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观察小鼠自发活动的各种方法中,抖笼法是最常用的,它能记录小鼠的各种活动,但不易定量测定。光电管法可较好地记录动物的自发活动,但仪器价格较贵不易得。我们自制的记录小鼠自发活动的装置,能反映药物不同剂量的作用,定量记录自发活动,且材料简单,制作方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增龄对C57BL/6N小鼠运动功能、自发活动和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分别构建3、6、12、16和20月龄组,每组20只,雄雌各半。转棒实验、爬杆实验评价各组小鼠运动功能;小鼠自发活动箱检测各组动物自发活动量;跳台实验评价各组动物环境恐惧性记忆机能。结果6月龄小鼠转棒潜伏期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同时较其他各组亦表现出较短的爬杆时间(P<0.05);6、12和16月龄动物自发活动量显著高于其他各月龄组(P<0.01)。跳台实验中小鼠被动逃避反应的记忆保持能力呈随龄性降低。结论增龄过程中C57BL/6小鼠运动功能、自发活动和环境恐惧性记忆机能表现出不同变化模式。  相似文献   

3.
熟地黄及其多糖中枢抑制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熟地黄及其多糖的中枢抑制作用.方法:通过小鼠自发活动实验、抗惊厥实验、镇静催眠实验观察熟地黄及其多糖对中枢的抑制作用.结果:熟地黄煎液、熟地黄多糖均能够抑制小鼠的自发活动;缩短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诱导的小鼠睡眠潜伏期,延长睡眠时间;延缓异烟肼惊厥的发作潜伏期,减少动物死亡数.结论:熟地黄煎液、熟地黄多糖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芫花与甘草配伍对小鼠自发活动的影响.方法 分别对芫花-甘草配比为1∶3.3的低、高2个剂量组,按芫花和甘草两因素,采用2×2析因设计进行实验.于给药前及给药后1、3h测定小鼠自发活动数,计算自发活动抑制率.结果 给药后3h,芫花-甘草反药组合低剂量组小鼠自发活动抑制率仅与相应的甘草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反药组合对自发活动抑制率的影响无交互作用;芫花-甘草反药组合高剂量组小鼠自发活动抑制率与对照组及相应的单药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且反药组合对增加小鼠自发活动抑制率有交互作用.结论 芫花-甘草配比在1∶3.3时,一定剂量范围内,芫花与甘草反药组合对增加小鼠自发活动抑制率存在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5.
龙骨酸枣仁对小鼠镇静催眠作用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比较观察龙骨和酸枣仁水煎剂对实验小鼠自发活动、睡眠、惊厥的影响.方法:分别给小鼠连续灌胃1周龙骨、酸枣仁水煎剂25g/kg、50g/kg,通过测定药物对动物活动箱中小鼠自发活动次数,观察阈上剂量戊巴比妥钠所致小鼠睡眠时间,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所致小鼠入睡率的影响,以及对硝酸士的宁惊厥作用的影响,来比较龙骨和酸枣仁的作用效果.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龙骨、酸枣仁水煎剂大小剂量组均可明显减少自发活动次数;延长阈上剂量戊巴比妥钠所致睡眠时间,增加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所致小鼠的入睡率;对抗硝酸士的宁惊厥发作的作用.结论:龙骨、酸枣仁水煎剂对小鼠均有镇静催眠作用,且同浓度时大剂量的镇静催眠作用强于小剂量,相同剂量时酸枣仁的作用强于龙骨.  相似文献   

6.
一种测定小鼠长时间自发活动时空特点的新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应用计算机视频跟踪技术,建立一种测定小鼠长时间开场自发活动的新方法.方法:应用连续记录22 h内小鼠在开场的自发活动,并用我们研制的AnalyPower1.1系统分析活动轨迹;以自发活动总路程、各区域活动路程及其占总路程的比例、各区域停留时间及其占总时间比例等指标,评价小鼠自发活动的特点.结果:小鼠在清醒自由状态下,22 h内的活动表现显著的区域、时间依赖性特点.停留及活动主要集中在生活区(食物和饮水区),其次周边区,中央区很少.小鼠在进入开场的第1 h内有明显频繁的活动,1 h后活动明显减少.在活动趋于稳定后,小鼠表现出较明显的昼夜活动特点,夜间活动增加.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方法,可客观、定量、连续测定小鼠自发活动时间、空间规律.  相似文献   

7.
采用小鼠激怒打斗、“失望”行为及平衡运动,去水吗啡攀爬行动、大鼠定型活动、苯丙胺引起小鼠自发活动增强及小鼠脑中多巴胺含量的变化等实验,观察梦醒安神片的主要药效学作用,实验结果表明梦醒安神片明显减少小鼠激怒打斗次数,使小鼠“失望”不动时间延长,显著抑制动物的攀爬行动,使动物定型活动次数减少,明显减少苯丙胺引起的亢进小鼠的自主活动次数,明显减少小鼠脑中多巴胺的含量。表明梦醒安神片有明显安定作用,对多巴胺系统亢进功能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酸枣仁总生物碱镇静催眠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考察酸枣仁总生物碱对小鼠的镇静催眠作用。方法:采用镇静催眠观察对小鼠自主活动,协同戊巴比妥钠对小鼠睡眠作用的影响。结果:酸枣仁总生物碱(25~100mg/kg)灌胃可减少小鼠自发活动,显著延长阈上剂量戊巴比妥钠致小鼠睡眠时间,增加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睡眠动物数。结论:提示生物碱为酸枣仁中枢抑制作用的有效部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海螵蛸的一般药理作用,为临床用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海螵蛸灌胃给药后,观察海螵蛸对小鼠自发活动和对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致小鼠睡眠时间的影响以及观察猫在麻醉状态下,海螵蛸对其血压、心电图和呼吸的影响。结果海螵蛸24、12和6g/kg剂量灌胃给药对小鼠一般行为、自发活动、协调运动、戊巴比妥钠阈下荆量催眠和睡眠时间无明显影响;剂量为14.4、7.2和3.6g/kg时对麻醉猫的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呼吸幅度等各项生理指标亦无显著影响。结论一般药理作用研究表明,海螵蛸在实验剂量下,对动物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及中枢神经系统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
地榆水煎液抗实验性腹泻及其他药理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蓖麻油、番泻叶造成动物实验性腹泻,地榆水煎液对二种腹泻模型均有对抗作用,并能抑制小鼠肠推进运动。同时还发现能减轻乙醇所致的急性胃粘膜损伤,增强迟发型过敏反应(DTH),抑制小鼠自发活动。  相似文献   

11.
冬虫夏草发酵液的镇静催眠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冬虫夏草发酵液的镇静催眠作用。方法 采用自发活动仪记录法、小鼠走动时间和举双肢法、戊巴比妥钠诱导小鼠睡眠法、爬杆实验观察受试药的镇静催眠作用。结果 冬虫夏草发酵液可抑制小鼠的自发活动;缩短小鼠入睡潜伏期,延长小鼠睡眠持续时间;提高小鼠爬杆行为级别。结论 冬虫夏草发酵液具有一定的镇静催眠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益智仁口服液镇静催眠作用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益智仁口服液(YZR)对实验小鼠自发活动及睡眠的影响。方法:用自发活动计数器测定给予YZR后的小鼠自发活动情况以及本品与戊巴比妥钠阈剂量、阈下剂量合用对小鼠睡眼时间的影响。结果:YZR能抑制小鼠自发活动,与戊巴比妥钠合用有协同作用。结论:YZR有明显的镇静、催眠作用。  相似文献   

13.
考察基于纳米球-微粒(NiMS)系统的氢溴酸东莨菪碱口崩片对小鼠神经行为学的影响,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 法 取4 0只小鼠雌雄各半,分别按随机数表编号后分为4组,后将雌雄各5只合为一组,每组10只(对于协调能力的考察时,从50只动物中挑选出具有爬竿能力的40只),分别给予空白片、氢溴酸东莨菪碱口崩片NiMS高(24mg/kg)、中(15mg/kg)、低(6mg/kg)四个剂量。(1)各剂量组小鼠灌胃给药20min后置于自发活动记录仪内,通过记录小鼠活动次数观察药物对小鼠自发活动的影响。(2)小鼠灌胃给药20min后腹腔注射阈下戊巴比妥钠,观察各组小鼠睡眠情况,考察药物对戊巴比妥钠协同作用。(3)小鼠灌胃给药20min后,将其置于金属杆顶部,通过记录其从顶部爬至底部的时间,考察药物对小鼠协调能力的影响。结 果 (1)与对照组相比,氢溴酸东莨菪碱口崩片各剂量组对小鼠自发活动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氢溴酸东莨菪碱口崩片随剂量的增加对小鼠睡眠数增加,高剂量及中剂量与空白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低剂量时不明显(P>0.05)。(3)小鼠服用氢溴酸东莨菪碱口崩片后爬竿时间缩短,雌性小鼠给药各剂量组均与空白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雄性小鼠给药高剂量和中剂量组与空白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低剂量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灌胃给药氢溴酸东莨菪碱口崩片对小鼠自发活动无影响,对阈下戊巴比妥钠协同作用随剂量增大而增强,还可以降低小鼠协调能力。  相似文献   

14.
观察药物对动物自发活动的影响,是研究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作用的常用方法之一。记录小动物自发活动的方法颇多。但是,由于设备所限,或者由于效果不够满意,实际应用这些方法仍有困难。我们曾设计了一种弹簧片(竹片或钢片)记录小白鼠自发活动的简单方法应用于教学实验已多年,效果良好。但这种方法不能反映出药物不同剂量的作用。为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中枢神经药物对KM小鼠和ICR小鼠开场自发活动和被动回避试验的影响.方法:KM小鼠和ICR小鼠分别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中枢兴奋药咖啡因(3、10、30 mg/kg)和麻黄碱(3、10、30、100 mg/kg),以及中枢抑制药地西泮(1、3、10 mg/kg)和水合氯醛(10、30、100 mg/kg).给药10 min或30 min后,分别记录小鼠在开场内的自发活动2h或被动回避试验的潜伏时间.分析小鼠的活动轨迹,以总路程、中央区域活动路程占总路程的比值(中央路程比值)、中央区域停留时间和穿梭的潜伏时间等指标,来评价药物对两种品系小鼠行为学活动特点的影响.结果:咖啡因和地西泮使潜伏期延长,麻黄碱和水合氯醛使潜伏期缩短,两种品系小鼠之间无明显差异.在两种品系小鼠的总活动路程上,麻黄碱10 mg/kg、地西泮3 mg/kg和水合氯醛100 mg/kg有差异.麻黄碱10、30、100 mg/kg对ICR小鼠的中央路程比值较KM小鼠增加、中央区域停留时间延长;地西泮3、10 mg/kg对ICR小鼠的中央路程比值较KM小鼠降低、中央区域停留时间缩短.结论:两种品系小鼠对开场自发活动的总路程、中央路程比值和中央区域停留时间有差异,对被动回避试验的潜伏时间无差异,为今后中枢神经药物的研究中动物品系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告安康丸煎液对吗啡依赖性的影响,对动物镇痛、催眠、抗惊厥、自发活动和血压的影响,抗缺氧,抗疲劳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本品能减轻吗啡依赖性小鼠的戒断反应。具有加强镇痛药和催眠药的作用,降低动物自发运动活性。可以抗缺氧和抗疲劳,轻度降低血压,未发现有抗惊厥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动物处于不同行为状态时,纹状体听觉神经元对声音信息的特征表达是否被调控。方法 以SPF级C57BL/6J清醒小鼠纹状体的听觉神经元为研究对象,通过搭建同步的在体电生理和运动记录系统,采用玻璃微电极贴附式记录方法长时间记录纹状体听觉神经元对噪声的听觉响应,并通过分析小鼠跑动速度将小鼠的行为状态分为安静状态和运动状态,分析动物处于两种行为状态下纹状体听觉神经元的自发活动和诱发响应。结果 相对于安静状态,当动物处于运动状态时,纹状体听觉神经元的自发活动增高(37.06±12.02 vs 18.51±10.91,P<0.001),而诱发响应下降(噪声强度=60 dB,3.45±2.99 vs 3.04±2.76,P<0.001)。结论 运动状态对纹状体的听觉响应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这可能是导致运动状态时声音信息的识别能力下降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和胃口服液对胃肠运动功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研究和胃口服对动物胃肠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小鼠整体胃排空试验,小肠推进试验和家兔离体十二指肠运动结构测定和胃口服液对正常小鼠胃排空,小肠推进运动及家兔离体肠管自发肠活动,药物引起的肠收缩和肠抑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兼有5-HT1A受体激动和5-HT重摄取抑制双重活性化合物YL-0919的抗抑郁作用。方法 分别采用小鼠悬尾实验、小鼠强迫游泳实验、小鼠自发活动实验和大鼠获得性无助模型,观察不同剂量(0.625、1.25、2.5和5 mg/kg)YL-0919的抗抑郁作用。结果 在小鼠悬尾实验和小鼠强迫游泳实验中,单次灌胃给予YL-0919(0.625~2.5 mg/kg)能够显著缩短小鼠悬尾不动时间和游泳不动时间;在小鼠自发活动实验中,YL-0919在上述剂量范围对自发活动无影响;在大鼠获得性无助模型上,灌胃给予YL-0919〔0.625~1.25 mg/(kg·d),1~4 d〕能显著减少逃避失败次数。结论 YL-0919在小鼠和大鼠模型上具有明确的抗抑郁活性,并且在抗抑郁的有效剂量范围内无中枢兴奋和抑制作用,具有成为新型抗抑郁药物的研发潜力。  相似文献   

20.
自发与诱发2型糖尿病小鼠模型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为比较自发与诱发2型糖尿病小鼠模型在糖代谢,胰岛素抵抗以及炎症反应等方面的差异。方法动物分为正常对照组,诱发模型组和自发模型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正常11周龄C57BL/6J小鼠;诱发模型组:用高脂饲料结合STZ诱导11周龄C57BL/6J小鼠建立糖尿病模型;自发模型组:选择8周龄的C57BL/Ks J-db/db鼠;监测各组动物八周内体重,空腹血糖,糖耐量变化;检测实验前后FINS,AUC,HOMA-IR以及TNF-α,IL-18,IL-1β,INF-γ含量的变化;八周后处死动物取肝、肾、胰腺、睾丸、骨骼肌等组织做病理分析。结果在实验周期内,自发模型组体重持续上升,而诱发模型组体重明显下降;诱发模型组小鼠血糖八周后有所下降,而自发模型组小鼠稳定维持高血糖;诱发模型组的FINS上升,AUC以及HOMA-IR明显下降,自发模型组FINS无显著变化,AUC以及HOMA-IR均显著上升;模型建立初,两种模型鼠血清中促炎症因子(TNF-α,IL-18,IL-1β,INF-γ)的含量均比正常对照组要高。在第八周时,诱发模型组鼠促炎症因子部分含量有所下降,自发模型组促炎症因子的含量都明显的升高;两种模型鼠的胰腺等组织均出现明显的炎性病变。结论八周后自发性2型糖尿病模型糖代谢异常以及炎症反应都日渐加重,长时间维持高血糖症状;诱发性2型糖尿病模型在饲养八周后糖代谢以及炎症反应部分缓解,高血糖症状部分好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