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了解上海市某区在岗噪声作业人员中的高频听力损失,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9年在上海市某区噪声暴露在岗工人为调查对象,通过调查问卷调查噪声暴露工人噪声暴露情况及听力检测数据分析高频听力损失发生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高频听力损失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2019年该区在岗噪声职业健康检查人数为13 796人,高频听力损失720人,检出率为5.23%。男性(OR=2.387)、年龄(30~39岁:OR=3.027;40~49岁:OR=7.765;≥50岁:OR=10.292)、工龄(10~19 a:OR=2.085;≥20 a:OR=2.060)、吸烟(OR=2.902);企业规模(小型和微型:OR=2.394)、经济类型(私营:OR=1.581)、行业类型(其他制造业:OR=1.600;通用设备制造业:OR=1.896;金属制品业:OR=2.477;造船业:OR=3.058)、与噪声联合暴露(OR=1.508)是噪声暴露工人高频听力损失的影响因素。结论 该区噪声作业高频听力损失情况不容乐观,男性、年龄≥30岁、工龄≥10 a、吸烟、小微、私营、造船业、与噪声...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噪声性听力损失的影响因素。 方法 选择某市铁路运输设备制造行业全部噪声作业工人519人作为调查对象,调查问卷收集工人一般情况、个人习惯、既往史等资料,收集2012~2015年职业健康监护资料,进行非条件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与噪声性听力损失相关的因素有性别(OR=0.312,95%CI=0.161~0.606)、年龄(50~58岁:OR=15.008,95%CI=5.757~29.815,40~49岁:OR=7.137,95%CI=4.082~112.479;30~39岁:OR=3.440;95%CI=1.940~6.100)、传染病史(OR=2.066,95%CI=1.272~3.355)、现时身体质量指数(BMI)(OR=1.084,95%CI=1.014~1.159)、工作岗位噪声等效声级(LEX,8 h)(OR=1.028,95%CI=1.003~1.055)。 结论 噪声性听力损失影响因素有性别、年龄、传染病史、现时BMI、等效声级。噪声性听力损失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结果,应积极采取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山西省太原市社区中老年人听力损失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取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太原市4个社区40岁~的中老年人774人(男性324人,女性450人)调查一般情况、生活习惯、患病史、既往史等;分别取双耳0.5,1,2及4KHz听阈的平均值作为平均听阈;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耳毒性药物、中耳炎史、耳部损伤、高烧缓治、经常挖耳朵,文化程度、月收入,居住环境、高血压与听力损失有关(P均<0.05或P<0.01);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高血压、文化程度和收入与听力损失有关;高年龄和高血压是听力损失的危险因素;高文化程度和高收入是听力损失的保护因素。结论 年龄、高血压、文化程度和收入与听力损失有关。 相似文献
4.
学龄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成都市学龄儿童感觉统合失调发生情况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为早期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成都市5所小学1629名8~13岁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感觉统合评定量表、Rutter儿童行为评定量表及相关的环境影响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杏。【结果】儿童感觉统合失调总的检出率为26.33%,男女童差异无显著性(P〉0.05)。轻、重度感觉统合失调检出率分别为20.14%和6.02%。轻度前庭失衡与重度学习能力不足男童明显高于女童,差异有显著性(P〈0.05)。回归分析显示父母亲文化程度高、担任学生干部、同伴关系良好、无违纪反社会行为对感觉统合失调柯一定的保护作用。【结论】儿童感觉统合失调受到来自行为、家庭及环境多种肉素的影响,有必要提高家长老师的认识。早期开展筛查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山东省青岛农村地区中老年人听力损失患病率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青岛农村地区2 137名≥50岁中老年人,采用听力计分别测量两耳0.5、1、2、4 kHz听阈,并查12 h空腹血糖、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结果中老年人听力减退率为50.6%(青岛市标化率为48.4%),听力残疾率为12.7%(青岛市标化率为12.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及月收入状况与平均听阈相关(均P<0.05),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吸烟、饮酒、胆固醇及甘油三酯与高频听阈相关(均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高龄(OR=1.140或OR=1.116)是听力损失的危险因素,女性(OR=0.681)、较高收入(OR=0.802)、非吸烟(OR=0.440)、非饮酒(OR=0.442)、非高胆固醇异常(OR=0.795)和非高甘油三酯异常(OR=0.699)是保护因素。结论年龄、性别、收入、吸烟、饮酒、血脂与中老年人听力损失相关。 相似文献
6.
张龙飞秦怡吴葳陆鸿雁 《江苏卫生保健》2023,(5):322-323
目的了解2017—2022年南通市海门区噪声作业工人高频听力损伤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对海门区2017—2022年噪声作业工人在岗、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海门区噪声接触作业人员高频听力损伤率为23.24%,男性为24.30%,女性为21.26%,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1,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听力异常率的危险度是男性的0.70(95%CI:0.59~0.84);<20、20~<30、30~<40、40~<50、50~<60、≥60岁年龄组作业人员,高频听阈损伤率分别为0、11.06%、16.16%、27.42%、34.51%、43.37%,不同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94,P<0.05),年龄与高频听阈损伤检出率呈正相关(OR=1.55,95%CI:1.43~1.69);工龄<1年、1~5年、5~<10年、10~<15年、≥15年作业人员,高频听阈损伤率分别为17.02%、19.26%、18.35%、31.12%、41.63%,不同工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8.81,P<0.05),工龄与高频听阈损伤检出率呈正相关(OR=1.25,95%CI:1.16~1.34);大中型企业作业人员高频听阈检出率为19.42%,小企业检出率为23.88%,微型企业检出率为35.61%,不同规模企业作业人员高频听阈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7.07,P<0.05),随着企业规模的变小高频听阈损伤检出率增加(OR=1.26,95%CI:1.01~1.51);内资企业高频听阈损伤检出率为26.72%,外商投资企业为15.15%,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为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0.36,P<0.05);不同行业类别高频听阈损伤率前3位的为: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52.53%),非金属矿物制品业(33.57%),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31.84%),不同行业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5.88,P<0.05)。结论监督管理部门应对行业类别为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以及小微企业噪声加强监督管理力度,督促企业加强对劳动者职业卫生培训,切实保护劳动者的职业健康。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高频听力损失劳动者焦虑情绪及其影响因素,为心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108例高频听力损失劳动者(高频听力损失组)进行测试,并与110例听力正常的接噪劳动者(听力正常组)进行比较。[结果]高频听力损失组SAS评分、双耳高频平均听阈和焦虑情绪发生率均高于听力正常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42,t=4.694,χ2=5.893,均P<0.05);非条件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听力损失的相关因素是双耳高频平均听阈增高及接噪工龄较长。[结论]高频听力损失劳动者较易产生焦虑情绪,应关注该人群的心理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9.
目的在国家推行分级诊疗制度的背景下,社区护士作为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区的预防保健工作中扮演重要角色。本研究调查社区护士的主观幸福感现状,分析影响因素,为更加充分发挥社区护士的作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07-01-2018-10-31开封市6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27名社区护士作为研究对象,运用自设基本情况调查表、总体幸福感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 20.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20例社区护士主观幸福感得分为(71.32±4.21)分。年龄(F=26.716,P<0.001)、学历(F=12.651,P<0.001)、职称(F=10.815,P<0.001)、工作年限(F=4.087,P=0.009)、薪资(F=5.302,P=0.006)、婚姻状况(t=8.767,P<0.001)、生育情况(t=4.802,P<0.001)、自身工作态度(F=7.061,P=0.001)、社会支持情况(F=25.147,P<0.001)、患者赞扬激励(F=26.028,P<0.001)和性格(F=17.565,P<0.001)与社区护士主观幸福感有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薪资(t=6.462,P<0.001)、自身工作态度(t=4.906,P<0.001)、社会支持情况(t=5.235,P<0.001)和患者赞扬激励(t=3.039,P=0.002)是社区护士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结论社区护士主观幸福感水平有待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加强管理,提升薪资待遇,营造良好护患关系,寻求社会支持提升社区护士幸福感,社区护士应加强业务学习,以积极态度面对工作。 相似文献
10.
噪声性听力损伤通常是由噪声引起的,但噪声并不是唯一的因素,很多因素比如职业危害因素的联合作用、形态测量学因素、吸烟、饮酒、医学危险因素、药物影响和基因等,对听力也有影响。其中,噪声与其他职业危害因素联合作用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已有很多报道,涉及噪声和毒物、物理因素的联合作用。作者从职业危害因素的联合作用,形态测量学、吸烟、饮酒、医学危险因素,药物影响和基因7个方面对噪声性听力损伤的影响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湖北省武汉地区听力残疾(听残)人群抑郁症状的检出率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武汉地区485例听残者,完成自编残疾人一般情况问卷、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和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问卷调查。结果 听残者CES-D总分及EPQ-RSC精神质、内外倾向和神经质因子分别为(25.8±12.0)、(4.0±2.0)、(6.3±3.3)和(5.6±3.5)分;根据CES-D得分,分别检出有抑郁症状、肯定有抑郁症状和有严重抑郁症状的听残者222、167和54例,检出率分别为45.8%(95%CI=41.3%~50.2%)、34.4%(95%CI=30.2%~38.7%)和11.1%(95%CI=8.3%~13.9%);听残者抑郁症状加重的危险因素为受教育年限≤9年(OR=3.39)、一级和二级残疾(OR=1.88)、无助听器(OR=1.78)、EPQ-RSC内外倾向因子分≤6分(OR=2.20)和神经质因子分>6分(OR=4.82)。结论 武汉地区听残人群抑郁症状检出率较高,文化程度低、听残等级重、无助听器和内向、情绪不稳的人格特征可能增加了听残者抑郁症状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减少矿山开采企业噪声对机体听觉损伤的危害,使工人听力损失率逐年下降。方法随机调查某矿山开采企业389名作业工人,询问工人的职业接触史、既往史、耳毒药物史、家族史、自觉症状等,并进行耳鼻喉科检查。对389人的气导纯音听阈测试结果进行评级。结果调查对象单耳或双耳听力异常337人,异常检出率为86.63%。单纯高频段听力损失286人,检出率为73.52%。语言频段合并高频段听力损失(包括单纯语言频段听力损失)51人,检出率为13.11%。经统计分析,采矿、爆破、掘进工种的听力异常检出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语言频段听力损失异常检出率为13.11%。高频段(3、4.6kHz)听力损失依次加重,听力曲线呈斜坡下降型,符合噪声性听力损失特点。爆破组第50百分位数(P50)依次为25,32.5和40dBHL,掘进组为25,32.5和37.5dBHL。结论该企业作业工人听力异常检出率偏高,为此,用人单位不仅要重视职业健康和安全管理工作,坚持开展职业健康监护工作,更要监督指导工人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特别是对于从事爆破、掘进工作的矿业工人。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衢州市造纸行业噪声作业工人听力损伤现状, 为制定有效的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子系统“职业病与职业卫生信息监测系统”中提取衢州市2016—2019年造纸行业噪声作业工人职业健康检查个案卡,内容包括用人单位基本信息、工人基本信息及体检信息等。采用χ2检验和logistics回归模型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 2016—2019年衢州市造纸行业噪声作业工人共参与职业健康体检7 613人次,听力损失410人次(5.39%),疑似噪声聋1人(0.01%),职业禁忌症41人次(0.54%)。单因素分析发现,听力损失率随年龄上升呈现上升趋势。≥50岁年龄组听力损失率最高,为16.53%。工龄≥8年组听力损失率最高,为7.06%。男性工人听力损失率(6.34%)远高于女性(2.14%)。小型企业听力损失率最高,为7.27%,大型企业听力损失率最低,为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发现,性别、年龄和工龄是听力损伤的影响因素(P<0.05)。 结论 衢州市造纸行业应加强对小型造纸企业的职业卫生防护指导,男性、年龄大、工龄长的工人应作为重点人群加强健康监护和个体防护。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广州市某汽车制造企业噪声作业工人不同频率听力损失状况及各频率听力损失影响因素。方法 以2018年1—12月广州市某汽车制造企业至广州市职业病防治院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的噪声作业工人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纯音听阈测试、噪声接触水平检测及问卷调查,计算累积噪声暴露量,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各频率听力损失发生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2 605名噪声作业工人均为汉族男性,年龄为22(20,24)岁,工龄为3(1,4)年,噪声接触强度为83.50(82.10,86.10)dB(A),累积噪声暴露量为87.97(85.11,90.81)dB(A)·年。听力损失检出率为34.40%(896/2 605)。左、右耳听力损失检出率,左、右耳语频、高频听力损失检出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右耳听力损失检出率均随着频率升高而逐渐增加(趋势χ2值分别为1111.38、1237.14,P<0.01),且均以6.0 kHz最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饮酒与各频率听力损失无显著相关关系(P>0.05);随着累积噪声暴露量(0.5~6.0 kHz的OR值分别为3.231、4.151、4.809、3.282、2.735、2.069)、年龄(0.5~6.0 kHz的OR值分别为2.167、2.323、2.508、1.776、1.414、1.276)的增加,各频率听力损失风险均逐渐增加(P<0.05)。结论 汽车制造企业噪声作业工人不同频率听力损失以6.0 kHz较为显著,累积噪声暴露量、年龄与各频率听力损失均存在剂量-反应关系。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了解天津市职业性噪声暴露人群健康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指导和实施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对天津市11 643名职业性噪声暴露人群健康资料及所在288家企业工作场所噪声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天津市职业性噪声暴露人群高频听力损失检出率33.81%,高血压检出率19.81%,心电图异常检出率12.11%,男性高频听力损失明显高于女性。高噪声暴露组工人高频听力损失检出率、女性工人心电图异常率均高于低暴露组(P0.05);随噪声接触工龄延长,高频听力损失检出率增加(P0.05).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年龄增加、工龄延长和高噪声暴露均为高频听力损失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0,P0.05);高噪声暴露情况下作业工人高频听力损失率增加42.00%(男性)和29.00%(女性),工龄每增加5年作业工人听力损失率增加23.00%(男性)和147.00%(女)。此外,高噪声暴露可增加男性高血压和女性心电图异常的发病风险(OR1.00,P0.05)。结论天津市职业性噪声暴露人群高频听力损失较为严重,高噪声暴露是高频听力损失、男性高血压发病和女性心电图异常的危险因素,应当引起重视,采取积极措施,预防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重庆市≥45岁健康体检者听力损失现状,并探讨该地区健康体检者听力损失相关因素,为防治听力损失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重庆市某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45岁人群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血生化指标检测及听力检测,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听力损失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5 849名重庆市≥45岁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45~91岁,以45~64岁人群所占比例最高,占45.06%,男性占63.69%,以汉族为主,占96.20%。1 145例为听力损失,听力损失发生率为19.5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越大(OR=1.923)、女性(OR=2.036)、吸烟(OR=1.919)、饮酒(OR=1.982)、有耳毒性药物接触史(OR=7.279)、有噪音接触史(OR=3.473)、高血压(OR=5.894)是重庆市≥45岁健康体检者听力损失的危险因素。结论 重庆市≥45岁健康体检者听力损失发生率较高,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饮酒、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高血压、耳毒性药物接触及噪音接触等因素均可能是该地区人群听力损失的影响因素,需进行相应的监测及干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南京市噪声岗位作业人员职业健康体检的纯音听力测试(pure tone audiometry,PTA)结果,以期对职业性噪声聋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2020年1月1日至10月31日在南京市职业病防治院进行职业健康体检并进行PTA的6 614名噪声作业人员为研究对象,询问一般情况、职业史和病史,进行体格检查、PTA、实验室检查等。双耳各频阈值比较采用t检验,双耳各频异常检出率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噪声性听力损失(noise-induced hearing loss,NIHL)的危险因素。结果 6 614名噪声作业人员中,听阈测试异常1 779例,占26.90%。NIHL有678例,占10.25%。不同性别、合并有害因素、吸烟、饮酒的噪声作业人员NIHL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NIHL检出率随着年龄、接噪工龄增加而增加(均P<0.01),而血压正常组和血压异常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OR=2.305)、年龄≥31岁(OR=2.1...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铜陵市某医院产妇产后感染发生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产后感染预防控制措施的调整及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7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铜陵市某妇幼专科医院的产妇病例资料来源于医院信息系统、实验室检测系统及产妇病案档案,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产妇产后感染发生情况及病原菌特征等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产后感染发生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8 942名产妇年龄22~54岁,平均(27.83±5.42)岁,孕周26+6至42+1周,平均孕周(39.21±1.29)周。112例产妇产后发生感染,感染率为0.59%,感染部位主要为呼吸系统、生殖道、手术切口及泌尿系统,分别占41.96%、20.54%、19.64%、11.61%。112例感染者中共检出126株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28.57%)、肺炎克雷伯菌(19.84%)、粪肠球菌(19.05%)及金黄色葡萄球菌(12.70%)为主。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35岁(OR=3.873)、合并妊娠期糖尿病(OR=3.232)、合并妊娠期高血压(OR=3.016)、产后出血(OR=2.702)、瘢痕子宫(OR=7.862)、前置胎盘阴道反复出血(OR=6.322)、胎膜早破(OR=3.177)、侵入性操作(OR=7.721)、分娩时长≥8 h(OR=2.344)、分娩后血红蛋白<90 g/L(OR=4.238)是产妇发生产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铜陵市某医院产妇产后感染以呼吸系统、生殖道、手术切口及泌尿系统感染为主,年龄、妊娠合并症、产后出血、瘢痕子宫、前置胎盘阴道反复出血、胎膜早破、侵入性操作、分娩时长、分娩后血红蛋白与产妇产后感染相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