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董雁  吴磊 《抗感染药学》2012,9(3):213-216
目的:分析苏州大学附属传染病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传染病医院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医院HIS系统中2010年—2011年两年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检索内容包括抗菌药物名称、规格、消耗数量与消耗金额等,并对其使用频度(DDDs)进行分析。结果:两年间抗菌药物使用率与使用强度(DDD/100人·d)分别从2010年的79.28%和166.39DDD下降到2011年的54.49%和163.73DDD;人均日费用(元)则呈上升趋势,从2010年的3268.27元上升至2011年的3972.96元;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主要以头孢菌素类为主,2010年67.55%下降至61.06%。结论: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存在不合理使用现象,需进一步规范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或须采取行政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对我院骨科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的影响。方法:抽取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前后2011年1-5月和2012年1-5月骨科住院患者消耗药品品种、数量、金额及统计同期各临床科室住院人数和平均住院天数,以限定日剂量(DDD)为单位,计算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并进行分析。结果: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前骨科住院患者AUD为63.5DDD,活动后AUD为21.8DDD。结论:专项整治活动显著提高了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水平,但仍需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规范化管理。  相似文献   

3.
冯东辉  丘海轶 《海峡药学》2012,24(9):272-274
分析我院2011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前后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整治前(2011年3月~7月)和整治后(2011年8月~12月)的门急诊、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用药频度(DDDs)、使用强度(DDD)等进行回顾性调查统计分析.抗菌药物的DDDs较整治前下降了25.4%,抗菌药物处方和住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率下降了43.26%、16.17%,使用强度(DDD)下降了35.12%,病原菌送检率增长83.89%,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下降了28.6%,不合理使用率下降90.16%.  相似文献   

4.
目的统计并分析某二级甲等医院2011年1月~2012年6月住院患者的抗菌药物用药强度,进行用药趋势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和有效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使用限定日剂量为分析单位,计算累积DDDs,以DDDs×100/同期收治患者人天数计算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结果 2011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平均用药强度为45.35,2012年上半年为47.17。2011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平均值为59.51%,占总药费金额比例为17.32%;2012年上半年两者下降为56.65%和16.86%。结论笔者所在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总体用药强度中等;2011年特殊使用类抗菌素的用药强度呈上升趋势,之后在医院的加强管理与干预下,有明显下降趋势。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及占总药费金额比例均呈现平稳趋势,抗菌药物管理初见成效,需近一步分析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我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的计算方法及指标制定。方法:将我院2011年使用抗菌药物的出院患者按年龄分成新生儿组、儿童组和成人组,统计使用抗菌药物的出院患者例数、各组患者比例、新生儿组和儿童组患者的平均体质量、平均体质量与70kg的转换率,以限定日剂量(DDD)乘以转换率计算新生儿的DDD和儿童的DDD。采用两种方法计算AUD,一种方法是所有出院患者的AUD均以DDD计算,以AUD1表示;另一种方法是新生儿组、儿童组和成人组患者的AUD分别以各自的DDD计算,以AUD2表示。2012年的AUD指标制定为各月应力争控制在2011年的AUD1以下。结果:我院2011年共有18007例出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其中新生儿组、儿童组和成人组患者比例分别为15.67%、25.92%和58.41%。新生儿组和儿童组患者的平均体质量分别为(3±1)kg和(10±6)kg。2011年AUD1为26DDDs/100人/天,AUD2为95DDDs/100人/天。2012年的AUD指标为各月AUD应力争控制在26DDDs/100人/天以下。结论:在我院出院患者中,成人、新生儿和儿童均是抗菌药物的主要使用者;我院的AUD指标应该在综合医院和儿童医院的AUD之间。新生儿和儿童的AUD分别以新生儿的DDD和儿童的DDD计算,可以更准确地测算出其暴露于抗菌药物的广度和强度。  相似文献   

6.
曹迪 《安徽医药》2014,(5):978-980
目的分析干预前后该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变化情况,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该院干预前(2010年)和干预后(2012年)出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记录,以限定日剂量(DDD)为单位,对其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进行回顾性调查,评价干预前后各项数据以验证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该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下降明显,由69.73 DDD/100人/天下降到43.37 DDD/100人/天,尤以手术科室下降明显。头孢类是临床应用抗菌药物的主体,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下降明显。结论该院采取的干预措施有效、可行,可明显降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抗菌药物使用日趋合理,但仍存在个别品种过度使用、不合理使用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后某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为进一步干预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统计方法,对该院2011年7-12月、2012年1-6月、2012年7-12月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指标、各级抗菌药物使用情况、DDDs排序列前10位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住院患者多数抗菌药物应用指标不断改善,3个时期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95.05%、85.81%和67.91%,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分别为60.93、47.93和41.22 DDDs/100人/天,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用抗菌药物比例分别为99.33%、76.98%和19.91%。3个时期抗菌药物使用均以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为主,DDDs分别为12 514.95(89.19%)、8 095.26(77.57%)和6 797.17(72.47%);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的使用呈上升趋势,DDDs分别为1 479.39(10.54%)、2 251.35(21.57%)和2 514.57(26.81%);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少有使用,DDDs分别为37.00(0.26%)、90.00(0.86%)和68.00(0.72%)。结论:专项整治活动的开展提高了该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水平,但仍需加强对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时机不当、使用疗程过长的干预,并控制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的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新抗菌药物管理方法对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干预效果。方法 该院2021年1—4月为干预前,采用常规抗菌药物管理方法;5—8月为干预后,采用新抗菌药物管理方法。采用慧药通临床药学软件,导出该院各病区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使用率等报表,分析不同月份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和累计消耗量(DDDs)变化的差异,以及重点科室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使用率、头孢尼西DDDs、使用合格率等变化。结果 干预后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较前下降明显,由1月的61.57 DDDs/(100人·d)下降至8月的38.76 DDDs/(100人·d)。重点监控科室的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不合理使用情况明显好转,抗菌药物使用趋于规范。结论 临床药师对抗菌药物使用干预有效。  相似文献   

9.
李曼  徐先顺  覃正碧 《中国药房》2012,(38):3572-3574
目的:了解某三级甲等医院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前、后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的变化情况。方法:回顾性调查该院2010年12月-2011年5月(整治前)和2011年6-11月(整治后)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品种、品规,计算其AUD,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整治后该院抗菌药物品种、品规从整治前的75种、144个分别下降至48种、79个;抗菌药物的AUD由整治前的85.6DDDs/100人/天下降为56.8DDDs/100人/天;静脉用药的AUD由整治前的73.3DDDs/100人/天下降至49.4DDDs/100人/天;排序前10位药品的AUD由整治前的54.0DDDs/100人/天下降至44.5DDDs/100人/天。结论:通过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抗菌药物的AUD、品种、品规降幅较大,但抗菌药物特别是β-内酰胺类复方制剂的AUD仍较高,还须进一步加强干预和控制抗菌药物的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运用综合干预措施对临床使用抗菌药物进行管理。方法:选择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用药频度(DDDs)、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等指标对2011~2012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结果: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从2011年第一季度74DDD下降到2012年第四季度38DDD,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从2011年第一季度75.7%下降到2012年第四季度35.3%,其中Ⅰ类切口预防用抗菌药物从2011年第一季度68.1%下降到2012年第四季度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有效的干预措施,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要求。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2013年某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为该院设定下年度各科室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控制指标提供依据。方法采用Excel 2003进行统计,以限定日剂量(DDD)的方法,计算抗菌药物用药频度(DDDs)、使用强度(AUD)、住院人均用药频度等,并进行分析。结果 2013年某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为50.41 DDD,使用强度排名前3位的抗菌药物类别分别为第二代头孢菌素、第三代头孢菌素、第一代头孢菌素,使用强度排名前3位的科室分别是外科ICU、内科ICU、呼吸内科,住院人均用药频度排名前3位的科室分别为内科ICU、呼吸内科、外科ICU。结论某院在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如用药过度、用药档次较高、注射剂使用过多、部分品种使用过于集中等,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科学设定各科室使用强度控制指标,应注意使用强度、用药频度、住院人均用药频度、平均住院天数等指标的联动。  相似文献   

12.
李玲  廖赟  袁波  黄芳 《中国药房》2013,(17):1545-1547
目的:提高医院抗菌药物的药事管理工作成效。方法:以数据库建设为核心内容,对临床信息系统(CIS)中医院感染相关信息进行提取、整合,设计由基础数据库建设、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监控等5个模块构成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信息管理系统,对医院整体用药情况进行电子监控。以我院骨外科为例,分别对2011年1-6月(干预前)和2012年1-6月(干预后)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并比较干预前、后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百分率等指标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初步建立了一个科学合理、操作简便的医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信息管理系统。干预前使用强度为66.94DDDs/100人/天,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百分率为62.18%,干预后使用强度下降了13DDDs/100人/天(仅为53.22DDDs/100人/天),使用率下降7%(仅为55.7%)。结论:抗菌药物的信息管理能够及时、有效地规范医院抗菌药物应用,使之日趋合理,有效提高药事工作效率与管控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医院住院患者2011年~2013年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从药库计算机管理软件系统中查询2011年~2013年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对各种抗菌药物的DDDs等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通过对医院的抗菌药物开展专项整治工作,该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取得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一定问题。结论第3、4代头孢菌素DDDs过高,需进一步加强临床监管。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2013年该院住院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方法根据WHO规定药物限定日剂量(DDD)对该院2013年住院抗菌药物用药频度(DDDs)、使用强度(AUD)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3年住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为58.465,其中β-内酰胺类、其它内酰胺类和喹诺酮类较高,头孢地嗪钠、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的用药频度高。呼吸科选择品种及数量较高,占12.35%。结论该院住院使用抗菌药物不合理,存在用药过度现象,有待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管理和参与使用干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调查2012年专项整治活动中该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对其进行分析,促进该院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将该院2012月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整治前后抗菌药物的DDDs和构成比,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使用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整治期间抗菌药物DDDs下降了33.86%,整治后抗菌药物DDDs分别下降了49.59%和45.90%;整治前后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为89,59,50,47整体呈现下降趋势;Ⅰ类切口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从整治前的100%下降至整治后的30%,用药指征,用药种类,给药时间的合理性均明显提高.结论 某院专项整治活动初显成效,但抗菌药物合理用药的主要指标离专项整治的目标仍有较大差距,下一步将对临床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情况加强行政干预.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山东省立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方法:收集该院自ICU启用以来的住院病历共144份,回顾性分析其用药频度、总用药量、总使用天数、联用情况、消耗金额、DDD、DDDs、药敏试验、医院感染情况等指标.结果:ICU病房抗菌药物的使用以二、三线抗菌药物为主,多为两联用药,头孢哌酮/舒巴坦 替硝唑的联用方式最多.结论:该院ICU病房抗菌药物的使用起点较高,抗菌药物的应用基本合理,但存在一定的不合理现象.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本院住院患者2011年~2012年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方法从本院计算机管理软件系统中查询2011年~2012年抗菌药物应用的情况,对各种抗菌药物的AUD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院住院患者各年度抗菌药物的AUD分别为:64.47、49.36DDDs/100人/天,呈稳步下降趋势。结论开展专项整治活动以来,本院抗菌药物应用虽然有所好转,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仍然较高,未能达到卫生部规定的低于40DDD/100人,天的标准,医院管理部门需进一步加强其临床应用监管。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我院2011年上半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并分析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以限定日剂量(DDD)为单位,以DDD/100人天值计。结果 2011年1月至6月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平均使用强度为52.5DDD,使用强度前三位的抗菌药物分别为注射用头孢地嗪、注射用头孢硫咪和五水头孢唑啉钠。结论医院可能存在抗菌药物使用过度、用药过度集中等问题,应进一步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某二级医院2011—2013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 AUD),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该医院2011—2013年抗菌药物使用记录,以限定日剂量(DDD)为单位,计算抗菌药物的使用频度(DDDs)和AUD。结果:该医院2011—2013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AUD分别是65.30、55.76、54.33 DDDs/(100人· d),呈逐年下降趋势。其中,青霉素类、青霉素+β-内酰胺酶抑制剂、第1代头孢菌素类的AUD逐年下降,而第3代头孢、头孢菌素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氟喹诺酮类、咪唑衍生物呈上升趋势。结论:该医院抗菌药物应用仍存在一些问题,住院患者的AUD较高,第3代头孢菌素和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AUD增长过快,医院管理部门需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管理,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解放军第二五一医院住院患者2011-2012年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根据医院信息科制作的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计算软件提取201 1年及2012年解放军第二五一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结果 本院2011年及2012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分别为54.02[用药频总频度(DDDs)/(100人·d)]和52.15 DDDs/(100人·d).两年相比,使用强度最高的均为头孢类抗菌药物,排序前十位的抗菌药物品种基本相同.重症监护室、肝胆外科、急诊日间病房、关节科、泌尿外科、神经外科一病区、胃肠外科连续2年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在前十位之列[2011年分别为193.68、107.94、97.12、91.32、89.93、89.48、87.81 DDDs/(100人·d),2012年分别为157.91、130.19、93.58、83.58、88.58、85.94 DDDs/(100人·d)].结论 本院2011年及2012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均不符合国家规定,但2012年较2011年有所下降.医院抗菌药物使用以头孢类为主,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有滥用现象.2012年较2011年抗菌药物使用逐渐合理,医院应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的监督和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