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得疾杆菌的耐药性。方法:采用K-B法测定痢疾杆菌的耐药谱,对耐药菌株进行R闰的检测及接合传递人工诱导痢疾杆功秋稳定L型,观察R质粒丢失情况。结果:45株痢疾杆菌44经,耐药率97.8%,其中三重耐药菌株占93.2%,四重以上耐药菌株占73.3%。88.9%(40/45)的菌株检测出R质粒,质粒的接合传递率为61.4%。痢疾杆菌L型未见质粒丢失。结论:痢疾杆菌的耐药性十分严重,自由质粒控制  相似文献   

2.
呼吸监护病区下呼吸道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性监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呼吸监护病区(RICU)分离的351株革兰阴性杆菌进行耐药性监测,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药敏试验采用Kirby-Bauer琼脂扩散法,数据输入WHONET4软件并进行分析。结果:分离率前6位的依次为绿脓杆菌(40.2%)、不动杆菌属(17.1%)、嗜麦芽窄食单胞菌(13.1%)、克雷伯氏菌(8.5%)、肠杆菌属(3.1%)和大肠杆菌(2.8%)。12种抗生素的总耐药率较低的是头孢哌酮/舒巴  相似文献   

3.
对34株肺炎杆菌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耐药株进行接合转移试验,其中31株的抗性可全部或部分转移给大肠杆菌,转移率为91%,转移频率为10^-^4-10^-^6。肺炎杆菌在接合转移过程中其所携带的抗性基因可以部分解离。细菌的耐药性不同宿主细胞中的表达程度亦有不同。对63株肺炎杆菌进行质粒谱分析。结果提示85和58kb的大分子量质粒是携带耐药因子的质粒,13kb或其他小质粒与肺炎杆菌耐药性无关。尽管上述细菌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流感嗜血杆菌对目前几种常用于本菌治疗的抗生素的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2月~1997年12月本院临床微生物中心从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的106株流感嗜血杆菌,其中21株采用H-Z定量细菌药敏测试(微量稀释法),85株采用KirbyBauer琼脂扩散纸片法。结果流感嗜血杆菌对5种常用药物的敏感性测试结果显示:复方新诺明耐药率最高达31.37%,其次为头孢呋肟酯(31.25%),伊托红霉素及氨苄西林的耐药率也分别达27.12%、25.47%,而头孢克罗耐药率最低为15.4%。单药耐药21/106(19.8%),2种或2种药以上耐药27/106(25.5%),3种或3种药以上耐药10/106(9.4%),氨苄西林+头孢呋肟酯联合耐药7/106(6.6%)。结论流感嗜血杆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呋肟酯、伊托红霉素及复方新诺明有较高的耐药率,它们作为第一线治疗药物地位受到挑战;头孢克罗的耐药率较低,仍为治疗流感嗜血杆菌较为有效的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5.
北京地区部分医院细菌对常用抗生素耐药性现状及变迁   总被引:87,自引:1,他引:87  
调查北京地区临床分离菌对抗生素耐药现状及变迁情况。方法将北京地区12家医院抗生素对临床分离菌抑菌圈直径结果输入计算机,采用“WHONET”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根据1994年发表的NCCLS标准判断细菌耐药性。结果1995年共分离临床致病菌10305株,耐药率如下:(1)大肠杆菌:阿米卡星8%、头孢他啶15%、其它三代头孢菌素约30%;(2)克雷佰菌属:氧氟沙星0%、头孢他啶7%、阿米卡星9%;(3)绿脓杆菌:阿米卡星16%、头孢他啶15%、环丙沙星17%、诺氟沙星15%、氧氟沙星5%;(4)金黄色葡萄球菌:去甲万古霉素0%;(5)肺炎链球菌:青霉素G9%;(6)肠球菌:去甲万古霉素7%。1990~1995年的连续6年监测中,发现大部分临床分离菌对以诺氟沙星为代表的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率上升显著,但绿脓杆菌对除喹诺酮类以外药物的耐药率没有明显变化。结论在临床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时,应对抗菌药物耐药现象特别注意,及时掌握细菌对抗菌药物耐药的最新动态  相似文献   

6.
对72 株临床分离的绿脓杆菌进行了药敏试验, 其中42 株检测了β-内酰胺酶及几种β-内酰胺酶基因同源序列在总DNA和质粒中的情况,并探讨了绿脓杆菌总DNA中不同β-内酰胺酶基因同源序列与不同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性的关系。结果显示, 绿脓杆菌有普遍耐药性和多重耐药性, 在42 株绿脓杆菌中有34 株产β-内酰胺酶, 阳性率80.95% , β-内酰胺酶基因同源序列在总DNA中的检出亦有普遍性和多重性的特点, 42 株菌总DNA 中检出PSE-1、TEM-1、SHV-2、OXA-1、OXA-2β-内酰胺酶基因同源序列2~4种不等, 其中有17 株菌分离到质粒(17/42), 这17株菌的质粒均检出1~2 种β-内酰胺酶基因同源序列不等。从酶基因的类型看,染色体介导的以PSE-1型为主,质粒介导的以TEM-1 型为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性与β-内酰胺酶基因的关系有3 种情况: (1) 与一种特定的β-内酰胺酶基因有关; (2) 与几种β-内酰胺酶基因有关; (3) 与β-内酰胺酶基因无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绿脓杆菌的耐药性进行调查。方法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S)推荐的标准方法(K—B法)进行药敏试验,碱裂解法提取检测耐药质粒。结果绿脓杆菌对多种抗菌药物有较高的耐药率,其中青霉素36.67%、丁胺卡那霉素33.33%、头孢氨噻肟63.33%、环丙沙星23.33%、复方新诺明83.33%。对其中10株多重耐药菌株进行质粒图谱分析均发现舍一个约4000bp的质粒。结论抗茵药物的广泛应用与细菌的高耐药性密切相关,4000bp的质粒可能导致细菌的高耐药性产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绿脓杆菌的耐药性进行调查及质粒图谱分析。方法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S)推荐的标准方法(K-B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绿脓杆菌对多种抗菌药物有较高的耐药率,其中氧哌嗪青霉素39.84%,庆大霉素63.41%,丁胺卡那霉素39.84%,头孢氨噻肟61.79%,头孢哌酮42.28%,头孢三嗪56.10%,多粘菌素4.06%,头孢噻甲羧肟35.79%,舒普深26.83%,环丙沙星50.41%,氧氟沙星36.59%,左旋氧氟沙星32.52%,亚胺硫霉素17.07%,乙基西索米星64.22%。对其中10株菌株进行质粒图谱分析均发现含一个23KB的质粒。结论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与细菌的高耐药性密切相关。23KB可能导致细菌的高耐药性产生。  相似文献   

9.
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变迁1279株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耐药性的变迁,指导治疗。方法:采用KB法,对从血液和骨髓中分离的1279株金葡菌做17种抗生素的药敏试验,并经8年动态观察。结果:金葡菌对各种抗生素的8年总耐药率为:复方新诺明(82.3%)、新青霉素Ⅱ(75.3%)、链霉素(69.2%)、红霉素(65.8%)、氨苄青霉素(64.0%)、复达欣(62.1%)、氯霉素(56.0%)、卡那霉素(54.3%)、庆大霉素(46.2%)、氧哌嗪青霉素(37.7%)、头孢哌酮(27.5%)、丁胺卡那霉素(26.4%)、先锋Ⅴ(25.3%)、氟哌酸(24.5%)、万古霉素(1.6%),均显示P<0.005;利福平为1.6%(P<0.05);而头孢三嗪为29.1%(P>0.05)。结论:金葡菌对上述16种抗生素耐药性呈上升趋势,而头孢三嗪基本上呈稳定耐药状态。  相似文献   

10.
大肠杆菌耐药质粒的头孢哌酮抗性基因克隆和定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用鸟枪法从耐药质粒PFC上克隆到头孢哌酮抗性基因,快速小规模制备质粒DNA进行限制性酶切分析鉴定含重组质粒的克隆株,经多次传代,克隆株抗性表达稳定。多种限制性内切酶谱分析并构建重组质粒的物理图谱与质粒pEC物理图谱比较,定位出头孢哌酮抗性基因在pEC物理图谱上3.2kb至4.8kb区间内,其分隔量约1.6k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