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 目的 提高外来器械的清洗质量,保证植入性医疗器械安全。方法 选择胫腓骨手术盒装外来器械90套,将器械盒和钳类器械分别分为手工清洗组、喷淋清洗组和手工+喷淋清洗组3组,每组各30套;将管腔器械、螺钉、钢板分为手工清洗组、超声清洗组和超声+手工清洗组3组,每组各30件。结果 目测器械盒和钳类器械3组清洗方法结果比较都有统计学差异(P<0.05);隐血试验:钢板3种清洗方法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钳类器械、螺钉、管腔器械3种清洗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来手术器械经过分类清洗能达到满意清洗效果,保证植入性医疗器械的灭菌质量,保障手术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外来骨科器械的管理模式,确保手术器械质量安全。方法规范外来器械进入程序,全方位实施外来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登记和检查验收制度。结果通过贯彻实施本医院制定的管理规程,实现了外来骨科手术器械的清洗消毒和灭菌效果合格率均达到100%。专职人员培训和持证上岗率均为100%。骨科手术感染率为0.48%。结论经过对外来骨科手术器械规范化管理,使得外来骨科手术器械清洗、消毒、灭菌全部达到合格要求。  相似文献   

3.
骨科外来器械管理中的安全问题及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骨科外来器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杜绝安全隐患.方法 对器械清洗、灭菌、发放、保管至使用环节实施全程无缝隙管理:即细化外来器械清洗、灭菌及保管环节管理,引入目视管理方法识别外来器械,建立骨科内植入物器材网络确认系统,科学调配器械保证手术供应,规范培训厂商跟台技术人员.结果 两年来骨科手术年均20 000例,使用外来器械年均14 000次,未出现因外来器械原因导致的手术推迟、失败或感染.结论 实施全程无缝隙管理,提高了骨科外来器械质量,保证了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一体化管理对外来骨科器械的管理效果.方法 将2009年5月至2010年4月外来骨科器械12 1836件设为对照组,将2010年5月至2011年4月外来骨科器械28 5905件设为观察组.对照组将自行清洗的外来骨科手术器械直接送消毒供应中心进行消毒,与消毒供应中心的护士按清单核对器械数量、名称,查看器械的质量、清洁程度,并登记在专用登记本上,由器械公司业务员包装后灭菌.观察组将外来骨科手术器械送消毒供应中心与护士进行交接,纳入供应室器械一体化管理,从接收、消毒、清洗、包装、灭菌及监测、储存、发放等各个环节进行持续记录与质量控制.观察实施一体化管理前后器械处理不合格发生情况.结果 实施一体化管理后,外来骨科手术器械不合格率从7.1%下降到2.6%,灭菌的植入性器械100%落实生物监测.结论 重视外来骨科手术器械的质量安全,将其纳入消毒供应中心一体化管理,是有效防止医院感染发生和保证医疗质量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应用敏感指标对骨科外来医疗器械进行质量管理,提高灭菌质量,保证手术病人的医疗安全。[方法]将2015年6月—2015年12月480件骨科外来医疗器械设为对照组,实施常规质量管理方法。将2016年3月—2016年9月480件外来医疗器械医疗物品设为实验组,实施应用敏感指标进行质量控制。应用t检验和χ~2检验分析两组的清洗质量合格率、包装质量合格率、湿包发生率、发放及时率及手术感染率的差异。[结果]应用敏感指标进行质量控制组的清洗质量合格率、包装质量合格率、发放及时率较对照组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湿包发生率及手术感染率则有所下降,两组各项监测指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毒供应室应用敏感指标对骨科外来医疗器械进行科学系统无缝隙的质量控制管理,是实现外来器械灭菌质量的有力保证,从而保证病人医疗安全,降低成本支出。  相似文献   

6.
目的:有效控制外来医疗器械的清洗、灭菌质量,保证手术患者的手术安全。方法:分析该院原有外来医疗器械管理制度中的缺陷,进一步完善外来医疗器械管理制度,并严格按制度进行操作。结果:由医疗器械公司按时将外来医疗器械及规范的、可粘贴的器械标识送至该院,由手术室器械供应部对其进行清洗、检查、包装、灭菌、监测,并建立规范的可追溯记录。结论:对外来医疗器械的规范化管理,能确保外来医疗器械的清洗、灭菌质量,保障手术患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快速生物监测对植入型租赁骨科手术器械实施生物监测,进一步规范骨科植入型手术器械的管理。方法将263例植入型租赁骨科手术器械包,由消毒供应室集中清洗、灭菌、快速生物监测,结果阴性后放行手术。并对术后患者感染率进行追踪调查。结果 263批次快速生物监测均为阴性,合格率为100%。用于植入型骨科手术263例,1期愈合100%,感染例数为0。结论保证骨科器械清洗、灭菌的质量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灭菌监测是确保骨科器械安全,降低骨科植入型手术术后感染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探讨优化流程管理对供应室外来植入器械的质量管理效果。即对外来植入器械从回收-分类-清洗-消毒-干燥-器械检查、保养-包装-灭菌-储存-发放10个环节实施管理,以保证外来植入器械准入灭菌质量,保证医疗安全。认为对外来植入器械实施流程管理,可使外来植入器械的安全系统不断完善并得到持续改进,降低手术病人伤口感染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我院手术室外来器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方法 通过对手术室外来器械使用情况的跟踪及了解,发现外来器械对手术室的医疗安全管理具有较大的影响,并制订了有效对策.结果 通过针对外来器械存在的问题实施有效对策后,外来器械的清洗、消毒及灭菌质量得到了保证,完善了外来手术器械的清点、登记等管理措施,加强了术前、术中及术后对外来器械的管理,外来器械公司业务人员加强了对医院感染相关知识的掌握.结论 加强对外来器械及业务人员的管理,是降低手术室医疗安全隐患、确保患者手术安全的保障.  相似文献   

10.
王小霞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6):4417-4417
目的将外来手术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方法对外来手术器械严格执行准入制度,设专人管理,做好与供应商业务员交接清点手续。外来器械在我院消毒供应中心经过规范的清洗、消毒、灭菌。结果保障器械灭菌质量,保证手术安全。结论规范了植人物及其手术相关器械的管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风险管理对骨科外来医疗器械质量和手术感染率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8月~2017年10月我院骨科510台外来医疗器械,98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实施风险管理干预。将2017年5月~2017年7月502台外来医疗器械,91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实施常规质量管理干预。比较2组外来医疗器械清洗合格率、损失率、湿包率、发放及时率及包装质量合格率、器械功能完好性合格率,并统计2组手术感染率、术后3d发热率及发热时间。结果观察组器械清洗合格率、器械发放及时率、包装质量合格率及器械功能完好性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湿包率及手术感染率、术后3d发热率、发热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风险管理可显著提高骨科外来医疗器械质量,降低手术感染率,保证患者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提高外来医疗器械清洗质量,确保灭菌物品合格,保障手术患者安全。方法:对外来医疗器械管理设立专职护士并加强培训,改进清洗方式,加强质控人员清洗效果督查等措施。结果:自2013年对外来医疗器械清洗质量管理进行改进后,按照规范要求使用目测或带光源放大镜对器械清洗质量进行检查,器械表面、关节、齿牙清洁,白通条法检查器械管腔内洁净度明显提高,器械返洗数量大大减少,ATP生物荧光法检测器械部件上ATP含量≤10 RLU,达到器械清洗质量标准要求,为器械最终灭菌合格提供了保障。结论:外来医疗器械使用后应纳入消毒供应中心进行专业预处理,加强与控制外来医疗器械在消毒供应中心清洗质量管理环节,能有效保障器械灭菌质量,严格控制院内感染,保障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3.
医疗器械沾染血迹后的保存方式对清洗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沾染血迹后的医疗器械安全有效的保存和清洗方法,以确保清洗灭菌质量和控制医院内感染的发生。方法将600把经人工染血的血管钳随机分成湿式保存组和干式保存组,每组分别在人工染血后1 h、2 h、3 h、6 h、12 h时各取出60件,再随机分为机械清洗组(30件)和手工清洗组(30件),经清洗后进行隐血试验,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种不同清洗方法组在染血后1 h、2 h、3 h的清洗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工清洗组在染血后6 h和12 h的清洗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机械清洗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 h、12 h的干式保存组,机械清洗与手工清洗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 h、12 h的湿式保存组,机械清洗与手工清洗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湿式保存能有效保证染血器械的清洗质量,机械清洗能更有效地保证清洗质量,只要采用合理的保存方式和清洗方法,都能达到保证器械清洗质量的目的 。  相似文献   

14.
分析外来医疗器械及植入物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或者解决对策,以期达到规范外来器械的清洗灭菌流程、提高消毒灭菌合格率、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确保医疗安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骨科外来器械进行规范化管理,防止因为植入物污染导致患者发生术后感染,保证患者手术安全。方法本院从2016年1月起实行器械准入制度:器械实行预约、接收、核对、清洗、检查、包装、灭菌登记等规范化流程;对配合手术的器械商进行上岗培训,培训合格后发放合格证,凭证进入手术室配合手术。统计该制度实行后外来器械准备错误率及因外来器械发生手术感染率。结果 2016年1月~2017年9月1420例次骨科外来器械,未出现外来器械准备错误而影响手术,也未出现因为外来器械原因而发生手术感染。结论手术室对骨科外来器械实行规范化流程,重视器械在清洗检查灭菌方面的质量控制,保证手术安全和手术及时进行,防止发生术后感染。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腹腔镜器械的清洗方式,确保腹腔镜器械的清洗质量。方法采用手工初洗+超声机清洗和手工初洗+清洗机清洗的方法,用目测法、放大镜检测法和残留蛋白检测法检测二者的清洗质量。结果经过规范流程的清洗,二者的清洗合格率分别为目测法观察组为99%,对照组为99%;放大镜检法观察组为92%,对照组为92%;残留蛋白检测法观察组为96%,对照组为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9,4.55,P0.05)。结论手工清洗+超声清洗的方法更适用于腹腔镜器械的清洗,能有效保证器械的清洗质量,降低器械的耗损,从而保证患者的手术安全,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运用质量追溯系统对外来器械及植入物的规范化管理。方法:对外来器械管理中存在的交接不清,器械易丢失;手工记录不准确;器械公司流动性大,人员意识欠缺等问题,从准入、回收、清洗、包装、灭菌、发放、监测、使用后清洗消毒等各个环节进行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建立和完善人员与器械的管理流程,保证了外来手术器械的质量。结果:通过建立可追溯的质量管理制度,外来器械及植入物的清洗及灭菌均符合医院感染管理的质量要求,各个环节都做到有据可查,实现了无菌物品的可追溯性,确保了医疗安全。结论:规范了从接收、清洗消毒、包装、灭菌以及发放的工作流程,完善了质量监控,达到了资源共享,节约了成本,满足了临床需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骨科术中外来器械与手术室器械污染情况。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5年1月我院骨科层流手术室内外来器械80件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本院骨科层流手术室内手术器械80件为对照组,分别于手术开始后2.5,3.5,5 h时实施手术器械污染采样,同时进行两组冷凝水污染采样。将所得样本进行培养,比较两组采样的阳性率情况。结果:两组手术器械手术开始后2.5 h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5,5 h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5)。完成压力蒸汽灭菌后,外来器械以及手术室器械采集包内残存微量冷凝水样本均为10个,其培养结果阳性率均为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严格控制手术器械使用时间,对外来器械进行严格消毒和灭菌,可以有效降低手术器械导致的污染。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清洗方法对外来手术器械清洗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统计2015年10月至2016年5月外来手术器械630套,其中168套由器械商清洗,462套由CSSD人员按清洗流程规范清洗。清洗质量由护理部统一检查验收后,包装、灭菌。结果医院CSSD人员清洗外来手术器械平均合格率为99.4%,器械商清洗平均合格率为72.1%。结论外来手术器械清洗消毒由CSSD人员集中规范处理,不仅确保了手术器械的安全性,更提高了医院医疗护理安全护理。  相似文献   

20.
目的针对外来器械在各医院间频繁流通的问题,改进传统的管理模式,以提高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及管理的有效性。方法对器械清洗、消毒、灭菌、发放至使用环节实施全程无缝隙管理:即细化外来器械清洗、消毒、灭菌环节管理,引入目视管理方法识别外来器械,科学调配器械保证手术供应,规范培训厂商跟台技术人员。结果使各种配套器械统筹、合理、有序地分配周转,有效地提高了对手术器械使用的管理,增加了急诊手术的应对能力。结论实施全程无缝隙管理,提高了外来器械质量,保证了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