有所增加,因此,STD的预防和控制工作仍需加大力度。  相似文献   

11.
李莹  赵丽 《职业与健康》2011,27(6):657-659
目的掌握沈阳市梅毒发病强度和流行趋势,为制定梅毒防制规划提供准确依据。方法利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该市梅毒相关疫情数据。结果 2004—2009年沈阳市梅毒年均发病率为21.23/10万,各年度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季节高峰不明显;男女性别比为1.07∶1,男女梅毒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家务及待业、不详、其他3项职业报告梅毒病例数分别占报告病例数的32.96%、21.66%、15.15%,职业高峰明显;20~49岁年龄组占67.31%,呈典型的青壮年高发趋势。结论应加强卫生宣传和健康教育,提高人群防范意识和防范水平;实施综合干预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梅毒传播的危险因素;加强监测,及时掌握梅毒的流行趋势;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管力度,有效控制医源性感染,规范诊治梅毒病例,防止疫情漏报和误报。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中国智力残疾儿童的流行情况、残疾程度及致残原因。【方法】用分层、多阶段、整群、概率比例的抽样方法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0~17岁616 940名儿童进行了流行病学、残疾程度及致残原因方面的抽样调查。【结果】智残儿童现残率为0.9%,占全部残疾儿童的56.7%。0~5岁组智残率明显高于6~11岁组和12~17岁组,男童各年龄段智残率均高于女童,农村儿童智残率在各年龄段均高于城市。智残儿童中,重度残疾(一、二、三级)约占了一半(49.4%);随年龄增长,重度智残所占比例逐渐增加。智残儿童前五大致残原因为脑疾病、遗传、产伤和新生儿窒息、惊厥性疾病、早产低体重和过期产。【结论】智残儿童的相关问题应引起政府和全社会更多关注,工作重点应放到农村。  相似文献   

13.
杨雪梅  白杉 《职业与健康》2011,27(4):439-441
目的掌握沈阳市猩红热流行趋势,为制订防制规划提供准确依据。方法利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沈阳市猩红热疫情资料。结果 2004—2009年猩红热年均发病率为22.66/10万;城区猩红热年均发病率为31.86/10万,农村猩红热年均发病率为14.12/10万(P〈0.01);5—7月和11—12月发病数分别占全年的34.27%和23.68%;男性猩红热年均发病率为27.14/10万,女性猩红热年均发病率为18.07/10万(P〈0.01),男女性别比为1.54∶1;学生、幼托儿童、散居儿童3项职业报告猩红热病例数占全部病例的96.26%,职业高峰明显;3~14岁年龄组占90.90%,年龄高峰明显。结论加强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开展卫生宣传和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卫生知识水平和防控意识;加强专业人员培训,提高专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应急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14.
周红星 《职业与健康》2013,(21):2812-2813,2816
目的分析海门市2005--2012年病毒性肝炎流行趋势,为制定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整理分析海门市2005--2012年病毒性肝炎疫情资料,通过发病率线形回归模型,估计病毒性肝炎发病率的年度变化百分比(APC)。结果8年间海门市病毒性肝炎中未分型肝炎的发病率呈下降趋势(P〈0.01),APC为-21.10%;戊型肝炎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P〈0.05),APC为23.49%。病毒性肝炎以35—49岁为发病高峰年龄,男女性别比为2.54:1,各型病毒性肝炎均以农民和工人发病为主(73.92%),存在季节分布差异。结论免疫接种等综合性的防治措施是控制病毒性肝炎疫情的有效方法,同时需要加强病毒性肝炎的分型报告和戊型肝炎的监测和预警工作。  相似文献   

15.
陆健  郑志刚  赵洁 《职业与健康》2009,25(5):494-495
目的了解2007年崇明县水痘疫情流行特征,为科学防控水痘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国家疾病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报告数据,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7年崇明县水痘疫情进行分析。结果2007年崇明县共报告水痘498例,年报告发病率为71.44/10万;全年报告病例数以1月和5、6月较多,9、10月较少;全县17个乡镇城桥镇发病率最高;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5~19岁,职业构成以学生为主,男女发病性别比为1.34:1。结论目前,水痘已成为危害该县学生身体健康、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秩序主要公共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 了解中国居民残疾患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降低残疾患病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利用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计算中国居民残疾患病率,分析社会、经济、人口环境的变化对残疾发生的影响以及各类因素作用的方向和强度。结果 中国居民残疾患病率为6.39%,不同性别、年龄、民族、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居住地、就业状况、职业、家庭人均年收入、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居民残疾患病率均不同(P<0.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OR=1.043)、女性(OR=0.586)、在城市居住(OR=0.899)、不识字/文盲(OR=4.585)、小学文化程度(OR=2.743)、中学文化程度(OR=1.416)、在婚(OR=0.394)、离婚(OR=1.139)、丧偶(OR=0.412)、有工作(OR=0.304)、第I类职业(OR=0.707)、第II类职业(OR=1.160)、第III类职业(OR=0.800)、第V类职业(OR=1.092)、第VII类职业(OR=0.773)、第VIII类职业(OR=0.809)、第IX类职业(OR=0.562)、第X类职业(OR=0.522)、家庭人均年收入(OR=1.000)是中国居民残疾患病的主要影响因素;最大似然值变化幅度最大的因素依次为年龄、性别、在婚、不识字/文盲、家庭人均年收入、丧偶、有无工作、小学文化程度、第Ⅸ类职业、中学文化程度、第X类职业、居住地、第VII类职业、第VIII类职业、第II类职业、第I类职业、离婚、第V类职业、第III类职业。结论 人口年龄结构的老化为残疾发生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教育水平的普遍提升会降低残疾发生的危险性,职业残疾风险的类别差异提示了工伤致残预防的重要性和优先级,宏微观经济环境对残疾发生具有间接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人们对复杂性疾病病因研究需求的日益提升,大型队列研究逐渐替代传统小样本队列研究,成为流行病学研究的热点。随访作为队列研究中的获取疾病发病、死亡以及迁移或失访资料的重要环节,其质量对队列研究的结论有着直接影响。因此,制定合理的随访监测方案成为大型队列研究成功的关键。本文主要针对目前国内外大型队列研究随访监测的内容和方...  相似文献   

19.
狂犬病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传染病,我国是受狂犬病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本综述根据我国狂犬病的流行情况,对狂犬病疫情高发原因进行具体阐述,并结合国内外狂犬病控制的经验和卫生部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的最新要求,对目前我国狂犬病防制策略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分析辽宁省开原市1988-2015年猩红热发病情况和规律,为探讨制定猩红热流行的防治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开原市1988年以来的猩红热疫情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病的时间、人群、地区分布.结果 开原市1988-2015年共发生猩红热1 039例,平均发病率为6.26/10万;1993年发病率最高达24.93/10万.1995年以后发病以散发为主,1995-2008年发病率在5/10万以下波动;2009年以后发病率出现上升趋势,波动在2.73~ 8.41/10万之间.全年各月均有病例发生,但以春末夏初和秋末冬初为主;发病以学生最多,其次为幼托儿童和散居儿童.城市发病高于农村,4 ~ 14岁为开原市猩红热高发年龄.结论 开原市近10年来猩红热流行呈上升的趋势,只有采取以加强传染源管理为主导措施的综合防制措施,才能切实有效地降低猩红热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