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掌握上海市金山区张堰镇登革热传播媒介白纹伊蚊幼虫和成蚊密度的季节变化规律,为登革热疫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布雷图指数法(BI)和诱蚊诱卵器法(MOI)监测白纹伊蚊幼虫密度,CO_2诱蚊灯法监测成蚊密度。结果 2017—2019年CO_2诱蚊灯法监测结果显示白纹伊蚊的成蚊密度高峰均在7—8月,其后逐渐下降;不同生境的成蚊密度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F=196,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年份的BI密度监测结果采用卡方分析(χ~2=10.575,P=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年份的MOI密度监测结果采用卡方分析(χ~2=14.995,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根据季节消长曲线显示,2017年10月(BI=28.26)、2018年8月(BI=21.74)和2019年7月(BI=21.28)BI达到当年高峰,2017年9月(MOI=18.64)、2018年6月(MOI=17.24)MOI达到当年高峰,2019年全年MOI均处于较低水平,5月MOI最高(MOI=3.51)。结论上海市金山区张堰镇白纹伊蚊密度较高,有明显季节性,6—9月密度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三种常用白纹伊蚊监测方法在登革热风险指示中的适用性。  方法  2017年12月~2018年7月,在广州市白云区两农村同时用三种监测方法进行白纹伊蚊幼虫和成蚊密度监测,并收集同期气象数据和登革热病例情况。  结果  幼虫和成蚊密度消长均受气温影响,各监测指标反映的白纹伊蚊密度消长趋势一致,但幼虫与成蚊密度存在差异。2017年12月-2018年2月,两监测点布雷图指数为5.66~24.53,指示风险为1~3级,诱蚊诱卵指数和成蚊密度指数分别为0~4.00和0~1只/人·h,指示风险均为0级;3月份,布雷图指数反映风险等级为3级,而诱蚊诱卵指数分别为2.13和3.77,风险为0级,成蚊密度指数分别为4只/人·h和6只/人·h,指示风险为1级和2级;4月份之后,各监测指标反映的登革热风险等级趋于一致。  结论  布雷图指数指示的登革热风险总是高于或等于诱蚊诱卵指数和成蚊密度指数指示的风险。诱蚊诱卵指数和成蚊密度指数能较敏感地反映白纹伊蚊的活动情况,指示登革热风险的准确性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上海市青浦区不同街镇、不同生境白纹伊蚊诱蚊诱卵指数在高峰期的分布,为白纹伊蚊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诱蚊诱卵器法开展白纹伊蚊密度监测。使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ArcGIS 10.8软件进行空间聚集性分析。结果 试验期间,7月29日周平均诱蚊诱卵指数最高,为14.72,不同周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7.77,P<0.01);街镇5平均诱蚊诱卵指数最高,为8.99,不同街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55,P=0.31);不同生境中,其他外环境平均诱蚊诱卵指数最高,为11.57,不同生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85,P<0.01);各街镇平均诱蚊诱卵指数全局Moran’s I指数为0.065(P=0.789)。结论 应持续加强科学灭蚊工作,以降低白纹伊蚊密度及传病风险。  相似文献   

4.
白纹伊蚊诱蚊诱卵器现场应用效果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为科学评价白纹伊蚊诱蚊诱卵器现场应用效果,探索适合于上海地区登革热媒介蚊虫———白纹伊蚊的监测方法。方法在2005年7~9月白纹伊蚊数量高峰季节,选择3个地区的居民小区、医院、学校、公园、单位等绿化地带,用诱蚊诱卵器与陶瓷容器或黑色塑料杯子,同步比较诱捕白纹伊蚊成蚊、卵的效果。结果在现场诱蚊诱卵器平均诱蚊指数达到29.58%,平均每个诱蚊诱卵器捕获1.48只白纹伊蚊成蚊,蚊虫进入诱蚊诱卵器后有2.91%的白纹伊蚊逃逸;诱蚊诱卵器投放后2、3、5、7 d内,诱蚊指数有很大的差异,χ2=126.134,P<0.001,诱蚊指数从投放后第2天的5.05%,增加到第5天的19.16%,第7天的31.29%;7~9月观察期间,9月诱蚊指数最高,达到了50.21%,χ2=56.21,P<0.001,而且平均诱蚊数也高于其他月份;诱蚊诱卵器的诱卵指数为31.42%,与配对同步比较的陶瓷容器或黑色塑料相比(35.64%),诱卵指数有一定差异,χ2=9.907,P<0.001,这种差异具有地区性;诱蚊诱卵器投放后第1天,产卵的雌性白纹伊蚊开始飞入,第5~6天为高峰,而产卵出现在第2天,第5~6天诱卵指数达到高峰。而同步的陶瓷容器或黑色塑料杯则在投放后第5~6天出现幼虫。结论现场试验初步证明,白纹伊蚊诱蚊诱卵器具有较好的诱蚊指数和诱卵指数,能够取代常规的白纹伊蚊监测手段。但是在具体应用时,需要进一步研究监测技术,配套措施以及评价标准的制定。  相似文献   

5.
MT-1二氧化碳诱蚊器诱捕白纹伊蚊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估MT-1二氧化碳(CO2)诱蚊器诱捕白纹伊蚊的效果.方法 采用析因设计方案,设6个CO2流量组和1个CO2空白对照组、10个监测时段和7个取样点,在每个取样点布放诱蚊灯,每2h调整诱蚊器的CO2流量并更换捕蚊笼,将采集到的蚊虫分类并计数,监测时间为02:00-22:00,探讨CO2流量、监测时段和取样点对MT-1 CO2诱蚊器诱捕白纹伊蚊效果的影响.结果 (1)共捕获蚊类1122只,其中白纹伊蚊占83.69%;(2)CO2流量组对白纹伊蚊的诱捕效果高于对照组(F=3.05,P=0.01),流量为6 L/min时捕获的白纹伊蚊最多;(3)不同监测时段对白纹伊蚊捕获数量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98,P=0.03),18:00-20:00和04:00-06:00两个时段捕获的白纹伊蚊数量较多;(4)各取样点捕获的白纹伊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47,P=0.80).结论 MT-1 CO2诱蚊器对白纹伊蚊有诱捕效果,可用于监测白纹伊蚊;建议在傍晚时挂灯,CO2流量设置为6L/min.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韩城市蚊类种群构成及生态习性,现场应用诱蚊诱卵器并评价其效果。方法成蚊调查采用帐诱法、诱蚊灯法和诱蚊诱卵器法,蚊幼调查采用容器法。结果韩城市区捕获蚊虫5属7种,侵袭人类蚊虫以白纹伊蚊、淡色库蚊、骚扰阿蚊和三带喙库蚊为多。蚊幼调查容器指数34.38;成蚊帐诱密度为7.16只/人工小时,诱蚊灯诱蚊密度为1.13只/h。诱蚊诱卵器仅诱到白纹伊蚊,平均诱蚊指数15.32%,平均每个诱蚊诱卵器捕获白纹伊蚊1.37只,平均诱卵指数为14.41%;7-9月观察期间,9月诱蚊、诱卵指数均最高,分别达18.25%和21.25%,且平均诱蚊数也高于其他月份。诱蚊诱卵器诱卵指数与配对同步的一次性纸杯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14,P<0.001)。成蚊密度特殊场所最高,农村居民区高于城市居民区,休闲活动区高于养殖耕种区;蚊幼调查容器指数亦是农村居民区高于城市居民区,休闲活动区高于养殖耕种区。结论白纹伊蚊、淡色库蚊、骚扰阿蚊、三带喙库蚊是该地区危害人类的主要蚊种;诱蚊诱卵器具有较好的诱蚊指数和诱卵指数,可以作为白纹伊蚊监测方法,该调查为蚊虫防制提供了生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1%双硫磷对上海市闵行区居民区雨水井蚊虫的防制效果,为制定居民区蚊媒传染病防控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2017年7-9月在上海市闵行区七宝镇随机抽取8个居民区,分别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在雨水井内投放1%双硫磷(安备)颗粒剂,调查雨水井内幼蚊的阳性情况,采用CO_2法监测成蚊密度,白纹伊蚊密度监测采用诱蚊诱卵器法。采用Excel 2007软件建立数据库并使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率和百分比表示,相关性分析采用χ~2检验及秩和检验。结果共调查雨水井1 200个,实验组和对照组幼蚊孳生阳性率分别为12.50%(74/592)和22.70%(138/608),箅子型雨水井阳性率分别为13.04%(21/161)和40.96%(68/16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1.443、32.163,P=0.000);实验组及对照组检查井阳性率分别为12.30%(53/431)和15.84%(70/4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59,P=0.133)。共捕获成蚊1 696只,实验组和对照组幼蚊平均密度分别为0.58和2.36只/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460,P=0.000)。经秩和检验,淡色库蚊密度(Z=4.374,P=0.000)和白纹伊蚊密度(Z=4.459,P=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三带喙库蚊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000,P=0.317)。共布放诱蚊诱卵器900个,回收825个,阳性容器299个,实验组和对照组白纹伊蚊诱蚊诱卵器指数(MO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285,P=0.000),实验组MOI约为对照组的50.00%。结论对居民区雨水井尤其是箅子型雨水井投放1%双硫磷颗粒剂可有效降低幼蚊及成蚊密度,其中对白纹伊蚊控制效果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 监测广州市城市、农村不同季节白纹伊蚊密度、携带登革热病毒及抗敌敌畏情况,为防控登革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伊蚊诱捕器法监测广州市城市(白云区)、农村(从化市某村)不同季节白纹伊蚊密度;用RT-PCR法检测自然种群携带登革热病毒情况;用幼虫浸渍法检测白纹伊蚊抗敌敌畏情况.结果 城市、农村4个季节之间的阳性指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白纹伊蚊的密度高峰均为夏季[城市、农村,诱蚊诱卵指数(MOI) =40.54、38.14;诱蚊指数(MI)=35.14、37.63;诱卵指数(OI) =36.49、29.90],冬季最低,但城市、农村冬季MOI、MI均>0;从捕获的白纹伊蚊体内均未检出登革热病毒;城市白纹伊蚊抗敌敌畏指数,春秋季呈低抗性(指数>2),夏季呈敏感性(<2);农村春秋季高于夏季,但均呈敏感性(<2).结论 广州市城乡白纹伊蚊全年均可监测到,高峰为夏季,未检测到白纹伊蚊体内登革热病毒,敌敌畏对蚊幼虫具有较好的杀灭作用,但应合理选择杀灭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诱蚊诱卵器法与布雷图指数法在登革热媒介伊蚊密度监测中的相关性,为合理选择监测方法提供相关依据。方法 2020年4—12月,在成都市龙泉驿区选择农村自然村、城区小区各一个,用布雷图指数法和诱蚊诱卵器法监测蚊密度。结果 监测点总体布雷图指数(BI)和诱蚊诱卵指数(MOI)均值分别为8与6.51;城区和农村2种不同生境布雷图指数(BI)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504,P=0.133),2种生境诱蚊诱卵指数(MOI)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Z=-0.410,P=0.682);2种监测指标间存在相关性(rs=0.915,P=0.001)。结论 布雷图指数法与诱蚊诱卵器法均可用于登革热媒介伊蚊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嘉定区登革热蚊媒白纹伊蚊成幼蚊虫分布及季节消长,为登革热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白纹伊蚊幼虫监测采用布雷图指数法和诱蚊诱卵器法,成蚊监测采用二氧化碳法和双层叠帐法,观察不同季节白纹伊蚊分布特点及密度。【结果】嘉定区布雷图指数6—7月达峰值,以废品回收站指数最高。诱蚊诱卵器法7月、9月达到峰值。诱蚊诱卵器指数高于布雷图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68,P0.01),两种方法 7月、9月的监测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2.39,15.84,均P0.01)。二氧化碳法监测白纹伊蚊季节消长为单峰趋势,7月达最高峰,与总体蚊虫季节消长一致,以农户密度最高。双层叠帐法6—8月为密度高峰期,8月达到峰值。以居民区捕获率最高。【结论】应加强对白纹伊蚊密度监测,在流行季节,采用客观、敏感的监测方法,及时发现白纹伊蚊密度升高,多种途径控制蚊虫密度,有效防控输入性病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上海市宝山区青少年近视患病率和睡眠质量的现状,进一步分析不同近视程度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通过分层整群随机的方法抽取上海市宝山区777名9~16岁青少年,对其进行眼科检查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中文版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相关因素问卷调查.结果 上海市宝...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陕西省白纹伊蚊分布边界地区的蚊类种群及生态习性;评价诱蚊诱卵器和光催化捕杀蚊蝇器在蚊虫现场调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06年7-9月在3个调查点选择6种不同生境,布放诱蚊诱卵器以诱获白纹伊蚊成虫及卵;布放光催化捕杀蚊蝇器捕获各种成蚊。结果宝鸡、韩城市发现白纹伊蚊分布。诱蚊诱卵器调查平均诱蚊诱卵指数(MOI)为17.92;白纹伊蚊繁殖高峰期在8月,以山地林地MOI最高,为33.20。光催化捕杀蚊蝇器在黄陵、宝鸡、韩城市共捕获成蚊925只,分属5属8种,淡色库蚊为优势种,构成比为76.11%。淡色库蚊、骚扰阿蚊、三带喙库蚊在各种环境均有分布,三带喙库蚊在养殖耕种区分布较多。结论白纹伊蚊分布边界与历史资料一致。淡色库蚊、三带喙库蚊、骚扰阿蚊为上述地区主要蚊种。诱蚊诱卵器和光催化捕杀蚊蝇器现场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比分析深圳和香港地区两起公共场所登革热疫情流行特征和处置措施,融合优势以更好应对登革热暴发。  方法  收集两地登革热病例信息和蚊媒监测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并对防蚊灭蚊措施进行对比。  结果  香港地区报告病例19例,疫情持续13 d,分布6个区,男女性别比为1:0.9。深圳20例,持续33 d,分布3个街道,男女性别比为1:0.82。两地年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Z=-2.855,P=0.004)。香港地区病例从出现症状到实验室确认时间间隔5.5~8.5 d,中位数7 d;深圳为1.5~5.4 d,中位数为2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818,P < 0.001)。香港地区疫情第4 d宣布封闭感染场所30 d,灭蚊范围500 m,采用诱蚊诱卵器指数评价灭蚊效果。深圳第2 d宣布"封闭",灭蚊范围400 m,每3 d用布雷图指数、双层叠帐法监测。  结论  两地登革热疫情性质、规模、时间、场所相似,深圳处理措施更灵敏、快速,传染源早发现能力强,蚊媒监测方法更全面、频率更高。香港地区疫情信息公布、媒体风险沟通更主动,灭蚊措施更严格、专业。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上海市宝山区札如病毒感染所致聚集性呕吐腹泻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学校聚集性呕吐腹泻事件规范处置提供参考。  方法  收集2017—2019年宝山区聚集性呕吐腹泻疫情,汇总每起聚集性疫情的病例基本信息、现场采集样本结果,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疫情流行特征进行分析。  结果  2017—2019年宝山区共报告聚集性呕吐腹泻事件100起,其中札如病毒所致9起。札如病毒所致聚集性呕吐腹泻事件共报告病例120例,平均罹患率为2.37%,其中实验室确诊病例39例。疫情流行时间主要集中在9—11月,场所分布为小学4起,幼儿园5起;主要临床表现为呕吐(112/120,93.33%)、腹痛(27/120,22.50%)、腹泻(26/120,21.67%)。与诺如病毒事件相比,札如病毒的阳性率、呕吐、发热的检出率均低于诺如病毒(χ2值分别为8.32,4.52,14.20,P值均 < 0.05)。  结论  在学校聚集性呕吐腹泻事件中,札如病毒的阳性检出率仅次于诺如病毒。应制定札如病毒感染性腹泻防控方案,为学校聚集性呕吐腹泻事件现场处置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东城区2014-2016年成蚊种类构成、密度动态及季节消长趋势,为蚊虫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CO2诱蚊灯法进行蚊密度监测.结果 2014-2016年共捕获蚊虫2 427只,蚊密度为0.80只/(灯·h),淡色库蚊为东城区优势种,占捕获总数的70.58%,其次是白纹伊蚊;蚊总密度高峰集中在6月中旬至9月上...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嘉定区各类学校夏季蚊虫侵害状况,为学校蚊虫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嘉定区4所高校、4所中小学和4所幼托机构作为调查对象,采取孳生地调查法和人诱法相结合的方法,对学校开展蚊虫侵害调查.结果 学校成蚊停落指数最高的是大中专院校4.00只/(0.5 h ·人)、其次是幼托机构2.40只/(0.5 h ·人)、...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上海市宝山区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发生情况及特征。
  方法  收集整理2000-2021年上海市宝山区急性职业中毒事件资料,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其流行特征。
  结果  宝山区2000-2021年共发生急性职业中毒事件63起, 急性职业中毒病例171例, 死亡36例(病死率21.05%), 事件发生的起数总体呈下降趋势。事件涉及14种行业, 7类26种化学物质, 其中发病前三位的行业分别为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11起, 占17.46%), 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10起, 占15.87%), 装卸搬运和仓储业(7起, 占11.11%); 导致急性中毒死亡人数居前三的化学物质依次为氨(18例, 占50.00%)、硫化氢(6例, 占16.67%)、一氧化碳(3例, 占8.33%)。未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和未配备有效的个人防护设备为引起中毒事件的主要原因。有限空间作业中毒病例病死率(36.96%), 明显高于非有限空间作业(15.20%)(P < 0.05)。
  结论  近年来宝山区急性职业中毒情况有所好转, 但仍存在中毒风险, 一氧化碳和硫化氢为该区预防急性职业中毒的重点。相关部门应继续做好急性职业中毒预防工作, 应重点监管用人单位个人防护设备的配备和佩戴情况, 重视有限空间的职业中毒风险, 切实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健康和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龙岗区的蚊媒分布情况并探索气象因素对蚊媒密度的影响,为蚊媒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08-2009年深圳市龙岗区蚊媒传染病发病资料、蚊媒密度监测资料及同期气象资料进行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2008-2009年,共捕蚊1 665只,平均密度为0.99只/h,致倦库蚊为优势蚊种(81.62%);医院、居民区的成蚊密度显著高于其他场所;不同场所蚊媒种类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8.29,P0.01);不同环境中伊蚊监测容器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00,P=0.000);相关性分析显示,成蚊密度、伊蚊房屋指数与气象因素无显著性相关,成蚊密度与蚊媒传染病发病无显著性相关;伊蚊密度、诱蚊诱卵指数、布雷图指数、容器指数与多个气象因素相关;进一步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伊蚊诱蚊诱卵指数主要受月平均最低温度的影响:y2=-5.891+0.53x2;伊蚊密度(y3)、布雷图指数(y4)、容器指数(y5)主要受月平均气压的影响:y3=7.529-0.007x5;y4=2 877.878-2.825x5;y5=1 347.05-1.321x5。结论月平均最低温度和月平均气压为影响蚊媒密度的主要气象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深圳市坪山新区白纹伊蚊野外种群对氯菊酯抗性及羧酸酯酶活性水平,为科学合理使用杀虫剂提供数据支持。 方法 采用幼虫浸渍法对白纹伊蚊进行氯菊酯抗药性测定,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对野外及敏感品系白纹伊蚊进行羧酸酯酶活性测试,分析比较野外品系和敏感品系羧酸酯酶活性的差异。 结果 坪山新区白纹伊蚊对氯菊酯的抗药性为4.17,属低抗性;野外品系与敏感品系白纹伊蚊羧酸酯酶活性浓度分别为(1 019.768±150.189)U/ml、(768.587±84.876)U/ml ,野外品系酶活性明显高于敏感品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56, P=0.012)。 结论 深圳市坪山新区白纹伊蚊对氯菊酯的低抗性可能与羧酸酯酶酶活性水平高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