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 探讨PDCA循环在提高基层医院脑卒中高危人群颈动脉超声筛查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参照PDCA循环,随机抽取超声医学影像信息系统内2020年7月至2021年4月颈动脉超声图文报告(包含图像和文字描述)50份,按质量评分标准进行评分。以甲类图文报告数占比达95%以上为目标,对报告中图像质量及文字描述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于2021年5~6月拟定对策并实施改进。抽取2021年7月至2022年4月实施各项改进措施后的50份颈动脉超声图文报告进行评分,比较实施标准化医疗质量管理PDCA流程前后的超声图文报告评分、临床满意度评分变化,通过培训学习、科内讨论、收集临床反馈的问题对颈动脉超声检查流程不断优化。结果 实施标准化医疗质量管理PDCA流程前,颈动脉超声图文报告评分为(87.46±5.87)分,临床满意度评分为(84.46±6.48)分,甲类图文报告数占比为58%;实施PDCA流程后,超声图文报告评分提高至(92.74±3.57)分,临床满意度评分提高至(93.06±3.96)分,甲类图文报告数占比为7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PDCA循环有效地提高了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质控专项管理"在超声科的应用效果。 方法应用"质控专项管理",通过质控管理专人负责、改进患者就诊流程、业务培训提高医师技能、加强人文素养改进服务态度等措施,探索该管理实施前、后科室临床满意度、患者满意度变化。实施"质控专项管理"前后临床满意度比较及患者满意度比较,采用t检验。 结果实施"质控专项管理"后,临床满意度得分[(95.5±0.3)分]高于实施前[(90.1±1.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41,P<0.01);患者满意度得分[(95.8±0.3)分]高于实施前[(92.8±0.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30,P<0.01)。 结论实施"质控专项管理"提高了超声医学科临床满意度和患者满意度,是提升超声医学科医疗质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优化门诊流程在改进超声报告质量方面的应用效果。 方法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依托北京协和医院科室信息化平台,通过超声图像存储和传输系统升级,设立门诊督导岗位,并形成一体化转会诊体系,搭建高清数字化远程示教会诊系统。统计流程优化后超声医学科科室报告质量改进情况,采用t检验比较门诊流程优化前后(2016年下半年和2019年下半年)科室临床满意度的变化。 结果通过门诊流程优化,99%以上的患者可在就诊单元获取高质量报告。2018年至2019年共6683位门诊患者通过转会诊体系获得高水平超声报告。仅2019年科室完成125例疑难罕见病例的远程会诊。2019年下半年患者临床满意度评价得分[(96.71±0.21)分]显著高于2016年下半年[(93.68±0.30)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2.132,P<0.001)。 结论实施门诊流程优化,实现了超声诊断水平和医疗服务效率、患者及临床满意度等全面提升,能有效提高超声医学科医疗报告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PDCA循环法在降低超声测量数值错误报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7年10~12月我院超声科超声测量数值填写错误的报告,并找到错误点与错误原因。2018年1~9月运用PDCA循环法对超声科报告书写进行改进,每个季度收集PDCA循环法管理后超声测量数值填写错误报告,比较PDCA循环法管理前、后超声测量数值错误报告占比的差异。结果 PDCA循环法管理前超声测量数值错误报告占比为0.22‰(6/27 059),PDCA循环管理后超声测量数值错误报告占比明显减少,为0.03‰(1/36 3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结论 PDCA循环法可以有效降低超声测量数值错误报告的发生率,保障医疗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超声医学科住院医师医疗质量中的作用。 方法2020年11月至2021年3月由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超声医学科8个亚专业组组长组成品管圈小组,应用品管圈管理方法对10名住院医师在医疗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制订相应措施及实施方案,采用方差分析比较品管圈活动实施前(2020年11月)、实施中(2020年12月,2021年1、2月)及实施后(2021年3月)住院医师的工作终质量的差异,各个月份之间两两比较采用Bonfermoi检验。 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住院医师的工作终质量有显著提高,各月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35.047,P<0.001)。品管圈活动实施后的工作终质量评分高于实施前[(64.38±2.54)分 vs(44.21±1.39)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校正P<0.01);品管圈活动实施中各月(2020年12月,2021年1、2月)的工作终质量持续上升[(52.20±1.71)分 vs(57.22±2.31)分 vs(62.35±2.24)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校正P均<0.01);品管圈活动实施结束月(2021年2月)与实施后(2021年3月)的工作终质量[(62.35±2.24)分 vs(64.38±2.54)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45)。 结论品管圈活动能有效提高住院医师工作终质量,改善医疗质量,提升住院医师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辅助器具提高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生命质量的效果。 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收治的126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63例),给予常规类风湿关节炎处理;观察组(63例),在对照组处理的基础上使用辅助器具。采用t检验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后心理领域、生理领域、社会领域、健康自我认识、总的健康状况与生存质量等方面的生命质量评分,以及28个关节疾病活动度评分(DAS-28评分)。 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入院后干预前心理领域、生理领域、社会领域、健康自我认识及总的健康状况与生存质量等方面生命质量评分,DAS-28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在心理领域、生理领域、社会领域、健康自我认识及总的健康状况与生存质量等方面的生命质量评分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3.72±3.45)分vs (1.59±2.29)分;(6.20±3.90)分vs (3.06±4.73)分;(5.43±2.39)分vs (1.21±3.58)分;(3.55±4.78)分vs (0.25±3.49)分;(5.77±2.24)分vs (2.11±1.70)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618,P=0.001;t=8.525,P=0.014;t=4.738,P=0.042;t=6.346,P=0.021;t=9.153,P=0.013)。干预3个月后,两组DAS-28评分较干预前均明显下降[对照组:(2.12±0.12)分vs(4.63±2.01)分;观察组:(1.10±0.21)分vs (4.86±1.9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t=4.325,P=0.037;观察组:t=6.565,P=0.012);组间比较发现,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DAS-28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10±0.21)分vs (2.12±0.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64,P=0.028)。观察组干预前后DAS-28评分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3.51±0.63)分vs (1.94±0.7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71,P=0.043)。 结论辅助器具可有效改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生命质量,方法简便易行,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开展戴明循环法干预后北京市超声医学专业的质量控制变化。 方法从超声结构、过程、结果三个层面,制定质量控制管理指标,并通过开展质量控制培训、单病种质量控制、现场质量控制指导进行戴明循环管理,比较戴明循环管理前后的2017年和2019年北京市71家哨点医院超声专业质量控制指标的数据,其中超声结构及过程质量分析指标采用秩和检验,超声结果质量分析指标采用成对样本t检验。 结果基于戴明循环法管理,2019年北京市超声医师医患比为1.18(0.92,1.58)人/万人次,与2017年相比较[1.34(1.01,2.31)人/万人次]减少11.94%。2019年北京市超声医师人均每日工作量为33.85(25.59,43.36)人次,与2017年相比较[29.86(17.86,39.65)人次]增加13.36%。2019年北京超声报告阳性率为(0.72±0.19),与2017年相比较(0.56±0.23)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021,P<0.001)。2019年北京市医疗机构超声诊断符合率为(0.84±0.09),与2017年相比较(0.81±0.14)增加3.70%。 结论实施戴明循环法的质量控制管理,在超声工作量增多的情况下,仍提高了北京市超声医学的超声诊断符合率等核心质量控制结果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PDCA循环法在降低超声测值报告错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每季度为单位,回顾收集2017年10月至2018年9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超声科测值填写错误的报告例数,科室持续质量改进小组(CQI)每季度运用PDCA循环法对因测值填写错误的报告进行改进,用χ2检验对PDCA循环管理前、后测值报告错误例数的差异进行分析。结果 PDCA循环管理前测值错误报告占比0.22‰(6/27059),连续多个PDCA循环管理后测值错误报告占比0.03‰(1/36378),测值报告错误例数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7<0.05)。结论 PDCA循环法可以有效降低超声测值报告错误的发生率,保障医疗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PDCA循环结合项目管理法在内分泌科持续护理质量改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0年1月-2012年12月将项目管理流程和PDCA循环模式应用在内分泌科病房管理和临床护理中,比较项目开展前后护理工作质量、护士核心能力、患者及医护人员满意度情况。结果3年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内分泌科共开展持续质量改进项目12项。将项目管理流程和PDCA循环模式应用于内分泌科病房管理后基础护理质量得分为(97.71±1.24)分,专科操作技术(96.14±1.20)分,均高于开展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124,-4.407;P<0.01)。护士核心能力得分从开展前(155.29±27.66)分提高至(178.68±30.0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83,P<0.01);项目开展后患者及医护人员满意度均高于开展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 PDCA循环结合项目管理法在内分泌科持续质量改进中应用,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护士核心能力,以及患者和医护人员的满意度,有利于提高优质护理服务的质量,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PDCA持续改进方法在消毒供应中心(CSSD)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6年1月~2017年6月我院对消毒供应中心实施PDCA持续改进方法干预,比较PDCA实施前后设备管理、环境状态、包装质量、手术器械清洗质量、临床科室满意度评分及清洗合格率、消毒合格率、灭菌合格率、湿包发生率、包装合格率。结果:PDCA持续改进方法实施后CSSD的设备管理评分、环境状态评分、包装质量评分、手术器械清洗质量评分、临床科室满意度评分及清洗合格率、消毒合格率、灭菌合格率、包装合格率均高于实施前(P0.05),湿包发生率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对CSSD采取PDCA持续改进方法进行干预可显著提高工作质量,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法在手术室护理安全与质量改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PDCA循环管理法对手术室护理安全与质量进行改进,比较PDCA循环管理法实施前(2012年1月—2014年5月)与实施后(2014年6月—2015年9月)护理安全情况及手术室综合评分情况。结果 PDCA实施后,患者感染率、产后切口感染率、镇痛泵滑脱率和耐药率低于PDCA实施后(P0.05);PDCA实施后,手术室环境管理、护理安全、药品物品、消毒隔离、教学培训、护理文件评分均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 PDCA循环法能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与质量改进水平,推动实现手术室护理安全与质量改进,进入持续改进的良性循环过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析PDCA循环法在医院感染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但未实施PDCA循环法护理管理的7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且接受PDCA循环法护理管理的7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及满意度。比较两组医护人员防范意识评分及对防护措施的执行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侵入性操作感染、呼吸道感染、针刺伤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的感染防范意识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对防护措施的执行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医院感染护理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法,可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增强护理人员的防范意识,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以质管办牵头,医务部、护理部、检验科等多学科协作,运用PDCA管理手段在检验前标本采集质量改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医院以WS/T496-2017《临床实验室质量指标》发布落实为契机,将临床标本规范化采集管理列为院级年度重点质量持续改进项目,积极调动多学科协作共同管理,对2017年7月?2018年12月期间全院不合格标本每月进行统计分析,并利用PDCA手段进行管理,比较实施前后标本采集的不合格率。结果:检验前标本采集不合格率由干预前(2017年7月~2017年12月)的1.50‰降低至干预后(2018年7月~2018年12月)的0.90‰,P<0.01.结论:通过多学科协作实施PDCA管理手段后,全院临床标本采集规范性明显提高,标本采集不合格发生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s)相关指标在内科系统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应用价值,为合理调配护理人员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查阅临沂市人民医院2017年1月1日—12月31日内科系统住院患者的病历信息,分析2017年内科系统全年的产出能力得分,根据产出能力得分对2018年内科系统护理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比较实施前后内科系统产出能力得分、医疗服务效率、医疗服务安全、护理质量评分、护士对护理人力资源调配方案满意度及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结果根据DRGs产出能力得分进行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后,2018年医院内科系统产出能力得分高于实施前,医疗服务效率中时间效率指数较实施前降低,病区管理质量、护理安全管理质量、临床护理服务质量、护理文书书写质量、健康教育质量、危重患者管理质量、消毒隔离质量、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及护士对护理人力资源方案满意度得分情况均较实施前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636、3.367、-13.090、-14.665、-11.630、-10.005、-11.572、-13.941、-8.906;P<0.05)。结论医院内部以DRGs产能得分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可以在有限的护理人力资源条件下,满足临床护理工作需要,同时提高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提升患者及护理人员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PDCA结合质量管理工具在出院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的应用效果。方法运用柏拉图对2014年第一季度出院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找出优先解决的关键问题,运用PDCA循环法针对关键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并实施,于第四季度予以效果评价。结果运用PDCA并结合质量管理工具可明显提高出院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整改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应用PDCA并结合质量管理工具进行管理,有利于护理服务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消毒供应中心护理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期间本消毒供应中心未开展PDCA循环的120份样本作为A组资料,并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期间开展PDCA循环的120份样本作为B组资料,分析两组的器械清洗消毒及灭菌合格率、护理管理质量。同时,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进行分析。结果A组手卫生、消毒液浓度、器械清洗消毒、灭菌物品的合格率分别为80.00%、85.83%、80.83%、90.00%,B组对应的合格率为90.83%、96.67%、92.50%、99.17%,B组高于A组(P<0.05)。B组清洗与消毒质量、医疗器械管理、包装质量、环境质量的评分均高于A组(P<0.05)。实施前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为61.54%,实施后的满意度为100.00%,实施后的满意度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消毒供应中心实施PDCA循环这一护理管理方式,其一提升清洗消毒灭菌合格率及护理管理质量,其二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即PDCA循环法在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张秀华  徐玉仙  邵丽 《全科护理》2016,(15):1516-1518
[目的]探讨应用PDCA循环法在新疆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基地教学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实施PDCA循环法运用于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基地的管理中,分计划、实施、检查、总结4个阶段,将改进措施纳入下个循环中。[结果]实施PDCA循环管理后,提高了培训基地教学质量,学员理论知识、操作技能总分均显著提高(P0.05),提高了学员满意度(P0.05),全面提升了学员综合素质。[讨论]PDCA循环法应用于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管理,激发了学员学习热情,提高了专科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提高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