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胃癌旷置术在晚期胃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对21例因并发幽门梗阻或上消化道出血而不能切除的胃癌采用Devine胃癌旷置术治疗。全部病例癌均浸润与胃周组织粘连成块而无法切除,其中与胰、横结肠、肝、十二指肠韧带粘连最多。患者中20例行胃癌旷置术加胃空肠吻合术,占95。2%。结果除1例术后早期死于肝昏迷外,其余均好转出院,术后随访无1例死于幽门梗阻,平均存活9.1个月。作者结合病例对胃癌旷置术在晚期胃癌手术治疗中的价值及胃癌旷置术具体实施的条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血清中常见肿瘤标志物在胃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64例胃癌患者(A组),45例胃良性囊肿患者(B组),42例胃黏膜正常的人(C组)作为研究对象.对3组患者血清中CA242、CA724、CA19-9和CEA水平进行比较、癌症各期患者血清中各肿瘤标志物表达水平的检测以及各种肿瘤标志物单测及联合检测对胃癌诊断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 恶性肿瘤组(A组)患者血清中CA242、CA724、CA19-9和CEA水平均显著性高于良性(B组)、对照组(C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血清中肿瘤标志物水平显著性的高于C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肿瘤分期的不断延长,胃癌患者血清中CA242、CA724、CA19-9和CEA的表达水平均显著增加;各标志物中CA724的灵敏度最高,CEA标志物的特异性最高,CA724标志物的有效诊断率最高,4项标志物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性以及有效诊断率要显著高于单测肿瘤标志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CA242、CA724、CA19-9和CEA联合检测是诊断胃癌的理想组合,联合检测能够有效提高诊断的特异性、灵敏度以及有效率,对于胃癌早期的诊断、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胃液癌胚抗原含量对胃癌的诊断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145例胃病患者的胃液和血清癌胚抗原(CEA)。61例良性胃病的胃液和血清CEA含量,均数分别为47.81ng/ml和13.39ng/ml;84例胃癌的胃液和血清CEA含量,均数分别为1,291.62ng/ml和39.32ng/m1。84例中76例(91.7%)胃癌的胃液CEA显著增高,血清CEA水平在84例胃癌病人中仅有32例(38%)升高。结果表明,胃液中cEA测定的明显增值是胃癌辅助诊断的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高海拔地区进展期胃癌(AGC)患者脾脏的免疫状态及胃癌根治术合并切脾患者的免疫功能。方法分别对32例AGC患者不同部位,不同时期的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循环免疫复合物(CIC)和补体(CH50、C3、C4)值进行动态检测。结果(1)AGC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PBL),脾静脉血淋巴细胞(SVL)的CD3、CD4、CD8、CD4/CD8细胞值和补体CH50、C3、C4值均比正常人明显降低;CIC值均高于正常人。(2)AGC患者PBL的CD4、CD4/CD8细胞值较SVL值低。(3)无论施行合并切牌的胃癌扩大根治术(R3术)或未切脾的胃癌根治术(R2术)后,患者的CD3、CD4、CD4/CD8细胞比值明显升高,CD8细胞值相对减低,而CIC值明显下降。(4)无论在术后短期(10-15天)或较长期(1-2年)作R2与R3术的患者T细胞亚群值间均无明显差异。结论高原地区进展期胃癌能明显削弱患者的免疫功能;切除肿瘤有益于增强机体抗瘤能力,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活性;行民术后并未对患者的免疫状态造成明显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高海拔地区进展期胃癌(AGC)患者脾脏的免疫状态及胃癌根治术合并切脾患者的免疫功能。方法 分别对32例AGC患者不同部位,不同时期的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循环免疫复合物(CIC)和补体(CH50、C3、C4)值进行动态检测。结果 (1)AGC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PBL),脾静脉血淋巴细胞(SVL)的CD3、CD4、CD8、CD4/CD8细胞值和补体CH50、C3、C4值均比正常人明显降低;CIC值均高于正常人。(2)AGC患者PBL的CD4、CD4/CD8细胞值较SVL值低。(3)无论施行合并切牌的胃癌扩大根治术(R3术)或未切脾的胃癌根治术(R2术)后,患者的CD3、CD4、CD4/CD8细胞比值明显升高,CD8细胞值相对减低,而CIC值明显下降。(4)无论在术后短期(10-15天)或较长期(1-2年)作R2与R3术的患者T细胞亚群值间均无明显差异。结论 高原地区进展期胃癌能明显削弱患者的免疫功能;切除肿瘤有益于增强机体抗瘤能力,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活性;行民术后并未对患者的免疫状态造成明显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6.
李斌  杨全军  郭澄 《中国肿瘤》2013,22(12):1006-1010
癌症恶病质是恶性肿瘤的常见并发症,是由多因素引起的一系列虚弱症状为临床表现的综合征。全文就癌症恶病质的定义、诊断规范化及药物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胃癌根治手术中三个主要问题的现状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作者们基于自己的经验,论述了胃癌手术中的三个问题:1)当今胃癌手术原则变更,早期胃癌中粘膜内癌、分化型、无溃疡形成者,依不同部位、不同大小、可行各种小的手术。进行期胃癌的外科治疗原则仍是扩大切除术。着重提出胃砂十二指肠切除术,胃上、中部癌联合尾侧半胰切除术适应证的变更。2)胃癌淋巴吉转移的临床研究(1)淋巴结转移与癌浸润胃壁深度有明显正相关关系。胃壁内粘膜肌与浆膜对胃癌淋巴结转移似有屏障作用;(2  相似文献   

8.
Gastric cancer is among the leading causes of cancer death worldwide. Surgery is the only curative modality, but mortality remains high because a significant number of patients have recurrence after complete surgical resection. Chemotherapy, radiation, and chemoradiotherapy have all been studied in an attempt to reduce the risk for relapse and improve survival. There is no globally accepted standard of care for resectable gastric cancer, and treatment strategies vary across the world. Postoperative chemoradiation with 5‐fluorouracil/leucovorin is most commonly practiced in the United States; however, recent clinical trials from Asia have shown benefit of adjuvant chemotherapy alone and have questioned the role of radiation. In this review, we examine the current literature on adjuvant treatment of gastric cancer and discuss the roles of radiation and chemotherapy, particularly in light of these new data and their applicability to the Western population. We highlight some of the ongoing and planned clinical trials in resectable gastric cancer and identify future directions as well as areas where further research is needed.  相似文献   

9.
多肿瘤标志物C12检测系统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肿瘤标志物(tumor markers,TM)诊断芯片C12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析总结156例胃癌初治患者12项TM的检测结果,寻找出与胃癌相关性最强的TM,计算各种TM组合方式对提高诊断率的作用。结果:C12诊断系统对本组胃癌患者的总体诊断率是35.90%,Ⅰ、Ⅱ、Ⅲ、Ⅳ期患者的诊断率分别是15.00%、25.00%、36.00%和47.72%,TM诊断率在各临床分期中的整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1,P〈0.05);单项TM诊断率最高者为CA19-9,诊断率为20.51%;诊断率最高的5种TM组合中,3种、4种、5种TM联合检测诊断率最高组合与CA19-9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种、3种、4种、5种TM联合检测诊断率最高的组合与12项联合检测之间的整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93,P〉0.05)。结论:C12系统对诊断晚期胃癌有一定价值,但用于早期胃癌的灵敏度不高。  相似文献   

10.
11.
恶性胃间质瘤的诊断与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恶性胃间质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48例经手术治疗的恶性胃间质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中临床症状表现为上腹不适或疼痛29例,上消化道出血18例,腹部包块5例。行胃楔形切除术17例,近端胃大部切除术19例,远端胃大部切除术12例。肿瘤平均直径为7.2cm,胃周淋巴结转移2例(4.2%)。免疫组化结果CD117阳性46例(95.8%),CD34阳性39例(81.3%)。术后复发5例,远处转移6例,5年生存率为61.8%。结论恶性胃间质瘤的诊断主要依靠术后切片及免疫组化,治疗以手术为主,术后复发及转移的发生率较高,其预后主要与肿瘤大小相关。  相似文献   

12.
高龄胃癌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总结分析高龄胃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 ,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对我院 1975~ 1993年间收治的 4 5例高龄胃癌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高龄胃癌男性多发 ,男女比例为 8∶1;首发症状不典型 ,病程长 (平均 1 5年 ) ,均为进展期胃癌 ;大多数病例术前伴发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肺心病 ;发病部位以胃远端为主 ,肿块直径多数大于 5厘米 ,侵出浆膜者占 31 1%,淋巴转移率为 71 1%;组织学类型 ,分化好的占多数 ( 55 6%) ;手术切除率为 88 9%,根治性切除率55 6%。 3年生存率为 2 6 2 %,5年生存率为 17 8%。结论 为提高该类患者的预后 ,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做好病人术前伴发症的纠正及加强术后护理是关键。  相似文献   

13.
榄香烯乳氟脲嘧啶方案治疗晚期胃癌对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银正民  张英 《中国肿瘤临床》1996,23(11):810-812
65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应用榄香烯乳氟脲嘧啶(EF方案,31例)与丝裂霉素氟脲嘧啶(MF方案,34例)进行同期治疗,有效率分别为32.3%(10/31),41.2%(14/34),两组间无显著差异(X~2=0.55,P>0.10)。EF方案毒副反应有恶心,呕吐100%(31/31),静脉炎及白细胞下降均为58.1%(18/31),发热19.4%(6/31),血小板减少仅3.2%(1/31)。研究表明,EF方案对晚期胃癌有较好疗效而血液学毒性较低,更适合于年老体弱及骨髓功能不良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4.
microRNAs(miRNAs)是真核生物中一类小分子非编码单链RNA,在转录后水平上调控靶mRNA的表达。目前,miRNA功能学研究发现miRNA与胃癌的侵袭转移、化疗耐药、放疗增敏、血管形成、基因甲基化、诊断和预后有直接关系,提示miRNA有可能成为肿瘤治疗的新思路。本文将阐述miRNA和胃癌放化疗的关系及其作为诊断、预后因子和基因治疗靶点基础研究方面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1442例胃癌,手术治疗1242例,手术率86.13%,手术切除1016例,手术切除率81.80%,术后发生各种并发症123例,发生率9.90%,计胸腔感染25例(2.01%),吻合口瘘19例(1.52%),腹腔感染19例(1.52%)粘连性肠梗阻15例(1.2O%)等.本组1242例手术中.死亡25例,死亡率为2.01%.其中吻合口瘘11例(0.88%),其次胸腔,肺部感染6例(0.48%)为主要死因.本文对常见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加以分析并提出其防治意见.  相似文献   

16.
潘韵芝  舒雄  孙力超 《中国肿瘤》2017,26(9):733-739
[目的]探讨胃癌干细胞中差异表达microRNA及其对胃癌干细胞生物学特性(自我更新、侵袭、耐药能力)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无血清悬浮培养法和干细胞标志物流式分选术分离人胃癌干细胞;分别采用胃癌细胞球形成实验、体外侵袭、耐药实验鉴定胃癌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microRNA表达谱芯片检测人胃癌干细胞中差异表达microRNA;采用定量逆转录PCR(qRT-PCR)技术检测相关差异表达microRNA的表达情况,验证microRNA芯片结果;相关microRNA抑制剂干扰后,分别进行胃癌细胞球形成实验、体外侵袭与耐药实验检测microRNA对人胃癌干细胞自我更新、侵袭、耐药能力的影响.[结果]成功分离得到人胃癌干细胞CD44(+)亚群,其具有典型的肿瘤干细胞生物学特性:较强的自我更新能力、侵袭和耐药能力.与CD44(-)细胞亚群相比,人胃癌干细胞CD44(+)细胞亚群高表达miRNAs共有17个;低表达miRNAs共有33个.采用qPCR技术验证microRNA表达谱芯片相关结果,得到:CD44(+)亚群中miR-196a-5p、miR-155-5p、miR-30a、miR-30b、miR-30c表达上调,miR-1246、miR-195-5b表达下调.抑制相关高表达microRNA(miR-196a-5p、miR-155-5p,miR-30a,miR-30b、miR-30c)表达后,肿瘤干细胞的自我更新能力、侵袭和耐药能力均下降.[结论]胃癌干细胞中具有多种差异表达microRNA,microRNA对胃癌干细胞生物学特性具有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7.
郑秋青  毛伟敏  张沂平 《中国肿瘤》2013,22(10):784-788
肺癌是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目前临床治疗不尽如人意。浙江省肿瘤医院依托浙江省胸部肿瘤(肺、食管)诊治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在肺癌的易感性研究、肺癌早期诊断研究及相关研究技术、肺癌的个体化治疗方面取得一系列成果。全文就本实验室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及其潜在临床应用前景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赵建芳  石芳 《实用癌症杂志》2017,(12):1940-1942
目的 探讨血清胃癌相关抗原(MG7-Ag)联合胃泌素-17(G-17)检测用于诊断胃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胃癌患者60例(胃癌组),胃部良性病变患者50例(良性病变组),癌前病变患者58例(癌前病变组),同时选择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志愿者5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患者以及健康对照组志愿者血清中MG7-Ag以及G-17的表达含量,分析2种检测指标用于诊断胃癌的临床效能.结果良性病变组、癌前病变组以及胃癌组患者血清中MG7-Ag以及G-17的表达含量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胃癌进展期患者血清中MG7-Ag和G-17的含量水平显著高于早期胃癌患者(P<0.05);淋巴结转移患者血清中MG7-Ag和G-17的含量水平显著高于淋巴结非转移胃癌患者(P<0.05).与MG7-Ag、G-17单独用于诊断胃癌相比,MG7-Ag联合G-17用于诊断胃癌的敏感性、特异性更强,且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升高,其中,MG7-Ag联合G-17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均比MG7-Ag检测显著升高(P<0.05).结论MG7-Ag联合G-17用于诊断胃癌的特异度高,误诊率低,可以提高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多学科专家协作组(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诊疗模式已经成为恶性肿瘤诊疗的国际趋势.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从2000年开始探索,开展针对住院患者和门诊患者的多种形式的MDT诊疗模式,出台了相应的规范制度和激励机制,对MDT诊疗工作的开展起到了积极作用.MDT诊疗模式的发展和壮大,加强了学科间的协作,提高了医疗质量,保障了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胃癌浆膜浸出的对策。方法:对100例进展期浸出浆膜面积3-5cm^2,并给予“治愈性”切除的胃癌患者,分为术中注药组及对照组各50例。术中用药CDDP80~100mg/m^2,术后两组均随访3年、5年。结果:注药组与对照组34上、5年生存率分别为40%(20/50),20%(10/50);26%(13/50),6%(3/50)(P〈0.05)。结论:注药组3年5年生存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