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单纯性卵圆孔瓣开放过度及开放受限胎儿的超声心动图特征以及卵圆孔瓣膨出指数(ASEI)在评估卵圆孔瓣开放过度和开放受限胎儿中的应用价值,并随访胎儿出生后情况。 方法回顾性选取2012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行胎儿心脏超声检查、诊断为卵圆孔瓣开放过度和开放受限的52例胎儿作为研究组,其中开放过度组22例,开放受限组30例。同时收集108例正常胎儿作为对照组。对3组胎儿的超声心动图定量参数,包括右心房与左心房横径比值(RA/LA)、右心室与左心室横径比值(RV/LV)、肺动脉与主动脉内径比值(PA/AO)、卵圆孔瓣膨出指数(ASEI)等,以及出生后随访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卵圆孔瓣开放过度组和开放受限组的RA/LA、RV/LV、PA/AO大于正常组胎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108例正常对照组、30例开放受限组、22例开放过度组胎儿ASEI分别为0.53±0.08(范围:0.38~0.70)、0.27±0.04(范围:0.14~0.33)、0.73±0.04(范围:0.68~0.81),3组间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96.95;P<0.001)。开放受限组胎儿ASEI小于正常对照组和开放过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开放过度组胎儿ASEI大于正常对照组和开放受限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52例中46例(88.5%)出生后超声心动图检查未见明显心血管异常;1例胎儿出生后诊断为主动脉狭窄并接受主动脉球囊扩张术;1例诊断为主动脉弓缩窄;1例诊断为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3例超声心动图提示中度三尖瓣反流,肺动脉收缩压正常(右心室收缩压分别为21、26、24 mmHg)。 结论ASEI能够定量评估单纯性卵圆孔瓣开放过度及开放受限胎儿的卵圆孔开放状态,是评估胎儿卵圆孔开放情况的新的定量参数。多数单纯性卵圆孔瓣开放过度及开放受限胎儿出生后随访结果显示不伴发心脏结构畸形、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2.
3.
目的:应用PDE分析胎儿卵圆孔血流频谱与胎儿不同状态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32例正常孕妇之正常胎儿的卵圆孔血流频谱进行分析。分别测定其在静息状态和活跃状态下的收缩早期血流峰值速度,收缩末期血流峰值速度,舒张早期血流峰值速度,平均血流速度及卵圆孔血流量。结果:在活跃状态下,胎儿卵圆孔血流频谱的收缩末期峰值速度,舒张早期峰速度及平均速度较静息状态下的各值有显著增加,通过卵圆孔的血流量也显著增加,结论:卵圆孔对胎儿不同状态下,血流量在左右心系统间的重新分配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超声心动图观察胎儿卵圆孔、卵圆孔瓣的特征,探讨超声诊断胎儿房间隔异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对515例孕24~42周正常胎儿的卵圆孔、卵圆孔瓣的多普勒超声特征进行分析;对440例胎儿心血管畸形高危因素的孕妇进行胎儿心动图专项检查,对胎儿房间隔回声异常者进行胎儿尸体解剖或分娩后超声复查对照。结果超声心动图对515例正常胎儿卵圆孔和卵圆孔瓣的显示率为98.6%(508/515),卵圆孔径(5.42±1.30)mm;卵圆孔收缩期血流速度(0.45±0.93)m/s、舒张期血流速度(0.29±0.72)m/s。440例胎儿心血管畸形高危因素的孕妇中超声检出23例胎儿房间隔回声异常,其中卵圆孔瓣消失10例、断裂3例、增大10例,其卵圆孔径(9.64±2.58)mm,明显大于正常组(P〈0.05);23例卵圆孔和卵圆孔瓣显示异常的胎儿,经尸体解剖或分娩后超声复查确定21例有房间隔发育异常或伴有其他畸形,假阳性2例。结论超声检测卵圆孔和卵圆孔瓣对产前诊断胎儿房间隔异常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正常胎儿心脏肺循环血流的超声心动图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正常胎儿心脏肺循环血流 ,观察肺动脉及分支血流形态特点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入选妊娠 2 0~ 4 1周的正常胎儿 339例。并按孕周分组 ,<2 8周为 组 ;2 8~ 36周为 组 ;>36周为 组 ;应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观察肺动脉主干及分支血流形态 ,测量参数包括 :血流最大流速 (Vmax)、血流速度积分 (VTI)、血流加速时间 (ACT)、减速时间 (DT)及射血时间 (ET)、并计算瓣口血流量。结果 :1.正常胎儿心脏主动脉及肺动脉内径随孕周增加而增大 ,各孕周肺动脉内径均明显大于主动脉内径 ;2 .肺动脉瓣口血流速度低于主动脉瓣口血流速度 ,但肺动脉流量大于主动脉流量 ,且肺动脉流量与主动脉流量比值不随孕周而改变 ,始终保持恒定 ;3.动脉导管血流呈连续单向双期双峰血流 ,其收缩期流速始终明显高于主动脉瓣口及肺动脉瓣口流速。收缩期血流速度及收缩期与舒张期血流速度比值随孕周增加而增大 ;4 .肺动脉分支血流呈单向双峰 ,流速明显低于肺动脉瓣口流速 ,其血流形态表现为高阻力低灌注的特点。此形态孕早期即可出现 ,且不随孕龄的增加而改变。结论 :正常胎儿肺动脉循环系统的固有特点在孕早期即出现 ,并不随孕龄改变。因此早期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 ,对判定胎儿心脏发育情况具 相似文献
6.
7.
超声心动图对正常胎儿心脏结构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孕20~40周正常胎儿心脏结构及血流参数进行定量分析,评价其动态变化规律。方法测量2458例胎儿各房室内径、大血管内径及各瓣口血流速度。对其中854例正常胎儿心脏按不同孕周分为5组进行分析。结果在所观察的胎儿心脏各项参数中,其中各房室内径和主、肺动脉内径均与孕周呈直线相关(r值分别为0.69、0.68、0.70、0.68、0.73和0.72),而二尖瓣血流速度(E峰、A峰)、三尖瓣血流速度(E峰、A峰)、肺动脉瓣峰值血流速度和动脉导管血流速度(S峰、D峰)与孕周的相关关系较差(r值分别为0.33、0.06、0.35、0.04、0.22、0.23和0.09);并进行相关系数的显著性检验,均P<0.05。结论胎儿心脏发育以右心占优势;心脏各径线大小与孕周呈明显相关,据此可评价胎儿心脏发育情况,更好地对异常胎心进行筛查。 相似文献
8.
正常胎儿超声心动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利用超声心动图研究正常胎儿在妊娠期间的心功能变化。[方法]应用Acuson 128 XP/10超声诊断系统测定120例正常胎儿(按孕周分为六个组:16-20周;20^ 1-24周;24^ 1-28周;28^ 1-32周;32^ 1-36周;36^ 1-40周)的各项心功能和:主动脉、肺动脉的峰值血流速率(PFV),每搏输出量(SV),心输出量(CO),心室射血力(F),左、右心室的短轴缩短率(FS)和射血分数(EF)。[结果](1)主、肺动脉PFV、SV、CO、F随孕产加而增加,与孕周呈直线相关(P<0.05);(2)左、右室FS和EF不随孕周增加而增加,在整个妊娠期保持相对恒定(P>0.05);(3)主动脉PFV大于肺动脉(P<0.05);左心室SV、CO小于右心(P<0.05);左心室F、FS、EF与右心室相似(P>0.05)。[结论](1)正常胎儿具有相对健全的泵功能,且右心功能占优势。(2)超声心动图是检测胎儿心功能的一种可行和可靠的无创性研究手段。 相似文献
9.
正常胎儿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获得正常胎儿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的各种参数。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胎龄20~40周300例正常胎儿的四腔室内径和各瓣口峰值血流速度进行了检测。结果胎儿心脏内径的大小与胎龄呈正相关,右心系统占优势。各瓣口峰值血流速度随胎龄的增加而升高,左室低于右室;房室瓣口呈双峰型频谱,E峰小于A峰,而主、肺动脉瓣口呈单峰型频谱伴峰值前移,主动脉瓣口血流高于肺动脉。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于胎儿心脏的解剖结构和血流动力学检测具有很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造影及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卵圆孔未闭的诊断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选取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2021年5月—2023年1月收治的疑似卵圆孔未闭患者120例,均进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经胸超声心动图造影检查。以经食管超声心动图造影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结果、诊断价值及对心内右向左分流检出情况。结果:120例疑似卵圆孔未闭患者经食管超声心动图造影检查显示,确诊为卵圆孔未闭104例,卵圆孔闭合16例。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阳性92例,阴性28例,其中有86例为准确诊断的卵圆孔未闭;经胸超声心动图造影检查结果显示,阳性101例,阴性19例,其中有98例为准确诊断的卵圆孔未闭。经胸超声心动图造影检查的灵敏度、准确率高于经食管超声心动图(P <0.05);卵圆孔未闭患者经食管超声心动图造影检查结果显示,右向左分流半定量分级1级、2级、3级、4级分别有45例、10例、25例、24例,与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相比,经胸超声心动图造影对闭右向左分流半定量分级的准确率较高,但差异不显著(P> 0.05)。结论:相对于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卵圆孔未闭应用经胸...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有关胎儿卵圆孔血流受限或提前关闭的研究逐渐增多,产前超声在胎儿卵圆孔血流受限或提前关闭的诊断及预后评价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本文就近年来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卵圆孔血流受限或提前关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胎儿超声心动图对诊断孕中晚期胎儿卵圆孔(FO)血流受限或提前闭合(R/C)和判断预后的价值。方法 1000名孕妇接受产前检查,经超声心动图诊断6胎为孕中晚期FO R/C,对其进行危险评估。对引产及出生后死亡胎儿行大体解剖、病理检查,出生后存活胎儿行超声随访。结果产前超声心动图明确诊断6胎FO R/C,孕早期畸形筛查心脏均未见异常。胎儿超声心动图显示4胎不伴有心外畸形及浆膜腔积液,生后1个月左右复查经胸超声心动图,心脏比例恢复正常。2胎合并心包积液或腹腔积液,1胎终止妊娠,另1胎出生1天后死亡,尸检大体标本均显示FO近闭合,伴有胸腹腔积液或心包积液。结论一旦孕中晚期超声心动图发现胎儿FO R/C,如未合并其他心内或心外畸形及浆膜腔积液提示胎儿预后良好,应尽早提前分娩;如伴大量心包积液、腹腔积液或其他心脏畸形,提示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卵圆孔未闭(PFO)的经胸超声心动图声学造影(cTTE)及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诊断数据进行分析,探讨cTTE和TEE检查的结果和临床意义。 方法回顾性选取2014年8月至2019年6月疑诊PFO相关疾病、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超声诊断科行cTTE及TEE检查的患者1164例。分析TEE、cTTE及二者联合方法对PFO的检出率,cTTE对右向左分流起源以及分流量的诊断评估结果,TEE对PFO形态结构特点的诊断结果。 结果1164例患者分为先兆偏头痛(MA)组314例、无先兆偏头痛(MO)组219例、隐源性脑梗死(CCI)和(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组279例和其他病变组352例。cTTE和(或)TTE检出PFO 282例(282/1164,24.2%)。4组不同临床分组间PFO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94,P<0.001),其中MA患者PFO检出率最高(98/314,31.2%)。1164例患者中764例接受了cTTE检查,检出PFO170例(170/764,22.3%);816例患者接受了TEE检查,检出PFO 221例(221/816,27.1%)。412例患者接受了cTTE和TEE联合检查,检出PFO125例(125/412,30.3%)。接受cTTE检查的764例患者中,cTTE检出右向左分流者474例(474/764,62.0%)。其中170例PFO右向左分流患者中,分流量为大量者居多(101/170,59.4%);383例肺循环右向左分流患者中,分流量为少量者居多(185/383,48.3%);79例二者合并存在者,分流量为大量者居多(54/79,68.4%)。TEE检出的221例PFO患者中,均可记录PFO宽度,平均宽度为(1.61±0.92)mm,狭长形态PFO78例,平均长度为(10.53±3.52)mm。TEE检出分流132例,其中左向右分流122例,右向左分流1例,双向分流9例;检出房间隔膨胀瘤14例,左心房房间隔袋20例,瓣膜丝状物41例。 结论MA、CCI和(或)TIA患者PFO检出率高于MO和其他疾病患者。TEE与cTTE联合应用可提高PFO检出率。cTTE对于右向左分流的检出以及右向左分流起源的判断具有重要价值。PFO相关疾病患者中,PFO右向左分流多为大量,半数以上存在肺循环右向左分流,在检查中需注意鉴别。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26岁,因"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10余天"入院。下肢血管超声提示左下肢腘静脉血栓形成。超声心动图:右心房55mm×51mm,右心室33mm,右心明显增大;房间隔中部右心房侧旁见18mm×10mm斑片状中高回声,附着于卵圆窝水平,房间隔中部左心房侧见条带状高回声,长约35mm,厚约3~4mm,一端附着于卵圆窝水平,另一端游离、活动,二者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造影和经胸超声心动图(TTE)造影对卵圆孔未闭(PFO)右向左分流(I也s)的检出效果。方法随机选取不明原因脑卒中或偏头痛伴PFO患者29例。所有患者均先、后进行了TEE和TTE造影,TTE造影探头频率为二次谐波1.7MHz/3.4MHz。TEE造影探头频率为7MHz。通过肘前静脉快速注入手振0.9%氯化钠溶液10ml进行造影,观察记录右心房充分显影后前3个心动周期内有无微泡进入左心房,根据进入左心房的微泡数量将PFO—RLS划分为4个等级:1级为无RLS,即未见微泡进入左心房;2级为少量RLS,即左心房内可见1~10个微泡/帧;3级为中量RLS,即左心房内可见11~30个微泡/帧;4级为大量RLS,即左心房内可见〉30个/帧,或左心房充满微泡。结果TTE造影和TEE造影对PFO.RLS的检出率分别为86.2%(25/29)、55.2%(16/29)。对2种方法的检出率进一步作配对,检验,结果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711,P=0.017)。TTE造影半定量分级;1级(无RLS)4例;2级(少量RLS)1例;3级(中量RLS)5例:4级(大量RLS)19例。TEE造影半定量分级:1级(无RLS)13例;2级(少量RLS)3例;3级(中量RLS)6例;4级(大量RLS)7例。对PFO—RLS半定量分级的Wllcoxon检验显示,2种技术所得结果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789,P4).000)。结论]r]匝造影对PFO—RLS的检出效率优于TEE造影。以前者替代后者不但便于相关工作的开展,还可能减少和(或)避免经食管超声检查带来的不适和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TFE)在卵圆孔未闭(PFO)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PFO患者在封堵术前、术中及术后的TTE图像特征。结果 TTE在术前可清晰显示PFO的大小、形态和分流方向,能帮助介入医师选择合适的封堵器;术中可准确地评价PFO患者封堵器的位置、形态及其与周边的临近结构关系;术后可有效地监控PFO患者预后情况。结论 TTE在PFO封堵术前确诊、术中引导、监护及术后随访均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单纯卵圆孔通道血流受限(FOCR)合并心功能异常胎儿产前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5月在河北生殖妇产医院检查,产前超声心动图诊断为单纯FOCR且心血管整体评分(CVPS)提示心功能异常的胎儿16例,分析其初诊、分娩前及出生后的超声心动图特征、CVPS及心功能变化,并随访其妊娠结局和预后。 结果14例表现为卵圆孔内径或卵圆孔通道有效分流口内径<3 mm,2例表现为卵圆孔内径/房间隔总长度<0.33。16例胎儿分娩前均表现为右心房与左心房横径比(RA/LA)、右心室与左心室横径比(RV/LV)、主肺动脉与升主动脉内径比(MPA/AAO)比值增大,且随孕龄增大而增大,卵圆孔通道分流流速(V-FO)>40 cm/s。16例胎儿中,14例初诊FOCR时CVPS为8~9分,2例初诊未发现心功能异常,CVPS为10分。16例胎儿分娩前,11例表现为轻度心力衰竭,CVPS为8~9分;5例表现为中度心力衰竭,CVPS为6~7分。9例分娩前CVPS较初诊FOCR时减低。16例胎儿出生后,1例于新生儿期死亡;余15例均存活。存活患儿中13例复查超声心动图,心脏结构正常;1例分娩前CVPS为6分,出生后复查可疑心肌病;1例分娩前CVPS为8分,出生后复查不除外原发性肺动脉高压。 结论超声心动图在FOCR诊断及评估中具有重要价值;应用超声心动图进行CVPS评分可动态观测并评估胎儿心功能变化,对评估胎儿宫内情况及指导分娩时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Attaran RR Baweja G Foster L Butman S Sorrell VL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imaging》2008,24(8):819-824
Background Patent foramina ovale (PFO) are small defects within the atrial septum that may play a role in paradoxical embolism, stroke
and migrain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FO and atrial fibrillation (AF) has not been formally studied. We prospectively studied
patients with a history of AF, versus those without (controls), in order to compare PFO prevalence among them. Methods Sixty-one patients with AF and forty-one controls completed the study, all undergoing 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 using
agitated saline microbubbles and a Valsalva maneuver. Results In the control group, 12/41 participants (29.2%) had PFOs compared to 5/61 (8.2%) in the AF group (P < 0.01). PFO positive patients within the entire study population demonstrated greater leftward inter-atrial septal shifting
(82% vs 49%, P < 0.05). There was also reduced leftward inter-atrial septal shift observed within the AF group compared to controls (32/61
(52%) vs 31/41 (76%), P < 0.05). Conclusion This study is the first to demonstrate an apparent lower rate of PFO in patients with AF, using bubble contrast echocardiography.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