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5 毫秒
1.
目的探讨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superior mesenterie artery syndrome,SMAS)的术式选择。方法对我院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期间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20例SMAS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行Treitz韧带松解加十二指肠空肠侧侧吻合术9例,Treitz韧带松解加十二指肠空肠Roux-en-Y吻合术5例,均痊愈;行胃大部切除、胃空肠吻合术4例,均好转;单纯胃空肠吻合术2例,术后症状均仅有所改善,1例改行十二指肠空肠Roux-en-Y吻合术后痊愈,另1例非手术治疗1个月后治愈。结论SMAS的手术治疗效果以Treitz韧带松解加十二指肠空肠吻合术为最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成人环状胰腺的诊断和临床治疗措施。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7月—2014年6月收治的13例成人环状胰腺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手术治疗方式及术后并发症等临床资料。 结果:临床表现以顽固性呕吐、反复上腹部疼痛及腹胀等十二指肠梗阻表现为主,患者术前行上消化道造影、腹部平片、腹部CT及MRCP等检查,13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行十二指肠与十二指肠侧侧吻合3例,行胃次全切除、Billroth-II式吻合术6例,行胃空肠吻合术3例,行十二指肠空肠侧侧吻合术1例。术后3例出现肺部感染,切口感染1例,胃空肠吻合口瘘及十二指肠瘘各1例,均经负压引流后治愈;1例术后吻合口狭窄,再次手术后治愈。 结论:成人环状胰腺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以呕吐、反复上腹部疼痛及腹胀等十二指肠梗阻表现为主,术前检查以腹部平片、上消化道造影、腹部CT及MRCP检查为主,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手术方式主要以胃次全切除、Billroth-II式吻合术、十二指肠侧侧吻合及胃空肠吻合术为主,术后并发症主要为肠瘘,吻合口狭窄,肺部感染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儿童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 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syndrome ,SMAS)的临床特征、诊断与腹腔镜治疗方法。方法2006年7月~2012年7月,对8例保守治疗无效的SMAS行腹腔镜手术,包括单纯Treitz韧带松解术7例,Treitz韧带松解联合十二指肠空肠侧侧吻合术1例(术中粘连严重,单纯Treitz韧带松解术不充分)。结果8例均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单纯Treitz韧带松解术7例手术时间45~80 min,Treitz韧带松解联合十二指肠空肠侧侧吻合术1例100 min。无术中并发症,术后3~5 d开始饮食。术后所有患儿随访6~24个月,平均8个月。1例单纯Treitz韧带松解术后症状无改善,术后3个月行腹腔镜十二指肠空肠侧侧吻合术。2例行肠吻合者无吻合口漏、狭窄及梗阻,饮食正常,生长发育良好,6例单纯Treitz韧带松解术后恢复好,饮食正常。结论 B超、CT和X线钡餐检查是诊断儿童SMAS的重要方法。腹腔镜下单纯Treitz韧带松解或Treitz韧带松解联合十二指肠空肠侧侧吻合术是安全、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胆囊十二指肠内瘘合并胆石性肠梗阻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7年6月手术治疗16例胆囊十二指肠内瘘合并胆石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6例患者中,8例患者术前明确诊断,8例患者于术中明确诊断;术前诊断合并胆囊结石胆囊炎7例,合并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的5例。16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行小肠切开取石+胃大部切除术(Billroth Ⅱ式)+空肠Braun吻合术7例,行小肠切开取石+胃大部切除术(Billroth Ⅱ式)3例,行胃窦部切开取石+胃大部切除术(Billroth Ⅱ式)+空肠Braun吻合术2例,行小肠切开取石+胆囊切除+十二指肠瘘修补+十二指肠造瘘+空肠造瘘术4例。平均手术时间115min,平均住院时间8d,平均术后9d开始进食流质。术后肺部感染4例,十二指肠漏2例,术后吻合口出血1例,切口感染3例。16例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术前CT及B超等辅助检查对于该病的诊断十分重要,对于胆囊严重炎症粘连者,特别是合并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者行胃大部切除术(Billroth Ⅱ式)+空肠Braun吻合术效果良好,对于胆囊炎症较轻者,可考虑行胆囊切除+十二指肠瘘修补+空肠造瘘术,十二指肠球部结石梗阻患者可经胃窦切开取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并发十二指肠梗阻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6例急性胰腺炎并发十指肠梗阻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例病人施行胃空肠吻合加迷走神经干切断术,无手术并发症,1例施行胃大部切除术,术后发生十二指肠残端瘘;1例行胃空肠吻合术,因同时伴有胆总管下段坏死,术后并发十二指肠瘘及胆汁瘘,经非手术治疗痊愈,2例非手术治疗痊愈。结论 要提高对急性胰腺炎并发十二指肠梗阻的认识。及时诊断,如需手术治疗,以行迷走神经干切断加胃空肠吻合为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成人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症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84年~2006年收治的成人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症2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2例均行手术治疗。囊肿内引流术再手术率高。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无再手术病例,术后并发胆管炎3例、胰腺炎1例、胆瘘1例,均经保守治疗痊愈。全组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成人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症经术前影像学检查能明确分型。单纯内引流术应摒弃,外引流术可为二期手术创造条件。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为根治性术式。  相似文献   

7.
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的术式选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总结手术治疗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的经验。方法 对近 10年手术治疗的 11例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患者的病因、诊断、术前准备和手术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例患者共施行手术 12次。行 Treitz韧带松解 1例 ,Billroth 式胃大部切除、十二指肠空肠侧侧吻合 3例 ,十二指肠空肠 Roux- Y吻合 4例 (其中 1例为胃空肠吻合术后再手术 ) ,十二指肠环形引流术 1例。全部病人随访均痊愈。结论 十二指肠空肠吻合术是治疗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简单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十二指肠空肠吻合术治疗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SMAS)的价值。方法:分析1959年1月—2012年12月采用十二指肠空肠吻合术治疗的SMAS8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主要症状为餐后上腹胀痛和频繁呕吐,呕吐物含胆汁;经CT检查结合X线钡餐造影诊断为SMAS。88例均经手术治疗,其中70例(79.5%)效果优良,痊愈出院;18例(20.5%)效果不良,又出现术前症状,术后2周~3个月再行钡餐X线造影显示十二指肠空肠吻合口通畅,十二指肠逆蠕动仍然强烈,逆蠕动顺蠕动,钡剂逆流入胃,胃扩张无力。此18例二次改行十二指肠环形引流术,术后痊愈。结论:SMAS一旦成为习惯性逆蠕动,就难以消除,即使行十二指肠空肠吻合术解除十二指肠梗阻,临床症状也不能改善,其治疗关键是解决逆蠕动问题。采用十二指肠环形引流术能解决十二指肠内容物的引流方向,使呕吐等症状消除。  相似文献   

9.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的诊疗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维斌  廖泉  赵玉沛 《腹部外科》2003,16(5):279-280
目的 总结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经验。方法 对我院 1 983年~2 0 0 2年诊治过的 1 6例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 6例病人均行钡餐造影检查 ,1 3例明确诊断 ;2例同时行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确诊 ;另 2例同时行血管造影 ,明确诊断 ;1 6例病人均先行内科保守治疗 ,其中 8例因治疗无效而行手术治疗 ,包括十二指肠空肠Roux en Y吻合术 5例 ,十二指肠血管前移术 2例 ,胃大部切除、胃空肠吻合术 1例。术后病人全部随访 ,均痊愈。结论 钡餐造影、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是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简单、可靠的诊断手段 ,十二指肠空肠吻合术是其有效、易行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0.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最佳术式及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方法 分析50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手术时机、手术方法、治疗效果。结果 15例行胆总管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后症状复发1例;35例行胆总管囊肿十二指肠或空肠吻合术,术后症状复发20例。结论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手术治疗以囊肿切除、胆管空肠吻合最佳;术中应尽可能作大口吻合;避免行单纯囊肿内引流,急症情况下可先行囊肿外引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