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总结因误诊致长期未正确诊治的硬脊膜外动静脉瘘(SEDAVF)的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外院未明确诊断致长期未正确诊治而在我院明确诊断的3例SEDAVF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经验。结果 3例均经完整的、规范的、长时程的选择性脊髓血管造影明确诊断,并采用血管内介入治疗或显微手术治疗,围手术期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1例入院时脊髓损伤严重,术后恢复不理想;2例入院时脊髓损伤较轻,术后恢复较好。术后未发生介入治疗相关并发症。结论 SDAVF早期症状不典型,极易误诊而耽误治疗,引起不良后果。根据脊髓功能受损情况给予针对性的康复锻炼,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椎管内动静脉瘘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102例各种原因引起的脊髓静脉高压综合征病人的临床资料,总结围手术期护理经验。结果 102例中,术后85例症状改善,首先是肌力明显恢复,继而是感觉障碍平面的下降,最后是大小便功能的恢复;17例无明显改变,延误诊断、病程2年以上,其中术前肌力0级12例、Ⅰ级5例。术后随访1~20年,18例选择全脊髓动脉造影随访未见复发;完全恢复30例。未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脊髓静脉高压综合征病人,关键在早诊断、早治疗,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有助于改善病人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制脑动静脉畸形(AVM)介入治疗围手术期临床路径表,规范脑AVM介入治疗围手术期护理。方法通过调查66例脑AVM病人的医嘱历史数据,结合临床实际,并开展专家咨询,制定脑AVM介入治疗围手术期临床护理路径表。结果脑AVM介入治疗围手术期临床护理路径由5个维度,25个条目组成。结论本研究通过文献回顾、病例回顾,并以循证医学为基础结合临床资深专家意见和建议,设计出一套脑AVM介入围手术期护理路径,以便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4.
脊髓动静脉性血管病变的诊断与治疗(附99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脊髓动静脉性血管病变(SCAVLs)的诊断与治疗。方法自1990年8月至2006年8月,我们收治99例SCAVLs,并回顾性分析他们的影像学改变、治疗方法与结果。结果99例脊髓动静脉性血管病变中,行手术治疗65例,介入治疗34例。手术治疗病例中,脊髓动静脉畸形(SAVM)31例、硬脊膜动静脉瘘(SDAVF)26例和髓周动静脉瘘(PMAVF)8例,各型SCAVLs病例术后获好转者分别为19例、17例和4例。结论脊髓MRI和DSA是正确诊断本病的关键。对SDAVF和Ⅰ型PMAVF宜首选手术治疗,对SAVM应尽可能采用手术切除(或术前辅以栓塞治疗)畸形灶,对Ⅱ型或Ⅲ型PMAVF宜取介入治疗或介入与手术联合治疗。治疗时,应针对动静脉短路进行根治性治疗,即手术和/或栓塞来闭塞瘘口和去除畸形灶。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Galen静脉瘤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23年1月血管内介入治疗的6例Galen静脉瘤的临床资料,总结围手术期护理经验。结果 3例一次治疗完全闭塞瘘口,2例两次栓塞,1例三次栓塞。术后4例癲痫得到控制,1例心力衰竭未再发作。6例均恢复正常大脑发育,预后良好。无并发症,无死亡病例。结论 血管内栓塞治疗Galen静脉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围手术期给予细致、全面、有效的护理,有助于提高手术效果、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通过介入栓塞治疗17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和术后并发症的观察,提出了术前加强心理护理,保持情绪稳定,严密控制血压的变化,术后严防并发症发生并采取相关护理,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组17例患者未出现严重的脑血管痉挛、脑缺血以及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穿刺部位血肿等手术相关并发症,均治愈出院。结论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是一种对介入技术要求较高的微创手术,术前充分准备,术后严密观察护理是保障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我科通过对17例颅内动脉瘤行介入栓塞治疗患者的精心护理,不仅为介入治疗提供了最佳时期,为挽救生命赢得了时间,同时也使病人治疗周期缩短,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脊髓髓周动静脉瘘(SPAVF)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3例SPAVF的临床资料,对其诊断、治疗方案及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3例均行选择性脊髓动脉造影确诊,1例行显微手术灼闭瘘口,2例行血管内栓塞治疗,均成功闭塞瘘口,术后病人下肢肌力恢复至5级,感觉及大小便功能正常。结论 选择性脊髓动脉造影是诊断SPAVF的金标准,手术灼闭或栓塞瘘口均是治疗SPAVF的有效方法,介入栓塞治疗创伤小,可首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硬脑膜动静脉瘘向脊髓引流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和诊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硬脑膜动静脉瘘向脊髓引流患者,以及检索1996~2015年国内外文献报道的相关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例患者予以介入栓塞治疗后症状好转。检索文献获取临床资料完整的患者共47例,其中手术治疗者17例,介入治疗者25例。结论硬脑膜动静脉瘘向脊髓引流为一种少见的血管畸形,脊髓损害的症状明显。诊断的金标准是完整的脑血管造影检查。最佳治疗方法尚有争议,主要包括介入栓塞治疗和手术夹闭瘘口。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内动静脉瘘的I临床特点及经血管内栓塞与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脑内动静脉瘘的经验。方法6例经血管内栓塞治疗,1例栓塞后手术治疗,l例单纯采用显微外科手术处理瘘口。结果术后颅内杂音立即消失,临床症状显著改善。未发生严重并发症。随访5个月~2年病情无复发。结论血管内栓塞治疗可以直接准确地堵塞瘘口恢复正常的脑血液循环。在栓塞中挤压同侧或双侧颈总动脉可以降低瘘口的血流速度和压力,有益于栓塞成功。对不能采用血管内治疗的病例,手术夹闭瘘口是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脊髓血管疾病起病有缓有急,症状突出,但诊断困难,早期诊治预后好,而延误诊治预后差。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对于脊髓血管病的认识越来越深入。脊髓血管疾病的主要采用血管内介入治疗、手术治疗或二者联合治疗。随着新型介入材料和介入技术的发展,介入治疗已成为脊髓血管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介入治疗围手术期护理则是其重要构成部分。本文主要就脊髓血管疾病血管内介入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颅颈部与邻近躯干大血管战创伤病人复合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总结我院神经外科自1978年以来应用复合手术救治的42例颅颈部与邻近躯干大血管战创伤伤员的临床资料。应用“放风筝”法治疗4例,创用“血管内止血带”辅助手术治疗血管损伤出血、创伤性假性动脉瘤与动静脉瘘35例,应用介入技术与开放手术相结合治疗2例战创伤致左椎动脉动静脉瘘与1例医源性颈内动脉虹吸段损伤大出血。结果 42例伤病员全部治愈,无死亡或因治疗加重残废。全部病人随访1年以上,病变消失且血运重建良好。2例血管战伤伤员分别随访36年与39年,血管战伤治愈,伤员恢复良好。结论复合手术治疗颅颈部与邻近躯干大血管战创伤对护理提出了新的要求,配合开展的新术式协助医生完成术前评估,做好术中配合,术后观察护理,可以预防并发症,周密的护理是保证伤员康复的前提。  相似文献   

12.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于2011年1月-6月手术治疗脊髓动静脉畸形病人22例,取得满意效果,围手术期护理总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男12例,女10例;年龄32~68岁.根据术前DSA,将脊髓动静脉畸形分类:脊髓硬脊膜动静脉瘘16例,髓内动静脉畸形2例,硬脊膜下髓周动静脉瘘4例;其中颈段4例,胸段10例,腰骶段8例.临床表现为缓慢进展、进行性加重的脊髓神经功能障碍,包括双下肢痛温觉减退、双下肢肌力下降、大小便障碍等.术前JOA评分:7~9分6例,10~12分16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总结妊娠期、产褥期脑血管介入术中的护理措施及经验体会。方法 2014~2021年收治4例妊娠、产褥期脑血管病,均行DSA检查,其中3例行介入治疗。总结分析介入术中护理措施,包括介入术中配合及护理,特别是对母体及宫内胎儿射线防护。结果 1例静脉窦血栓形成保守治疗,2例动静脉畸形破裂出血行栓塞治疗,1例动脉瘤破裂出血行支架辅助栓塞治疗。出院时,4例均恢复良好,其中1例顺利分娩健康1名女婴。结论 根据妊娠期、产褥期脑血管病病人病理生理特点,开展综合保护性护理措施,对保证介入手术进行及提高安全性及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脑动静脉畸形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显微手术治疗的38例脑动静脉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给予完善的术前准备、精心的术后病情观察及并发症的处理、积极的功能锻炼和健康教育。结果术后38例患者恢复良好,33例术后病情稳定,3例出现可逆性肢体功能障碍,1例短暂性轻度面瘫,1例术后发生阻塞性脑充血。30例病人术后3个月、6个月、1年后进行复查、随访,均无不适。结论脑动静脉畸形患者围手术期的准备工作、术后临床观察和并发症的处理是保证患者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有利于改善病人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国产血流导向装置Choydar辅助栓塞治疗颅内未破裂宽颈动脉瘤的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2~7月应用国产血流导向装置Choydar辅助栓塞治疗的50例颅内未破裂宽颈动脉瘤的临床资料,总结围术期护理要点。结果 50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栓塞过程中无动脉瘤破裂,支架均完全释放。2例术中发生脑血管痉挛,给予罂粟碱30 mg后缓解。术后当天出现远隔部位出血1例。出院时,肢体麻木2例,头痛2例,恶心、呕吐1例;未出现缺血性不良事件。结论 国产血流导向装置Choydar辅助栓塞颅内未破裂宽颈动脉瘤围手术期,进行全程、规范的护理,能有效减少并发症,改善病人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复合手术治疗硬脊膜外动静脉瘘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复合手术治疗的2例硬脊膜外动静脉瘘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经验。结果 1例因误诊2年,出院时下肢肌力恢复至3级,上肢肌力恢复至4级,感觉障碍平面下降至胸12平面。另1例治愈。结论 硬脊膜外动静脉瘘临床罕见,易误诊,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可以改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总结Onyx胶和Glubran胶在脑血管病介入治疗中的准备和术中配合的经验。方法 2012~2014年应用Onyx胶和Glubran胶栓塞治疗脑血管病患者85例,应用Onyx胶34例、Glubran胶51例。总结围手术期护士与医生间的配合,并对术中护理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通过对患者术中严密监护,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从而降低术中并发症。结论 通过正确的护理和医护间配合,可减少和避免患者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总结硬脊膜外动静脉瘘(SEDAVF)合并硬脊膜动静脉瘘(SDAVF)的复合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复合手术治疗的1例SEDAVF合并SDAVF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分析。结果 首先经动脉途径进行ONYX胶栓塞,因胶弥散效果不佳,仅封堵供血动脉,瘘口及引流静脉仍可显影;然后,开放性手术烧灼硬脊膜外扩张迀曲的静脉丛血管,但未剪开硬脊膜探查,术后7 d因并存SDAVF加重血流动力学改变并引起症状加重,再次行介入栓塞时处理SDAVF。术后6个月随访双下肢肌力恢复至4级,大小便功能正常。结论 SEDAVF处理的关键在于闭塞瘘口及近端引流静脉,对于合并的SDAVF,可选择介入治疗。单纯SEDAVF,可选择开放性手术灼闭硬脊膜外扩张迂曲的静脉湖;SEDAVF合并SDAVF,可先行介入栓塞瘘口,解除脊髓静脉高压综合征及硬脊膜外静脉湖压迫症状;如仍末治愈,可行开放手术灼闭硬脊膜外扩张迀曲的静脉湖,解除对脊髓的压迫。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2007年1月-2012年10月行血管内栓塞治疗89例颅内动脉瘤,对其围手术期护理要点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术前主要是心理护理,同时做好术前准备;术中主要是配合术者完成栓塞手术;术后主要密切观察,早期发现并发症,及时给予处理。结论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不同环节护理目标不一样,应针对对围手术不同的病理特点进行有效的护理。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总结在局麻下行颅内未破裂动脉瘤栓塞术中护士配合及健康指导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局麻下行血管内栓塞治疗的8例颅内未破裂动脉瘤的临床资料,均采用专业的术中配合及健康指导。结果 8例治疗效果良好,术中正确配合,未出现因病人或者介入护士配合因素导致延长介入治疗时间、导管移位、增加造影剂量的问题。结论 通过术者、介入护士、病人的密切配合,局麻下行颅内未破裂动脉瘤栓塞术,能缩短治疗时间,减少辐射量,减少造影剂剂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