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家兔组织纤溶因子及其抑制物的分布特点。方法:用发色底物法检测组织浸液中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纤溶酶原(Plg)、纤溶酶(Pl)与α2纤溶酶抑制物(α2PI)的水平。结果:肾、小肠、肺及脾等组织含较高的tPA、Plg和Pl活性,而骨骼肌、舌和胃等含高PAI-1和α2PI活性。在相关组织中,肾皮质和肾髓质显示高tPA和低PIA-1水平;Plg和Pl为肾皮质高于肾髓质,α2PI为肾髓质高于肾皮质,P均<0.05;小肠和大肠纤溶相反,tPA和Pl为小肠高于大肠,PAI-1和α2PI为大肠高于小肠,P均<0.01;肌组织纤溶功能虽低,但心肌的tPA、Plg和Pl高于骨骼肌,PAI-1和α2PI低于骨骼肌,P均<0.05。结论:不同组织的纤溶差异对了解组织止血血栓功能以及与生理机能的关系富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为合成与 TF基因启动子区切应力反应元件 ( Shear stress responsive element,SSRE)形成三链 DNA的硫代磷酸酯寡核苷酸 ( Triple helix- forming phosphorothioate oligodeoxynucleotides,TFO- ps) ,探讨其对内皮细胞TF基因表达及 TF促凝活性的影响。我们设计反向 TFO ( T2 1GTa)序列 ,采用固相亚磷酰胺三酯固相法合成TFO。在 TFO的 3′末端进行硫代磷酸酯修饰。应用电泳迁移分析 ( Electrophoretic mobility shift assays,EMSA)观察寡核苷酸和硫代脱氧寡核苷酸的亲和性。在 ECV3 0 4内皮细胞株观察 γ- 32 P标记硫代磷酸酯 TFO的细胞摄取及其对 TF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 ,TFO- ps( T2 1Gta- ps)与靶序列能形成三链 DNA,其 Kd值为 3 .6× 10 - 1 0 M。在内皮细胞株 ECV3 0 4细胞 ,TFO- ps( T2 1GTa- ps)的细胞吸收率为 11.65 % ,主要分布在核沉淀 ,约占吸收总量的77.2 5 % ,显著降低内皮细胞 TF基因 m RNA表达及 TF蛋白合成的平均光密度 ( AOD)值 ,显著降低 TF的促凝活性。以上结果表明 ,TFO- ps( T2 1GTa- ps)具有较好的抗凝活性 ,其机制与抑制 TF基因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检测尿液组织因子促凝血活性的方法。方法以owren-koller稀释液5倍稀释尿液后,在STAGO全自动凝血仪检测凝固时间,通过兔脑粉不同浓度及其对应的凝固时间确定相应的标准曲线,计算出尿液组织因子(TF)的促凝血活性(TF-PCA),并对该方法进行评价。结果通过owren-koller稀释液处理尿液有效解决了尿液理化因素变异大、干扰物质多等对TF活性检测的影响,TF中和单抗可有效抑制PCA活性,说明尿液PCA活性源于TF。TF-PCA测定方法学评价:总不精密度分别小于7%,表明该方法重复性尚可,平均回收率为80.8%,最低检测限为5mu/L,并在15~2200mu/L之间线性良好。结论一期凝固法是一种简便、结果可靠的检测尿液TF-PCA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蛋白二硫键异构酶 (PDI)的生物学功能及与微粒体的关系。方法 应用改良的Hill son方法及酶联免疫技术 ,测定家兔不同组织细胞内PDI的活性及其含量。结果 家兔不同组织细胞内均有PDI分布 ,但酶活性及含量差异显著 ,在分泌功能旺盛的胰腺细胞、肝细胞其含量占细胞总蛋白的 2~ 6 % ,是肌细胞的 10 0倍 ,酶比活性为 4~ 2 4unit/g ,约为肌细胞的 80~ 40 0倍 ,不同细胞微粒体获得率明显不同 ,单位重量微粒体蛋白含量基本相同。结论 不同细胞内质网含量不同 ,而单位重量内质网的蛋白种类和含量具有一定保守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全血组织因子促凝活性(TF-PCA)对脑梗死临床诊断及治疗的意义。方法:使用仪器法对88例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及100例正常对照人群(对照组)血清Hcy、hs-CRP水平及全血TF-PCA进行检测,并比较不同梗死容积组上述三指标的差异。结果:脑梗死组Hcy、hs-CRP和TF-PCA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不同梗死容积组比较,梗死容积越大,其Hcy、hs-CRP及TF-PCA水平越高。结论:常规监测血清Hcy、hs-CRP和全血TF-PCA水平可为脑梗死患者病情变化和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回顾性分析奥扎格雷钠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血浆内皮素-1(ET-1)及全血组织因子促凝活性(TF-PCA)的影响。方法:选取108例经临床确诊的TIA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奥扎格雷钠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组(观察组,n=54)和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对照组(治疗组,n=54),两组均给予降压、降脂、控制血糖等常规措施,另选同期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n=56)。1个疗程后(7天)观察两组TIA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并分析治疗前后两组血浆ET-1及全血TF-PCA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治疗组(70.37%vs 46.30%,94.44%vs 72.22%,P均0.05)。治疗前,两组TIA患者ET-1及TFPCA水平无明显差异,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ET-1及TF-PCA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观察组较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发生脑及其它脏器出血。结论:奥扎格雷钠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TIA效果良好,且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以新鲜全血制备白细胞冻溶上清液,进行其促血小板聚集和促凝血时间的对照研究。结果发现,临床甲襞微循环检查具有白色微小血栓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明显增高及凝血时间缩短明显(P<0.001),证实白细胞确有促凝物质的存在并参予了白色微小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不同冷冻方案对家兔卵巢组织卵泡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冷冻方案对家兔卵巢组织卵泡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方法应用PROH慢速程序化冷冻及DMSO+EG玻璃化冷冻方案冻存家兔卵巢组织,复苏后机械性分离卵泡,采用3H标记的胸腺嘧啶核苷掺入试验测定2~5层颗粒细胞包裹的小次级卵泡(小OGC组)及5层以上颗粒细胞包裹的大次级卵泡(大OGC组)的cpm值,并以新鲜组为对照。结果PROH组及DMSO+EG玻璃化组复苏后形态正常的小OGC的cpm值分别为2554.67±93.59及2510.67±100.03,新鲜对照组为2507.00±25.94,两冷冻组与新鲜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各大OGC组的cpm值分别为5784.00±188.95、5481.33±112.38及9629.00±265.64,两冷冻组与新鲜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冷冻组间比较,大OGC及小OGC的cpm值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①两种冷冻方法对形态正常的小OGC的细胞增殖活性无明显影响,这些卵泡复苏后体外培养及成熟可能为今后卵巢组织冷冻复苏体外培养的研究方向。②两种冷冻方法使形态正常的大OGC细胞增殖活性受到明显抑制,冷冻复苏可能对颗粒细胞造成了损害。③两种冷冻方法对大小OGC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相似,其具体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李琳  雷蕾  易蕾  郭梅  崔颖  张明洁 《微循环学杂志》2012,22(2):53-54,57,8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液流变性和组织因子促凝活性(TF-PCA)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104例经临床确诊的AC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观察组(n=52)和治疗对照组(n=52),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前后检测各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及TF-PCA进行比较分析,另选同期体检健康者(n=90)为健康对照组。结果:ACI患者存在明显血液流变性异常,TF-PCA增强。经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后,血流变指标和TF-PCA明显改善,其中以红细胞聚集指数和TF-PCA降低尤为明显(P<0.01)。结论:低分子肝素钙对改善ACI患者血液流变性和高凝状态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一种用于辅助临床诊断血栓性疾病的白细胞组织因子促凝活性(TF-PCA)测定方法。方法:利用动态监测法测定脂多糖(LPS)刺激后单个核白细胞(MLC)的TF-PCA的变化,利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其TF抗原的表达,以鉴定检测方法的特异性,并进行临床验证。结果:凝血动力学指标变化与细胞数、LPS浓度、反应时间等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TF-PCA在内源性乏凝血因子Ⅷ、Ⅸ血浆凝固中显示明显的促凝活性,而外源性乏凝血因子Ⅶ、Ⅹ则未显示TF-PCA;TF-PCA与凝血动力学的凝固延迟时间和纤维蛋白单体聚合速率呈良好的负、正相关(r=-0.986、r=0.928);LPS对MLC刺激上调TF表达具有较高的特异性,由此印证了本检测方法的可行性。结论:凝血动力学检测能较简单、快捷的检测MLC的TF-PCA,并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对血栓性疾病的诊断及防治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血流变学指标和组织因子促凝活性(TF-PAC)检测对慢性脑血管病(CCVD)临床诊断和疗效监测的作用。方法:采用全自动血流变检测仪测定全血粘度等6项指标;采用全血复钙凝血时间法检测TF-PAC;比较CCVD患者与正常健康人群之间两类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CCVD组男女性患者血液变6项指标中5项指标以及TF-PAC均较健康对照组升高(红细胞变形指数降低)(P<0.05或P<0.01)。治疗后血流变指标明显改善,其中以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Fg)和TF-PAC降低尤为明显(P<0.01)。结论:应用血液流变学指标和TF-PAC对CCVD进行临床诊断及治疗监测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探讨失血性休克复苏时肺组织中一氧化氮合酶 (NOS)活性、一氧化氮 (NO)含量的变化及牛磺酸对其的影响。新西兰种兔 2 4只随机分为三组 (n =8) :对照组、休克复苏组、牛磺酸治疗组。采用失血性休克复苏动物模型。结果发现 :休克复苏 3h肺湿重 肺干重、肺水含量、肺通透指数 (LPI)、肺泡灌洗液 (PALF)中蛋白含量、肺组织中NOS活性、NO含量均升高 (均P <0 0 1)。同时 ,血浆中NOS、LDH活性及NO含量均有显著升高 (均P <0 0 1)。预先给予牛磺酸 (静脉注射 ,4 0mg kg体重 )可显著缓解上述变化 (均P <0 0 1)。提示失血性休克复苏时NOS的激活和NO的大量释放 ,对休克复苏所致肺损伤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 ,牛磺酸对这种肺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制备并鉴定具有抗凝血活性的抗人组织因子(h TF)单克隆抗体(m Ab)。方法以截短型重组h TF243蛋白免疫BALB/c小鼠,细胞融合后,采用间接ELISA联合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测定方法,筛选具有抗凝血活性的抗h TF m Ab的杂交瘤细胞株,并进行效价测定和特异性鉴定。结果成功建立1株可稳定分泌具有抗凝血活性的抗h TF m Ab的杂交瘤细胞株,该m Ab属于Ig G1亚型。间接ELISA测定腹水效价为1∶200 000,Western blot、PT测定结果表明,该m Ab可特异性结合重组h TF243,同时与SW620结肠癌细胞表面天然TF作用,显著延长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具有良好的抗凝血活性。结论成功制备了具有抗凝血活性的抗h TF m Ab。  相似文献   

14.
如何测定低温损伤后的生物材料活性是低温保存和低温医疗领域中的重要课题.本文提出了循环温差法测定生物组织活性的新方法,并进行了初步的实验研究,给出了定量评价生物组织活性的数学关联式.实验证明,该方法所采用的测试装置简单,易于操作,结果稳定可靠,重复性较好.本文最后指出了进一步的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了探索病理性凝血血浆间相互作用的微观机制,设计内源性凝血接触激活实验,研究促凝性表面诱发的内源性凝血的条件以及诱发的主要因素。方法本文采用了干净的玻璃珠和硅烷化玻璃珠,从而得到亲水性能不同的促凝颗粒表面,来确定因子Ⅶ的激活与亲水性的关系;利用缓冲液PBS冲洗促凝剂表面,再与乏血小板血浆反应,对比各凝血时间的变化,研究血浆蛋白对凝血时间的影响。结果 (1)在亲水表面FⅫ-FⅫa的激活表现出特异性,在疏水表面的活化反应相对明显减弱(P0.0001),FⅫ与疏水促凝剂接触激活获得更多FⅫa;(2)在疏水表面FⅫ的激活率和产物都是显著衰减,但是活化FⅫ与疏水表面结合紧密(P0.0001),与蛋白质和疏水表面黏附更紧密的结论一致;(3)FⅫ与500mm~2促凝表面在孵育30min时凝血时间和FⅫ的活化产物更为稳定。结论促凝剂表面能量依赖"催化潜力"促使FⅫ-FⅫa的激活;凝血表面积相同的情况下,PPP血浆内FⅫ的活化率及活化量在疏水促凝剂表面明显低于亲水性表面;与蛋白质和疏水表面更易吸附活化相反,在含疏水促凝剂表面的全血浆中FⅫ的活化明显比亲水性的慢,从而产生了一种表面能依赖的催化潜力的外观。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局部振动对组织中血管内皮活性物质的影响及意义。方法 将家兔随机分为不同接振强度组进行振动负荷试验,于试验结束后测定各组大脑及肾组织中内皮素、血管紧张素Ⅱ、一氧化氮的浓度。结果 随接振强度的增大.ET、AngⅡ呈显著增高、NO呈显著降低的趋势(P<0.05,P<0.01)。结论 局部振动所致的组织中血管内支活性物质的变化,可能与局部组织缺血、功能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观点认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为一种内分泌激素。现发现,它对免疫系统也起重要的作用,主要通过位于免疫细胞膜上的ACTH受体(R)发挥其免疫调节作用。目前,关于ACTH-R在免疫活性细胞上表达的研究多集中于对分离纯化的细胞系的研究,我们运用免疫组织化学与原位杂交相结合的方法,探讨ACTH-R在人淋巴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意义,以进一步探讨神经免疫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关系,以及ACTH受体在神经免疫内分泌相关性疾病中的可能作用。  相似文献   

18.
19.
后肢接振对家兔组织中血管内皮活性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立  张强  曾晓立  张璟 《中国微循环》2004,8(3):165-166
目的探讨局部振动对组织中血管内皮活性物质的影响及意义.方法将家兔随机分为不同接振强度组进行振动负荷试验,于试验结束后测定各组大脑及肾组织中内皮素、血管紧张素Ⅱ、一氧化氮的浓度.结果随接振强度的增大,ET、AnⅡ呈显著增高、NO呈显著降低的趋势(P<0.05,P<0.01).结论局部振动所致的组织中血管内皮活性物质的变化,可能与局部组织缺血、功能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20.
Jiang C  Yu JX  Chen H  Wei HJ  Ma HY  Ji P 《中华病理学杂志》2006,35(9):559-560
研究表明,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可能参与促进血管生成等多种病理生理过程,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揭示EPO在胃癌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