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埋植式动脉化疗对胃癌术后预防复发及转移的治疗效果.方法胃癌术后动脉区域化疗45例,其中男35例,女7例,年龄29岁~76岁.术中见胃癌肝转移3例,胃癌淋巴结转移15例,无明显转移27例.病变部位在贲门胃体20例,胃窦部18例,全胃7例.病理检查均为腺癌45例胃癌均行胃癌切除置动脉化疗泵,在胃左动脉插管7例为贲门癌经胸近端胃大部切除并插管埋入腹腔干.胃网膜右动脉插管35例为胃窦癌行胃大部切除或全胃切除,经胃网膜右动脉插管进入肝总动脉腹腔干处.胃右动脉插管3例进入肝固有动脉治疗肝转移癌.化疗药物均用5-Fu1g、顺铂40mg用药时间为治疗肝癌15d给药一次.预防癌复发及转移每月一次,1a后2mo一次.结果45例均接受治疗,其中有40例按时治疗,2a无复发及转移,5例中有1例1a后无发展,未来治疗.4例8mo后出现黄疸腹水等.结论皮下埋植式药泵对胃癌术后预防复发和转移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
联合IL-2术前动脉灌注化疗治疗晚期胃癌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40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成白细胞介素2(IL-2)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术前动脉灌注化疗;IL-2组在此基础上一次性给予IL-2 2400万U。两组均于灌注化疗后2周行手术治疗,切除的标本进行胃癌细胞的凋亡检测,术后常规化疗。发现IL-2组胃癌细胞凋亡率、总有效率及中位生存时间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术前动脉灌注化疗方案中联用IL-2可以提高晚期胃癌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晚期胃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思路与体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晚期进展性胃癌,目前尚缺少确有成效的措施,手术、化疗、放疗虽为主要的治疗手段[1-4],但难以预防和控制其转移复发,一般手术后1 a~3 a内复发率极高,多发生远处脏器或腹腔淋巴结转移,甚至产生癌性腹水或全身广泛转移,文献报道Ⅲ~Ⅳ胃癌以姑息或根治术后五年生存率仅为11.3%~22%,为此,研究如何提高晚期胃癌临床疗效和远期生存率,减少或阻止癌肿复发,是目前医学领域中最迫切的临床研究课题.进一步深入探索提高疗效的途径、思路和方法,研究抗癌肿的战略、战术,抑制或消灭残余癌细胞复活繁殖,这是提高疗效的关键.作者根据文献报道与多年的临床实践,对晚期胃癌治疗必须采取内外科、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可显著提高疗效,但问题是在于中西医药如何在理论上结合、手术、化、放疗、免疫疗法与中医药又如何有机结合,而不是单纯的中西药物结合,而是要达到取长补短,增效减毒,发挥中西二法的共同优势,既能发挥药物的协同抗癌作用,又能提高和调动机体抗癌免疫功能和内在抗癌能力,这样方可达到理想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术前短程冲击化疗联合术中即时腹腔内温热灌注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136例进展期胃癌随机分术前短程冲击化疗联合术中腹腔内温热灌注化疗组(治疗1组)、术前短程冲击化疗组(治疗2组)和单纯手术组(对照组),比较三组患者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长期生存率。结果治疗1组的3a生存率为88.1%,明显高于治疗2组(68.1%)和对照组(42.6%)(P〈0.05),治疗1组2a内无复发,治疗2组、对照组复发率为17.0%、3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展期胃癌术前短程冲击化疗联合术中即时腹腔内温热灌注化疗能提高患者生存率,延缓肿瘤复发。  相似文献   

5.
胃癌术后癌性腹水的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沙培林联合羟基喜树碱腹腔内给药治疗胃癌术后癌性腹水近期临床疗效及有关机制。方法  2 0 0 0 - 0 6~ 2 0 0 3- 0 5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对 6 0例胃癌术后癌性腹水患者采用腹腔穿刺抽液 ,并随机分成两组。腹腔免疫化疗组采用腹腔注射沙培林联合羟基喜树碱治疗 (30例 ) ;单纯化疗组单用羟基喜树碱治疗 (30例 )。B超测定患者治疗前后腹水消退率。结果 腹腔免疫化疗组一疗程有效率 90 % ,其中CR 11例 (37% ) ,PR16例 (5 3% ) ;单纯化疗组有效率 6 7% ,其中CR8例 (2 7% ) ,PR 12例 (40 % )。腹腔免疫化疗组显著降低外周血中消化道相关抗原 (CCA)和可溶性白介素受体 (sIL 2R)含量 ,T淋巴细胞核仁形成区嗜银蛋白 (Ag NORs)含量也稍有降低 ;其退腹水有效率高于单纯化疗组。结论 沙培林联合羟基喜树碱具有协同抗癌作用 ,两者合用是治疗胃癌患者术后癌性腹水安全、简便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居所有肿瘤第2位[1]。胃癌早期症状隐匿,容易被误诊为胃炎及胃溃疡等,我国大部分胃癌患者就诊时已属中晚期。目前我国胃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为手术、化疗、放疗。近年来术前新辅助化疗及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延长了进展期胃癌患者生存期,但术后5年生存率仅30%左右[2]。中医药是我国独有的传统的医疗优势。中药复方具有化学成分复杂、药理作用多靶点多层次多环节的特点,且干扰因素众多、剂型多样。  相似文献   

7.
姜晓梅  赵滢 《山东医药》2010,50(44):106-107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手术前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术中温热灌注化疗的治疗效果。方法 48例进展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4例,对照组行单纯胃癌根治术,观察组在术前5 d进行动脉灌注化疗,术后进行温热灌注化疗,并作术后随访2 a的疗效比较。结果观察组1、2 a生存率分别为91.66%、79.17%,高于对照组的87.50%、58.30%(P均〈0.05);观察组1、2 a复发、转移率分别为16.67%、20.83%,对照组为20.83%、41.67%(P均〈0.05);不良反应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进展期胃癌手术术前动脉灌注联合腹腔温热灌注化疗可以提高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8.
胃癌是人类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我国恶性肿瘤的第一或第二位,占癌症死亡原因第二位,严重危害人类的生命健康.目前胃癌的治疗以手术为主,结合术前或术后的辅助治疗.早期胃癌术后生存率达85%~90%以上,但进展期胃癌总体预后较差,5年生存率<10%,中位生存期仅6~9个月.目前胃癌发现时多处于进展期,因此胃癌的治疗棘手,依然是世界关注的焦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分布广泛,主要位于哺乳动物多种细胞表面,EGFR的高表达不仅有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肿瘤内及周围血管生成、肿瘤细胞黏附、侵袭和转移作用,还具有抑制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有多篇文献报道EGFR在正常胃黏膜中表达阴性或低表达,而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EGFR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EGFR作为肿瘤治疗靶点的前景已被普遍看好,对其研究也较为成熟,许多药物如吉非替尼、埃罗替尼等已用于临床,在胃癌治疗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  相似文献   

9.
庄竟  高阳 《山东医药》2009,49(20):71-72
118例晚期胃癌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术中采用顺铂(DDP)腹腔灌注化疗联合静脉全身化疗,同时辅以免疫治疗和中医中药等。对照组除不用腹腔灌注化疗外,余治疗方法同上。随访2a,治疗组1、2a的生存率较对照组均明显改善;术后2a两组间的KPS评分有显著性差异;Cox回归模型显示,肿瘤分期和化疗方法是影响晚期胃癌术后的重要预测因子。提示腹腔灌注化疗联合非根治性手术及静脉全身化疗的综合治疗能够进一步改善晚期胃癌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
围手术期腹腔内化疗联合IL-2和IFN-γ治疗胃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腹腔内化疗联合应用IL-2和IFN-γ对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行胃癌根治治疗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三组,每组20例.A组:术前2 d及术后3 d腹腔内灌注5-FU、cDDP、IL-2和IFN-γ混合液,B组术后3 d腹腔内灌注上述混合液,C组术后3 d腹腔内灌注5-FU、cDDP混合液.检测化疗后外周血Th亚群变化、NK细胞数量及FCC;评价治疗中各组化疗的副反应及化疗后的治疗有效率和生存率.结果 A组患者在细胞免疫、治疗有效率、肿瘤细胞检出率与B、C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各组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术后IPC联合应用IL-2和IFN-γ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胃癌占我国恶性肿瘤死因的第一位,男女之比为3~4。1,多发于40~50岁之间。西医治疗以手术、化疗为主,其总的5年生存率为20%~50%‘”。我院自1989年2月~1992年7月,对行胃癌根治术后的患者采取纯中药制剂正阳一号密丸内服及与化疗相结合的疗法,并与单纯用化疗治疗组对照,观察其5年生存率,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I.I病例选择:38例患者均采用1978年常州实体瘤通用指标判定标准及现代肿瘤学诊疗手册胃癌分期法”’,并经术前胃镜活检或(和)病理切片检查确诊。所有病例均属我院住院患者,均行胃癌根治术,术后两年内用MF方…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不少胃癌患者就诊时已属晚期或因有手术禁忌不宜手术治疗,为进一步探讨该类患者的合理治疗方法,探讨晚期进展期胃癌动脉化疗栓塞并腹腔化疗双途径给药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对1990/1996住院的98例胃癌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方法98例胃癌患者依性别、年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随机分为三组,A组行胃动脉化疗栓塞合并腹腔化疗;B组行腹腔化疗;C组行静脉化疗其中胃动脉栓塞组行内镜随访胃粘膜变化.结果A,B,C三组有效率分别为71.88%,38.7%,14.3%.中位生存期分别为回6,10,8mo.A组与B,C组有明显差异(P<0.01).不良反应以胃肠道毒性、骨髓抑制为主内镜检查发现A组术后2wk内胃粘膜有损伤,2wk后开始修复,4wk后可恢复正常.结论胃动脉化疗栓塞并腹腔化疗双途径给药是治疗晚期进展期胃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老年胃癌术后早期腹腔热灌注化疗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方法选择规范胃癌根治术后的老年胃癌患者168例,随机分为腹腔内热灌注化疗组(5-FU+奥沙利铂)和全身化疗组(5-FU+奥沙利铂),比较两组的术后并发症、不良反应、生存率、复发率和转移率。结果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两组不良反应分度及严重毒副反应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两组生存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老年胃癌术后早期腹腔持续温热灌注化疗可减少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提高生存率;有利于胃癌术后腹腔内较小的残余癌或游离癌细胞的杀灭。  相似文献   

14.
背景: 目前临床上尚缺乏有效治疗非手术进展期胃窦癌伴癌性腹水患者的方法。目的: 观察超选择胃左动脉介入化疗对非手术进展期胃窦癌伴癌性腹水患者的疗效及其免疫调控作用。方法: 80例非手术进展期胃窦癌伴癌性腹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行高剂量超选择胃左动脉介入化疗(EAP化疗方案,依托泊苷200mg/m~2+表柔比星60mg/m~2+卡铂200mg/m~2),对照组接受EAP静脉化疗方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免疫功能以及中位生存期、生存率。结果: 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肿瘤体积、癌性腹水治疗有效率、生活质量、免疫功能、中位生存期以及生存率均显著改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结论: 超选择胃左动脉介入化疗可显著提高癌性腹水的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中位生存期和生存率,且毒副反应低,可能与免疫功能提高有关。  相似文献   

15.
243例中晚期胃癌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单纯化疗组(A组)、单纯放疗组(B组)、同步放疗+化疗组(C组),放疗采用钴60和6/15MV直线加速器,部分患者采用常规四野照射,部分患者采用三维适型放疗,经三维治疗计划系统DVH评价,PTV在90%等剂量线以上.A组均采用ECF方案,C组化疗采用LF方案.发现A组1、2、3、5 a总生存率分别为90.1%、70.4%、42.0%、24.7%,B组分别为96.3%、71.3%、38.8%、22.5%,C组分别为95.1%、87.8%、54.9%、40.2%,C组均高于A、B组.认为中晚期胃癌根治术后同步放化疗综合治疗可以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影响进展期胃癌老年患者术后辅助化疗完成情况的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确诊胃腺癌并接受根治性手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 根据纳入排除标准, 最终96例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术后是否完成6周期辅助化疗, 将患者分为完成化疗组、未完成化疗组。通过受试者工作曲线(ROC), 并计算约登指数(Youden), 得出最佳截断值。将可能影响进展期胃癌老年患者术后辅助化疗完成度的相关因素纳入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确定胃癌患者未完成术后辅助化疗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Kaplan-Meier(K-M)法绘制组间的生存曲线, 组间生存率的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共纳入96例患者, 年龄60~89岁, 平均(70.3±7.0)岁。完成术后辅助化疗16例, 未完成术后辅助化疗80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以下分析。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70岁(OR=8.135, 95%CI:1.735~38.153, P=0.008)、术前预后营养指数(PNI)<49.5(OR=4.765, 95%CI:1.549~14.656...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应用肠内高营养治疗对晚期胃癌患者白细胞介素(IL)-2系统水平的影响.方法:98例晚期胃癌术后患者随机分成早期肠内高营养组和常规输液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等方法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外周血清IL-2、IL-2受体(IL-2R)α及可溶性IL-2R(sIL-2R)水平.结果:早期肠内高营养组患者治疗1周后,机体IL-2和IL-2Rα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上升,sIL-2R水平明显下降(治疗前:IL-2 24.83U/ml±2.10U/ml,IL-2Rα 17.8%±2.8%,sIL-2R 347.9 U/ml±57.8 U/ml,治疗后:IL-2 79.82 U/ml±6.88 U/ml,IL-2Rα27.5%±4.0%,sIL-2R 157.9 U/m1±24.3 U/ml);而常规输液对照组患者的IL-2水平较治疗前呈下降趋势,IL-2Rα和sIL-2R水平变化不明显(治疗前:IL-2 21.87 U/ml±1.98 U/ml,IL-2Rα 18.3%±3.8%,sIL-2R 479.3 U/m1±69.8 U/ml;治疗后:IL-211.34 U/ml±0.89 U/ml,IL-2Rα 17.4%±2.7%,sIL.2R 481.2 U/m1±70.4 U/m1),两组治疗后结果相比有显著差异.结论:早期应用肠内高营养治疗晚期胃癌术后患者,有利于尽快恢复患者的机体免疫调节功能,为今后临床开展该项治疗提供了证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胃癌穿孔的临床特点及合理的治疗.方法总结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穿孔前的主要症状及诱因、穿孔的病理类型及病理特点.随访不同治疗方法的患者预后.结果42例中男27例,女15例.穿孔前上腹不规律性疼痛是最突出的症状,乏力、消瘦、贫血是较常见的临床表现.穿孔的主要诱因为内镜检查、洗胃、饱食、腹部挤压伤等.但约50%的患者无明显诱因.手术治疗39例,皆为进展期胃癌.除1例为胃后壁癌灶旁穿孔外,均为癌灶穿孔.术式选择有探查引流术;穿孔修补术;姑息性胃大部切除术;胃癌根治术.未探查及单纯引流者,皆于2wk内死亡;穿孔修补术多于6mo内死亡;姑息性切除者,有存活2a的病例;但大多在6mo内死亡;根治性切除术,疗效较好,生存期多在1a以上,有1例术后14a死于脑血管病.结论胃癌穿孔虽为胃癌的严重并发症,预后较差,但如处理得当,仍可获得较理想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改良Double tract代胃术治疗老年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该院收治的老年胃癌患者52例,均采用改良Double tract代胃术进行治疗。观察患者的术后病理结果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通过随访,采用Visick分级标准评估患者术后3个月的生存质量,并通过寿命表法计算患者术后1、2、3年的生存率。结果 42例为腺癌,6例为黏液腺癌,4例为未分化癌;2例肿瘤分期为Ⅰ期,15例为Ⅱ期,24例为Ⅲ期,11例为Ⅳ期;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6.92%;患者的平均随访时间为(41.58±9.37)个月。33例为Visick分级Ⅰ级,19例为Ⅱ级。14例行姑息性切除术患者的1年生存率为42.31%,2年生存率为7.69%,3年生存率为0.00%。37例根治性切除术患者的1年生存率为88.46%,2年生存率为63.46%,3年生存率为38.46%。结论改良Double tract代胃术治疗老年胃癌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有利于患者术后消化功能的恢复,改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联合脏器切除在治疗进展期胃癌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90/1994年进行的联合脏器切除治疗96例进展期胃癌的疗效.结果在96例中全胃+脾切除66例,全胃+胰体+胰尾+脾切除22例,全胃+胰体+胰尾切除1例,全胃+胰体+胰尾+脾+部分结肠切除1例.全组无手术死亡,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0.0%,42.6%,20.2%.结论注意围手术期处理及营养支持下,联合脏器切除术可提高晚期胃癌的生存率,并且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