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RhoA、Rho激酶(ROCK1)在异常黏液质证候及阳痿病证大鼠模型阴茎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维药伊木萨克片干预后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50只性功能正常的雄性SD大鼠,其中10只为正常对照组(N组),余40只为造模组,采用湿寒饲料+湿寒环境的干预条件建立异常黏液质证候模型大鼠,20周筛选出阳痿病证模型大鼠,并将其分为病证模型组(A1)和病证药物反证组(A3);未成阳痿的大鼠分为证候模型组(B1),证候药物反证组(B3)。伊木萨克片反证2周后,免疫组化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各组大鼠阴茎组织中RhoA、ROCK1的表达。结果 A1、A3、B1组大鼠阴茎组织中RhoA、ROCK1表达均高于N组(P0.05)。A3组大鼠阴茎组织中RhoA、ROCK1表达均低于A1组(P0.05)。B3组大鼠阴茎组织中RhoA、ROCK1表达明显低于B1组(P0.05)。结论 RhoA/ROCK1信号系统可以促进大鼠异常黏液质证候及阳痿病证的发生,伊木萨克片可能通过抑制RhoA/ROCK1信号通路对异常黏液质证候及阳痿病证大鼠模型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建立维医异常黏液质型阳痿病证大鼠模型,并评价模型的可行性与科学性.方法 选用100只性功能正常的雄性SD大鼠,从中随机取10只为正常对照组(N),余90只采用湿寒性饲料+湿寒性环境的干预条件建立异常黏液质证候模型.观察大鼠生物学表征,判定证候模型建立后,以APO勃起实验筛选阳痿病证模型,并随机分为病证模型组(A1)、病证自然反证组(A2)和病证药物反证组(A 3);证候模型组(B1)、证候自然反证组(B 2)和证候药物反证组(B3),反证时间2周,并继续观测其生物学表征、勃起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1)生物学表征:造模组生物学表征改变符合维医临床证候特点,即蜷卧少动,毛发乱无光泽,尿液清,大便时软时溏,舌质暗,舌苔白腻,体重增长缓慢,饮食量增多,饮水量减少,尿和大便量增多,且上述表现随造模时间延长逐渐加重.反证第1周各组生物学表征均无明显改变,第2周,病证自然反证组仍无明显改善,证候自然反证组可见部分恢复,证候药物反证组和病证药物反证组可见较为明显改善.(2) APO勃起实验;造模第8~20周造模组勃起潜伏期明显长于正常组,勃起次数较正常组显著减少(P<0.05),到第20周完全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ED)率达56.7%.在反证阶段,病证模型组、病证自然反证组勃起潜伏期、勃起次数均与正常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病证模型组与病证自然反证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反证组较病证模型组、病证自然反证组勃起潜伏期显著缩短,勃起次数显著增加(P<0.05).结论 (1)采取湿寒环境和湿寒饲料干预的方法可成功建立维医异常黏液质证候大鼠模型,其生物学表征符合维医临床证候特点,其勃起潜伏期显著延长,勃起功能显著渐退.(2)从异常黏液质证候大鼠模型中可成功筛选出阳痿病证大鼠模型,该动物模型具有良好的科学性、可靠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维医异常黏液质证候与阳痿病证大鼠模型性行为学改变,探讨异常黏液质型阳痿病证发病特点.方法 选用100只性功能正常的雄性SD大鼠,从中随机取10只为正常对照组(N),余90只采用湿寒性饲料+湿寒性环境的干预条件建立异常黏液质证候模型,判定证候模型建立后,以APO勃起实验筛选阳剩女病证模型,并随机分为病证模型组(A1)、病证自然反证组(A 2)和病证药物反证组(A3);证候模型组(B1)、证候自然反证组(B 2)和证候药物反证组(B3),予以反证,时间2周,并分别在造模前、造模第20周与反证后行大鼠性行为学检测.结果 造模前造模组与正常组间各项观测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造模因素干预第20周,造模组在插入潜伏期与射精潜伏期较正常组显著延长(P<0.05),骑跨次数、插入次数与射精次数较正常组显著减少(P<0.05);反证2周后,A1、A2、B1组骑跨潜伏期、插入潜伏期和射精潜伏期均显著长于正常组(P<0.05),骑跨、插入、射精次数显著少于正常组(P<0.05).A3组较A1、A2组插入潜伏期、射精潜伏期显著缩短(P<0.05),插入次数、射精次数显著增多(P<0.05);B3组较B1组插入潜伏期与射精潜伏期显著缩短,骑跨次数、插入次数、射精次数显著增多(P<0.05).A1与A2组在各项指标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维医异常黏液质型阳痿病证模型大鼠主要从勃起潜伏期、勃起次数、交配能力、射精功能方面发生显著改变,致性功能减退,并最终引发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ED).(2)异常黏液质阳痿病证大鼠模型具有良好的科学性、可靠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伊木萨克片对异常黏型阳痿病证大鼠阴茎组织形态学的影响,探寻其对阴茎勃起功能障碍治疗作用的形态学基础。方法取70只性功能正常雄性SD大鼠,其中10只为正常对照组,余60只为造模组,采用芫荽实+菠菜实+湿寒性环境的干预条件建立异常黏液质证候模型,22周后通过APO勃起实验,从证候模型中筛出阳痿病证模型,并将其分为病证模型组、药物干预组,未成阳痿的大鼠则分为证候模型对照组(简称证候模型组)。药物干预3周后,对阴茎组织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1)HE染色显示,正常对照组结构清楚完好。证候模型组大鼠阴茎组织有一定水肿的表现,同时伴有间质纤维化样的改变。病证模型组阴茎组织中、重度水肿,间质纤维化明显。病证药物干预组阴茎组织有一定程度的恢复。(2)VG染色结果显示,证候模型组大鼠阴茎组织平滑肌/胶原纤维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病证模型组大鼠阴茎组织平滑肌/胶原纤维低于证候模型组(P0.05)。病证药物干预组大鼠阴茎组织平滑肌/胶原纤维高于病证模型组(P0.05)。(3)Masson染色结果与VG染色结果相一致。结论异常黏液质型阳痿病证大鼠阴茎组织形态学可发生明显改变,维药伊木萨克片有促进其修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异常黏液质型阳痿病证大鼠模型阴茎组织中P物质(SP)、乙酰胆碱酯酶(Ach E)的表达与伊木萨克片的影响,探讨其生物学意义。方法取100只正常雄性SD大鼠,随机取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N),余90只是造模组,采用湿寒环境和饮食方法建立异常黏液质证候大鼠模型,根据勃起和交配实验,筛选出44只阳痿病证大鼠模型,并将其随机分为病证模型组(A1)、病证自然反证组(A2)、病证药物反证组(A3)。反证后,免疫组化方法检测阴茎组织中SP、Ach E的表达。结果 (1)大鼠阴茎组织中SP表达:A1、A2和A3组较N组显著增高(P0.05);A3组较A1、A2组显著降低(P0.05)。(2)大鼠阴茎组织中Ach E表达:A1、A2组较N组显著降低(P0.05);A3组较A1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异常黏液质型阳痿病证大鼠模型阴茎组织中SP显著增高、Ach E显著降低,对证维药伊木萨克片可能通过下调SP、上调Ach E表达对异常黏液质型阳痿病证大鼠模型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筛选异常黏液质证候及药物干预大鼠阴茎组织差异表达microRNA(miRNA),并验证miR-140-3p和miR-486两项关键指标,探讨其生物学意义。方法取80只性功能正常SD雄性大鼠,从中随机抽取10只大鼠设为正常对照组,余70只为造模组,用芫荽实+菠菜实+湿寒性环境的干预条件建立异常黏液质证候模型,通过生物学表征确认模型成功后,随机分为证候模型组、证候药物组。伊木萨克片干预3周后,提取阴茎组织总RNA进行miRNA Illumina高通量测序,筛选出异常黏液质证候及药物干预相关的候选差异表达miRNA,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测序结果的可靠性,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筛选出证候相关miRNA候选标志物15个(上调13个,下调2个),伊木萨克片干预相关miRNA候选靶点标志物3个(均下调),验证结果显示miR-486在证候模型组较正常对照组表达升高(P0.05),miR-486和miR-140-3p在证候药物干预组较证候模型组表达降低(P0.05)。结论miR-486可作为异常黏液质证标志物,miR-140-3p、miR-486可作为伊木萨克片靶点标志物,但仍需大样本量验证。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建立老年大鼠模型,探究未羧化骨钙素对老年雄性大鼠睾丸间质细胞睾酮合成的影响。方法:30只3月龄成年雄性大鼠,随机对半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颈背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溶液300 mg·kg~(-1)·d~(-1),对照组颈背部皮下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注射时间为8周。验证衰老模型构建成功后,取大鼠的睾丸间质细胞,分别用不同质量浓度0(等量PBS溶液)、1、3 ng/mL的非羧化骨钙素刺激大鼠睾丸间质细胞,24 h后收取培养液采用睾酮ELISA检测试剂盒进行睾酮浓度检测;并在24 h后收集细胞提取RNA,然后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睾丸间质细胞睾酮合成关键酶StAR、Cyp11a、Cyp17的表达。结果:同加入等量PBS溶液的对照组大鼠睾丸间质细胞相比,加入等量PBS溶液的模型组大鼠睾丸间质细胞分泌睾酮水平下降(P0.05);对模型组大鼠睾丸间质细胞分别进行1、3 ng/mL未羧化骨钙素处理,相较于模型组加入等量PBS溶液处理的睾丸间质细胞,骨钙素处理组睾丸间质细胞培养液上清中睾酮水平均升高(P0.05);与加入等量PBS溶液的模型组大鼠睾丸间质细胞相比,经过1 ng/mL未羧化骨钙素处理后的模型组大鼠睾丸间质细胞的StAR、Cyp11a、Cyp17基因的表达有明显的上升;经过3 ng/mL未羧化骨钙素处理后的模型组大鼠睾丸间质细胞的StAR、Cyp11a、Cyp17基因的表达有显著上升。结论:本研究成功的构建了D-半乳糖诱导的衰老大鼠模型,证明了未羧化的骨钙素可以促进D-半乳糖诱导的老年大鼠睾丸间质细胞睾酮合成,并且该作用可能是由于未羧化骨钙素促进其睾酮合成关键酶的表达引起的。  相似文献   

8.
老年大鼠睾丸间质细胞形态及睾酮合成功能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衰老对睾丸间质细胞的形态及功能的影响.方法 青年(3月龄)及老年(24月龄)清洁级雄性SD大鼠各10只,麻醉后取血清检测总睾酮浓度,取睾丸组织用HE染色观察睾丸组织形态学变化,并用电镜观察睾丸间质细胞的超微结构改变.通过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原代睾丸间质细胞,并用LH刺激睾酮分泌后用Western blot比较青年组和老年组睾丸间质细胞类固醇合成快速调节蛋白(steroidogenic acute regulatory protein,StAR)表达水平的差异,并用ELISA法检测其睾酮分泌的差异.结果 HE染色显示老年大鼠睾丸呈老年退行性改变,电镜下观察到老年大鼠睾丸间质细胞线粒体水肿,线粒体嵴消失.老年大鼠血清睾酮水平显著低于青年组(P< 0.05).原代培养的睾丸间质细胞无论LH刺激与否,老年组细胞上清中睾酮浓度及StAR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青年组(LH刺激时P<0.01,无LH刺激时P<0.05).结论 衰老造成的睾丸间质细胞线粒体水肿及LH诱导的StAR蛋白表达水平下降与其睾酮合成能力降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银杏叶提取物(EGB)对2型糖尿病大鼠睾丸间质细胞雄激素合成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均分成3组:正常对照组、2型糖尿病组、EGB治疗组。用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EGB对2型糖尿病大鼠睾丸的形态学改变;ELISA法检测血清LH、T水平;半定量RT-PCR检测睾丸间质细胞类固醇激素合成急性调节蛋白(StAR)、细胞色素P450侧链裂解酶(P450scc)、细胞色素P45017a-羟化酶(P450c17)、3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Ⅰ型(3β-HSD1)、17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Ⅲ型(17β-HSD3)的mRNA水平。结果:糖尿病组光镜下睾丸间质细胞较正常对照组缩小;透射电镜下见到间质细胞核固缩,胞质内内质网减少。糖尿病组血清LH及T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睾丸组织P450scc的mRNA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StAR、17β-HSD3及3β-HSD1的mRNA水平也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P450c17基因表达呈下降趋势(P>0.05);EGB治疗12周与糖尿病组比较睾丸组织病理改变较轻,血清LH、T含量升高(P<0.05),StAR、P450scc的mRNA水平升高(P<0.05),P450c17、17β-HSD3及3β-HSD1的mRNA水平呈上升趋势(P>0.05)。结论:EGB能减轻糖尿病大鼠睾丸损害并使2型糖尿病大鼠睾丸间质细胞合成和分泌T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10.
补肾方对自然衰老大鼠睾酮调节作用及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补肾方对自然衰老大鼠睾酮调节作用及机制,为临床治疗迟发性睾丸功能减退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将32只18月龄老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自然衰老模型组,补肾方低、中、高剂量组,每组8只;另选4月龄青年雄性SD大鼠8只作为正常对照。正常对照组、自然衰老模型组予生理盐水,补肾方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组分别按生药量3.25、7.5、15.0 g/kg体重予中药复方连续灌胃,各组给药3周后处死。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睾丸组织形态,放免法检测大鼠血清睾酮水平,RT-PCR法检测大鼠类固醇合成急性调节蛋白(StAR)、细胞色素胆固醇侧链裂解酶(P450 scc)、3β-羟类固醇脱氢酶Ⅰ(3β-HSDⅠ)mRNA的相对表达。结果:睾丸组织病理切片显示补肾方干预后大鼠睾丸间质细胞数目增多,补肾方低、中、高剂量组血清睾酮水平[(6.74±1.56)、(8.50±1.99)、(12.41±2.91)nmol/L]与自然衰老模型组[(3.48±0.75)nmol/L]比较显著提高(P<0.05),睾酮合成相关酶StAR、P450 scc、3β-HSDⅠmRNA相对表达(StAR:0.74±0.29、0.83±0.32、1.35±0.50;P450 scc:0.72±0.36、1.02±0.30、1.41±0.37;3β-HSDⅠ:0.58±0.14、0.72±0.07、0.85±0.18)与自然衰老模型组(StAR:0.44±0.09;P450 scc:0.33±0.05;3β-HSDⅠ:0.34±0.02)比较均提高,其中高剂量组StAR,中、高剂量组P450 scc、3β-HSDⅠ的表达与自然衰老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改善睾丸组织衰老的病理状态,提高睾酮合成酶表达可能是补肾方调节自然衰老大鼠睾酮水平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金匮肾气丸对雄激素部分缺乏模型大鼠血清睾酮及StAR蛋白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40只SD大鼠采用腹腔注射环磷酰胺(20mg/kg·d-1)复制模型后,随机分为4组,即模型组、金匮肾气丸高、中、低剂量组,每组各10只,分别采用蒸馏水及金匮肾气丸水溶液高、中、低剂量灌胃,治疗28d后,观察血清睾酮及睾丸StAR蛋白mRNA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98.33±8.36)ng/dl比较,金匮肾气丸高剂量组(301.17:1:46.90)ng/dl、中剂量组(21.5.46±26.73)ng/dl血清睾酮显著性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金匮.肾气丸高剂量组(11.08±1.45)、中剂量(10.47±1.26)、低剂量组(7.30±1.08)之间睾丸StAR蛋白mRNA表达水平分别与模型组(4.87±0.9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金匮肾气丸可提高雄激素部分缺乏大鼠血清睾酮水平,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提高睾丸StAR蛋白mRNA表达水平实现.  相似文献   

12.
目的应用iTRAQ标记技术结合IPA生物分析平台,筛选异常黏液质型阳痿病证特异性差异表达蛋白候选标志物,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建立异常黏液质证候模型,并筛选阳痿病证模型后,分为正常组(N)、证候组(B1)和病证组(A1)共3组(n=10),分离血清,进行iTRAQ标记结合LC-MS-MS蛋白质组学分析,应用IPA在线生物平台对异常黏液质型阳痿病证组大鼠血清差异表达蛋白进行蛋白质调控网络分析、生物功能分析、典型通路分析和生物标志物筛查分析。结果通过蛋白质组学技术获得61种异常黏液质型阳痿病证血清差异蛋白,IPA分析结果为,候选差异表达蛋白质中6种与血管内皮功能相关;3种与平滑肌活动相关;10种与炎症相关。参与的主要生物学过程为损伤反应、炎症反应和防御反应等,涉及的主要通路为LXR/RXR通路和FXR/RXR通路等,并获得与勃起功能障碍疾病相关的标志物4个,分别是C反应蛋白、血管紧张素原、T-激肽原1以及β-2-糖蛋白1。结论炎症和血管内皮功能改变可能在该病证发生发展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上述4种蛋白可能可以作为异常黏液质型阳痿病证大鼠与勃起功能障碍疾病相关的血清候选差异蛋白。  相似文献   

13.
淫羊藿苷与睾酮治疗亚急性衰老雄性大鼠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观察淫羊藿苷及睾酮对D-半乳糖所致亚急性衰老大鼠血清SOD活性、T、E2含量,睾丸组织P16蛋白表达与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随机将40只SD成年雄性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淫羊藿组、睾酮组。检测各组大鼠血清SOD活性、T、E2含量,HE染色观察睾丸组织变化,SP法观察睾丸组织P16蛋白表达情况,TUNEL法检测睾丸生殖细胞凋亡情况。结果D-半乳糖致亚急性衰老大鼠血清SOD活性、T含量下降,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P<0.01);各组E2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睾丸组织出现退行性变化,睾丸生殖细胞P16阳性细胞百分率(PI)和凋亡指数增加,较正常组差异显著(P<0.01);淫羊藿组和睾酮组SOD活性增加,T水平升高,生殖细胞凋亡指数下降,较模型组差异显著,睾丸组织的退行性变化明显改善。淫羊藿组生殖细胞P16阳性细胞百分率较模型组差异显著(P<0.01),而睾酮组变化无显著意义。结论与睾酮相比,淫羊藿不仅可以提高亚急性衰老雄性大鼠血清SOD活性和雄激素水平,减少生殖细胞凋亡,改善睾丸组织的退行性变化,还可通过抑制生殖细胞衰老基因P16蛋白表达这一途径延缓性腺衰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金匮肾气丸对雄激素部分缺乏模型大鼠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50只15月龄SD大鼠随机分成5组:正常组,模型组,金匮肾气丸高、中、低剂量组.采用腹腔注射环磷酰胺20 mg/(kg·d)复制模型,金匮肾气丸连续灌胃28 d后,观察实验大鼠睾丸及附睾的湿重、血清睾酮及睾丸间质细胞变化.结果:金匮肾气丸各组可增加实验大鼠睾丸及附睾的脏器指数,提高血清睾酮水平,增加睾丸间质细胞数目.结论:金匮肾气丸治疗雄激素部分缺乏大鼠有效,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提高睾酮水平,增加睾丸间质细胞数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雄蚕益肾方对雄性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症(LOH)大鼠睾丸组织细胞生物钟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48只8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丙酸睾酮组,雄蚕益肾方低、中、高剂量组。模型组,丙酸睾酮组,雄蚕益肾方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腹腔注射480 mg/(kg·d)D-半乳糖(D-gal),连续注射56 d进行LOH造模,正常组大鼠每日腹腔注射相同体积生理盐水。造模成功后,雄蚕益肾方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10.4、20.8、41.6 g/(kg·d)体重剂量的雄蚕益肾方中药汤剂灌胃,每组每日均早、晚各灌胃1次;丙酸睾酮组大鼠肌注5.21 mg/(kg·d)体重剂量的丙酸睾酮,每周3次;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相同体积的蒸馏水灌胃;各组均连续操作28d。实验结束后,采血离心取上清液ELISA法检测睾酮(T)水平,取睾丸组织进行RT-qPCR、Western印迹分别检测BMAL1、NR1D1、PER2、CRY1、StAR、CYP11A1 mRNA表达量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睾酮水平、睾丸组织BMAL1、NR1D1、PER2、CRY1、StAR、CYP11A1在mRNA表达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雄蚕益肾方对LOH大鼠Leydig细胞胆固醇转运蛋白、睾酮合成酶和SF-1表达的影响。方法:25只18月龄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模型组、丙酸睾酮组、雄蚕益肾方-低、中、高剂量组,2月龄雄性SD大鼠5只设为正常组。雄蚕益肾方-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10.4、20.8、41.6 g/(kg·d)体重剂量的雄蚕益肾方配方颗粒剂灌胃;丙酸睾酮组大鼠肌注5.21 mg/(kg·d).体重剂量的丙酸睾酮,每周3次;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相同体积的蒸馏水灌胃,均连续28 d。实验结束后取睾丸组织进行Western印迹检测StAR、TSPO、CYP11A1、HSD3B7、HSD17B4和SF-1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睾丸组织StAR、TSPO、CYP11A1、HSD3B7、HSD17B4蛋白和SF-1表达均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与模型组相比,雄蚕益肾方-低、中、高各剂量组大鼠睾丸组织StAR、TSPO、CYP11A1、HSD3B7、HSD17B4蛋白和SF-1显著增高(P<0.05)。结论:雄蚕益肾方能上调LOH大鼠睾丸组织胆固醇转运蛋白(StAR、TSPO)、睾酮合成酶(CYP11A1、HSD3B7、HSD17B4)以及上游转录因子SF-1表达水平,可能是其干预LOH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伊木萨克片对DM性ED大鼠外周血中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研究伊木萨克片对DM性ED大鼠外周血中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取雄性SD大鼠70只,从中随机取10只为正常对照组,余60只以链脲佐菌素诱导建立DM模型后,行阿朴吗啡阴茎勃起实验筛选DM性ED模型.发生ED者随机分为DM性ED组、伊木萨克片组、胰岛素组、伊木萨克片 胰岛素(联用)组,未成DM者为STZ组,各组给药6周后,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各组大鼠外周血中睾酮(T)、促黄体生成素(LH)和促卵泡刺激素(FSH)水平,同时称取睾丸重量,镜检睾丸的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 DM性ED组睾酮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伊木萨克片组、胰岛素组与联用组睾酮水平显著高于DM性ED组(P<0.01,P<0.01,P<O.01);联用组睾酮水平显著高于伊木萨克片组与胰岛素组(P<0.01,P<0.01);DM性ED组LH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FSH水平在各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E结果显示:DM性ED组生精小管发生显著病理变化,生精细胞、间质细胞数量较正常对照组和STZ组明显减少,各治疗组则明显好转,其中联用组显微结构与正常对照组相似.结论 (1)DM可致睾丸结构改变,影响睾酮的合成与分泌,并致大鼠血清睾酮水平显著降低:(2)伊木萨克片可显著提高DM性ED大鼠外周血中睾酮水平,在胰岛素控制血糖的基础上效果可能更佳,并提示伊木萨克片治疗DM性ED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睾酮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肾阴虚与肾阳虚雄性小鼠睾丸G-蛋白偶联雌激素受体(GPER)的定位与表达,及其对肾阴虚与肾阳虚雄性小鼠生殖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周龄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肾阳虚组和肾阴虚组。采用矿场实验、高架十字迷宫、游泳力竭等评价小鼠精神萎靡程度和自主活动次数等行为学改变;电化学发光法检测睾酮(T)和雌二醇(E2),并计算T/E2;全自动精子分析仪检测精液质量;与雌鼠合笼后记录雌鼠产仔数,计算雄鼠平均育仔数;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GPER在小鼠睾丸中的定位和表达。结果:与肾阴虚组比较,肾阳虚组小鼠开臂进入次数百分率和中央区进入次数明显减少,同时,游泳力竭时间缩短更为明显(P0.05),但开臂滞留和中央区滞留时间百分率无明显差异(P0.05)。与肾阴虚组比较,肾阳虚组小鼠附睾精子计数和活动精子百分率明显减少,且育仔数显著下降(P0.05);精子畸形率略有升高(P0.05);血清T水平明显降低(P0.05),E2水平略有下降(P0.05),T/E2明显下降(P0.05)。肾阴虚和肾阳虚小鼠睾丸GPER均表达于睾丸间质细胞的细胞质内,细胞核和细胞膜表达为阴性,肾阳虚小鼠睾丸GPER的表达显著高于肾阴虚组(P0.05)。结论:肾阳虚与肾阴虚小鼠均出现精子数量与育仔数下降,精子畸形率增加,但以肾阳虚小鼠更为明显,这种改变可能与肾阳虚小鼠睾丸GPER表达增加有关,从而造成血清T水平及T/E2比值下降。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植物雌激素(大豆苷元、染料木素)对睾丸间质细胞分泌睾酮的刺激作用,并初步研究其可能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采用Percoll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分离获得3月龄Sprague-Dawley(SD)大鼠的睾丸间质细胞。以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为阳性对照药物,测定不同浓度(0、0.02、0.1、0.5、1、5μmol/L)大豆苷元、染料木素对睾丸间质细胞分泌睾酮的影响。RT-PCR检测睾酮生物合成过程中胆固醇侧链裂解酶细胞色素P450(P450scc)的表达。结果:0.1μmol/L的染料木素能显著刺激原代大鼠睾丸间质细胞的睾酮分泌,RT-PCR结果显示染料木素能显著上调睾酮合成过程中P450sccmRNA的表达。在较高浓度下(5μmol/L),大豆苷元和染料木素均能抑制睾丸间质细胞分泌睾酮。结论:染料木素在低浓度下(0.1μmol/L)显著促进睾丸间质细胞分泌睾酮,但随着浓度的增加(5μmol/L),大豆苷元和染料木素均显著抑制Leydig细胞的睾酮分泌。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电磁辐射对大鼠睾丸合成睾酮(T)的影响及其机制,评价铜丝网的防护效果。方法:采用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60)、无屏蔽电磁辐照组(n=60)和铜丝网全身屏蔽辐射组(n=60),电磁辐照后分别取3、6、24、72h各时相点各组大鼠15只;采用放射免疫法(RIA)分别测定电磁辐照后3、6、24、72h及对照组血清T含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各组睾丸组织中细胞色素P450胆固醇侧链裂解酶(P450scc)mRNA水平。结果:无屏蔽辐照组辐照后3h血清T含量和P450sccmRNA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较对照组降低83.9%,56.9%;P均<0.01),6h略有回升,但仍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较对照组降低54.8%,27.3%;P均<0.01),24h恢复到正常水平,72h再次出现明显降低(分别较对照组降低60.1%,56.1%;P均<0.01);采用铜丝网全身屏蔽后,血清T和睾丸组织P450sccmRNA表达均未见明显变化。结论:电磁辐射能在转录水平影响睾丸间质细胞P450sccmRNA的表达,从而降低T的合成;铜丝网屏蔽具有较好的防护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