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维生素E注射液用于角膜移植术后,尚未见报导。我院从1989年7月至1991年2月对10例11眼角膜移植术后应用维生素E注射液点眼,对保证植片的透明愈合,减少新生血管的形成,提高视力起到较好的作用,未发现不良反应,现报告如下: 一、一般资料本组男9例,女1例。年龄14岁至54岁。右眼5例,左眼6例。患病毒性角膜炎6例,爆炸伤2例,角膜新生物1例,电石烧伤1例。全层角膜移植9例10眼,板层角膜移植1例。供眼均为成人新鲜异体角膜。  相似文献   

3.
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临床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确立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的有效防治策略。方法对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发生免疫排斥反应的86例进行回顾性总结。结论从分子水平减少供受体间的抗原差异,研制新一代高效安全的免疫抑制剂,创造免疫耐度的理论环境可能是控制高角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TLRs在大鼠穿透角膜移植术后排斥反应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动态检测大鼠角膜组织TLR2、TLR3、TLR4mRNA的表达,研究TLR2、TLR3、TLR4在穿透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中的作用。方法采用SPF级雌性SD大鼠108只为受体,SPF级Wistar大鼠36只为供体,另取SPF级雌性SD大鼠6只12只眼为正常对照组。受体大鼠分为3组:自体角膜移植组(A)、同种异体角膜移植组(B)和同种异体角膜移植后糖皮质激素应用组(C),A、B、C组各36只大鼠接受穿透角膜移植术,术后裂隙灯下观察角膜透明度、新生血管情况并采用排斥反应指数(RI)进行评分。分别于术后第5、7、9天获取角膜标本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和荧光实时定量PCR(real-timePCR)检测,动态观察角膜组织中TLR2、TLR3、TLR4mRNA的表达。结果术后随时间变化,A、B、C组大鼠角膜植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水肿、混浊、新生血管生长。B组大鼠角膜RI平均在术后7d符合排斥反应的诊断标准并经病理学检查证实。A组和C组大鼠角膜的RI计分未达到排斥反应诊断标准。正常大鼠角膜可见TLR2、TLR3、TLR4mRNA表达;术后9dB组大鼠角膜TLR2mRNA的表达较A组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LR3mRNA和TLR4mRNA在B组各时间点间表达的差异倍数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30;P=0.32),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LR2可能作为天然免疫识别受体识别移植抗原,参与角膜移植术后的免疫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5.
穿透角膜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角膜移植术后,部分病人发生排斥反应,导致植片混浊。现将我院防治术后排斥反应的方法介绍如下。例1 何××男因左眼角膜斑翳入院。术前左眼视力0.02。行穿透角膜移植术,材料为新鲜角膜。植片直径6.6mm,植床直径6.5mm。用10—O尼龙线连续缝合,线头埋藏于角膜创口内。术后第11天发现有大量新生血管生长,用锶~90照射两次,每次三个照射点,每点照射1分钟,两次照射间隔12天。照射后新生血管闭锁,植片透明。术后追踪观察3年,未发生排斥反应。矫正视力0.5。例2 岳××男性因右眼圆锥角膜入院。术  相似文献   

6.
李兰  李云川  曹倩 《国际眼科杂志》2011,11(12):2206-2207
目的:为控制角膜移植术后发生排斥反应,探讨防治排斥反应的有效途径。方法:对73例73眼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患者术后排斥反应发生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73眼中28眼发生免疫排斥反应(38%),其中高危角膜病变21眼,非高危角膜病变7眼,有角膜新生血管者占88%,排斥反应发生时间为术后2wk~3a,以内皮型排斥反应为主(43%)。经药物联合治疗,角膜排斥反应得到明显抑制,有效率达61%。结论:高危角膜病变免疫排斥反应几率明显增加,发生时间及持续时间较长,因此应根据不同角膜病变在术前、术中、术后采取相应措施减少排斥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局部及全身应用地塞米松治疗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排斥反应24例32眼,术前角膜无血管的排斥反应治愈率达80%,平均治愈天数为9.6天,术前角膜有血管的排斥反应治愈率达到55.6%,平均治愈天数为15.2天,总治愈率为59.3%,总治愈天数12.4天。地塞米松局部结合全身治疗排斥反应可以缩短治愈天数,提高治愈率,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为有效控制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的发生,探讨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发生的因素。方法:对角膜手术后发生排斥反应者进行分析,总结发生的原因、时间,程度等,结果:123眼中发生免疫排斥反应46眼(37.4%),其中17眼发生不可逆的排斥反应,占排斥反应的36.96%;有角膜新生血管发生排斥反应41眼,占89.13%,内皮型排斥反应20眼,上皮型12眼,基质型3眼,混合型11眼,排斥反应发生时间为术后3周-3年,术后3-6月发生率最高,占46.48%,结论:免疫排斥反应的发生是多因素参与的复杂过程,与角膜新生血管的数量,角膜受损及感染的程度,植片的大小,手术的次数以及手术的时机和方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控制角膜移植术后发生排斥反应,探讨防治排斥反应的有效途径。方法 根据不同角膜病变排斥反应发生的规律给予不同期的药物联合治疗,降低和控制排斥反应。结果 129眼中47眼(36.43%)发生免疫排斥反应,其中高危角膜病变40眼,非高危角膜病变7眼。有角膜新生血管者占89.36%。排斥反应发生时间为术后3周—3年。经药物联合治疗,角膜排斥反应得到明显的抑制,有效率达63.83%。结论 免疫排斥反应的发生是多因素参与的复杂过程,尤其高危角膜病变,术后出现排斥反应的机率明显增加,发生的时间相对较早,时间跨度较长。因此应根据不同的角膜病变及手术情况,尽早应用免疫抑制剂可明显降低排斥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穿透角膜移植发生排斥反应后再行角膜移植广州南方医院魏湛云,张淑红,林瑞杰本文介绍我院93年收治的4例穿透性角移术后发生排斥反应后再移植病例,并对治疗的若干问题进行讨论。例1男24岁左眼氨水烧伤两年,遗留角膜白斑。左眼视力0.08,角膜呈灰白色,全层角...  相似文献   

11.
我科在1979年至1981年期间,5例部份性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发生排斥反应,经早期发现和治疗,4眼植片获得透明,简介如下: 本组5例术后植片均透明。但不久均发生排斥反应,例4、5有上皮排斥线,为上皮型排斥反应。例1、2、3有内皮排斥线,为内皮型排斥反应。5例排斥反应均发生在术后1~2月间,例3反应较强烈,其余4例较温和。例2发生3次,余4例1次。排斥反应的诊断主要根据下列临床表现:(1)主诉眼红、视力减退、或眼不适感;(2)结膜充血(常为局限性);(3)反  相似文献   

12.
全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建华  杨丽霞  郑金树 《眼科》2003,12(1):21-23
目的:评价对严重全角膜病变行带环形板层巩膜瓣全角膜移植术(CST)后免疫排斥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用药无法控制的严重全角膜病变患者10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化脓性角膜溃疡9例,大泡性角膜病变伴全角膜白斑1例,全部病人均行CST。结果:随访1-23个月,平均10.2个月,10例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8例植片透明,2例植片半透明;5例术后3-4个月出现角膜新生血管(其中2例植片半透明);2例术后半年出现免疫排斥反应。结论:CST是治疗严重角膜病变的有效方法,不但挽救眼球且能恢复一定的视力。  相似文献   

13.
重视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的防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角膜移植术是角膜病盲人复明的最主要手段,但术后的免疫排斥反应仍是手术失败的最主要原因.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开展角膜移植手术的医院也不断增加.而如何减少术后的并发症和提高植片的长期透明率,是摆在众多从事角膜移植医师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保持角膜移植术后植片长期透明的核心问题是重视术后随诊和免疫排斥反应的防治.本文主要从我国角膜移植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如何减少免疫排斥反应的措施三个主要方面进行分析,并对目前角膜移植术后存在的一些普遍问题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和建议,以达到减少角膜移植术后由免疫排斥反应导致植片混浊的再次致盲问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角膜移植术后发生排斥反应的相关因素。方法 我院1999年5月~2003年5月间行角膜移植手术80例(84只眼),对术后发生排斥反应的34例(36只眼)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84只眼中发生排斥反应36只眼(42.5%)。角膜新生血管者为20只眼,儿童患者4只眼。发生排斥反应的时间为术后20天~2年。术后3~6月发生率最高。上皮型10只眼,上皮下型1只眼。基质型8只眼,内皮型17只眼。角膜移植片透明愈合28只眼,半透明愈合6只眼,移植片完全混浊2只眼。结论 高危角膜移植、儿童术后随诊不及时、用药不科学等,都是角膜移植病人术后发生排斥反应的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治疗角膜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的有效药物.方法 我院近2年全身及局部应用抗排斥反应药物的方法治疗角膜移植术后的排斥反应成功者34例(48眼),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总结药物治疗的经验.结果 48眼成功病例均为局部应用皮质类固醇者.其中21眼配合全身应用皮质类固醇及免疫抑制剂;27眼局部滴用环胞霉素A滴眼液;4眼应用FKS06滴眼液.全部病例角膜植片恢复透明或半透明.46眼视力恢复至排斥反应发生前水平.结论 在诸多的抗排斥反应药物中,皮质类固醇仍然是首选及非常有效的药物.尤以局部应用为抗排斥反应必不可少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6.
随着角膜移植手术的增多,角膜移植术后拆线成为发生排斥反应的常见诱因。本文统计了2012年1月至12月,角膜移植术后拆线诱发的排斥反应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的防治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角膜的免疫赦免地位 ,角膜移植是众多器官和组织移植中成功率最高的 ,也是角膜盲患者复明的唯一手段。然而移植后的免疫排斥反应仍然是造成角膜移植术后失败的主要原因。尤其二次移植、新生血管化植床等高危因素的患者 ,术后的免疫排斥发生率高达 6 0~ 90 %。而目前我国多数为高危因素的患者。因此 ,有效的控制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的发生就成为角膜植片能否长期存活的关键所在。目前用于减少或防治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的方法综合如下 :1 组织配型组织配型主要包括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HLA)配型和ABO血型抗原配型。在心脏…  相似文献   

18.
细胞因子在角膜移植排斥反应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因子是目前生命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与角膜移植有密切关系的免疫赦免及前房相关免疫偏离中均有多种细胞因子的参与。本文就眼内 ,特别是角膜中细胞因子的作用方式、来源、功能及与角膜移植排斥反应密切相关的细胞因子、基于细胞因子或其受体的免疫治疗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细胞因子在角膜移植排斥反应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因子是目前生命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与角膜移植有密切关系的免疫赦免及前房相关免疫偏离中均有多种细胞因子的参与。本文就眼内,特别是角膜中细胞因子的作用方式、来源、功能及与角膜移植排斥反应密切相关的细胞因子、基于细胞因子或其受体的免疫治疗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胎儿角膜移植术及排斥反应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胎儿角膜行角膜移植术及冬虫夏草抑制免疫排斥反应。方法以≥7月龄胎儿角膜行42眼治疗性角膜移植术,术后口服冬虫夏草与激素合用,分组观察及随访。结果42眼移植片均已成活。植片透明率甲组65%,乙组90.91%;排斥反应甲组45%,乙组13.64%。视力≥0.3者甲组35%,乙组68.18%。结论胎儿角膜作供体行治疗性角膜移植术值得推广。术后冬虫夏草能强化免疫抑制作用,降低排斥反应,提高移植片透明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