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患者,男60岁,退休教师。因心前区持续性疼痛而入院。入院后经心电图检查诊断为:急性前壁心肌梗塞。给予绝对卧床休息,止痛,给氧,保护心肌,对症等综合治疗,病情好转。入院后d20出现频发性交界性早搏,呈短阵交界性心动过速,非偶发性室早伴完全性干扰性房室脱节。给予利多卡因100 mg加入10%萄萄糖溶液100 ml中静脉滴注,室早消失。但交界性早搏伴完全性房室脱节持续存在。d2转为持续性交界性心动过速伴完全性干扰性房室脱节。给予西地兰0.2mg稀释后静脉内推注,12h连注3次无效;改用普萘洛尔5mg加入10%葡萄糖熔液100 ml中静脉滴注亦无效,再增加普萘洛尔10  相似文献   

2.
1966年Dessertenne等首先提出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简称扭转型室速)这一名称,并就其心电图特征和临床表现作了系统的描述。几年来国内陆续见有报道,现报告二例如下。病例介绍例1:林××,女性,51岁。缘于1977年5月15日始发生阵发性晕厥,每次持续数分钟,先后发作7次,于6月24日入院。心电图示:窦性心律,Ⅱ°房室传导阻滞(英氏重型),心室率30次/分,心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性,56岁。因头昏、胸闷2年余,“卖性心动过缓”病史3年。入院时体检:一般情况尚好,两肺(-),心界不扩大、心率54次/分,律齐,第一心音低。心电图示:安律52次/分。进行阿托品试验,静注阿托品1.5mg后策一分钟心电图出现高度房室传导阻滞(AVB)、交界性逸搏,第二、三分钟到1小时均为高度房室传导阻滞。10分钟时给予异丙肾上腺素ling静滴,以每分钟2~3Pg静滴达1小时无效而停网。1小时50分钟时自行恢复窦性心率。讨论本例在进行阿托品试验时发生高度房室传导阻滞,使用异丙肾上腺素无效。而阿托品(抗胆碱能神经药物)和…  相似文献   

4.
室性心动过速是一种严重的心律失常,临床并不少见。然而顽固的、持续三年之久的室性心动过速,目前在国内却是罕见的。现报道如下。病历摘要患者崔××,男性,32岁,工人,汉族,已婚,贵州籍。因心悸二年多,晕厥、抽搐3~4分钟于1981年11月11日急诊入院。患者两年前感心前区胀痛不适,心悸气紧,心电图示:窦性心律,房室分离,心室夺获,室性心动过速,心室率150次/分,诊断室性心动过速,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性,60岁。以发作性胸闷伴心悸10年于1995年4月6日入院,入院前12小时再发上述症状。既往健康,查体:血压14.3/10.0kPa,心界不大,心率176次/分,律齐,各瓣膜区无杂音。心电图提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平时心电图提示Ⅱ、Ⅲ、aVF导联ST-T异常,心脏彩色多昔勒无变化。化验肝功能、心肌酶谱、血、尿、便常规均正常。诊断:(1)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2)冠心病(心绞痛)。入院后在心电监护下给ATP 20mg,静脉注射,前3秒钟静脉推注10mg,未能转复,1分钟后把剩下的10mg在3秒钟内推完,推完后即可出现阿-斯综合征,心电示波显示心室停搏,立即行心脏胸外按压,静脉注射阿托品1mg持续10秒钟后出现结性逸搏,30秒后出现窦性心动过缓,心率52次/分,症状好转,半小时后心率针至80次/分,无任何自觉症状。 讨论 ATP为强烈的迷走神经兴奋剂,可有效地终止累及AVN后心动过速,其转复成功率几乎100%。本例病人发病时有心绞痛,平时心电图有下壁缺血。下壁缺血时可影响窦房结功能及房室传导系统。迷走神经多分布于下壁。ATP对迷走神经的强烈兴奋作用:(1)使原有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加重,(2)出现窦性停搏,房室传导阻滞。故静脉注射ATP可致心脏骤停。本文意在提醒医道同行对伴冠心病(心绞痛)的室上性心动过速,静脉注射ATP应作为禁忌,  相似文献   

6.
患者霍××,女性,79岁。临床诊断:支气管炎、肺气肿。附图为连续记录的V_1导联及其梯形图解:P波直立,P—R间期0.14秒,P—P间期0.48秒均齐,心率125次/分,显示窦性心动过速。QRS波除正常窦性下传的外,还有两种形态提早发生的QRS波,其时间均为0.08秒。R_2、P_4前无相关的P波,提早发生的QRS波与前一窦性心搏的配对间期不一致(分别为0.48秒、0.42秒、0.50秒、0.34秒)。图中异位搏动长的R—R间期与短的R—R间期最大公约数为0.64秒,属于典型的交界性并行收缩。但可见R_1R_3前有相关的P波,P—R间期为0.14秒,QRS波形态与窦性和交界性搏动不同。T波与主波方向相反,配对间期较R_2和R_4为长。为交界区激动与下传的窦性激动在交界区传导的路径不一,而分别激动心室肌的不同部位。由于两个激动几乎是同时到达心室,并在心室发生融合继而产生了第三种QRS波即室性融合波。本例心电图诊断:1.窦性心动过速;2.交界性并行收缩;3.室性融合波。  相似文献   

7.
手术后交界性心动过速是最难处理的心动过速形式之一,以往报道的儿科交界陛心动过速的治疗很不一致,本文的目的是为探讨普鲁卡因酰胺对这种快速频率的治疗效果。自1986年至1997年间,共有17例交界性心动过速患儿(心率,200次/分)使用普鲁卡因酰胺,第一组5例患儿(A组)使用负荷剂量3mg/kg达20分钟,以后持续滴注剂量20mg/(kg·min),并每30分钟增加10ng/kg,滴速40~120~g/(kg·min),直到心率降至180次/分目标心率以下;第二组12例患儿(B组),在负荷剂量10mg/kg以后,滴注药量每10~15分钟增加,直至心率降至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性,50岁,工人,因生产中防护不当吸入CO中毒急来我院。心电图示心房纤颤,频发室性早搏构成短阵室性心动过速,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心肌缺血。立即吸氧,利多卡因50mg静注,继以1~2mg/分静滴维持,12分钟后,血压70/50mmHg,心率缓慢,心电图窦性心动过缓,完全性房室脱节。即刻停用利多卡因,给以阿托品、阿拉明等对症治疗,血压120/60mmgHg,心率88次,心电图恢复正常。38小时后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9.
对1份QRS波增宽心动过速的心电图有下列可能:①窦性、房性、房室交界性、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伴有室内差异性传导。②原来就有束支传导阻滞(或室内传导阻滞),发生了窦性、房性、房室交界性、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③患者有显性旁道,于窦性、房性、房室交界性、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时,激动从旁道下传。④心房颤动-扑动伴有室内差传,或者原有束支传导阻滞,或者从旁道下传。⑤室性心动过速。正确的鉴别诊断具有现实意义,直接关系到治疗方针的选择与对预后的评价。  相似文献   

10.
<正> 本文报告一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反复发作尖端扭转型宝性心动过速、阿-斯综合征,经用异丙肾上腺素静脉点滴未能控制发作,最后安置人工起搏器治愈出院。患者女,65岁。因反复发作晕厥6年,加重4个月于1986年10月11日11时入我院。查体:血压110/70,心界不大,心率39次/分,律齐,心尖部Ⅱ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不传导,心电图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见图1)。图1中心房由窦性心律控  相似文献   

11.
缓慢性心律失常(TBM)指窦性缓慢性心律失常、房室交界性心率、心室自主心律、传导阻滞等,以心率减慢为特征,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类心律失常,多由于传导系统病变或因缺血、  相似文献   

12.
杨鼎亨 《云南医药》1996,17(1):53-54
双重性房室结性心律伴脱节的机制探讨杨鼎亨当房室交界区内同时发生两个节律点各自独立活动时,上节律点逆向传入心房,下节律点顺向传入心室,房室构成脱节,称为双重性房室结性心律伴有脱节,为一种少见的复杂心律失常。本文报告5例,并探讨其发生机制和临床意义。病例...  相似文献   

13.
袁琳  林玫瑞  黄赛银 《中国基层医药》2006,13(11):1866-1867
目的 探讨非窦性心动过缓功能性房室传导阻滞(AVB)的临床意义.为临床诊治提供更多的依据。方法 对15例在非睡眠状态下、基础心率正常或窦性心动过速、间歇性出现Ⅰ度或Ⅱ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出现Ⅰ度或Ⅱ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时.于站立或活动(婴儿在哭闹后)后.或予阿托品或山莨菪碱口服后、房室传导阻滞减轻或消失。结论 在非睡眠状态下,安静时出现房室传导阻滞而不伴窦性心动过缓.提示迷走神经张力强弱可以对窦房结功能无影响;  相似文献   

14.
王晓黎 《现代医药卫生》2003,19(9):1180-1181
非阵发性房室交界性心动过速或称加速性房室交接区节律(AAVJR)。是结性心动过速较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但文献报道不多,现就本院近8年来收集的17例AAVJR分析报道如下,旨在探讨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性,58岁。因反复心悸、心晕、晕厥2年余入院。晕厥时伴意识丧失、四肢抽搐,无口吐白沫、大小便失禁。常在短时间内自行恢复。休查:T37.2℃,R18次/分,HR48~52次/分,Bp140/80mmHg。神消。心界不大,各瓣膜区未闻病理性杂音。肝脾不大,四肢肌力正常,双下肢无浮肿。门诊ECG检查过程中,突发阿斯。ECG示:窦性心律,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CAVB),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DP),QTc0.56~0.60S(见附图1、2)。立即给予静脉注射阿托品、异丙基肾上腺素等治疗,仍频繁发作。遂予25%硫酸镁6ml加50%葡萄糖注射液20ml  相似文献   

16.
区军  詹贤章 《首都医药》2001,8(7):43-43
目的研究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VT)食管心房调搏诱发与终止方式及心动过速特征.方法13例患者均接受食管心房调搏,首先行分级递增刺激(S1S1),然后行程控早搏刺激(S1S2,S1S2S3),若上述方法均不能诱发心动过速,则静脉注射阿托品1~2mg后重复刺激.心动过速后,先以超速抑制法进行终止,无效者改用心律平、异搏定或可达龙静脉注射,或结合超速抑制法终止发作.结果13例中8例由S1S1和S1S2刺激诱发心动过速,另5例应用阿托品后重复S1S2(S3)刺激诱发;6例超速抑制法终止发作,4例以可达龙或心律平终止,3例应用异搏定或心律平后,心率明显减慢,但心动过速仍持续发作,结合超速抑制法终止成功.心动过速QRS形态均呈右束支传导阻滞图形伴电轴左偏,频率140~170bpm,11例呈房室分离,2例呈11室房传导,心室夺获、室性融合波各11例.结论食管心房调搏检查对IVT,特别是特发性左室室速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电生理特性及射频消融治疗。方法 :分析 18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特征及射频消融方法。结果 :18例患者的室上性心动过速消融成功 ,复发 1例。折返性心动过速的特性 :显性旁路标测心室最早激动点 ;隐匿性旁路在心室刺激诱发室上性心动过速时标测逆传 A波顺序及最早心房激动处 ;房室结双径路在三尖瓣环下进行标测记录小 A大 V波 ,其间无希氏电位的部位放电消融 ,出现房室交界区心律。结论 :射频消融术是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小剂量阿托品、异搏定治疗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引起前向Ⅱ度文氏型传导阻滞,尚未见报道,我们遇到1例,因本院无条件做有关电生理检查,难于正确解释,故报告如下。患者男性,19岁。因“上呼吸道感染”后发生胸闷、心悸8个月,体检发现心电图异常于1984年5月19日入院。查体:BP126/80mmHg,P109次/分。心脏仅心率110次/分,余无异常。X 线胸片、超声心动  相似文献   

19.
<正>缓慢性心律失常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指窦性缓慢性心律失常、房室交界性心率、心室自主心律、传导阻滞(包括窦房传导阻滞、心房内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等以心率减慢为特征的疾病。本试验旨在观察传统治疗方案与参仙升脉口服液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疗效、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0.
对不宜进行射频消融 (RFCA)根治、药物又难于控制快速心室率的心房颤动 (简称房颤 )的治疗 ,临床较为棘手。近年来国内外[1] 有人采用经导管消融希氏束或房室结造成完成性房室传导阻滞 (AVB)并安置永久起搏器 ,有效地控制了房颤心室率。现将我们所做 1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 ,54岁 ,有房性心动过速 (简称房速 ) 6年伴阵发性房颤 2年。因心律失常多次在我院住院。 2次 2 4小时动态心电图显示为阵发性房颤 ,平均室率 140~ 160次 /min ,伴多源性房性早搏 (简称房早 ) ,短阵性房速。房颤发作时患者心悸、气短、出冷汗。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