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显微切除鞍区占位性病变三种手术入路的比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1997~ 2 0 0 1年 ,我们采用额下入路、翼点入路、眉弓眶顶入路 3种手术入路 ,切除各种鞍区占位病变 2 6 5例 ,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现总结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男 15 6例 ,女 10 9例。年龄 9~6 5岁 (平均 4 5 3岁 )。病程 1个月~ 5年 (平均2 1年 )。2 .临床表现 :单侧或双侧视力下降伴颞侧视野缺损 198例 ;内分泌功能障碍 16 4例 (月经紊乱、闭经 89例 ,糖尿病 39例、性功能下降 16例 ,肢端肥大、巨人症 15例 ,发育障碍 7例 ) ;头痛等高颅压症状 187例 ;鞍旁海绵窦受侵犯症状 (动眼神经、三叉神经、外展神经损伤 ) 2 2…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大型鞍区肿瘤经翼点入路显微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分析8年来经翼点入路对23例大型鞍区肿瘤运用显微手术,根据肿瘤生长的位置,从鞍区各个间隙切除肿瘤。结果23例病例全切15例,占65.2%;次全切4例,占17.4%,大部分切除2例,占8.7%;死亡2例,占8.7%。结论翼点入路对于处理大型鞍区肿瘤显露好,熟悉鞍区的解剖间隙,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充分利用该间隙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翼点入路显微手术切除鞍区肿瘤5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鞍区肿瘤占颅内肿瘤的 2 0 % ,该部位肿瘤位于颅底 ,与下丘脑、垂体、视神经、视交叉、颈内动脉等重要结构毗邻 ,手术视野较狭小 ,手术难度较大。我院神经外科在 1994年 8月至2 0 0 2年 8月采用翼点入路显微手术切除鞍区肿瘤 5 4例 ,疗效满意 ,现结合文献报告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1.临床资料 :本组男 2 6例 ,女 2 8例。年龄 12~ 5 6岁 ,病程 3个月到 1年。临床主要表现为内分泌紊乱、视力障碍和颅内压增高。其中多饮、多尿 2 9例 ,闭经 13例 ,泌乳 5例 ,性欲低下 10例 ,肢端肥大 9例 ,甲状腺功能低下 3例 ,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 2例 ,视力低…  相似文献   

4.
鞍结节脑膜瘤手术入路常见额下入路、翼点入路和双额纵裂入路等。单纯额下入路被认为仅适用于直径小于2cm的肿瘤,现代麻醉技术和显微外科手术技术的提高,使以单侧额下入路切除2cm以上的鞍结节脑膜瘤成为可能。1995年2月~2000年9月,我们对9例直径大于4cm的鞍结节脑膜瘤采用低位额下入路行手术切除,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脑干占位性病变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病理类型、显微手术治疗及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对我院2002年1月至2010年1月显微手术治疗的42例脑干占位性病变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手术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42例脑干占位性病变均行显微手术,采取颞下入路8例,枕下幕上入路8例,乙状窦后入路11例,后正中入路15例。全切除28例,次全切除10例,部分切除4例。结果术后症状明显改善者27例,变化不明显者9例,加重5例,1例桥-延髓血管网状细胞瘤患者术后呼吸衰竭,自动出院后死亡。结论应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治疗脑干占位性病变,手术适应症选择正确,采取不同的手术入路,术后积极预防和治疗并发症,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鞍结节脑膜瘤的手术入路及显微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显微手术治疗的46例鞍结节脑膜瘤的临床资料,经单侧额下-纵裂入路19例,额外侧入路13例,翼点入路9例,眶上锁孔入路5例。结果 Simpson Ⅰ级切除32例,Ⅱ级切除9例,Ⅲ级切除5例。术后出现短暂尿崩2例,1例经眶上锁孔入路肿瘤切除术后出现脑脊液鼻漏,无死亡病例。全部病人术后随访6~50个月,平均26个月。术前28例视力障碍中,24例视力改善,2例加重,2例失明未恢复。肿瘤复发3例。结论 根据肿瘤部位、大小、生长方式,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以及术中注意保护肿瘤比邻重要结构,是提高鞍结节脑膜瘤手术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鞍区常见占位性病变(垂体瘤、颅咽管瘤、鞍结节脑膜瘤、Rathkes囊肿)的临床表现及MRI表现,以提高术前诊断准确性。方法选取2013-02—2014-06经我院手术治疗病理证实的上述病变,总结、分析其临床表现及磁共振表现。结果鞍区占位病变中,以垂体瘤最为常见,颅咽管瘤次之;临床表现可分为压迫刺激性症状、内分泌症状;实性病变在T1WI、T2WI上可成等、高信号,增强扫描后有强化;而囊性病变信号多变,与所含囊液性质有关。结论鞍区病变是颅内常见的病变,根据患者的临床变现及MRI表现,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鞍区手术入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鞍区病变是神经外科常见疾病,其位置深在,解剖结构复杂,手术难度较大。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是鞍区病变的根本治疗方法,手术入路的选择至关重要。随着颅底外科的发展和显微技术的进步,鞍区手术已经有经眉眶上锁孔入路、翼点入路、蝶窦入路、额下入路及联合入路等多种手术入路。通过不同的手术入路,获得鞍区的最佳显露,减轻了对脑组织和颅神经及重要血管的牵拉和损伤。本文对近年来鞍区显微手术入路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鞍区肿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将鞍区及垂体血供的显微解剖知识应用于鞍区肿瘤的显微手术中,达到既减少术中血管损伤、又全切除肿瘤。方法 在手术显微镜下经翼点入路鞍区四个解剖间隙切除鞍区肿瘤88例,术中注意保护肿瘤周围的神神经、ICA及发出的垂体上动脉。结果 88例鞍区肿瘤,全切除84例(94.4%),死亡3例(3.4%),复发4例(4.5%)。结论 在经翼点入路行鞍区肿瘤的显微手术中,熟练掌握鞍区四个解剖间隙及垂体血供的显微解剖,是提高全切率、降低死亡及复发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鞍区病变种类繁多,解剖部位深在,周围毗邻重要神经、血管,尤其与视神经、垂体、颈内动脉等结构关系非常密切,手术风险大,术后并发症较多。目前,已有很多学者对该区域的手术入路进行了研究,随着显微技术的进步,有经翼点入路、经额下入路、经眶上微骨窗入路、经鼻蝶入路、经纵裂胼胝体入路及联合入路等多种手术入路[1],有必要对其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总结经额外侧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鞍区病变的可行性及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粤北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经额外侧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的28例鞍区病变患者资料,其中鞍结节和前床突脑膜瘤8例,垂体腺瘤5例,颅咽管瘤3例,胆脂瘤1例,前交通动脉瘤6例,后交通动脉瘤5例. 结果 17例鞍区肿瘤全切12例,次全切5例;6例前交通动脉瘤和5例后交通动脉瘤均成功夹闭;无手术死亡或重度残疾患者. 结论 经额外侧入路显微手术可充分显露并治疗大部分鞍区病变,创伤小且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翼点眶上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切除大型鞍区肿瘤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应用翼点眶上小骨窗入路显微手术冶疗大型鞍区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21例大型鞍区肿瘤均采用经翼点皮切口眶上小骨窗入路进行开颅手术。皮瓣按翼点入路切开,但仅采用经眶上小骨窗开颅,骨窗呈椭圆形,最大直径仅为3.5~4.0cm,前部尽量靠近颅前窝底,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将鞍区肿瘤切除。结果 取得显微镜下全切除18例,次全切除3例,无1例手术死亡。仅有1例64岁老年病人术后并发高血压脑出血,于术后3个月死于8市部感染。其他多数病人术后仅出现较为短暂的多尿和低钠血症,经应用脑垂体后叶素和(或)长效尿崩停以及浓氯化钠溶液后效果良好,术后恢复良好。结论 采用经翼点皮切口眶上小骨窗入路显微外科技术切除鞍区大型肿瘤,均可做到显微镜下全切除或次全切除,且对脑组织损伤轻,肿瘤显露好,是较为理想的鞍区肿瘤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眶上锁孔入路显微手术切除鞍区脑膜瘤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01—2013-01我院采用经眶上锁孔入路显微手术切除鞍区脑膜瘤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手术效果、手术技巧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肿瘤全切除10例(Simpson I级切除2例,Ⅱ级切除8例),次全切除l例(SimpsonⅢ级切除)。所有患者术后视力及视野缺损改善,术后出现尿崩3例,经治疗1~2周好转;随访6个月~5a,术后2a左右肿瘤复发1例,余均恢复良好。结论应用经眶上锁孔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鞍区脑膜瘤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鞍区大型脑膜瘤手术入路的选择和肿瘤切除技巧。方法采用翼点入路、前额入路和眉上锁孔入路对23例脑膜瘤患者进行肿瘤切除。在术中仔细保护重要血管和结构、处理供瘤血管、分块切除肿瘤。结果非手术并发症死亡1例。肿瘤全切19例.未全切者中有3例行放射外科或常规放射治疗。术后视力视野改善10例。随访4月~6.5年,有3例肿瘤复发.结论根据肿瘤大小、生长特点选择相应手术入路,注意术中相关技巧,能提高肿瘤切除率和患者生命指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鞍区占位病变手术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142例鞍区占位病变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并发尿崩74例,电解质紊乱45例,高热11例,垂体低功11例,视力恶化4例,上消化道出血5例,脑脊液鼻漏5例,癫痫3例,高血糖2例,颅内血肿2例,死亡7例。大部分病例随访8~33月。结论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熟悉鞍区显微解剖,合理应用内镜及导航等新技术,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6.
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切除鞍区肿瘤及并发症的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切除鞍区肿瘤的方法以及手术并发症的预防。方法根据肿瘤的特征利用鞍区四个解剖间隙切除肿瘤。结果26例鞍区肿瘤全切20例,次全切5例,死亡1例;并发尿崩4例,视力恶化2例,电解质紊乱2例,癫痫1例。结论熟悉鞍区肿瘤显微解剖和合理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既能较彻底切除鞍区肿瘤,又能有效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鞍区脑膜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对122例经病理证实的鞍区脑膜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Simpson Ⅰ级20例,Ⅱ 级61例, Ⅲ级18例,Ⅳ级23例。肿瘤全切除(Simpson Ⅰ~Ⅲ 级)99例,次全切除23例;全切除率为81.2%。术后3个月随访,首发症状(视力下降及头疼等)改善率为81%;术后6个月首发症状改善率为89%。1例肿瘤全切术后复发(因再次视力下降入院)。术后死亡2例。结论 对于鞍区脑膜瘤,仔细的术前评估、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可以有效地提高显微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8.
患男,39岁。因间断性头痛,。进行性加重4年,于2001年10月22日收入我院。4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性并没头痛,约4-5d发作1次,持续时间约1min,呈局部胀痛且进行性加重,无恶心、呕吐及发热等症状,故以鞍区占位性病变于我院行经鼻蝶入路肿瘤部分切除术。手术后病理报告为少许神经节细胞瘤及部分垂体组织。手术后症状轻度缓解而出院。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眉弓眶上入路治疗前颅底和鞍区病变的显微手术方法和效果。方法采用经眉弓皮肤切口,铣刀铣下3.5 cm×2.5 cm包括眶缘及部分眶板在内的额下骨瓣,采用常规显微手术器械分块切除肿瘤或者夹闭动脉瘤,必要时引入内镜辅助观察。结果 26例前颅底和鞍区病变均获治愈,2例出现一过性尿崩症,3例出现电解质紊乱,经药物治疗后好转,1例术后合并脑积水者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本组病例均无手术入路相关的并发症,近期随访疗效良好,无复发病例。结论经眉弓眶上锁孔入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处理前颅底及鞍区病变的手术入路途径,其优点在于微创性,能明显减少手术创伤,提供足够的鞍区手术空间,并能有效地处理病变。内镜术中辅助观察可减少神经血管结构的损伤,提高肿瘤全切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双侧眉弓锁孔联合入路切除巨大鞍区占位的方法和效果。方法经双侧眉弓锁孔入路联合切除16例巨大鞍区占位。结果病例组中全切除11例,次全切除5例。并发症:尿崩11例,电解质紊乱13例,中枢性发热2例,垂体功能低下4例,消化道出血2例,昏迷致死亡2例。结论经双侧眉弓锁孔入路联合切除鞍区巨大占位提高了肿瘤全切除率,减少了术后各种并发症,是一种理想的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