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曹侠 《吉林医学》2011,(17):3608
目的:探讨直刺法采血和传统法采血对新生儿股静脉穿刺采血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对256例新生儿股静脉穿刺采血,110例采用传统法,146例采用直刺法。结果:股静脉穿刺采血直刺法成功率明显高于传统法。结论:股静脉穿刺采血直刺法成功率高,能减轻患儿的痛苦,节省时间,且不易感染。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新生儿股静脉穿刺技巧,提高采血成功率。方法:通过对2014年1-6月179例新生儿以改进后的方法进行采血,与2013年1-6月155例以传统采血方法采血进行比较。结果:通过改变进针部位和角度,穿刺成功率及血液标本合格率显著提高,解决了长期以来本院对新生儿病人血液标本采集的难题。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协助诊治,短时间内完成静脉血标本采集,提高新生儿股静脉采血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方法选择120例1~28天需股静脉穿刺采血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60例使用改进的方法,对照组60例使用传统方法。比较两种方法一次性穿刺、采血成功率。结果实验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采血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淤血或小血肿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改进方法进行股静脉穿刺采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李慧荣  曹艳丽  张艳 《吉林医学》2011,32(13):2680-2681
目的:探讨新生儿及小儿股静脉穿刺采血新型定位法,提高采血成功率。方法:对344例新生儿及婴幼儿随机分为两组,同时自行设制了股静脉穿刺采血针,试验组184例,根据股静脉在腹股沟横纹处的体表投射点,为股静脉穿刺采血定位点进行穿刺采血。对照组160例,应用常规股静脉采血方法穿刺采血。结果:两组比较,试验组穿刺成功率96%,对照组穿刺成功率48%,经统计学处理:χ2=8.86,P<0.01,差异具有极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并探讨了穿刺采血中的注意事项、适应证、禁忌证。结论:新的股静脉穿刺点体表定位法安全可靠,实用便捷,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5.
瞿云 《吉林医学》2013,(29):6150-6151
目的:探讨新生儿两种静脉采血方法的效果。方法:抽取需静脉采血的新生儿100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50例采用一次性静脉留置针头皮静脉采血;对照组50例采用一次性头皮针股静脉穿刺采血。结果:观察组一次成功率为92%,而且出血、溶血率低;对照组一次成功率为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一次性静脉留置针头皮静脉采集血标本成功率高,出血、溶血率低,既减少了患儿痛苦,提高了护士工作效率,又确保了血液标本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潘传红 《中外医疗》2010,29(6):26-26,28
目的探讨一种简单易行的股静脉穿刺的采血方法,提高穿刺的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方法应用一次性采血针行股静脉采血,与传统注射器股静脉采血方法对比,对2008年11月至2009年9月在我科住院的132例老年患者用随机分配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2种静脉采血方法采血造成标本污染、血液凝固及血液污染患者和医护人员,受注射容器限制进行观察比较。结果采用真空采血针行股静脉穿刺采血,比使用注射器采血成功率高,且省时省力,是一种良好的股静脉穿刺方法。结论一次性采血针行股静脉采血方法优于传统股静脉采血方法,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血液标本的采集是临床上难度较大的护理操作技术,目前大多医院采用传统的经股静脉穿刺采血法。我科NICU病房于2007年9月至2008年2月对100例住院新生儿进行了经桡动脉采血和经股静脉采血对比研究,以探讨新生儿经桡动脉采血方法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为探讨一次性采血针连接负压采血管采血法(以下简称负压采血法)与注射器采血法,在新生儿股静脉采血中对穿刺成功率,血标本合格率的影响.方法 取2010年7月至2011年2月我科住院行股静脉采血新生儿240例,取注射器采血法100例,负压采血法140例.结果 负压采血法首次穿刺成功率达98.5%,注射采血法首次穿刺成功率达92%(P<0.05);负压采血法标本合格率达95%,注射采血法标本合格率85%(P<0.05).结论 负压采血法比注射器采血法成功率高,保证了血标本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患儿痛苦,同时避免血液污染.  相似文献   

9.
丛艳洁 《吉林医学》2006,27(12):1547-1547
近些年来,真空采血技术在临床上已推广使用,但由于新生儿外周静脉纤细,限制了真空采血技术在新生儿临床的应用。1临床资料我科于2002年开始应用美国BD公司VACUTANER真空采血针对540例新生儿进行了股静脉采血,一次成功率达92.3%,总成功率达98.6%。540例新生儿自然情况为日龄为生后1小时 ̄28天,其中早产儿422例,占78.1%;体重最低980g,平均体重为1.49±0.98kg。2方法选择股静脉穿刺点,常规消毒穿刺部位。将直式真空采血针头安在持针器上,在选好的穿刺点上将针刺入软组织,按上真空采血管,然后缓慢上下提插,一旦进入股静脉即会有血液进入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新生儿颞浅静脉与股静脉采血穿刺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颞浅静脉采血,对照组采用股静脉采血。分别记录1次穿刺的成功率及其并发症。结果:观察组采血成功率为94%,对照组为80%;穿刺部位瘀斑发生率观察组为6%,对照组为20%;血肿发生率观察组为2%,对照组为1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新生儿经颞浅静脉采血比股静脉一次穿刺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股静脉穿刺是小儿外科采集血液标本常用的方法之一.提高一次性股静脉穿刺采血成功率,不仅可以为抢救患儿赢得时间,还可以减轻患儿的痛苦.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新生儿肘静脉采血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11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5例,采用肘静脉采血;对照组55例,采用股静脉采血,分别记录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标本合格率(无溶血或凝血)、采血时间、穿刺部位血肿发生率. 结果一次性穿刺成功率:观察组96.4%,对照组83.6%;标本合格率:观察组98.2%;对照组 87.3%;采血时间:观察组(4.0±1.05)min;对照组(6.2±1.38)min;穿刺部位血肿发生率:观察组3.6%,对照组18.2%; 两组比较其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 新生儿肘静脉采血比股静脉采血一次性成功率高,操作省时、标本合格率高(无溶血及凝血)、穿刺损伤小,是一种较为实用的新生儿采血方法,家长易接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新生儿手背浅静脉穿刺采血方法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取腹股沟静脉和手背浅静脉两种采血方法的对照组各10例,从一针穿刺成功率、病儿的痛苦反应以及血液标本质量进行对比、分析的方法。结果 手背浅静脉穿刺采血方法以操作简便、成功率高、病儿痛苦少以及血液标本质量合格率优于股静脉穿刺采血方法。我科从2001年9月份开展此项新技术以来,通过对142例患儿的临床应用及观察,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划线定位斜刺法在新生儿股静脉采血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进行股静脉穿刺的24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128例与对照组112例,试验组采用划线定位斜刺法进行股静脉穿刺,对照组采用传统定位股动脉搏动进行股静脉采血,对比两组穿刺成功率,操作时间及穿刺部位血肿发生率。结果:采用划线定位斜刺法进行股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高于传统定位股动脉搏动进行股静脉穿刺;血肿发生率低于传统定位股动脉搏动进行股静脉穿刺,且操作时间明显少于传统定位股动脉进行股静脉穿刺。结论:应用划线定位斜刺法进行股静脉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定位股动脉进行股静脉穿刺法,且操作时间短,穿刺部位损伤小,是一种实用的新生儿采血方法,值的推广。  相似文献   

15.
左右侧股静脉采血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两侧股静脉穿刺采血的成功率。方法随机选择160例年龄在1岁以下的住院患儿,80例行左侧股静脉采血(直刺法、斜刺法各40例);80例行右侧股静脉采血(直刺法、斜刺法各40例),比较两侧股静脉及两种穿刺方法一次采血成功率。结果右侧股静脉穿刺采血成功率明显高于左侧(P<0.01);斜刺法采血成功率高于直刺法(P<0.05)。结论右侧股静脉穿刺采血比左侧股静脉穿刺采血成功率高;采用斜刺法比采用直刺法采血效果好;选择右侧股静脉穿刺法方便定位,易于固定,便于操作,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斜刺法比直刺法操作较轻松自然,针头不易移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新生儿肘静脉采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0例,采用肘静脉采血;对照组50例,采用股静脉采血,分别记录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标本合格率(无溶血或凝血)、采血时间、穿刺部位血肿发生率。结果一次性穿刺成功率:观察组96.0%,对照组84.0%;标本合格率:观察组98%;对照组86%;采血时间:观察组4.0±0.98min;对照组6.0±1.42min;穿刺部位血肿发生率:观察组3.2%,对照组18.6%;两组比较其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新生儿肘静脉采血比股静脉采血成功率高,操作用时少、标本合格率高(无溶血及凝血)、穿刺部位损伤小,是一种较实用的新生儿采血方法。  相似文献   

17.
黄宇  冯桂秀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24):3102-3103
目的:探索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提高静脉采血成功率,减少患儿痛苦。方法:选取360例患儿,年龄0~3岁,随机分成对照组(一次性头皮采血针颈外静脉穿刺采血)和观察组(一次性头皮采血针股静脉穿刺采血)。比较两种采血方法的一针穿刺成功率。结果:一次性头皮采血针颈外静脉一针穿刺成功率明显大于一次性头皮采血针股静脉采血。结论:选用一次性头皮采血针颈外静脉采血是一种简便、快捷、有效的静脉采血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股静脉斜穿刺采血和股静脉直穿刺采血对新生儿生命体征的影响.方法将580例需取血进行化验的刚出生患儿和1个月以内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使用股静脉斜穿刺术和直穿刺术采血,对两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股静脉斜穿刺采血时患儿面部表情,哭声,口周、鼻根皮肤颜色,采血侧下肢皮肤颜色与股静脉直穿刺采血,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斜穿刺1次采血成功率97%,穿刺操作时间5分钟,穿刺部位血肿发生率8%,标本溶血率4%.直穿刺1次采血成功率为77.7%,穿刺操作时间为10分钟;穿刺部位血肿发生率为20%,标本溶血率11%.结论新生儿股静脉斜穿刺采血比股静脉直穿刺采血对患儿机体影响小,患儿痛苦轻,穿刺成功率高,操作时间短,不易发生意外,应积极推广.  相似文献   

19.
李荣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13):1642-1645
新生儿病情危重、变化快,常需要反复多次静脉采血检测血常规、血生化为临床诊断、抢救、用药提供重要依据,以了解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策略。目前临床采集新生儿血标本常选用股静脉、四肢静脉、头皮静脉乃至后囟等部位,本文旨在探讨新生儿静脉采血部位和最佳方法,以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新生儿病情危重、变化快,常需要反复多次静脉采血检测血常规、血生化为临床诊断、抢救、用药提供重要依据,以了解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策略。目前临床采集新生儿血标本常选用股静脉、四肢静脉、头皮静脉乃至后囟等部位,本文旨在探讨新生儿静脉采血部位和最佳方法,以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